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35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35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2020年)2020年月前言近年来,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度重构全球产业模式、企业形态和价值分工,并正在推动全球工业体系发生深刻变革。
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关键神经系统,是支撑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共用的关键。
目前,标识解析体系已初步建立,五大顶级节点间实现互联互通,标识应用成效初步显现,产业基础不断增强,标识解析已从概念形成普及进入到应用实践推广的新阶段。
但仍存在关键技术标准缺失、滞后等问题,亟需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支撑标识解析技术创新及指导产业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以标准引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工业互联网产业产业联盟组织编写本白皮书,梳理标识解析标准化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面向工业互联网场景的标准化新需求,完善现有标准体系框架,提出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路径,最后结合当前现状给出了标准化工作建议。
目录1. 编写概述 (8)1.1 编写背景 (8)1.2 编写意义 (8)2.标识解析发展现状 (10)2.1 标识解析体系持续完善 (11)2.2 标识技术能力不断增强 (14)2.3 标识应用推广加速发展 (15)2.4 标识产业生态加速构建 (17)3.标识解析标准化国内外进展 (18)3.1国际标准化现状 (20)3.2国内标准化现状 (27)3.3小结 (32)4.标识解析标准化需求分析 (33)4.1整体架构需求 (33)4.2编码与存储需求 (34)4.3采集与处理需求 (35)4.4解析需求 (35)4.5数据与交互需求 (36)4.6设备与中间件需求 (37)4.7异构标识互操作需求 (38)4.8应用支撑需求 (38)5.标识解析标准化实施路径 (40)5.1标准化体系框架 (40)5.2标准研制和应用 (47)6.标准化工作建议 (49)1. 编写概述1.1 编写背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汽车零部件标识编码规范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system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Auto parts —Identification coding specification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数据项标识符及其对应数据的编码结构 (2)4.1编码结构 (2)4.2表示法 (2)5编码的组成 (2)5.1编码原则 (2)5.2编码组成 (2)5.3编码结构 (2)6标识前缀 (2)7标识后缀 (3)7.1编码方式 (3)7.2编码结构 (3)8标识后缀的数据定义 (3)8.1标识后缀的数据结构 (3)8.2分类代码 (4)8.3产品代码 (7)8.4批次号 (7)8.5序列号 (7)8.6扩展数据代码 (7)9数据项标识符(DII)与应用标识符(AI)、数据标识符(DI)的映射 (8)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项标识符(D II)的含义、格式、数据名称 (9)附录B(规范性附录)数据项标识符(D II)与应用标识符(AI)、数据标识符(DI)的映射 (10)T11/AII 005—2020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汽车零部件标识编码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零部件行业零部件产品相关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的术语和定义、编码结构和编码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体系建设,汽车零部件的信息采集及数据交换,汽车零部件在原材料、生产、流通、维修、回收等环节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质量追溯及供应链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88-1998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6986-2018 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GB/T 33245-2016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信息描述汽车配件ANSI MH10.8.2-2016 数据标识符和应用标识符标准(Data Identifier and Application Identifier Standard)3术语和定义GB/T 16986-2018、ANSI MH10.8.2-201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架构白皮书(征求意见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2018年编写说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加速融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一系列新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也随之应运而生,并正在推动全球工业体系发生深刻变革。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标识及标识解析技术是实现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技术。
其中,工业互联网标识是指能够唯一识别机器、产品、算法、工序等制造业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的身份符号。
工业互联网标识类似于互联网域名,赋予每一个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唯一的“身份证”,以实现资源区分和管理。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是指能够根据标识编码查询目标对象网络位置或者相关信息的系统装置。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类似于互联网域名解析,可以通过产品标识查询存储产品信息的服务器地址,或者直接查询产品信息以及相关服务。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编写组成员:目录一、标识解析的内涵与外延 (1)(一) 标识解析的内涵 (1)(二) 标识解析的意义 (2)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场景与需求 (5)(一)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典型应用场景 (5)(二)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需求分析 (13)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功能架构 (17)(一) 功能框架 (17)(二) 基础资源 (18)(三) 关键角色 (21)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实施架构 (23)五、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管理架构 (27)(一) 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管理架构设计的意义 28(二)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管理架构设计 (29)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趋势 (33)一、标识解析的内涵与外延(一) 标识解析的内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全球工业互联网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服务,其作用就类似于互联网领域的域名解析系统(DNS)。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导则(2021年)1.1.内涵2.1.二级节点的作用二级节点的类型和命名规则3.1.二级节点的类型..........................................................................................二级节点总体架构4.1.二级节点总体建设框架二级节点管理体系建设5.1.管理规范二级节点功能体系建设6.1.标识注册二级节点数据管理7.1.注册数据管理二级节点应用体系目录1.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概述 (1) (1)1.2.重要意义 (1)1.3.逻辑架构 (3)2.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介绍 (6) (6)2.2.二级节点的发展趋势 (7)2.3.二级节点的定位 (7)3 (8) (8)3.2.二级节点的命名规则 (9)3.3.二级节点服务许可94 (9) (10)4.2.企业节点总体建设框架 (11)5 (12)........................................................................................................125.2.编码规则........................................................................................................135.3.技术标准........................................................................................................135.4.运营规范........................................................................................................135.5.企业节点管理体系建设.. (14)6 (14)........................................................................................................146.2.标识解析........................................................................................................156.3.标识查询........................................................................................................156.4.业务管理........................................................................................................166.5.数据管理........................................................................................................166.6.运行监测........................................................................................................176.7.企业节点功能体系建设.. (17)7 (19)................................................................................................207.2.业务数据管理................................................................................................207.3.元数据及元数据库........................................................................................207.4.数据同步........................................................................................................217.5.企业节点数据管理要求.. (24)8 (27)8.1.应用支撑能力 (27)8.2.标识应用模式 (28)8.3.标识应用切入策略 (29)8.4.标识应用推广方式 (30)9.二级节点接口要求 (31)10.二级节点建设要求 (32)10.1.建设模式 (32)10.2.责任主体 (33)10.3.部署方式和部署要求 (33)10.4.性能要求 (34)10.5.环境要求 (34)11.二级节点运营要求 (36)11.1.运营要求 (36)11.2.服务要求 (37)11.3.人员要求 (37)12.二级节点安全要求 (38)13.二级节点生态建设 (40)附件1:术语和定义 (42)附件2:《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导则(试行版)》调整内容对比表 (45)1.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概述1.1.内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
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以下简称〃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工业互联网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关键支撑和核心服务。
为贯彻落实关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落实《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制定本方案。
力争到2025年,建设30个以上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以下简称二级节点),建立起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标识解析体系, 标识解析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中全面深度应用,形成标识解析应用和产业发展创新引领能力。
推动1万家以上企业开展标识解析应用,培育200个以上标识解析应用场景。
标识注册量超过100亿个,二级节点日均标识解析量达到0.2亿次/天,企业上云用云、应用标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一定成效。
二、实施路径以二级节点建设为牵引,能力建设与应用发展同步推动,逐步形成示范效应、规模效应和全国影响力。
统筹布局,协同推进。
结合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统筹布局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协同产业各方力量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发展。
重点突破,示范引领。
选择重点行业,依托骨干企业,推进二级节点建设。
同步推动标识解析体系在生产企业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应用,以点带面,逐步探索形成具有复制性的成功模式和经验。
引培结合,开放合作。
积极引进标识解析平台建设方、应用服务商,培育本地标识解析服务商和标识解析应用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深化产学研用协作,打造标识解析生态体系。
三、重点任务(-)加快标识解析基础设施布局。
引进标识解析企业、研究机构等,与本地工业企业合作,打造标识解析服务和集成能力,培育标识解析服务集成商。
推动标识解析服务商搭建标识解析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技术标准咨询、节点管理、产业分析等服务能力。
1.行业节点布局。
行业二级节点基本覆盖绿色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高端金属新材料、精品碳酸钙、高端绿色家居、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重点产业集群。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汽车零部件标识编码规范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system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Auto parts —Identification coding specification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数据项标识符及其对应数据的编码结构 (2)4.1编码结构 (2)4.2表示法 (2)5编码的组成 (2)5.1编码原则 (2)5.2编码组成 (2)5.3编码结构 (2)6标识前缀 (2)7标识后缀 (3)7.1编码方式 (3)7.2编码结构 (3)8标识后缀的数据定义 (3)8.1标识后缀的数据结构 (3)8.2分类代码 (4)8.3产品代码 (7)8.4批次号 (7)8.5序列号 (7)8.6扩展数据代码 (7)9数据项标识符(DII)与应用标识符(AI)、数据标识符(DI)的映射 (8)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项标识符(D II)的含义、格式、数据名称 (9)附录B(规范性附录)数据项标识符(D II)与应用标识符(AI)、数据标识符(DI)的映射 (10)T11/AII 005—2020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汽车零部件标识编码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零部件行业零部件产品相关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的术语和定义、编码结构和编码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体系建设,汽车零部件的信息采集及数据交换,汽车零部件在原材料、生产、流通、维修、回收等环节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质量追溯及供应链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88-1998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6986-2018 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GB/T 33245-2016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信息描述汽车配件ANSI MH10.8.2-2016 数据标识符和应用标识符标准(Data Identifier and Application Identifier Standard)3术语和定义GB/T 16986-2018、ANSI MH10.8.2-201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