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19如何辨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 格式:ppt
- 大小:7.46 MB
- 文档页数:3
甲状腺分类评分标准
甲状腺分类评分标准通常基于甲状腺肿块的超声形态和性质来进行分级,具体标准如下:
1. 甲状腺0级:无结节,正常甲状腺。
2. 甲状腺1级:阴性,超声显示甲状腺正常大小和回声,没有结节或囊肿,也没有淋巴结肿大。
3. 甲状腺2级:良性,大多数是囊性、混合性回声或毛玻璃样回声的结节,恶性风险小于5%。
4. 甲状腺3级:可能良性,有实性结节,恶性风险小于5%,需要定期复查。
5. 甲状腺4级:可疑恶性,超声显示低回声和边界不清的实性结节,恶性风险为5%~85%,需要进一步检查。
6. 甲状腺5级:恶性,超声显示低回声、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的实性结节,恶性风险高达85%~100%,需要立即进行活检或手术。
7. 甲状腺6级:已经确诊为甲状腺癌。
此外,通过评估甲状腺结节的组成、边缘、回声、形态、血供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异常淋巴结肿大等,也可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程度。
甲状腺结节良恶要分清甲状腺是人体当中的一个腺体,能够平衡人体的激素水平,当甲状腺出现问题人体的内分泌就会失调,从而诱发各种疾病。
甲状腺结节属于异常增生的肿块,发生时结节会随着食物的吞咽上下移动,可大可小,有多发也有单发。
那该如何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性恶性呢?一、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方法:1、B超检查,B超的分辨率比较高,通过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结节是良性或恶性。
良性结节大部分为囊性,边界比较清晰。
恶性结节大部分为实性结节,边界不清晰形状不规则,血流信号丰富,有存在钙化的情况,检查甲状腺周围的淋巴结会有异常。
2、针穿刺检查,这种方法属于病理检查的范围是金标准也就是最终诊断。
做细针穿刺先B超定位结节的位置,穿刺针在B超的引导下进入结节。
穿刺针是空心针,穿刺后针内会带出来少量的细胞,医生涂片后可在显微镜下判断细胞性质。
一般来说细针穿刺是可以确诊的,但由于细针穿刺的组织比较少,医生很难通过少量的细胞做出诊断。
3、手术,当细针穿刺难以做出明确诊断时,就要采取手术的方式,既是诊断,又可治疗。
在手术中切取甲状腺结节组织来确定结节性质,如果是恶性结节可进行扩大切除。
若是良性结节就切除较大的结节,还可以保留甲状腺。
4、触诊方法,触诊的方法是需要用一只手的拇指将甲状腺推向一侧,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轻微滑动感知甲状腺结节的质地。
良性结节的质地是偏韧的,恶性的结节质地偏硬。
5、临床表现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常常是通过体检或自己偶尔触摸发现。
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合并下列病史和体检检查结果,则提示甲状腺癌可能性较高: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全身放射治疗史;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男性;结节生长迅速;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伴颈部淋巴结病理性肿大。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要点中国甲状腺结节发病率 12.8-18.6%,超声目前检出率已经高达 60%,其中有 5~15% 为恶性结节。
近年来甲状腺癌成为发病率增高最快的实体癌。
2012 年中国卫生部统计报告甲状腺癌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第 3 位。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最主要的是进行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以下归纳总结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 6 大要点。
高危因素1.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2. 全身放射治疗史。
3. 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 MEN2 型、家族性多发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4. 男性(女性发生甲状腺结节的概率更高,但男性发生甲状腺结节后恶性可能性更高)。
临床表现1. 症状伴压迫症状:声嘶、发声困难、呼吸 / 吞咽困难,排除声带病变;结节生长迅速(一个随访周期内体积增加 50%,有两个进线超过 20%,且>2 mm)。
2. 体征结节触诊:结节形态不规则、质地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颈部淋巴结触诊:淋巴结病理性肿大。
B 超检查B 超推荐用于所有可疑甲状腺疾病患者。
B 超可用于协助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CT),进行 DCT 术前分期。
其中 B 超对乳头状癌 B 超检出准确率可达 90%,微小浸润滤泡型甲状腺 B 超高回声易表现为良性病变。
B 超诊断甲状腺良性占位:1. 多为多发病灶2. 病灶周围有完整「晕环」3. 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4. 纯囊性结节,无或有粗大的钙化影像5. 血流不丰富且以周边为主B 超诊断甲状腺恶性占位:1. 多为单发结节2. 病灶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晕环」缺如3. 内部不均匀,实性低回声结节4. 细沙粒样、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5. 血流丰富且以内部血流为主6. 颈部淋巴结异常影像:淋巴结边界不规则或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钙化、皮髓质界限不清、淋巴门消失或囊性变实验室检查根据 2017 年,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甲状腺癌血清标记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意见。
甲状腺结节主要是通过超声,对甲状腺结节不同表现做分类,包括甲状腺结节回声是否实性、边界是否清晰、形态是否规则、纵横比是否>1、是否有钙化等特点,进行分类评估。
大致可分为以下6类:
1类:称为完全正常甲状腺,但实际临床中,完全正常没有任何问题的1类甲状腺,相对成人而言非常少见;
2类:指纯囊性甲状腺结节,基本100%为良性结节;
3类:称为可能良性的结节,恶性可能性不到5%。
基本表现为囊实性结节,或虽为实性结节,但边界清晰,呈比较典型蜂窝状的急性甲状腺肿表现;
4类:指有一定恶性风险和可能的结节,4类结节恶性占比非常宽泛,可从5%-80%。
若为4A类结节,恶性可能性为5%-20%、10%。
若为4B类结节,则有20-50%的恶性可能,若为4C类结节,则有50-80%的恶性可能;
5类:恶性可能性非常高,占80%以上;
6类:是指经过穿刺、病理确认的恶性甲状腺癌患者。
怎样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1> 症状及体征: 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肿块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
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
个别肿块大者可压迫气管,使气管、食管移位。
有时因肿块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有局部胀痛。
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常有颈部胀痛、紧迫感等不适感。
肿块一般质硬,不规则,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部分患者早期伴颈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还可出现面部潮红、腹泻(1日10余次,水样泻,便前常有腹痛和急迫感,但无脓血便)。
肿块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
<2> 彩色B超检查: 不仅可以明显辨别甲状腺肿块属于囊性或为实质性,还可以观察肿块的血流情况,以此为诊断良、恶性肿瘤提供参考,血流丰富者有恶变可能。
桥本氏甲状腺炎【概述】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通常也叫桥甲炎,桥本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
【诊断】一、病史及症状: 多见于30~ 50岁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少数可为局限性,部分以颜面、四肢肿胀感起病。
本病可分为八种类型: (一)桥本甲亢:患者有典型甲亢症状及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甲亢与桥本病可同时存在或先后发生,相互并存,相互转化。
(二)假性甲亢:少数可有甲亢的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检查无甲亢证据,TGAb、TMAb阳性。
(三)突眼型:眼球突出,甲功可正常,亢进或减退。
(四)类亚急性甲状腺炎型:发病较急,甲状腺肿痛,伴发热,血沉加快,但摄131碘率正常或增高,甲状腺抗体滴度阳性。
(五)青少年型:占青少年甲状腺肿约40%,甲状腺功能正常,抗体滴度较低。
(六)纤维化型:病程较长,可出现甲状腺广泛或部分纤维化,甲状腺萎缩,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结节超声tirads分级标准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TI-RADS分级系统是一种用于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风险的超声评估方法。
该分级系统共分为7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其特定的超声特征和恶性风险。
以下是关于TI-RADS分级的详细介绍:
1. TI-RADS 1级(正常甲状腺):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恶性风险为0。
2. TI-RADS 2级(良性病变):甲状腺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内部为无回声或均匀回声,无钙化或钙化非常细小,这种结节往往是良性的。
这个级别的恶性风险为<5%。
3. TI-RADS 3级(可能良性病变):这个级别的结节存在某些恶性可疑特征,如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或有粗大钙化,恶性风险为5%~10%。
4. TI-RADS 4级(可疑恶性病变):这个级别的结节具有更加明显的恶性可疑特征,如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存在微小钙化或簇状钙化等。
恶性风险为10%~80%。
5. TI-RADS 5级(高度可疑恶性病变):这个级别的结节具有非常明显的恶性特征,如结节形态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极不均匀,存在粗大钙化或蟹足样钙化等。
恶性风险为80%~95%。
6. TI-RADS 6级(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这个级别是指经过病理活检已经证实为甲状腺癌的结节。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级别的超声特征并不是绝对的,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TI-RADS分级仅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风险的一种方法,不能完全确定诊断结果。
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评估和诊断。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清晰超声诊断技术的普及、应用,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由触诊发现的4%〜7%增至19%〜69%,而且,在触诊发现的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中,20%〜48%经超声检查发现为多个结节,在女性和老年人群更为多见。
一般而言,甲状腺结节有良恶性之分,恶性结节有原发性肿瘤,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屯状腺滤泡细胞癌、HUrthle细胞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甲状腺髓样癌(MTC)、淋巴瘤以及罕见的继发性转移癌等[1]。
临床上,甲状腺恶性肿瘤以前2种多见,分别占70%和15%左右。
乳头状癌和滤泡细胞癌也称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低,愈后较好。
值得庆幸的是,甲状腺结节大多为良性病变,恶性肿瘤仅占其中的5%〜10%。
不过,Burgess和Tueker明报道,近1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尤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更为明显。
所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非常关键。
以下简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要点。
一、病史与体格检查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发病隐匿,较少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常是通过体格检查或自身触摸或影像学检查而发现。
临床上,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必须对甲状腺及其周围的淋巴结仔细检查和评估,并收集完整的病史资料。
提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临床证据包括:(1)颈部接受大剂量放射线辐射或射线治疗史;(2)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EN)或乳头状甲状腺癌家族史;(3)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70岁;(4)男性患者甲状腺结节更可能是恶性病变;(5)结节增长迅速,且直径超过2cm;(6)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7)结节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固定;(8)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下列4种情况甲状腺结节恶性变的可能性相同:孤立性甲状腺结节、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触及的结节、意外甲状腺结节(即偶然瘤)[3]。
另外,现有资料提示,甲状腺小结节和甲状腺大结节具有一样的侵犯性,能侵犯甲状腺包膜、周围淋巴结,故认为结节大小不是判断其是否有侵犯性的指标[4]。
超声怎么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可以通过超声的方式进行诊断,对于良性的甲状腺结节而言,在超声检测结果中,结界较小,没有明显的钙化,结节周边非常清晰;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体积大,增长迅速,有明显钙化情况。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1.结节数目根据超声检查出来的甲状腺结节数目,可以将其分为单发和多发两种,由于超声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实际数量都会比检测数量多。
不论是良性还是恶心甲状腺结节,其发病部位都有可能是单侧或双侧,结节数目并不是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唯一标准。
2.结节的形态在不同的超声切面显示下,甲状腺结节的形态也会有所不同,在对其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
结节形态主要是由病理性质不同决定的,和生长类型的关联性也比较强,能够作为主观性评估指标,根据形态上的差异,可以把结节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种。
以22个恶性结节的真实案件为例,其中有3个不规则的结节形态,占比59.1%,形态规则的有9个,占比40.9%,从形态上来看,甲状腺的良性、恶性结节的差异并不明显。
3.结节的边界根据肿瘤的侵犯程度,可以把结节边界分为清晰和模糊两个类别。
边界清晰主要多见于良性的甲状腺结节中,如果边界模糊则恶性肿瘤的几率较大,这和其浸润性生长有密切联系,从超声检查结果来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边界一般都是“毛刺状”,具有侵袭性质。
结节边界的模糊与否,对判定甲状腺的良恶性有重要参考价值。
4.结节的包膜结节的包膜就是甲状腺周围的正常组织在长期压迫下,产生了新的结缔组织,由于甲状腺恶性结节本身就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其生长过程中会穿透包膜,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严重影响。
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膨胀性生长,具有连续性,腺瘤多为完整的包膜;结节性属于甲状腺肿的增生性病变,因此不管是无包膜还是局部包膜受到侵害都会呈现出不完整的现象。
5.结节的纵横比纵径是和皮肤相垂直的径线,横泾是和皮肤相平行的径线,横泾和纵径的比值就是结节的纵横比,这能够充分反映出甲状腺结节的形态。
甲状腺结节的分类标准
首先,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一种甲状腺结节分类方法。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确定
结节的大小、形状、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从而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
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结节可以被分为囊性、实性、混合性等不同类型,这有助于医生进行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其次,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直接从结节组织中获取细胞进行检查的方法。
通过这种检查可以确定结节的良恶性,对于一些不确定的结节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根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结节可以被分为良性、恶性、可疑恶性等不同类型,这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最后,临床病理学检查是最终确定结节性质的方法。
通过手术获取结节组织进
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最终确定结节的良恶性。
根据病理学检查的结果,结节可以被分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不同类型,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甲状腺结节的分类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
合判断。
通过超声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临床病理学检查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结节的性质,从而为患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熟练掌握这些分类标准,对于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结节怎么分级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局部异常增生的结构,常常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中被发现。
它是甲状腺良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和管理,准确地分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甲状腺结节的分级方法。
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美国协会积极甲状腺学会(ATA)提出的甲状腺结节分级方法。
根据该方法,甲状腺结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无危险(非鉴别)性结节(TR1):这类结节在彩色超声中表现为单纯的无回声或等回声,无明显异常血流或淋巴结转移的表现。
这些结节通常是良性的,无需进一步检查。
2. 非鉴别性病变(TR2):这类结节表现为良性病变的特点,如结节内有回声(黄色彩色信号),但没有明显恶性特征。
这种类型的结节一般建议进行定期的超声随访。
3. 可能是恶性病变(TR3):这类结节在彩色超声中呈现出一些恶性特征,例如微小钙化、微小低回声或中等回声,轻度异常血流信号等。
对于这类结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甲状腺穿刺活检(FNA)或核素显像。
4. 可疑恶性结节(TR4):这类结节在超声图像中显示出较明显的恶性特征,如强回声、结节呈等回声环或分隔,较强的异常血流信号等。
对于这类结节,FNA检查是必要的。
5. 高度可疑恶性结节(TR5):这类结节在超声图像中显示出非常明显的恶性特征,例如结节内部包含多个异常回声区域,完全包裹性低回声或结节周围的淋巴结转移等。
对于这类结节,FNA检查是必须的,并且进一步考虑手术治疗。
以上是根据ATA的分级方法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的划分。
这种分级方法并不是绝对的,仅供医生参考,实际诊疗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体征、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等综合考虑。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级方法,如法国甲状腺协会(AFCE)提出的分级方法和美国甲状腺协会(ACR)提出的分级方法。
这些方法在细节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思想是类似的,即根据结节的超声表现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
总结起来,甲状腺结节的分级对于指导临床决策和治疗非常重要。
教你几招—怎样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随着检查仪器的精确度和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身边患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还会听说,单位体检中谁谁谁查出甲状腺有结节,还要开刀,有些甚至是恶性肿瘤!于是,大家陷入恐慌之中。
下面,我们简单教一下大家怎样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首先,甲状腺的影像学检查中,B超最准。
CT、磁共振(MRI)都比不上。
甲状腺B超结果怎么看?下面来说说报告上常见的几种描述:1)“形状不规则,边界欠清”:良性结节一般为横向的椭圆形,边界清楚,恶性的因为有对周围组织有侵袭,边界可以不清晰,形状不规则。
但是,炎性的病灶,不是恶性的,因为它可以以有渗出,边界也是不清楚的。
2)“点状强回声”: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像星星一样的多为胶质,这是良性的标志。
一种是钙化,恶性一般都有钙化,并且多为微小钙化,可形容为“沙粒样钙化”;但,有钙化不一定都是恶性的。
2)“内部血流紊乱”:血流分为结节内部血流、周围外部血流。
恶性的多有内部血流紊乱。
①边界不清。
②微小钙化。
③内部血流紊乱。
以上这3点,如果一点没有,不用担心,良性可能性很大,可以暂时不必手术。
有1-2点的,不放心就做个穿刺或密切监测。
3点都有,恶性可能性大,需及时手术。
鉴别良恶性结节,除了上面三点之外,还可以看:是否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有无淋巴结转移,短期内是否迅速增大,纵横径比例(比例大于1,纵向生长的恶性结节可能性偏大)等等。
有钙化,就是癌?现在,很多病友都了解了上面这些“疑似恶性”的描述,知道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钙化就是不太好,所以他们一看到这些字眼,往往非常恐慌。
但其实,人体是一台精密、复杂的机器,因此医疗也永远不是通过一两句话就能诊断结果这么简单的事情。
最终确定是不是甲状腺癌,只有通过病理诊断,才能最终确认,病理标本可以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得。
因此,大家一定要记得的一点是:拿到超声报告,不要擅自解读,找一个靠谱的医生来帮你判断才是重点!还有一些常被关心的问题囊性结节,也会是癌吗?一般情况下,囊性结节大多为良性的,恶性的可能性较低。
1152020年 第26期数藻类等。
还有些肉眼可见的微生物,如灵芝、蘑菇等真菌微生物。
病毒是一种核酸、蛋白质等少数几种物质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必须要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根据不同的存在环境,微生物主要可分为地下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空间微生物等。
根据不同的细胞结构,可以划分为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等。
二、微生物有哪些特点微生物的主要特点在于体小面大、吸多转快、生长繁殖快等。
例如一个物体体积恒定,如果切割的越小,就说明相对表面积越大。
而微生物具有很小的体积,例如1个典型的球菌,体积大约在1mm 3左右,但是确有着很大的表面积。
而这一特点也使得微生物其它一些特性,如代谢速度快等。
大多数微生物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都十分高效,相关研究显示,在1个小时之内,乳糖菌就能够对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分解完成。
产朊假丝酵母均的蛋白合成能力,相比于大豆蛋白合成能力,要高出100倍之多。
与一些大型动物相比,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非常快。
例如大肠杆菌在12.5-20分钟内就能完成次繁殖。
假设1个大肠杆菌每20分钟分裂1次,1个小时分裂3次,1天24小时分裂72次,产生的大肠杆菌总数量就可达到272个,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但在实际环境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生存环境恶化、竞争加剧、营养缺失等问题,微生物往往不能达到理论上的指数级增长。
在很多已知微生物中,最理想的生长环境pH 值约在7.0左右,有些也在4.0左右。
三、微生物都有什么作用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多微生物都是造成人类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50%的人类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非常繁多,能够引起食物、皮革、布匹发霉腐烂,但其也有很多积极的作用。
例如青霉素就是在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过程中发现的,对于医药领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现。
随后从放线菌等代谢产物中筛选出大量的抗生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工业发酵中应用了很多微生物,能够生产各种酶制剂、乙醇、食品等。
甲状腺结节分类标准
甲状腺结节的分类标准主要基于甲状腺的严重程度、结节的质地状态以及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等因素。
具体如下:
1. 良性恶性分类:根据甲状腺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良性甲状腺结节以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居多,大多较为安全,一般可以观察,腺瘤手术可根治。
恶性甲状腺结节以分化型甲状腺癌居多,需要手术治疗,绝大部分可以得到根治,晚期病变更需要积极的综合治疗,防止癌肿远处转移。
2. 实性与囊性分类:根据结节的质地状态,可分为实性和囊性两类。
实性结节内部为组织增生,是腺瘤和癌变的主要类型。
囊性结节内部为液体,有些会发生囊内出血,造成患者局部疼痛。
3. 冷结节与热结节分类:根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不同,分为“热结节”和“冷结节”。
“热结节”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自主性甲状腺结节,几乎多为良性。
“冷结节”是无内分泌功能的,则有癌的可能。
此外,若结节内有出血或囊性变,也可表现为“冷结节”。
4. 超声分类:一般甲状腺结节分为6类。
1类:一般无需处理;2类:恶性程度为0%,一般为囊性结节,如过大可以超声引导下进行囊液抽吸;3类:恶性程度4A类:恶性程度2-10%,如果结节>15mm建议超声引导性穿刺活检;4B类:恶性程度10-50%,>10mm,建议超声引导性穿刺活检;5类:恶性程度50-90%,处理等同于4B类结节;6类:为粗针活检证实为恶性结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病症请及时就医。
甲状腺结节的等级标准
甲状腺结节彩超 TI - RADS 分级如下:
1级:阴性,正常超声表现,常规体检(1年1次)。
2级:良性病变,恶性可能为0。
特点:无回声°(囊性°)为主,界清,回声可均匀或不均匀,内可伴点状高回声,可有血流。
如:囊肿,海绵状结节,腺瘤囊性杰等。
甲状腺内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团块,其内可见海绵样回声。
3级:可能良性病变(<5%恶性)
特点:边缘光整,实性为主,可伴有蛋壳样钙化或粗大钙化如:桥本甲状腺炎、腺瘤等。
甲状腺内实性团块,边缘光整,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
4级:可疑恶性(5%-80%恶性)
4A特点:实性为主结节,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或不清,无微钙化。
如:腺瘤、亚甲炎等。
4B特点:实性为主结节,边界不清,伴有微钙化。
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
甲状腺内低回声结节,形态欠规则,边缘可见短毛刺,无微钙化, TI - RADS 分级4A级。
甲状腺内两个低回声团块,界限局部欠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微钙化, TI - RADS 分级4B级。
5级:高度怀疑恶性(>80%恶性)
特点:实性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血流丰富,微钙化如:乳头状癌、髓样癌°等。
甲状腺内实性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其内可见典型微钙化,弹性评分4分。
6级:活检证实为恶性,是新增加的类型,用在活检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影像评价上。
ti评分标准Ti评分标准通常用于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根据结节的若干特征,如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钙化情况等,对其进行评估,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程度。
以下是Ti评分标准的详细说明:超声医生需要仔细检查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钙化情况等特征。
根据这些特征,医生会给出相应的评分。
1.结节大小:结节的大小是评估其良恶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较大的结节相对较小的结节更容易被判断为恶性。
在Ti评分标准中,医生会根据结节的最大直径对其进行评分。
通常,结节的直径越大,其得分越高,恶性风险也相应增加。
2.形态:结节的形态也是评估其良恶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的结节更容易被判断为恶性。
在Ti评分标准中,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形态对其进行评分。
形态越不规则,得分越高,恶性风险也相应增加。
3.边缘:结节的边缘也是评估其良恶性的因素之一。
如果结节的边缘光滑、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则相对较容易被判断为良性。
相反,如果结节的边缘毛糙、不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则更容易被判断为恶性。
在Ti评分标准中,医生会根据结节的边缘对其进行评分。
边缘越不整齐,得分越高,恶性风险也相应增加。
4.内部回声:结节的内部回声也是评估其良恶性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恶性结节的内部回声通常比良性结节更低、更混浊。
在Ti评分标准中,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内部回声对其进行评分。
内部回声越低、越混浊,得分越高,恶性风险也相应增加。
5.钙化情况:结节的钙化情况也是评估其良恶性的因素之一。
恶性结节中钙化的比例较高,而良性结节中钙化的比例较低。
在Ti 评分标准中,医生会根据结节的钙化情况进行评分。
钙化越严重、范围越广,得分越高,恶性风险也相应增加。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评分结果,医生可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综合评估。
通常,如果结节的总分超过一定阈值(例如50分),则可能被判断为恶性病变,需要进一步进行病理学检查或治疗。
互动交流 ·指南掠影86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
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关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一起来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怎么说。
超声检查是首选超声检查简便无创,用于甲状腺结节检查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能清晰地显示结节的边界、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等信息,是甲状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推荐所有临床触诊或机会性筛查等方式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均进行高分辨率颈部超声检查。
颈部超声检查应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囊实性、形状、边界、钙化、血供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评估颈部有无异常淋巴结及其部位、大小、形态、血流和结构特点等。
甲状腺结节恶性征象中特异性较高的为:微小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
其他恶性征象包括:实性低回声结节、晕圈缺如、甲状腺外侵犯、伴有颈部淋巴结异常超声征象等。
颈部淋巴结异常征象主要包括:淋巴结内部出现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周边血流,此外还包括淋巴结呈圆形、边界不规则或模糊、内部回声不均、淋巴门消失或皮髓质分界不清等。
对甲状腺结节及淋巴结的鉴别能力与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相关。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对甲状腺结节恶性程度进行评估,有助于规范甲状腺超声报告,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
超声造影技术及超声弹性成像可作为补充手段,但不建议常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细针抽吸活检(FNAB)利用细针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获取细胞成分,通过细胞学诊断病灶性质。
超声引导可提高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同时有利于穿刺过程中对重要组织结构的保护及判断穿刺后有无血肿,推荐作为进一步确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方法。
FNAB可分为加负压和无负压FNA,临床工作中可酌情选择或联合使用。
甲状腺结节的分级标准(一)甲状腺结节的分级标准1.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形成的肿块或肿瘤。
•结节可以是囊性、实性或混合性的。
2. 为什么需要分级标准?•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结节的危险程度。
•分级标准可以指导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3. 美国甲状腺学会的分级标准•美国甲状腺学会采用了一个四级分级标准,根据结节的特征进行评估。
•这四个级别分别是:良性(Benign)、非明确恶性(Not Suspicious for Malignancy)、边界性恶性(BorderlineMalignancy)和恶性(Malignant)。
4. 良性结节•良性结节是指在超声检查中没有恶性特征的结节。
•良性结节通常是囊性或包含小的实质成分。
5. 非明确恶性结节•非明确恶性结节是指在超声检查中存在一些可疑的特征,但不能明确诊断为恶性。
•非明确恶性结节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例如穿刺活检或核素扫描。
6. 边界性恶性结节•边界性恶性结节是指在超声检查中存在一些可疑的特征,但不足以明确诊断为恶性。
•边界性恶性结节通常需要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来作进一步的诊断。
7. 恶性结节•恶性结节是指在超声检查中出现恶性特征的结节。
•恶性结节通常是实质性的,并可能伴有血流异常和淋巴结转移。
8. 其他国际分级标准•除了美国甲状腺学会的分级标准外,还有其他国际分级标准可以用于评估甲状腺结节。
•欧洲甲状腺协会和英国甲状腺协会也有各自的分级标准。
9. 结论•甲状腺结节的分级标准有助于医生评估结节的危险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美国甲状腺学会的四级分级标准是较为常用的标准之一。
•不同的国际分级标准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甲状腺结节良性不⽤管?但恶变起来太残酷!五个特征帮您判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查出甲状腺结节后,医⽣对你说过以下这些话吗?良性⼩结节:“你这是良性的结节,定期随访,半年检查⼀次”良性⼤结节:“你这结节太⼤了,还可能会继续长,必须考虑开⼑⼿术了,”怀疑恶性结节:“你这必须抓紧开⼑⼿术,不能在拖了,不然会转移癌”…………在⽣活中碰到这样的医患对⽩⽐⽐皆是,但仍有许多患者即使查出也不太在意!点击添加图⽚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更甚者知道⾃⼰结节的性质不好也拖延治疗!到最后发⽣恶变必须切除治疗才觉得后悔莫及!开⼑后长7-8厘⽶的瘢痕让⼈触⽬惊⼼!点击添加图⽚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还有⼈把结节拖到⾮常⾮常⼤了,才想着去治疗,点击添加图⽚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看起来是不是很吓⼈?在⽣活中,这样的例⼦不在少数!那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到底管不管?通过定期观察长⼤的良性结节最终只能选择开⼑⼿术吗?来看看专家怎么说!得了甲状腺结节虽不⽤过度担⼼,但也不可轻视,需尽早就医明确诊断、进⾏⼲预,以免延误病情。
甲状腺结节⾼发,这四类最易“癌变”!01这类甲状腺结节不寻常1、单发性结节凡发展快、质地硬的单发结节,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者或⼉童的单发结节,癌变可能性⼤。
2、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钙化灶恶性结节多数情况是单发、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流信号丰富、钙化等都是甲状腺癌的重要标识。
⼤约80%~90%的恶性肿瘤的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
⼤约80%左右的恶性肿瘤有钙化灶,当然并⾮所有类型的钙化都提⽰甲状腺癌,这其中还分为以下⼏种:(1)微⼩钙化:多个强回声光点(⼩于2mm),成簇状或散在分布,伴或不伴声影。
当微钙化与粗钙化同时存在于结节内时,则结节被划⼊微钙化型。
(研究显⽰50%~60%的微⼩钙化可能是甲状腺癌)(2)粗⼤钙化:为结节内部⼤于2mm的强回声光斑,伴声影。
(3)边缘钙化:为围绕结节的粗钙化,呈环形或弧形。
(4)孤⽴钙化斑:是单个粗钙化,周围未见环形的甲状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