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现代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7.18 KB
- 文档页数:2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实践在我国,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让许多家长担忧。
作为幼儿相关工作者的我们,一直在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一、川芎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提取物,主要成分是川芎嗪、盐酸阿托品和维生素B1。
川芎嗪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盐酸阿托品能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维生素B1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三者协同作用,使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临床实践案例1.病例选择本次研究共选取了100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年龄在6个月至3岁之间,病程在1个月至1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
将川芎嗪注射液稀释至20ml,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
3.疗效评价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哮喘症状完全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哮喘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改善明显;有效:治疗后,哮喘症状有所减轻,肺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哮喘症状及肺功能无明显改善。
4.结果与分析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P<0.05)。
在观察组中,治愈3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在对照组中,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
三、安全性评价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任某,女,48岁,主诉发作性气喘、咳嗽已有1年,1年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为白色泡沫状,伴有气喘气短、胸闷、喉中哮鸣音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肺功能和激发试验,表现为阳性,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予以160ug/4.5ug信必可和中药汤治疗,接受治疗后气喘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后续自行停药,加之遇冷受风咳嗽咳痰症状更加严重,于2月前来我院就诊,我院中医师遵循八纲辨证和伤寒六经辩证原则施以经方良方化裁。
首诊患者自诉咽干咽痒,自觉咽部有异物感,欲咳为快,乏力,头痛等症状,伴有入睡困难、舌尖红,舌体偏胖,苔白厚腻,脉细滑,平日十分怕冷,夏天出门也需要穿外衣,空调房建甚至需要穿保暖衣,平素症状控制不佳,中医诊断哮病外寒里饮兼热壅气逆证,中汤药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兼清里热,方为小青龙汤,处方包括清半夏10g、五味子12g、去皮桂枝10g、甘草6g、芍药10g、干姜10g、细辛6g、生石膏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苦杏仁15g等,水煎服,每日饭前服用,每剂105ml,分三次服用。
二诊,患者服药后咳嗽缓解,白痰量减少,头痛减轻,但是仍然怕冷、出汗、乏力,持续上方,加入鸡血藤15g、葛根30g,麻黄10g和浮小麦15g;三诊,患者服药后症状有好转,偶有咳嗽、头疼、流清涕、易出汗、睡眠差等症状,修改处方将生牡蛎和生龙骨改为煅牡蛎和煅龙骨各30g、桂枝15g、白芍15g、石膏10g、吴茱萸6g等。
支气管哮喘寒哮症指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主要发作时间为清晨或夜间,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大部分原因受到遗传因素、变应原和促发等因素影响。
中医上认为该疾病属于哮症,与饮食不当、外邪入侵、阳虚等机制有关,患者容易出现痰气互搏、肺管狭窄以及气阴痰阻等症状,进而引发气息喘促、痰鸣如吼。
本患者平素在遇冷后会有明显咳嗽气喘,阴虚、痰多、乏力等表现,这些表现都属于停饮症候,根据《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周仲瑛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抗复发经验撷菁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志英周学平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症,治疗十分棘手。
目前公认,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有发作期和缓解期之分。
对于控制其急性发作,中西医方面均有较好的方法,但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仍然据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发作期的治疗仅能使临床症状缓解,而难以改变其反复发作的根本问题,因此根据哮喘的发病特点,在缓解期进行重点治疗,是控制或减少发作的重要环节。
周仲瑛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抗复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小结如下:一、肺脾肾亏虚,风痰内伏为哮喘缓解期的基本病机1、肺脾肾三脏亏虚传统中医认为,哮病发时以邪实为主,平时以正虚为本,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因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病情从实转虚,在缓解期表现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
由于三脏之间的交互影响,可致合并同病,表现肺脾气虚或肺肾两虚之象。
在平时亦觉短气,疲乏,并有轻度喘哮,难以全部消失。
因此,古代医家均非常重视缓解期扶助正气的治疗。
2、风痰伏藏于内对于哮喘的发作,历来有夙根之说,如《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
”认为宿痰是哮喘发病的基本病理因素,也是根本病因,如《症因脉治·哮病》说:“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巢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
”。
周师认为,痰本身也是机体的病理产物,其形成主要在于脏腑阴阳失调,素体偏盛偏虚,肺脾肾对津液的运化失常,以致凝聚成痰,若痰伏于肺则成为潜在的病理因素,属于第二病因。
而在缓解期,此夙根依然存在,并且由于肺脾肾三脏亏虚,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可因卫外不固,而更易受外邪的侵袭诱发;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养肺,反而积湿生痰,上贮于肺,则影响肺气的升降;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成痰,上干于肺,加重肺气之升降失常。
雾化吸入与静脉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其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雾化吸入和静脉给药。
这两种治疗方式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的疗效究竟有何差异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希望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雾化吸入是目前常见的支气管哮喘治疗方式之一,它采用雾化器将药物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吸入的方式送达到患者的呼吸道,从而达到舒缓症状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雾化吸入的主要优势在于,药物可以直接送达到病变部位,作用迅速,疗效明显,能够减少药物的剂量,减少药物对全身的不良反应。
雾化吸入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吸入技术,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雾化吸入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雾化吸入需要专门的设备支持,包括雾化器、压缩机等,这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患者在使用雾化器时需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部分年老体弱或是儿童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雾化吸入的治疗过程较长,需要耐心和时间,对于一些病情危急的患者可能不够及时。
二、静脉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雾化吸入相比,静脉给药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式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通过静脉给药可以直接将药物输入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病情危急的患者。
静脉给药可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更加稳定,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静脉给药也适用于那些无法进行有效吸入的患者,因为它无需借助呼吸道就能够发挥疗效。
静脉给药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和代谢过程,能够减少药物的损失,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
静脉给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静脉给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患者需要到医院或者其他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这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静脉给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药物可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旦出现药物过敏或者输注错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静脉给药对于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肾脏功能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针刺配合伏灸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陈日华,王振林(吉林省延吉市中医院,吉林延吉133000)关键词:哮喘;针刺疗法;伏灸法;急性病中图分类号:R 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2-0025-01作者简介陈日华(6),女,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针灸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痛证的治疗。
近年来虽然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
因此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与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1]。
哮喘急性发作期,现代医学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虽然能迅速控制病情,但副作用较大,且远期疗效不佳,复发率很高,反复发作则心、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并发各种慢性疾病。
笔者认为其病因为痰气交阻气道,采用针刺配合伏灸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病人63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患者为我科2002年3月至2009年5月以来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共计63例,其中男36例,女27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8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25年。
全部病例符合支气管哮喘病证的诊断要求:有典型的哮喘症状,发作时胸廓饱满隆起,呈桶状胸,肺部哮鸣音及干啰音出现,合并感染者血细胞总数增加,X 线检查见双肺纹理增粗或透亮度增加等。
2 治疗方法2.1 针刺 取穴:天突、清喘穴(新穴)[2]。
操作方法:天突穴,嘱患者靠椅坐位,头后仰,医者将穴位处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后,右手持30号1.5寸的不锈钢针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缓慢刺入1~1.2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动、静脉。
患者胸部有胀闷感即出针,按压针孔;清喘穴(位于任脉廉泉穴与天突穴之间,环状软骨正中下方凹陷,以手指触之有抵触感),患者靠椅取坐位,头后仰,医者持针(用32号0.5~1寸的不锈钢一次性毫针)于清喘穴垂直进针0.1~0.2寸,手震颤5s,其频率为140~160次/m in,放松,微力,患者可即刻止喘,若未止喘,可将针提至皮下,向左与皮肤呈150°的方向斜刺0.4~0.6c m ,震颤5s 后,再将针提至皮下,向右与皮肤成150°的方向斜刺0.4~0.6c m 。
孟鲁司特与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支气管哮喘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群体中非常普遍的疾病。
而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面,孟鲁司特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等常规药物已经成为了医生们的首选。
那么这些药物究竟有什么优缺点,相比而言哪种更适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呢?以下我们将会讨论孟鲁司特与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孟鲁司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之一,它可以通过抑制神经末梢上的组胺受体来达到抗过敏的作用,同时它也可以阻止各种过敏介质的释放。
因此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孟鲁司特可以通过控制哮喘发作的发生和减轻哮喘症状。
此外,孟鲁司特还可以抑制哮喘病人的炎症,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相比而言,孟鲁司特的使用副作用较小,包括头痛、恶心、嗜睡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孟鲁司特单独使用,控制哮喘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有时需要配合其他药物使用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沙美特罗替卡松则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控制性治疗剂,它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沙美特罗替卡松可以通过其强效的抗炎作用来抑制哮喘的发生和发作。
对于支气管哮喘病人而言,沙美特罗替卡松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气道炎症,从而使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
同时由于沙美特罗替卡松的牢固效果,其使用频率要远远低于其他治疗哮喘的药物。
需要指出的是,在孟鲁司特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的使用方面,不同的治疗方式需要与患者的具体情况相匹配。
对于一些在发病阶段显著的患者,需要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快速有效的哮喘发作控制;而对于一些在偏前阶段出现症状的患者,孟鲁司特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还有一种常用的做法是将两种药物同时使用进行联合治疗,这样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互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孟鲁司特和沙美特罗替卡松两者都具有不同的治疗优势,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选用。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尽量避免出现过量使用,并遵循医生的规定服用,以免引发潜在的副作用。
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为满足临床的需要,提高我国医务人员的哮喘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水平,特撰写《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以求规范和推广相对标准化的临床实践。
以下为指南对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要点。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在给予常规现代医学治疗时(后),依据中医不同分型给予相应地治疗,可能使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等得到进一步改善;当然,不是特别严重的急性发作,单用中医药治疗,也可获得缓解。
哮喘急性发作期现代医学主要治疗药物急性发作期应注意识别哮喘相关死亡风险。
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舒张剂主要的治疗措施为重复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
速效支气管舒张剂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hort-acting β2-receptor antagonis t,SABA)为最常用的首选药物。
SABA 的初始剂量为2~4 喷,每 20 min 吸入1次,1h后观察治疗反应。
SABA 也可通过雾化装置给药,初始治疗可每 20 min或连续雾化给药,随后根据病情间断给药(每 3~4 h 1 次)。
SABA 和短效抗胆碱药物(short-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SAMA)联合使用,舒张支气管作用更佳,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及住院次数。
如果需连续大于1~2 天重复吸入 SABA,提示需要回顾加重哮喘的原因,或增强药物控制给药剂量。
吸入性抗胆碱药物,如 SAMA类的异丙托溴铵和长效抗胆碱药物(long-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LAMA)噻托溴铵,具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但与β2 受体激动剂相比,作用较弱,起效也较慢。
糖皮质激素急性哮喘发作时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溶液雾化吸入、口服或静脉应用。
辅舒酮治疗支气管哮喘38例分析
陈秋生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4(013)002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社会问题。
《全球哮喘防治的倡议》(GINA)最新修订本提出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可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故肾上腺皮质激素成为治疗哮喘的首选用药。
辅舒酮是丙酸氟替卡松制剂(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是治疗哮喘的新型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
笔者采用辅舒酮治疗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200-200)
【作者】陈秋生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郑州,4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562.25
【相关文献】
1.舒利迭与辅舒酮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 [J], 李挺青
2.舒利迭与辅舒酮治疗儿童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 [J], 朱毅;陆丽华
3.舒利迭与辅舒酮治疗儿童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 [J], 朱毅;陆丽华
4.噻托溴铵联合孟鲁司特钠、辅舒酮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 [J], 李伟超
5.噻托溴铵联合孟鲁司特钠和辅舒酮治疗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J], 索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智能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借助人工智能来进行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应用到医疗领域,为病患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中,支气管哮喘治疗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传播。
然而,由于病因的复杂性和诊断难度,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治疗标准。
今天,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一个精准治疗方案的可能,可以为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人工智能技术在支气管哮喘治疗领域应用的重要性就在于其能够从大量数据中识别出哮喘病患的重要特征和潜在的诊断因素,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模型建立,以便实现病情的判断和治疗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在支气管哮喘治疗领域应用的三大方面为数据建模、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选择。
以下是对这三个方面的详细介绍。
数据建模在主要数据建模方面,现代医疗已经具备了大量的支气管哮喘病患的相关信息,包括哮喘发病年龄、家族史、过敏物质等因素,这些信息都可以被编码和存储下来,进行数据训练。
然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提取出更为精确的特征,以便实现对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指导。
支气管哮喘诊断在支气管哮喘诊断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医生对支气管哮喘病患进行早期诊断。
通过分析病患的呼吸音和气流情况,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快速、无创、准确的胸部CT诊断。
此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分析技术,也可以发现不同支气管哮喘因素之间的潜在联系,这些联系对于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治疗选择在治疗选择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帮助医生更精准地根据病情进行治疗选择。
通过对大量的历史病例进行数据建模和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包括对于单一患者的治疗选择,以及对于整个患者群体的针对性管理。
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智能助手,医生可以快速更新数据,并根据最新学术成果和临床指南来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率和治愈率。
支气管哮喘的现代治疗
首先从病因学上看一些哮喘由一些外源因子如粉尘、花粉等引起,或进食鱼虾等蛋白类食物,在体内产生抗原,当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就会产生过敏性哮喘。
现代医学对外源引起的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较多,认为与遗传、基因等方面有很大关系,这类患者发现有一定免疫缺陷,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
细胞、T细胞都参与了发病过程。
当患者肺、支气管感染、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寒冷空气也能诱发哮喘,也有因精神紧张诱发哮喘发作。
近几年,人们通过实验室检验,病毒、肺炎衣原体也被证实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从治疗上看
过去对哮喘的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炎、补液、解痉、止喘,必要时给激素治疗。
这些方法对一般患者近期效果尚可,对一些顽固性哮喘的治疗不理想,对远期治疗并不十分科学。
现代治疗中,有人发现以盐酸克仑特罗、异丙托溴铵、丙酸倍氯松,加上常规抗炎、吸氧等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临床上(3 2受体激动剂、激素、异丙溴化托品多改为喷剂使用。
各药按顺序使用,起效迅速、使用方便、局部给药提高药效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
一些患者由于治疗不系统、反复发作,演变成顽固性哮喘。
口服用药不能尽快缓解时需入院治疗。
氨茶碱类在临床上治疗哮喘中还应用较广,近几年有一些茶碱类改进型药物应用到临床,不良反应相对小一些。
在使用茶碱类过程中应注意一些禁忌证,
癫痫、心律不齐、左心衰、肝脏疾病、心血管功能不稳定、败血症等,与西米替丁、环丙沙星、红霉素同时使用时能增强药效,应注意减量。
患者伴有甲减、肺心病、长期发热时应慎重使用。
重症哮喘有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时注意只有pH值小于7.2时,才可补碱。
抗生素选择上是以三代头孢为主。
长时间应用效果不佳,应考虑衣原体感染,可选用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奎诺酮类治疗,免疫治疗或脱敏疗法临床上也可采用,还有中药类如有人使用雷公藤也获得很好疗效。
临床上一些患者由于滥用激素,时间长了形成激素依赖性哮喘,对这类患者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坚持使用可逐步减少激素用量。
夜间哮喘发作是一些患者很头痛的问题,其原理可能为:① 时间的生物性,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②气道炎症未控制;③B 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④胃食管反流;⑤24小时药物分布不均。
哮喘发病率近年呈增高趋势,专家们认为可能与环境、气候变化有关,也认为与人类的饮食有关, 围绕哮喘治疗的研究随着医学发展也越来越广,广大患者应注意加强预防, 合理用药, 一定会减少哮喘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