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
- 格式:ppt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15
《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船检》
【年(卷),期】2004(000)009
【摘要】《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草案)》是今年召开的国际压载水管理大会通过的一个新公约。
制定这个公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船舶压载水的有害水生生物的扩散引起南潜在毁坏性影响。
【总页数】1页(P68-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4.133
【相关文献】
1.《国际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 [J],
2.IMO《2004年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国际公约》研究 [J], 奚崇德;盛伟群
3.《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履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张硕慧;刘乒;张爽;费珊珊
4.《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生效带来的影响及检验检疫应对措施研究 [J], 王腾;李浩;刘翔;江永周;田雯;徐金祥;李静;张振华;李坤;刘飞天;
5.《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生效带来的影响及检验检疫应对措施研究 [J], 王腾;刘飞天;李浩;刘翔;江永周;田雯;徐金祥;李静;张振华;李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运科学研究RESEARCH ON WATERBORNE TRANSPORTATIONNo.4Dec.2010第4期2010年12月《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履约对策研究周尊山吕安勤段贵军孙艳萍贺昭华(山东海事局研究中心,青岛266002)摘要:本文论述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对公约对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履约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生物污染;《公约》;影响;对策收稿日期:2010-08-01作者简介:周尊山(1968-),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上交通安全与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航运业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被广泛认同。
但同时,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也使船舶压载水的“生物污染”问题日渐显现,且有全球蔓延趋势。
据估计,全球船舶每年携带的压载水约有120亿t ,每天存在于船舶压载水中随船周游世界的生物多达7000种。
大量研究证实,船舶压载水是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
如近年香港等地发生的压载水传播细菌造成红潮使鱼、贝类感染并导致人类食物中毒和渔业破坏,亚洲北部生长的藻类由于压载水排放已入侵南澳大利亚并迅速取代当地海床生物群落。
因此,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 )把船舶压载水引起的生物入侵的问题列为海洋的四大危害之一。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防止船舶压载水传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国际海事组织(IM O )于2004年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公约》将在获得占全球商船吨位35%的30个国家批准之后12个月内生效。
截止到2010年10月份,已经有27个国家加入公约组织,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25.32%,可以预见《公约》生效为时不远。
目前,IMO 正在加速推进《公约》的生效实施,各国也积极为履行《公约》做好准备工作,我国是航运大国且是国际海事组织A 类理事国,拥有占世界总吨位3.4%的庞大船队,在国际海事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必将会在未来恰当的时间加入该《公约》,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做好履约工作是一个值得亟需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imo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介绍IMO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关于如何控制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国际公约,旨在保护世界海洋免受破坏和污染。
该公约于2018年6月8日生效。
一、公约的背景随着油轮采用各种型号的货轮,IMO国际公约的出台就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包括规则要求影响船舶设计的性能要求。
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要求船只必须实行安全操作,目标是限制每个船只压载水和沉积物,以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经济环境。
二、公约的内容1. 船只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为节约能源和降低污染,禁止多余能源消耗,控制船舶最大压载水。
2. 操作管理:实施有效的管理程序,要求船只评估和管理每次出行的压载水,以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和压载水的增加。
3. 监督:实施针对船体和集装箱的维护、维修及检验程序,监督货物的装卸情况,以确保船只的安全操作。
4. 规范:开发和实施安全管理系统,制定船只相关规定并采取行动确保其遵守。
5. 环境保护:要求船只在航行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污染、噪声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以保护自然环境。
三、公约的好处1. 提高能源效率:实施有效的船只管理程序,减少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提高船只运营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 增强安全性:增加船体和集装箱维护、维修及检验,确保船只安全操作,保障船只和船员的安全。
3. 减少污染:根据公约实施有效反应,以防止船只污染海洋环境,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四、公约的影响随着IMO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实施,保护海洋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有助于促使船只在运行时采取安全和环境友好的行为,保护世界海洋不受破坏和污染。
压载水公约中文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本公约各当事国,忆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第196(1)条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由于在其管辖或控制下使用技术而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或由于故意或偶然在海洋环境某一特定部分引进外来的或新的物种致使海洋环境可能发生重大和有害的变化”,注意到《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目标和通过船舶压载水传播和引入的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所造成的威胁以及CBD1998年当事国大会(COP4)关于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第?/5号决定,以及CBD2002年当事国大会(COP6)关于威胁生态系统、栖息地或物种的外来物种的第?/23号决定,包括应对入侵物种的指导原则,进一步注意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要求国际海事组织(本组织)考虑通过适当的压载水排放规则,考虑到在《环境与发展里约宣言》第15条原则中所述的和本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95年9月15日通过的第MEPC.67(37)号决议中提及的预防措施,还考虑到2002年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其实施计划第34(b)段中要求采取所有级别行动,加速制定处理压载水中外来入侵物种措施,———————————————————————————————————————————————意识到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无控制排放已经导致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和资源造成损伤或损害,认识到本组织为处理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转移的目的而通过的1993年A.774(18)号和1997年A.868(20)号大会决议对此问题所给予的重视,进一步认识到若干国家业已采取旨在防止、尽量减少和最终消除通过进入其港口船舶而引入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风险的单方行动;该问题,因其世界范围的关切,要求基于全球适用的规则及其有效实施和统一解释的导则的行动,希望继续制定更安全和更有效的压载水管理选择方案,以持续防止、尽量减少并最终消除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决心通过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来防止、尽量减少和最终消除因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和资源引起的风险,并避免此 1 种控制造成的有害副作用和鼓励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发展,认为缔结《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可以最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兹协议如下:第1条定义除另有明文规定外,就本公约而言:———————————————————————————————————————————————1 “主管机关”系指船舶在其管辖下进行营运的国家政府。
浅析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
陈煜;王兴琦
【期刊名称】《世界海运》
【年(卷),期】2005(028)002
【摘要】船舶压载水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侵害已经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威胁之一.2004年2月9日至13日关于船舶压载水管理的外交大会在伦敦IMO总部成功召开,大会最终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本文对该公约进行了简述和分析.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陈煜;王兴琦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局,船员管理处,上海,200086;上海海事局,船员管理处,上海,20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4.1
【相关文献】
1.对中国履行《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工作的思考 [J], 周尊山;吕安勤;段贵军;孙艳萍;贺昭华
2.对中国履行《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工作的思考 [J], 周尊山;吕安勤;段贵军;孙艳萍;贺昭华
3.《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履约对策研究 [J], 周尊山;段贵军;孙燕萍;贺昭华
4.压载水公约履约参考书目——《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2018综合文本)《如何实施压载水管理》 [J],
5.应对《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实施完善船舶压载水的控制与管理 [J], 刘明杰;李志胜;于健;张宏伟;顾军;贾世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对《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的措施摘要:为防止船舶通过压载水转移外来生物和病原体,IMO制定《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及相关导则。
本文根据该公约和导则的相关要求及目前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对压载水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制定具体的方案以解决船舶压载水带来异地海洋生物入侵这一全球性的环境危害。
关键词:压载水公约;压载水管理1压载水和沉积物的影响1.1背景通过船舶压载水带来的海洋物种入侵已经被列为四个最具威胁的海洋问题之一。
世界80%以上的商品贸易是通过船舶运输的,并且,全球每年大约有30到50亿吨压载水通过船舶在各海岸流动。
每年在各国内部和各地区之内也有大量的压载水流动。
对于现代运输而言,压载水是必需的,它可以保证船舶的安全和高效操作,保证未载货船的平衡和稳定。
然而,它也给生态环境,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1.2对环境的危害每天,数以亿计的海洋生物通过压载水被带往世界各地。
这些物种基本都是通过船舶的压载水泵而进入压载舱的,包括: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及其卵子,囊胞和其他的一些物种的幼虫。
据估计,至少有7000个不同的物种通过船舶的压载水舱被带往世界各地。
对于那些在旅途中成活下来并被放生于海水中的生物,它们成活下来的几率也是非常小的,因为它们要面对新的生存环境,包括与当地物种的竞争等。
然而,当外来物种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成活下来时,它们就有可能变得非常有侵略性,生存能力甚至超过了当地物种。
这样,当地的整个生态环境就被改变了。
1.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当存在海藻和细菌的压载水被排放到海水中时,就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在一些国家,牡蛎等贝类可能会吸收赤潮中的一些入侵微生物,而当人们吃下这些被污染的贝类时,就可能患上麻痹症,甚至死亡。
更为可怕的是,甚至霍乱病毒也能通过压载水传播。
例如20世纪90年代在南美洲爆发的霍乱中,有超过10,000人丧生。
2压舱水问题困扰IMO由于商用压舱水处理系统认可程序所存在的问题,IMO有关公约的生效日期被认为有必要向后推迟。
第46卷 第11期 2019年11月天 津 科 技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V ol.46 No.11Nov. 2019基金项目:天津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启动项目择优资助计划“船舶压载水电化学高效杀菌灭藻技术研究”(津人才办[2017]23号)。
收稿日期:2019-10-23科技评论《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解读及履约事项综述王 妮1,刘铭辉1, 3,张 波4,刘 涛1, 2,石文婷1,路友于5(1. 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300457;2.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全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 天津300457;3.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300457;4. 河北海事局 河北秦皇岛061100;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010;)摘 要:介绍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对比了国际海事组织和美国海岸护卫队关于压载水的排放标准,总结了压载水的检验方法和压载水处理系统选型,讨论了港口国监督检查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展望了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压载水公约 排放标准 检测方法 BWMS PSC 检查中图分类号:D99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9)11-0041-06Review on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and SedimentsWANG Ni 1,LIU Minghui 1,3,ZHANG Bo 4,LIU Tao 1,2,SHI Wenting 1,LU Youyu 5(1. CNOOC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rvice Co. Ltd.,Tianjin 300457,China ;2. CNOOC EnerTech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r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ianjin 300457,China ;3. China Offshor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td.,Tianjin 300457,China ;4. Hebei Maritime Safety Administration ,Qinhuangdao 061100,Hebei Province ,China ;5.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10,China ;) Abstract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and Sediments is introduced. The discharge standards of ballast water between IMO and USCG are compared. 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ballast water and the selection of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are summarized. The importance of Port State Control to the protec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s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ballast water convention ;discharge standard ;detection technology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BWMS );Port State Control (PSC )渤海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是我国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和货物吞吐区域,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关键依托,环渤海地区既有东北老工业基地又有天津滨海新区,蕴含丰富的海洋资源,拥有“鱼仓”“盐仓”和“油仓”的称号[1],2018年我国排名前十的亿吨港口有6个分布在此。
水运科学研究RESEARCH ON WATERBORNE TRANSPORTATIONNo.4Dec.2010第4期2010年12月《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履约对策研究周尊山吕安勤段贵军孙艳萍贺昭华(山东海事局研究中心,青岛266002)摘要:本文论述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对公约对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履约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生物污染;《公约》;影响;对策收稿日期:2010-08-01作者简介:周尊山(1968-),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上交通安全与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航运业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被广泛认同。
但同时,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也使船舶压载水的“生物污染”问题日渐显现,且有全球蔓延趋势。
据估计,全球船舶每年携带的压载水约有120亿t ,每天存在于船舶压载水中随船周游世界的生物多达7000种。
大量研究证实,船舶压载水是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
如近年香港等地发生的压载水传播细菌造成红潮使鱼、贝类感染并导致人类食物中毒和渔业破坏,亚洲北部生长的藻类由于压载水排放已入侵南澳大利亚并迅速取代当地海床生物群落。
因此,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 )把船舶压载水引起的生物入侵的问题列为海洋的四大危害之一。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防止船舶压载水传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国际海事组织(IM O )于2004年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公约》将在获得占全球商船吨位35%的30个国家批准之后12个月内生效。
截止到2010年10月份,已经有27个国家加入公约组织,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25.32%,可以预见《公约》生效为时不远。
目前,IMO 正在加速推进《公约》的生效实施,各国也积极为履行《公约》做好准备工作,我国是航运大国且是国际海事组织A 类理事国,拥有占世界总吨位3.4%的庞大船队,在国际海事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必将会在未来恰当的时间加入该《公约》,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做好履约工作是一个值得亟需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本公约各当事国,忆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第196(1)条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由于在其管辖或控制下使用技术而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或由于故意或偶然在海洋环境某一特定部分引进外来的或新物种致使海洋环境可能发生重大和有害的变化,”注意到《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目标和通过船舶压载水转移和引入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以及1998年CBD当事国会议(COP 4)关于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的第IV/5号决定和2002年CBD当事国会议(COP 6)关于威胁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的外来物种的第VI/23号决定,包括有关侵入种的指导原则,还注意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要求国际海事组织(本组织)审议通过有关压载水排放的适当规则,考虑到《环境与发展里约宣言》第15条原则中所述的和本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95年9月15日通过的第MEPC 67(37)号决议中提及的预防办法,还考虑到2002年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其执行计划的第34(b)款中要求采取所有级别的行动,加速制定处理压载水中侵入外来种的措施,意识到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无节制排放已经导致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和资源造成损伤或损害,认识到本组织透过为处理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转移的目的而通过的1993年第A.774(18)号和1997年第A.868(20)号大会决议对此问题所给予的重视,还认识到若干国家业已采取旨在防止、尽量减少和最终消除通过进入其港口的船舶而引入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风险的单方行动;该问题,因其世界范围的关切,要求基于全球适用的规则及其有效实施和统一解释的指南的行动,希望继续制定将导致持续防止、尽量减少和最终消除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转移的更安全和更有效的压载水管理选择方案,决定通过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来防止、尽量减少和最终消除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环境、人体健康、财产和资源引起的风险,并避免此种控制造成的有害副作用和鼓励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发展,认为缔结《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可以最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兹协议如下:第1条定义除另有明文规定者外,就本公约而言:1 “主管机关”系指船舶在其管辖下营运的国家的政府。
应对《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的措施科技经济市场交流研讨应对《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的措施赵春生(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江苏211170)摘要:为防止船舶通过压载水转移外来生物和病原体,IMO制定《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及相关导则.本文根据该公约和导则的相关要求及目前滨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对压载水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制定具体的方案以解决船舶压载水带来异地海洋生物入f.乏这一全球性的环境危害.关键词:压载水公约;压载水管理1压载水和沉积物的影响1.1背景通过船舶压载水带来的海洋物种入侵已经被列为四个最具威胁的海洋问题之一.世界80%以上的商品贸易是通过船舶运输的,并且,全球每年大约有30到50亿吨压载水通过船舶各海岸流动.每年在各围内部和各地区之内也有大最的压载水流动:对于现代运输而言,压载水是必需的,它口丁以保证船舶的安全和高效操作,保证未载货船的半衡和稳定.然而,它也给生态环境,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r威胁:1.2对环境的危害每天,数以亿计的海洋生物通过压载水被带件l址界各地.这些物种基本都是通过船舶的载水泵而进入载舱的,包括: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及其卵子,囊胞和其他的一些物种的幼虫.据估计',至少有7000个不同的物种通过船舶的载水舱被带往世界各地:对于那些在旅途中成活下来并被放生丁海水中的生物,它们成活下来的几率也是非常小的,因为它们要而对新的生存环境,包括与当地物种的竞争等然而,当外来物种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成活下来时,它们就有可能变得非常有侵略性,生存能力甚至超过r当地物种.这样,当地的整个生态环境就被改变了.1.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当存在海藻和细菌的压载水被排放到海水中时,就会对人类键康造成威胁.在一些家,牡蛎等贝类可能会吸收赤潮中的一些入侵微生物,而当人们吃下这些被污染的类时,就可能患上麻痹症,甚至死亡.更为可怕的是.甚至霍乱病毒也能通过载水传播.例如20世纪90年代在南美洲爆发的霍乱中,有超过10.000人丧生.2压舱水问题困扰IMO由于商用压舱水处理系统认可程序所存住的问题,IMO有关公约的生效日期被认为有必要向后推迟.IMO希望自2009年始,压舱水处理系统应装置于压舱水容鼍5,000立方米以上的船舶,约占目前新造船订单量的35%;2012年起适用于所有的新造船;2014年起适用于全体现有船舶.2009年起,所有船舶除非装置压舱水处理系统,否则须于离海岸200海里外,执行压舱水更换操作.目前,从安全和实务的角度来看,如果2009年的日期不变,许多现有船舶可能须加装处理系统来维持营运.然而,就部分限制海域及运河,例如波岁的海,将不可能于海岸外指定距离处执行舱水更换.目前尚未有IMO完全认可的压舱水处理系统可用由于2009年交船的船舶,于2008年便已开始建造,所以ICS及其它相关组织对公约生效Et期极为关i辛=愈来愈明显的趋势是IMO 可能必须选择延期执行压舱水公约,否则将不得不面临数千艘船舶无法符合公约要求的尴尬局面.公约是否延期执行最快可能必须于2010年的海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会议中作出决定.虽然日前芬兰AliaLaval公一J已推首批商业用压舱水处理产品"PureBallast",但是IMO长达一年的严格测试程序,加上缺乏测试设备,将意味着不可能及时有其它系统可用. "PureBallast"是至今唯一正在IMO认可中,须经海上及陆上测试的系统.此项无化学药剂,使用先进氧化科技的系统,已经符合IMO的处理标准.AlfaLaval表示,不论是否有其它商业化替代系统叮用,他们能够应付市场的需求.鉴于易于操作(仅使用一个简便的开/关钮),易于安装,无化学品等优点,AlfaLaval认为"PareBallast"将会一炮而红.使用该系统的相关费用大约是50万欧元(66.3万美金),每处珲2万IL方米』K舱水大约需要1400美金的费用.3世界各国所采取的措施3.1澳大利亚AQIS对压载水的管理澳大利亚柃疫与检查局AQtSfAustralianQuarantineand InspectionSen'ice)不断加强对压载水的控制和管理,以协助减少外来的有害水生物,病原体和可能含有此类生物的沉淀进入澳洲独特的海洋环境.澳大利亚以IMO.A868(20)决议《关于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减少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传播的指南》作为本国国际航运压载水管理指南,并对港口同责任作了进一步规定,即澳洲的强制压载水处理规定,其目的是将海洋有害水生物和船舶压载水中的病原体及沉淀物排放的风险降到最低.该规定要求抵澳船舶配有《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包括对航行途中在大洋上排换压载水的管婵,以使船舶载水操作文件化.船舶应在抵港前12—48小时,将填报的AQIS所制定的压载水报告表和船舶抵港前检疫报告QPAR(QuarantinePre—ArrivalRepo~forVesse1)包括人员健康,货物和压载水管理一起报给AQIS,如不及时提交,就会影响船期或发生附加费用.在澳洲港口/水域不得排放高风险压载水.如你必须处理压载水,你可以在海上更换载水,或采用新的决策支持系统DSSfDecisionSuppo~Systetn)向AQIS提供有关你的压载水的摄取攻打算排放的详情,以获得每一压水舱压载水的风险评估,并及时对所有高风险压载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工作.愈早将资料输入至DSS愈好,这样能及早获知每一压水舱的风险评估,能让船舶有更多的时问和选择来处理压载水.船必须将AQIS文件保存2年,包括:船舶抵港前榆疫报告QPAR,AQIS压载水更换记录,AQIS检疫官签发的有关排放乐载水文件,进入澳洲港口/水域前的有关压载水处理资料,任作者简介:赵春生(1970),男,山东东阿人,q-级职称,研究生学历,现任职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2009年第9期技经济市场何关于不能在澳洲进行的压载水操作资料.3.2美国对排放压载水的要求美国港口环保意识日趋高涨,近期关注船舶压舱水管制,由美国国会和国家环境保护局(EPA)联合草拟一份船舶压舱水管理行政议案,计划收紧对压舱水的管制.倘若新法案获得国会通过,预计美式船舶压舱水的洁净程度将比IMO的标准严格100倍.专家认为,由于IMO制定的压舱水管理规定欠缺国际社会及美国的支持,一旦美国通过自己的法案,将会使其失去法律约束力和国际认可性.美国航运界对该问题态度壁垒分明,一派认为新法可行性极高,应可在年内获国会通过;另一派却认为修改法律的过程复繁冗长,新法案离获得通过还是遥遥无期.美国国会近日动议,要求港口内的船舶在今年12月31日或以前,安装合乎IMO要求的压舱水处理系统,并要求船东要在2011年12月31日开始至2013年12月31日或以前,安装达到美国规定的压舱水处理装置.另一方面,继美国众议院近日把压舱水管制条文并入海岸防卫队的法规后,美国EPA亦获政府支持,推出了另一套压舱水管理行政议案,但EPA并未向外界透露该法案的具体细节.若议案内容获得通过,美国将分两阶段收紧压舱水的排放规定,前4年执行IMO的压舱水规定,后4年强制要求所有船东执行更为严格的美式要求.如果合适的技术不配套的话,该议案在时间上可作一定的让步.3-3韩国Electro—cleenTM压载水管理系统获得型式认可证书2008年12月31日,由韩国Techcross有限公司研发的Electro—CleenTM压载水管理系统获得了韩国国土海洋部颁发的型式认可证书,成为全球第四个通过型式认可的压载水管理系统.Electro—CleenTM压载水管理系统通过电解产生氯的方法进行生物灭活,属于使用活性物质的压载水管理系统.该系统分别于2006年2月和2008年l0月通过了IMO的初步批准和最终批准.经韩国政府授权,该系统的型式认可测试计划由韩国船级社(KR)审批,岸基测试和船上测试由韩国海洋研究院(KORDI)承担,环境测试由韩国检测实验室(KTL)完成.4中国对压载水的管理一方面,我国远洋船舶应尽早使用压载水处理设备,以保持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国外船舶压载水处理的管理力度,增加管理手段,避免我国海域受到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船舶压载水管理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压载水在航置换.国内修造船厂从2002年已经开始生产压载水置换设备,向船东提供《压载水置换手册》.要求对从船舶压载舱清理出的沉积物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根据沉积物的情况进行填埋或送垃圾处理厂.各大船公司主动研究有关国家在压载水方面的单边管理规定,为远洋船舶配备压载水管理计划,压载水记录簿等,并做好相关记录.4.1报告程序和申报表实施MARPOL73/78公约的报告程序可考虑用于此目的.申报表应尽量符合IMO868(20)决议和指南的要求.申报应由船舶或通过代理人在到港前或在办理进口手续时完成.4.2船上压载水操作记录和记录保存记录应至少包括Et期,地理位置,船舶的压载舱和货舱,压载水的温度和盐度,所加装或排放的压载水数量.记录簿应按规定保留存在船上两年,并随时供主管机关检查.船上应指派一名负责的高级船员保持记录并确保记录正确.4.3船舶采取的减少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传播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可包括以下内容:——港口国可能要求的压载水处理措施;——定期清理沉积物;——加装压载水时应采取的措施.4.4未来压载水处理标准的实施新公约已规定了压载水处理的技术标准,暂行规定应要求船舶按照公约实施时间表满足公约的适用要求.4.5船上压载水管理计划暂行规定将要求所有中国籍船舶配备根据IMO制定的压载水管理计划编制指南和相关样本编制的,适用于本船的船上压载水管理计划.4.6监督和检查包括有关船旗国监督和港口国监督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对申报,记录和船上压载水管理计划的检查上.在必要时检查员可要求对压载水进行采样以监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4.7教育和培训压载水管理计划包括对船上人员和公司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有关压载水管理和控制的内容应包括在海事院校的教程中.5结束语全球工业联盟(GIA)于2009年3月2日在IMO总部伦敦启动,以消除船舶压载水带来异地海洋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威胁.该联盟是IM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 和四个主要私营航运公司(美国总统船务,英国BP船务,大宇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和维拉国际海运公司),合作的产物.其目标是利用上述组织机构所掌握的不同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制定具体的方案以解决——船舶压载水带来异地海洋生物入侵这一全球性的环境危害.该联盟将致力于应用于船舶的压载水处理技术的成本效益的研发工作.另外,它将有助于探索新的船舶设计方法,如:"流式"压载水舱和"无压载水船舶".该联盟旨在通过开设压载水信息交换机制,开发针对航运业的培训工具,建立行业对话论坛,以便在业内促进技术转让和传播.《压载水公约》所管辖的船舶污染物与以往的船舶污染物在性质上有很大不同,其规则和相关导则的条款内容对于船舶来说是全新的,所要求的技术支持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在IMO内压载水是个热门话题,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想积极参与立法的进程.截止到2009年7月,18个国家已经通过压载水公约,其运力总和代表着世界商船得15.36%.如果不少于30个国家缔约,且它们的商船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5%,该公约将在上述条件满足之日起12个月后生效.委员会期望敦促其他国家尽早批准该公约,由此可以推测《压载水公约》生效指日可待.建议航运企业重视《压载水公约》履约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压载水公约》能尽早生效实施参考文献:[iJ张硕慧,刘乒,张爽,费珊珊.《压载水公约》履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水运管理,2009(1):3卜37.【2].2009—03—02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