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甲状腺超声】(五):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
【英文名词】
Adenoma[,ædə'nomə]
【病理起源】
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组织,是甲状腺常见良性肿瘤。
【分型】
乳头状、滤泡状、Hurthle细胞性腺瘤
【特性】
部分为功能性腺瘤,此类腺瘤可出现甲亢症状
【超声表现】
·甲状腺内显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有完整、粗细相等包膜,边界光整,一般单发,极少多发。
·滤泡状腺瘤内可显示均质的低回声,但多数为等回声或高回声,周边有声晕。
·出现囊性变时显示囊实回声或囊性回声,实性部分可为各种各样的回声,但边界清楚,有包膜。
·后方回声可增强或无变化,出现粗大钙化时后方回声衰减。
·CDFI显示周边的声晕是包绕的血流,一般大于1/2圈,外周血流显像多于内部。
·PW探测周边血流速度大于内部,周边和内部血流一般呈低阻力,内部血流数值一般后移。
【声像图实例】
周边可见声晕,CDFI显示声晕为血管
理论来源:李泉水《浅表器官超声医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图片来源:西·超声医学专业网。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张惠萍
【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10)7
【摘要】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甲状腺腺瘤和4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二维声像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多结节分布,占68.7%(22/32),且周边少见晕环,腺体实质同声增粗;甲状腺腺瘤表现为单结节分布,占31.2%(10/32),且周边多见晕环,实质回声均匀.CDFI示:两者结节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3页(P485-487)
【作者】张惠萍
【作者单位】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达意义 [J], 张雯
2.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意义
[J], 张伟民
3.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J], 李琰;高玉宁
4.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波诊断及鉴别诊断 [J], 马寿林;李麦利;雷一鸣
5.超声诊断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观察 [J], 刘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诊断(一)【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腺瘤(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通过对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腺瘤与结甲患者高频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腺瘤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单发,边界清晰,边缘整齐,除液化、钙化外回声大多均匀,可见完整包膜及完整声晕。
结甲大部分多发,无包膜,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除液化、钙化外回声大多不均匀,部分无声晕,结甲周围组织回声不均可见纤维光带。
腺瘤多表现为环形血流信号,结甲多表现为团块间及团块内穿行的血流信号。
结论超声对腺瘤与结甲的鉴别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仍具有局限性。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检查腺瘤是最多见的甲状腺肿瘤,以20~40岁女性为多,占甲状腺肿瘤的70%~80%。
结甲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多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的基础上反复增生和不均匀的复原反映所致,形成增生性结节,并非真正腺瘤。
声像图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选取2007年7月~2008年1月我院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腺瘤与结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腺瘤与结甲的超声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7月~2008年1月我院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腺瘤与结甲患者。
其中腺瘤14例,年龄26~71岁,平均47.67岁,男1例,女13例;结甲28例,年龄38~76岁,平均54.5岁,男4例,女24例。
1.2仪器与方法1.2.1仪器GELogiq7和东芝PV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0MHz线阵探头。
1.2.2方法先行高频灰阶超声检查以显示病变形态、大小、部位、边界、包膜及内部回声、周围组织回声,然后采用CDFI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进行腺瘤与结甲的对比分析。
2结果2.1高频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腺瘤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单发(78.57%),边界清晰,边缘整齐(78.57%),除液化、钙化外回声大多均匀(75%),部分可见完整包膜(42.82%)及完整声晕(50%)。
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分析作者:吕鉴尧余雪玲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31期[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从而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0年 1月~2013年 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26例及同期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的甲状腺腺瘤患者32例的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资料。
结果本组26 例甲状腺癌中,经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癌21例,占80.8%,滤泡癌3例,髓样癌1例,混合癌 1例。
3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中,囊性变4例,合并非沙粒样钙化1例。
位于左侧12例,右侧19例,峡部1例;双侧病变18例,单侧病变14例;甲状腺癌组Vmax与RI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
2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32例甲状腺腺瘤血流分级以Ⅰ级为主。
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超声;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1-0074-02甲状腺癌是发生于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与甲状腺腺瘤相混[1];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良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占甲状腺肿瘤的70%~80%[2]。
彩超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无辐射、可反复检查等优点,能精确地显示病灶的数目、位置、形态、大小等特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检查诊断中[3]。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从而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0年 1月~2013年 1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26例,多数患者因颈部肿块就诊,部分患者于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
其中男 7例,女 19例,男∶女为1∶2.7,年龄 19~76岁,平均 46.2岁。
甲状腺高功能腺瘤是一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良性肿瘤,超声诊断是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之一。
下面是甲状腺高功能腺瘤超声诊断的一般标准:
1. 肿块形态:甲状腺高功能腺瘤通常为单个结节,呈类圆形或椭圆形。
其边界清晰,边缘规则,有时可见包膜。
2. 结节大小:大部分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直径在1-3厘米之间,但也有更大的情况。
3. 内部回声: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内部回声多为低回声,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较明显。
4. 血流情况:甲状腺高功能腺瘤往往具有丰富的血流供应,可以在超声图像上显示出明显的血流信号,可表现为血流丰富或呈点状分布。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诊断只是初步筛查手段,不能确诊甲状腺高功能腺瘤,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测等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和确诊。
如果存在疑似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1。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波诊断及鉴别诊断
马寿林;李麦利;雷一鸣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8(15)19
【摘要】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的一种良性肿瘤,占甲状腺肿瘤的70%~80%,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甲状腺非毒性增生性病变,二者病因、发病原理及治疗原则均有不同,临床上将二者相互误诊时有发生,鉴别上有一定的困难,本文收集我院2001年以来超声检查并经手术或细针穿刺抽吸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病例,回顾分析两组疾病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总页数】3页(P2473-2475)
【作者】马寿林;李麦利;雷一鸣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二医院,陕西西安710004;西安市第二医院,陕西西安710004;西安市第二医院,陕西西安7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J], 张惠萍
2.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J], 李琰;高玉宁
3.超声诊断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观察 [J], 刘真
4.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J], 肖宇;冯庆云
5.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J], 肖宇;冯庆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腺瘤超声诊断与甲状腺腺瘤声像图、病理组织结构的对照分析摘要】通过探讨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与手术病理对照病例,得出甲状腺腺瘤声像图特征,以利于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
目的:研究甲状腺腺瘤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结构间的关系,提高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对4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然后通过手术治疗,经病理组织学特征分类。
结果:38例滤泡性腺瘤中30例呈低回声;1例乳头状腺瘤。
表现为甲状腺内可见一囊肿样回声,其壁内侧可见一乳头状肿块附着;7例非典型腺瘤中5例呈低回声。
共有3例呈无回声者,超声误诊为甲状腺囊肿,病理证实为滤泡性腺瘤。
结论:甲状腺腺瘤的病理组织结构是产生声像图表现的基础。
研究二者的关系,对提高超声诊断的正确性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超声检查;病理学[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10-29-011资料与方法本组甲状腺腺瘤患者46例,女43例,男3例;年龄25~51岁。
12方法:仪器:日本东芝NEMIO 17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1MHZ线阵。
患者仰卧、肩及枕后垫一枕头,呈头低颈高位,充分暴露颈部,探头直接放在甲状腺部位,进行纵切、横切及斜切。
2结果2 1本组46例甲状腺腺瘤的超声检查,均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93.6%。
其超声特征:甲状腺局限性肿大,内可见圆形式椭圆形低回声、无回声式混合回声结节。
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壁薄、光滑。
22根据其病理组织学特征可分三类:221滤泡性腺瘤:本组38例,其中30例呈低回声。
222乳头状腺瘤:本组1例声像图表现为甲状腺内见一囊样回声,其内壁可见一乳头样突起,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基底部稍宽。
223非典型腺瘤:本组有7例,其中5例呈低回声。
本组中有3例呈无回声者,超生误诊为甲状腺囊肿,后经病理证实为滤泡样腺瘤。
3讨论31甲状腺腺瘤占甲状腺肿瘤得70%~80%。
甲状腺肿瘤超声诊断及病理分析甲状腺肿瘤的超声声像表现与其病理组织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文对105例(119个肿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进行分析,探讨肿瘤声像特征与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以期望进一步提高甲状腺肿瘤的超声术前诊断符合率。
1资料和方法本组105例,为1997年1月以来甲状腺肿瘤的住院病例,均经超声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男19例,女86例。
男女之比:1∶4.53。
年龄28~80岁。
仪器采用HP-8500 GP,Image-point超声诊断仪。
频率7.0MHz。
常规探测甲状腺,详细记录甲状腺左、右叶及峡部大小,肿瘤数量、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彩色血流分布。
甲状腺肿瘤依超声声像改变分为实质性肿块、混合性肿块及囊性肿块。
实质性肿块又可分为高回声型、中等回声型、低回声型及不均质回声型。
混合性肿块也可分为囊实混合型及囊性乳头状突起型。
2结果本组105例中,良性肿瘤101例,占96.2%。
恶性肿瘤4例,占3.8%。
年龄分布以40~50岁占比例最大(47.66%)(见表1)。
女性占大多数(81.90%)。
4例恶性肿瘤均发生在50岁以上女性(见表2)。
表1甲状腺肿瘤病理类型与年龄的关系表2甲状腺肿瘤病理类型与性别关系在一些甲状腺肿瘤的超声声像上可见钙化影。
高频探头检查可将其分为粗钙化和微钙化两类。
前者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后者为细小针尖样强光点,后方无声影或淡声影[2]。
本组119个肿物中,粗钙化在滤泡状腺瘤中发生率为10.23%(9/88),在腺瘤乳头状增生中发生率5.89%(1/17),而乳头状腺癌4例中未发现粗钙化。
微钙化在腺瘤乳头状增生中发生率17.65%(3/17),而乳头状腺癌发生率则占75%(3/4),在滤泡型腺瘤中未发现微钙化现象(见表3)。
表3超声声像中钙化和病理类型关系本组病例中,以胶样腺瘤占比例最大73.95%(88/119),声像表现各异,可囊实混合型(囊变、出血),实质肿块高回声型、低回声型及囊肿乳头状突起型。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摘要: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肿瘤,超声是其常用的诊断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在临床上的作用。
超声可以准确地定位甲状腺腺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在超声图像中,甲状腺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相比较容易区分。
超声还可以确定腺瘤的位置,有助于评估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超声可以评估甲状腺腺瘤的内部结构。
甲状腺腺瘤通常由实性、囊性或有内部分隔的组织组成。
超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腺瘤的组织类型,有助于进一步确定其良恶性。
实性腺瘤通常是良性的,而囊性腺瘤和内部有分隔的腺瘤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恶性。
超声可以评估甲状腺腺瘤的血流情况。
恶性腺瘤往往有丰富的血供,而良性腺瘤的血供相对较少。
超声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来观察腺瘤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其良恶性。
这对于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和范围非常重要。
超声具有无创、快速、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多次观察腺瘤的变化。
对于那些需要随访观察的患者,超声可以提供可靠的监测手段。
超声图像还可以与之前的超声图像进行比较,有助于评估腺瘤的生长速度和转变情况,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并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准确地定位腺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评估其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并提供可靠的随访观察手段。
超声诊断仅是一种辅助手段,最终的诊断仍需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腺瘤的良恶性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向立;赵春辉;文晓蓉
【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26)6
【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在甲状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特点,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声像图显示甲状腺腺瘤以单侧多发,病灶周围可见正常甲状腺组织,腺瘤多数伴液化,周边可见晕圈,彩色多普勒血流提示:腺瘤周围可见环状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但晕圈并不是甲状腺瘤的特征声像.
【总页数】3页(P497-499)
【作者】向立;赵春辉;文晓蓉
【作者单位】903医院特检科,四川江油621700;903医院特检科,四川江油6217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R447
【相关文献】
1.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达意义 [J], 张雯
2.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J], 张惠萍
3.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J], 李琰;高玉宁
4.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波诊断及鉴别诊断 [J], 马寿林;李麦利;雷一
鸣
5.超声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J], 张一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46例62个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点,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结果二维超声显示:甲状腺腺瘤以单个多见,周边可见晕圈,病灶周围可见正常甲状腺组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腺瘤周围可见环状血流信号。
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超声诊断
本文通过对46例62个甲状腺腺瘤的诊断,探讨该病的超声表现及其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2002—2007年间本单位健康体检人群中46例62个甲状腺腺瘤病例,其中男10例,女36例,年龄20~55岁。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
1.2 超声仪器全部患者均采用HP SSD 8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
1.3 方法常规二维超声观察甲状腺声像图表现,详细描述甲状腺
及病灶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周边回声,再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
2 结果
二维声像图表现:(1)甲状腺局限性增大,形态失常,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晰以单个多见。
(2)病灶内部回声较均匀,回声稍强或稍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如有囊性变或出血时,肿块内部可见无回声或混合回声。
(3)肿块周围可探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回声,并可见被肿瘤挤压形成的晕圈。
(4)肿块较大时,病侧甲状腺体积增大致气管向健侧移位。
CDFI:腺瘤周围可见丰富血流动脉、静脉血流信号,呈“环状”分布,内部血流信号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血流信号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甲状腺腺瘤为甲状腺良性肿瘤,占甲状腺肿瘤的70%~80%,以20~40岁女性居多。
本组资料显示单发多见,共40例,发生于峡部及双侧者共6例,左侧叶20个,右侧叶40个,峡部2个。
其中将1例甲状腺癌误诊为腺瘤,将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腺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1%(58/63)。
本组资料中腺瘤以混合回声居多,占64.52%(40/62),稍强回声占25.81%(16/62),稍低回声占9.68%(6/62),这是由于半数以上的腺瘤有囊性变、出血坏死、纤维化、钙化等病理现象,所以声像图上具有相应的表现。
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除对周围组织具有膨胀性压迫外,并无其他影响,腺瘤周边常伴有声晕,其病理基础是包膜外有较丰富的微小血管,包膜外甲状腺组
织受压,萎缩退化,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间质很少,部分间质水肿、黏液性变等所致[1],腺瘤以外甲状腺组织为正常回声。
CDFI显示腺瘤周边具有“环状”彩色血流信号,更具有诊断意义。
甲状腺腺瘤因与以下几种甲状腺疾病相鉴别:(1)结节性甲状腺肿,两者均为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后者通常是由单纯性甲状腺肿未及时治疗,病变持续发展,扩张的滤泡聚集成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反复增生和不均匀复发,逐渐形成大结节[2]。
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多发,结节边界欠清晰,回声多为中等强度,也可为低回声,内见强光斑及液性暗区,部分发生退行性变,内部出血、囊性变、纤维组织增生、钙化、坏死也有相应的表现,所以仅凭二维声像图表现与腺瘤鉴别有一定的困难,应仔细观察结节周围没有明显声晕而且病灶区以外没有正常甲状腺组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CDFI显示,结节内部及周边有时缺乏血流信号。
本文误诊2例均为单发,检查者主观认为排除甲状腺恶性肿瘤即为腺瘤,由此可见观察结节周围晕环的有无以及结节内部和周边的血流信号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2)甲状腺恶性肿瘤和腺瘤都可以表现为甲状腺内占位,恶性肿瘤时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居多,若发生坏死液化可见形态不规则无回声,发生钙化可见强回声光斑、光团并伴声影,尤其是微小钙化灶意义更大。
当肿块向周围组织浸润时,可显示肿块周边蟹足样回声向正常组织延伸。
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征象。
CDFI病灶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而且以高阻力血流信
号多见。
【参考文献】
1 罗殿中,朱尚勇,何云.甲状腺腺瘤声像图及其病理基础的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8,7(2):112-114.
2 富京山,左文莉.全身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