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206.50 KB
- 文档页数:3
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形态指标与生理功能指标两类。
⏹形态指标: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
⏹生理功能指标: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一、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一)形态指标身高儿童青少年时期,每年测量1~2次(最好每季度测量一次)身高是及时掌握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身高增长正常,说明生长发育良好;身高增长缓慢、基本不长、甚至停止增长就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补救。
0—3岁的孩子仰卧在量床上,把孩子的头扶正,足板抵住小孩的足跟。
读数值要细到0.1厘米。
3岁以上,要孩子站着量,要求孩子呈立正姿势,挺胸收腹,手自然下垂,稍稍脚尖分开。
最重要的是应该让脚跟、臀部、肩胛贴立柱,后脑勺不贴立柱。
身高的计算(1)按身高增长的倍数来计算:出生时身长按50厘米计算,周岁时身长为出生身长的1.5倍,4岁时身高为出生身长的2倍。
(2)按身高增长的速度来计算:1—6个月的小儿,平均每月身长增长2.5厘米,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长1.5厘米,周岁时达75厘米,2岁时达85厘米。
(3)按公式推算:儿童2岁以后,平均每年身高长5厘米。
1岁以后平均身高=年龄х7+70(厘米)。
2.体重体重反映了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量的总和,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水分占主要成分。
⏹我国儿科学工作者对0-72个月龄儿童体格发育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出生后头3个月每月增加约700-1000g,3-6月每月平均增加约600-800g。
由此我们推导出以下公式:⏹出生后1-6个月的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7-12个月每月平均体重增加约350g,即⏹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满1岁至10岁,每年体重增加约2Kg。
即⏹ 1-10岁体重(Kg)=8+年龄×23.头围⏹头围稳定,变异系数最小。
幼⼉⽣长发育评价——⽣长发育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法幼⼉⽣长发育评价——⽣长发育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法⼀个⼈的健康是指⾝体、⼼理和社会适应等⽅⾯的健全。
幼⼉⾝体的⽣长发育是衡量其健康状况的⼀个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幼⼉⾝体的⽣长发育受到遗传、环境、营养、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且个体之间存在很⼤的差异。
因此,了解幼⼉⽣长发育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测量⽅法,通过与发育正常标准数的分析⽐较,能对幼⼉的⽣长发育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以此作为改善幼⼉健康的依据。
⼀、幼⼉⽣长发育的评价指标评价幼⼉⽣长发育的指标包括形态指标、⽣理功能指标、⽣化指标以及素质指标等。
本书重点介绍形态指标和⽣理功能指标。
(⼀)⽣长发育的形态指标⽣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
最重要和常⽤的形态指标为⾝⾼和体重。
此外:代表长度的还有坐⾼、⼿长、⾜长、上肢长、下肢长;代表横径的有肩宽、⾻盆宽、胸廓横径、胸廓前后径;代表周径的有头围、胸围、上臂围、⼤腿围、⼩腿围;代表营养状况的有⽪褶厚度等。
1.体重体重是指⼈体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
主要反映体格⽣长与营养状况。
常⽤杠杆式体重秤或电⼦体重计测量。
体重易于测量,结果也⽐较准确,是最易获得的反应幼⼉⽣长与营养状况的指标。
与⾝⾼相结合可⽤以评价机体的营养状况和体型特点。
正常⾜⽉新⽣⼉出⽣体重平均为3 kg左右,出⽣后3个⽉的体重是出⽣时的2倍,0-6个⽉平均每⽉增加0.7~0.8 kg,7-12个⽉增长量减少,平均每⽉0.25 kg。
满1周岁时体重是出⽣时的3倍,满2岁时达4倍。
幼⼉的体重可⽤以下公式估算。
(1)1岁以内1~6个⽉体重(kg)=出⽣体重+⽉龄×0.6( kg )7~12个⽉体重(kg)=出⽣体重+⽉龄×0.5( kg )(2)1-10岁体重(kg)=年龄×2+8(或7)(kg)2.⾝⾼⾝⾼是指⼈体站⽴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度。
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一、测量脉博测量工具:秒表、带秒针的手表或钟表。
测量方法:由于脉搏受体力活动和情绪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
1.受测者取坐位,右前臂平放在桌而,手心向上。
2.测量者坐在对而或右侧,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触压受测者手腕部的挠动脉。
3.测量前要先确泄受测者为安静状态。
即以10秒钟为单位,连续测量三个10秒钟的脉搏,若苴中两次测量值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时,即可认为受测者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宜至符合要求。
4.测1分钟的脉搏数。
记录以次/分为单位。
注意事项:1.测量前1〜2小时内,受测者不要进行剧烈的身体活动。
2.测虽前,受测者要静坐10分钟以上,互相不要打闹,保持情绪安泄。
3.触诊时,应特别注意脉搏的频率和肖律与心跳的一致性。
二、测量血压测量工具:台式水银血压计、听诊器,电子血压计(分臂式和腕式两种)。
测量方法:由于血压受活动、体位变动、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测量时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通常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右臂血压。
1.校验(1)打开血压计之后,扳开水银阀门,看看水银柱是否处于“0”刻度,如果不是,则应当进行校准,否则会影响测出的数值。
还要观察水银柱有无气泡,如有气泡应予以排除。
(2)将球囊的开关关闭,一手压住袖带,另一手捏球囊向袖带内充气,看看水银柱是否会随之升高,或者是否有水银中断的现象。
如果不能上升或是有裂隙,就说明该血压计有漏气的情况,或者是水银量有所减少,这样的血压计就不能再用来测量了。
2.测量(1)受测者取坐位,右臂自然前伸,平放在桌而,掌心向上,使上臂与血压计、心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2)测疑者将袖带内的空气排尽后,平整地缠在受测者的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适度,以能伸进两个手指为宜。
(3)在肘窝内侧摸到胧动脉跳动后,将听诊器的探头放在肱动脉上,使其与皮肤密切接触。
切不可贪图方便省事而将英塞到袖带里而,这样会使测出的血压值比实际要高。
实训项目二: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一、测量脉搏【实训目标】1.知道测量脉搏的部位、方法和步骤;2.能判断儿童是否处于安静状态,能为儿童测出脉搏。
【实训工具】秒表(或钟表)、签字笔、记录纸、手机。
【实训方法与步骤】1.观看录像。
学生4-6人为一组,观看教师示范的工程录像,学习判断安静状态和测量的方法等。
2.互相测量。
学生俩俩配合,按照测量脉搏的步骤和要求,互相测量对方的脉搏,在记录纸上以“次/分”为单位记录测量结果。
例如:×××脉搏:85次/分。
3.模拟训练。
学生分别扮演测量者和受测儿童,根据设定的情境,进行测量脉搏的训练。
测量者要通过指导语提示“受测儿童”保持正确的测量姿势。
先连测3个10秒钟的脉搏数,若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可认为是处于相对安静状态。
然后计数1分钟的脉跳。
【指导语:请你在凳子上坐好,将右臂平放在桌面上,手心向上,全身放松。
】4.实操。
如果条件允许,可为身边的婴幼儿、特殊儿童测量脉搏。
【实训考核要求】1.提供实训过程的录像或照片,上交实训记录等;2.操作步骤完整、动作准确、测量误差小;3.语言规范、严谨、简洁、清晰;4.熟悉为儿童测量脉搏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5.小组成员配合默契。
二、测量血压【实训目标】1.知道测量血压的工具和使用方法;2.全检查校正、整理血压计。
3.会使用台式血压计和听诊器为儿童测量血压。
【实训工具】台式血压计、听诊器、签字笔、记录纸、手机。
【实训方法与步骤】1.观看录像。
学生4-6人为一组,观看教师示范的工程录像,认识血压计,学习校正、整理血压计的方法,测量血压的方法和步骤。
2.互相测量。
学生俩俩配合,按照测量血压的步骤和要求,互相测量对方的血压,在记录纸上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记录测量结果,例如,×××血压:110/70 mmHg。
3.模拟训练。
学生分别扮演测量者和受测儿童,根据设定的情境,进行测量血压的训练。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一、生长发育的概念1. 生长: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与细胞间质的增加)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在大小、长短和重量上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例如,手脚变大、个子变高等。
这些变化是可以用度量衡测量出来的。
2. 发育:发育是指身体组织、器官和系统在功能上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也包括心理、行为和体力的成熟过程。
发育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发育一词,通常在生理功能和心理行为方面使用较多。
生长和发育密不可分,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寓于生长之中。
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功能的分化和增强。
如胃肠道的长度和容积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消化道的功能也在日渐完善。
大脑在增加重量的同时,大脑皮层的记忆、思维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
因此,常常把生长发育合在一起表述,或用“发育”一词代替“生长”或“生长发育”。
3. 成熟:成熟是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素质上达到成人的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
例如,在身高、体重方面已达到一定水平,骨骼、牙齿的钙化已经完成,性发育也已成熟,具有生殖第二代的机能等。
身体的生长发育是衡量儿童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显著大于异化作用,表现为机体不断的生长发育。
我们只有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掌握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才能积极创造各种条件,科学地开展早期教育,使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的规律是指群体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般现象(普遍方式)。
虽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个体差异,但一般的规律还是存在的。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是反映其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
因此,幼儿园的保教人员必须了解、研究和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共同规律,结合各年龄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以达到保护、促进、增强和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的目的。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引言概述: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儿童的身体和认知发展情况。
通过这种评估,医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进程,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一、身高和体重评估1.1 体格测量:评估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是了解他们的生长情况的重要指标。
医生通常会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如身高尺和体重秤,准确地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1.2 生长曲线:通过将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绘制在生长曲线上,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生长曲线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儿童的生长速度是否正常,并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1.3 BMI计算:BMI(Body Mass Index)是身体质量指数的缩写,通过计算儿童的体重和身高比例,可以评估他们的体重是否正常。
BMI计算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儿童是否存在超重或肥胖的问题。
二、神经发育评估2.1 运动发育:评估儿童的运动发育包括观察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医生会观察儿童的头部控制、坐立、爬行、行走等能力,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
2.2 语言发育:评估儿童的语言发育包括观察他们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能力。
医生会与儿童进行简单的对话,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
2.3 认知发育:评估儿童的认知发育包括观察他们的智力、记忆和思维能力。
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测试,评估儿童的认知水平,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
三、社交和情绪评估3.1 社交技能:评估儿童的社交技能包括观察他们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医生会观察儿童的交流方式、友谊关系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
3.2 情绪调节:评估儿童的情绪调节包括观察他们对不同情绪的反应和情绪管理能力。
医生会观察儿童的情绪表达、情绪转变和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
3.3 社交适应性:评估儿童的社交适应性包括观察他们在不同社交环境中的表现和适应能力。
《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教学设计
课程单元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知识点名称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任务描述测脉搏;测血压;测肺活量
教学目标能力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婴幼儿的脉搏、血压、肺活量知识
1.知道各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工具
2.掌握各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素质具有耐心、细心的职业素养,增强职业责任感。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示范、练习、角色扮演
教学重点脉搏、血压的测量
教学难点血压的测量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挂图、测量工具、教学视频、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活动设计时间分配
问题导入设置疑问,引出课题。
常用的生理功能指标有哪些?那你知道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小儿的这
些生理功能指标吗?如何进行测量呢?
1min
任务1:测脉
搏1.提出问题,出示图片,介绍测量脉搏时的记时工具。
测量脉搏时,需要记时工具,你觉得什么样的记时工具合适?
2.提出问题,出示图片,演示测量方法。
(1)测量脉搏的部位在哪里?
(2)测量者要用哪几个手指按压桡动脉?怎么按压?
(3)测量脉搏要求受测者处于安静状态,我们怎样才能确定受测者
处于安静状态呢?
3.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归纳测脉搏的注意事项。
(1)为保证测量时受测者处于安静状态,测量前对受测者有什么要
求?
(2)测量脉搏,除了记录脉搏数,还要注意些什么?
3min。
植株生理生长指标的测定植物是生命体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调控,同时也会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生长指标。
通过测定这些生理生长指标,可以了解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情况,从而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围绕植株生理生长指标的测定展开讨论。
1.葉綠素含量的測定:葉綠素是植物葉片中的一種生物色素,它參與了光合作用的進行。
常用的測定葉綠素含量的方法有光度計法、高效液相色譜法等。
2.葉綠素螢光參數的測定:葉綠素螢光是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特殊光信號,通過测定葉綠素螢光參數,可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植物對環境壓力的響應能力。
3.光合作用速率的測定:光合作用是植物進行自養生長的重要過程,通過測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了解植物的碳同化效率、能量利用效率等。
4.葉片相對含水量的測定:葉片相對含水量是植物葉片中水含量的相對度量,通過測定葉片相對含水量,可以了解植物的水分狀態和水分狀態調節能力。
二、幹部生理生長指標的測定1.幹部生长速率的测定:幹部生长速率反映植物株高增长的速度,通过测量株高的变化来计算生长速率。
2.幹部含水量的測定:幹部含水量是植物幹部中水含量的一個指標,通過測定幹部含水量,可以了解植物的水分状况和水分状况调节能力。
3.幹部基径和幹部直径的測定:幹部基径和幹部直径是反映植物幹部添寬的指标,通過測定幹部基径和幹部直径,可以了解植物幹部生长的情况。
1.根系鲜重和干重的测定:根系鲜重和干重反映植物根系的生物量,通過測定根系鲜重和干重,可以了解植物的吸水吸養能力。
2.根系表面积的测定:根系表面积反映根系的吸水吸饮能力和养分吸收能力,通過測定根系表面积,可以了解植物吸水吸饮的效率。
3.根系形态指数的测定:根系形态指数是根系表面积和根长的比值,通過測定根系形态指数,可以了解植物根系的扩展能力和赋予生物地理学意义的功能。
综上所述,植物的生理生长过程包括了叶片、幹部和根系的生理生长指标。
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健康和幸福的基石,因此,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至关重要。
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不仅反映了其身体健康状况,还与其智力、认知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和应用,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1. 什么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定义: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指身体和器官系统的增长和发育过程,包括身高、体重、头围、骨骼发育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监测是指对儿童生长发育状态的定期观察、测量和记录,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速度和趋势的过程。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评估是指对儿童生长发育状态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以确定儿童是否达到正常生长发育的标准,并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支持。
2. 为什么需要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涉及许多因素,如遗传、营养、环境、健康状况等。
以下是为什么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至关重要的原因:2.1 提供健康监测和预防通过对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生长发育障碍和健康问题的出现。
例如,监测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可以早期发现营养不良或肥胖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改善饮食、锻炼和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2.2 诊断和治疗潜在疾病儿童生长发育的异常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的表现。
通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状态进行评估,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诸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生长激素缺乏等疾病,并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3 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对于已经被诊断为生长发育异常的儿童,定期监测和评估其生长发育状态可以帮助医生和家长了解治疗的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4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儿童的生长发育不仅与身体健康相关,还与智力、认知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可以了解儿童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为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支持提供依据。
幼儿生长指标及测量教案一、引言。
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于幼儿的生长指标进行准确测量和监测,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因此,本文将介绍幼儿生长指标及测量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份幼儿生长指标测量的教案,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实施幼儿生长指标的测量工作。
二、幼儿生长指标。
1. 身高。
身高是衡量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幼儿的身高增长速度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内最为迅速,之后逐渐趋于稳定。
身高的测量需要使用专业的身高测量仪器,幼儿站立在测量仪器上,头部、肩部、臀部和脚跟都要紧贴在测量仪器上,然后进行测量。
在测量身高时,需要注意幼儿的站姿是否正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体重。
体重是另一个重要的生长指标,能够反映幼儿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通常情况下,幼儿的体重增长速度也是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内最为迅速,之后逐渐趋于稳定。
体重的测量可以使用专业的婴儿体重秤或者普通的家用体重秤。
在测量体重时,需要确保幼儿的衣物轻便,且没有饮食或者排尿等活动,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头围。
头围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幼儿的脑部生长情况。
头围的测量需要使用软尺或者专业的头围测量器,将软尺或者测量器紧贴在幼儿的额头和枕部,然后进行测量。
在测量头围时,需要确保测量器的位置准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生长曲线。
生长曲线是根据幼儿的生长指标制作的曲线图表,能够直观地反映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通过观察生长曲线,家长和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因此,对于幼儿的生长曲线进行监测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三、幼儿生长指标测量教案。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幼儿生长指标的重要性,掌握幼儿身高、体重和头围的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 教学重点。
幼儿生长指标的测量方法和实际操作。
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学习指导一、学习目的:理解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的概念,熟知幼儿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了解幼儿常用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意义。
能对幼儿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进行估算。
二、学习方法:同学们可利用微课视频和学习材料,同时结合生活中对幼儿生长发育的认知来展开学习,并注意跟幼儿园教育见习和生活中的幼儿观察结合起来。
三、学习内容:在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幼儿的变化有的是可以看见的,比如身高的增高和体重的增加等,这些变化的指标我们称之为形态指标,还有一些属于身体器官和功能的完善,这些变化是用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这些指标我们称之为生理功能指标,必须借助于仪器测量简介反应。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幼儿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
一、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的概念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二、生长发育的常用的生理功能指标运动系统的机能指标:握力、拉力、背肌力等呼吸系统的机能指标:肺活量,呼吸频率等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指标:心率、脉搏、血压等…….生理功能指标有助于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全面评价三、常用的生理功能指标介绍1.心率与脉搏心率是指心脏搏动的频率。
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
正常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主要反映心脏与血管的功能。
常用秒表或医用听诊器测量。
认识秒表和听诊器儿童心率(脉搏)的估算:婴儿:平均120 ~140次/min幼儿:平均90 ~120次/min成年人:平均70 ~80次/min婴幼儿年龄越小,每分钟的心率、脉搏次数就越多。
2.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流动时对血管壁形成的侧压力。
反映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
常用立柱式水银血压计结合医用听诊器测量。
认识立柱式水银血压计我们来看一副图例:图中有个幼儿正在用立柱式身高计测量身高。
各年龄段儿童正常血压参考值目前学前儿童血压正常值还没有统一的标准4岁以后收缩压=年龄×2+8(mmHg )舒张压=收缩压×2/3高血压在婴幼儿中不多见。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引言概述: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儿童在身体、认知和心理等方面的发育情况。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儿童的身体发育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发育迟缓或超前的情况,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其五个主要部分。
一、生理发育评估1.1 身高和体重: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与同龄儿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评估其生长情况。
1.2 头围:测量儿童头围的大小,与同龄儿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评估其脑部发育情况。
1.3 牙齿发育:观察儿童的牙齿生长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或延迟的情况。
二、认知发育评估2.1 语言能力:评估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包括词汇量、语法结构和语音发音等方面。
2.2 认知能力:测试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包括记忆、推理和注意力等方面。
2.3 知觉能力:评估儿童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
三、社交和情绪发育评估3.1 社交技能:观察儿童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方式,评估其社交技能的发展情况。
3.2 情绪调节:评估儿童对情绪的认知和调节能力,包括情绪表达和情绪控制等方面。
3.3 自理能力:评估儿童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衣、进食和如厕等方面。
四、运动发育评估4.1 粗大动作:评估儿童的大肌肉运动能力,包括爬行、走路和跑步等方面。
4.2 精细动作:评估儿童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包括握笔、剪纸和系鞋带等方面。
4.3 平衡和协调:测试儿童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包括站立、跳跃和跳绳等方面。
五、健康状况评估5.1 疾病史:了解儿童的疾病史,包括出生时的情况、既往疾病和家族遗传等方面。
5.2 营养状况:评估儿童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情况,以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
5.3 睡眠质量:了解儿童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等方面。
结论: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具,用于评估儿童在生理、认知、社交和情绪、运动以及健康等方面的发育情况。
幼儿生长发育评价——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一个人的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全。
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是衡量其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受到遗传、环境、营养、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且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通过与发育正常标准数的分析比较,能对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以此作为改善幼儿健康的依据。
一、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评价幼儿生长发育的指标包括形态指标、生理功能指标、生化指标以及素质指标等。
本书重点介绍形态指标和生理功能指标。
(一)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
最重要和常用的形态指标为身高和体重。
此外:代表长度的还有坐高、手长、足长、上肢长、下肢长;代表横径的有肩宽、骨盆宽、胸廓横径、胸廓前后径;代表周径的有头围、胸围、上臂围、大腿围、小腿围;代表营养状况的有皮褶厚度等。
1.体重体重是指人体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
主要反映体格生长与营养状况。
常用杠杆式体重秤或电子体重计测量。
体重易于测量,结果也比较准确,是最易获得的反应幼儿生长与营养状况的指标。
与身高相结合可用以评价机体的营养状况和体型特点。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 kg左右,出生后3个月的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0-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0.7~0.8 kg,7-12个月增长量减少,平均每月0.25 kg。
满1周岁时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满2岁时达4倍。
幼儿的体重可用以下公式估算。
(1)1岁以内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kg )7~12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5( kg )(2)1-10岁体重(kg)=年龄×2+8(或7)(kg)2.身高身高是指人体站立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
主要反映人体下肢长骨和中轴骨骼的生长情况。
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
一、测量脉博
测量工具:秒表、带秒针的手表或钟表。
测量方法:
由于脉搏受体力活动和情绪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
1. 受测者取坐位,右前臂平放在桌面,手心向上。
2. 测量者坐在对面或右侧,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触压受测者手腕部的桡动脉。
3. 测量前要先确定受测者为安静状态。
即以10秒钟为单位,连续测量三个10秒钟的脉搏,若其中两次测量值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时,即可认为受测者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直至符合要求。
4. 测1分钟的脉搏数。
记录以次/分为单位。
注意事项:
1. 测量前1~2小时内,受测者不要进行剧烈的身体活动。
2. 测量前,受测者要静坐10分钟以上,互相不要打闹,保持情绪安定。
3. 触诊时,应特别注意脉搏的频率和节律与心跳的一致性。
二、测量血压
测量工具:台式水银血压计、听诊器,电子血压计(分臂式和腕式两种)。
测量方法:
由于血压受活动、体位变动、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测量时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通常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右臂血压。
1. 校验
(1)打开血压计之后,扳开水银阀门,看看水银柱是否处于“0”刻度,如果不是,则应当进行校准,否则会影响测出的数值。
还要观察水银柱有无气泡,如有气泡应予以排除。
(2)将球囊的开关关闭,一手压住袖带,另一手捏球囊向袖带内充气,看看水银柱是否会随
之升高,或者是否有水银中断的现象。
如果不能上升或是有裂隙,就说明该血压计有漏气的情况,或者是水银量有所减少,这样的血压计就不能再用来测量了。
2. 测量
(1)受测者取坐位,右臂自然前伸,平放在桌面,掌心向上,使上臂与血压计、心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2)测量者将袖带内的空气排尽后,平整地缠在受测者的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适度,以能伸进两个手指为宜。
(3)在肘窝内侧摸到肱动脉跳动后,将听诊器的探头放在肱动脉上,使其与皮肤密切接触。
切不可贪图方便省事而将其塞到袖带里面,这样会使测出的血压值比实际要高。
(4)戴好听诊器,关闭球囊开关,打气入带,使水银柱上升至肱动脉的搏动音消失,接着再往里充气,使水银柱继续上升20~30毫米汞柱。
双眼保持与水银柱刻度平视。
(5)打开球囊开关,使水银柱缓缓下降,同时仔细听诊,当听到第一次脉跳声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便是收缩压;继续边放气边听,当声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水银柱所指刻度就是舒张压。
(6)放松球囊阀门,使水银柱回到零位。
2分钟后,进行重测,取2次测量的平均值。
记录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
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3. 整理
测量结束后,取下袖带,挤压排尽空气,关闭球囊的开关,折叠好之后放入盒子里。
一定不要忘记将血压计的盒盖向右倾斜45度,使水银完全回流槽内,再关闭水银槽的开关,阖上盒盖。
如果不将水银回流,就会导致下一次使用时水银柱出现断裂,水银的挥发也会变得很快。
注意事项:
1. 测前1~2小时内,受测者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
2. 测前让受测者静坐10~15分钟,稳定情绪,接受测试。
3. 测试前应检查和校正血压计的水银柱。
4. 必须选择宽度合适的袖带,以覆盖受测者上臂长的1/2~2/3为宜。
袖带过宽测出血压偏低,过窄则偏高。
7岁以下儿童常用8cm宽的袖带。
5. 测量时受测者需裸露手臂或只穿贴身薄衣。
袖口太紧或衣服太多会导致血压值偏高。
三、测量肺活量
测量工具:浮筒式(湿式)肺活量计,电子肺活量仪。
测量方法
1. 测量者将标尺指在零点位置,插好吹嘴。
告知受测者不必紧张,并且要尽全力。
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
2. 受测者取立位,做一两次扩胸动作或深呼吸,试吹1至2次。
3. 深吸一口气直到不能再吸气为止,然后迅速将嘴对准吹嘴缓慢地吹气,直到不能再吹为止。
此时测量者立即关闭气管的开关,待浮筒平稳后读数。
4. 连测三次,中间间隔15秒,记录最大值,以毫升为单位,不计小数。
注意事项:
1. 测量应使用一次性口嘴。
如果需重复使用时,必须严格消毒。
2.测量前,测量者应向受试者讲解测试要领,做示范演示,受测者可试吹1~2次。
3.测量时,受测者吹气不可过猛,吹嘴要紧贴面部,防止漏气。
4.受测者在吹气开始后至测量结束前不得二次吸气。
5.测量者要注意防止受测者用鼻呼气,可让其带上鼻夹或用手捏住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