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试题及标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8.50 KB
- 文档页数:7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第一章:古代人类的生活与发展试题一:1. 人类最早生活在哪个时期?- A. 石器时代- B. 铁器时代- C. 秦朝时期- 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2. 以下哪个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 A. 农业- B. 造纸术- C. 火药- D. 电-答案:A试题二:1. 以下哪个城市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A. 城- B. 亚历山大城- C. 华沙城- D. 巴黎城答案:B2.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的金字塔位于哪个国家?- A. 中国- B. 巴西- C. 美国- D. 埃及答案:D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试题一: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A. 唐朝- B. 春秋战国时期- C. 夏朝- D. 清朝答案:C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哪个?-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答案:C试题二:1.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A. 唐朝- B. 春秋战国时期- C. 夏朝- D. 秦朝答案:C2.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个学派?-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墨家学派- D. 法家学派答案:A这份文档为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涵盖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
试题主要围绕古代人类的生活与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展开。
每个试题都提供了四个选项,并附有正确答案。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题目并选择正确答案进行答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共8套NO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过着定居生活B、会建造房子C、住半地穴式房子D、会种植庄稼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A、禹建立夏朝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C、汤战胜桀D、盘庚迁都到殷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A、结成部落联盟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
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
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7、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A、“仁”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他的观点是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B、要发展林业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
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它是由总结出来的A、扁鹊B、黄帝C、华佗D、张仲景1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A、《齐民要术》B、《水经注》C、《缀术》D、《伤寒杂病论》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见下图)。
第一单元测试史前时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聚落遗址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能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下列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9.“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的“人文始祖”是( )A.炎帝黄帝 B.大禹 C.舜11.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初一历史试题七上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禅让制答案:A2. 唐朝时期,谁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建文帝B. 宣扬国威C. 贸易往来D. 寻找新大陆答案:B5. “文景之治”是指哪个朝代的盛世?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清朝答案:C6.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答案:B7. 宋朝时期,谁被尊为“文正公”?A. 欧阳修B. 范仲淹C. 王安石D. 苏轼答案:B8. 元朝的建立者是谁?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铁木真D. 窝阔台答案:B9. 明朝时期,谁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A. 朱元璋B. 朱棣C. 朱高炽D. 朱瞻基答案:B10. 清朝的建立者是谁?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顺治帝D. 康熙帝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规模大约是现在西安的______倍。
答案:5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其中最大的船只长度可达______米。
答案:504. 清朝的康熙帝在位期间,曾亲自平定了______之乱。
答案:三藩5. 清朝的乾隆帝在位期间,曾六次下江南巡视,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______年。
答案:1751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汉武帝对汉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答案:汉武帝时期,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实行均输法,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业的发展;文化上推崇儒学,设立太学,加强了文化教育。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2. 下列哪位人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A. 孔子B. 墨子C. 孙子D. 商鞅答案:C. 孙子3. 下列哪个战役是中国古代四大战役之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马陵道之战D. 官渡之战答案:B. 巨鹿之战4.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A. 隋朝5. 下列哪个人物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A. 岳飞B. 寇准C. 李纲D. 文天祥答案:B. 寇准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的主要事迹。
答案: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名嬴政,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
他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等。
他还下令修建了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此外,秦始皇还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2. 请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各个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
这一时期,各种学派思想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等。
儒家主张仁爱、礼治,以孔子为代表;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以墨子为代表;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以韩非子为代表。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题1. 请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该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出身寒门的人也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更多人投入到文学和学术研究中。
同时,科举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过分重视文学修饰、忽视实际能力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试题与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夫子哂之”中的“夫子”指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孙武答案:A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春秋时期的开始D. 战国时期的开始答案:D4. 下列哪个皇帝被誉为“”?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基础?A. 垂拱之治B. 长平之战C. 桂陵之战D. 马陵之战答案:B二、填空题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
答案:秦朝2. 孔子,名丘,字____,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答案:仲尼3. 下列哪个学派主张“无为而治”?答案:道家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国家行政区划分为郡县,其中最大的行政区是____。
答案:郡5. 下列哪个法律法规是秦朝的法典?答案:秦律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先后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要介绍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他主张学生要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1. 请论述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答案: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包括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法治等。
这些改革措施增强了秦国的国家实力,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2. 请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事件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战国纷争,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七年级上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推行郡县制C. 焚书坑儒D. 建立科举制答案:D3. 唐朝时期,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国家是:A. 罗马B. 日本C. 印度D. 以上都是答案:D4.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5. 下列哪一位不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安石答案:B6.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宣扬国威B. 寻找宝藏C. 贸易往来D. 建立殖民地答案:A7. 下列哪一位不是清朝前期的皇帝?A. 顺治B. 康熙C. 雍正D. 乾隆答案:A8. 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皇帝是: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嘉庆答案:C9.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答案:A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洋务运动的内容?A. 创办军事工业B. 创办民用工业C. 建立新式海军D. 废除科举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____为标准的度量衡。
答案:秦2. 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
答案:鉴真3. 清朝前期,康熙皇帝平定了____之乱。
答案:三藩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船只数量超过200艘。
答案:2005.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通商口岸。
答案: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统一度量衡、推行郡县制、焚书坑儒等措施。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中国早期的古人类遗址中,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的共同特征是()A. 学会了种植农作物,开创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明B. 学会了用火,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C. 学会了建盖房屋,开始了定居生活D. 学会按血缘关系组合成集体,进入了氏族社会时期【答案】B【解析】中国早期的古人类遗址中,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的共同特征是学会了用火,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不会种植农作物、也不会建造房屋,都属于群居阶段;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氏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注意对比其异同。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相关史实。
2. 黄河与长江曾经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明,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分别依靠这两条河流最早种植了什么农作物()A. 水稻和玉米B. 粟和玉米C. 粟和水稻D. 水稻和马铃薯【答案】C【解析】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分别依靠这两条河流最早种植了粟和水稻。
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3. 中华民族曾经被称为“炎黄子孙”,被称为“华夏儿女”,对上述称谓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 炎帝与黄帝B. 炎帝与尧舜C. 黄帝与尧舜D. 尧舜与夏禹【答案】A【解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题一)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前(元谋人)人,距今约( 170万)年,发现地是(云南省元谋县)。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会使用工具)。
3、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远古人类是(北京人)人。
4、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5、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 18000 )年,他们那种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生活集体叫做(氏族)。
6、懂得爱美、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
二)1、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原始居民。
2、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发现于陕西西安的(半坡)原始居民。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粮食作物的国家。
4、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居民是(河姆渡),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居民有(半坡)、(蓝田人)。
5、建造干栏式房子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
三)1、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
从此,(炎)、(黄)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他的功劳是建宫室,制衣裳,教挖井、造舟车。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自称为(“炎黄子孙”)。
3、传说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还有(尧)、(舜)、(禹)。
历史上把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或制度,叫做(“禅让制”)。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
其建立者是(禹),建立时间是(前2070年)。
5、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嫘祖),发明文字的是(仓颉)。
6、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大禹)。
7、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时期或公元前()年。
四)1、禹死后,(启)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商朝的建立者是(汤),建立时间是(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大战中被(西周)灭亡。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抽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 在历史剧“半坡居民的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A.居住干栏式房屋 B.种植水稻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青铜器
3.产生于原始农耕时代的“耒耜”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耒耜”是A.播种工具 B.翻土工具 C.收割工具 D.运输工具
4.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
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
这处遗址应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5.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B.黄帝 C.炎帝D.大禹
6.北京的先农坛是为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他应该是
A.嫘祖 B.炎帝 C.黄帝 D.蚩尤
7.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黄部落联合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 涿鹿
B. 牧野
C. 马陵
D. 巨鹿
8.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A.黄帝 B.禹 C.舜D.启
9.小明看电视剧《封神演义》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
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他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
A.盘庚迁殷 B.商汤灭夏 C.国人暴动D.牧野之战
10.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
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
11.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
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A.陶器ﻩB.瓷器 C.青铜器ﻩ D.铁器
12.以下是“象”字的各种字体,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B.C. D.
1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农器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4.孔子曾经编写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
东周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
A.秦始皇统一中国ﻩ
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魏三家分晋
1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
A.鲁国定期朝贡周天子 B.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王室的地位衰落
16.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诸侯兼并争霸
B.奴隶制的瓦解 C.生产力发展 D.封建制度确立
17.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修建的时期为
A.春秋
B.秦朝
C.西汉
D.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