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和化合物性质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16.16 KB
- 文档页数:4
铜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1. 物理性质
铜是一种金属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29号元素,原子序数为29。
其原子量约为63.55。
在常温下,铜是一种固态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呈红色。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制造电线、电路板和散热器等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材料。
2. 化学性质
铜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形成氧化铜,并最终生成铜绿。
铜的化合价一般为+1和+2,它可以形成多种不同价态的化合物,如Cu2O和CuO等。
铜还可以形成多种配合物,它们具有丰富的颜色和化学反应活性。
3. 热性质
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是热传导的良好材料,因此常用于制造散热器和热交换器。
此外,铜可以在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氧化铜,因此在高温下需避免使用铜制品。
4. 机械性质
铜是一种软金属,可以很容易地用冷或热加工方式制造成形,因此常用于制造金属制品和精密零件。
此外,铜具有高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变形而不破裂。
5. 光电性质
铜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导电率,因此可以用来制造反射镜和电子元件。
此外,铜的表面可以很容易地氧化形成氧化铜保护膜,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6. 其他性质
铜是一种具有良好韧性和可塑性的金属,因此常用于制造铜制品、合金等材料。
此外,铜还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和食品器具。
总之,铜是一种多功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化学活性和机械性能,因此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铜的性质,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并加以利用,以推动现代化工业和科技的发展。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u,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和d区。
在自然界中,铜以众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等。
铜及其化合物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性质,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铜的物理性质1. 颜色:铜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红橙色固体。
2. 密度:铜的密度为8.96克/立方厘米,属于中等密度的金属。
3. 熔点和沸点:铜的熔点为1083℃,沸点为2567℃,属于高熔点和高沸点的金属。
4. 电导率:铜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电导体,其电导率比任何其他金属都高。
因此,铜常被用于制造电器线和电线。
5. 热导率:铜是一种优良的热导体,其热导率也比大多数金属高。
因此,铜常被用于制造散热器、加热器和其他高温设备的零件。
6. 可塑性:铜是一种非常可塑的金属,可以轻易地被锤击成薄片或拉抻成细丝。
7. 韧性:铜是一种具有较高韧性的金属,它可以被制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尺寸而不会折断或破裂。
二、铜的化学性质1. 可被氧化:铜是一种容易被氧化的金属,当铜暴露在空气中时,会逐渐变成黑色的铜氧化物。
2. 不可与水反应:铜不会与水反应,因此它是一种不可溶于水的固体。
3. 可与酸反应:虽然铜不与水反应,但它会和酸发生反应。
例如,铜和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和铜盐。
4. 可与碱反应:铜可以和碱反应,例如,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铜和水。
5. 可与氧化剂反应:铜可以和氧化剂反应,例如,铜和硝酸反应会产生氮氧化物和水。
因此,在处理铜时,需要小心处理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6. 不可被纯时间草酸溶解:铜不可被纯时间草酸溶解,但可以被加入氧化铜和盐酸或硝酸混合溶液中溶解。
三、铜的化合物性质1. 氧化铜(CuO):铜氧化物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作为催化剂、试剂和颜料使用。
2. 亚硫酸铜(CuSO3):亚硫酸铜是一种蓝色固体,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医药和农药。
3. 碳酸铜(CuCO3):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状物质,主要用于制造颜色明亮的油漆和颜料。
铜及其化合物
铜是地球上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金属之一,被广泛用于工业和建筑等各个领域。
它有着独特的外观、性能和制作成本,使其成为有用的材料。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铜及其化合物,其特性、用途和生产方法。
铜是一种常见的软硬金属,在自然界中,它最常见的形式是铜矿石。
它是一种紫红色,硬度较低,容易熔融,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
它的原子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电导性、热传导性和机械强度,可用于制造管道、电气装置、机电系统等设备。
铜的大多数化合物由其与氧、氯、氟、硫等元素共同组成,形成不同的复合物,称为铜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导电、抗腐蚀、隔热和色素等特性。
因此,它们广泛用于包装、涂料和冶金行业。
例如,铜磷、铜氯和铜氟在钢铁行业中被经常使用,可以改善金属的力学特性。
此外,铜的一些化合物如铜镍、铜钴和硫酸盐,还可以用于制造高分子材料,用于建筑材料、玻璃行业等。
铜及其化合物的生产一般分为两种方法,即从矿石中提取铜,或从铜精矿中提炼铜。
在矿石提取方法中,矿石经过破碎和细粉,然后以熔融方式进行精炼,以分离金属铜,称为原料铜。
而在铜精矿提炼方法中,铜精矿经过电解技术、萃取技术、浸出技术等进行提炼,然后再加工制成成品铜。
总的来说,铜与其化合物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用于工业和建筑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出色的电导性、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等特性,
使得它们在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它们的生产方法也灵活多样,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生产出各种不同的铜及其化合物。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铜及其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必需品,用于各种领域,具有特殊的性能和高效的生产方法,它们在未来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铜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1.铜(1)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2)化学性质①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但在潮湿的空气里则会被锈蚀,在其表面逐渐形成一层绿色的铜锈。
有关化学方程式:2Cu +O 2+CO 2+H 2O===Cu 2(OH)2CO 3。
②铜丝与硫蒸气反应的方程式:2Cu +S=====△Cu 2S③与氧化性酸反应:a .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b .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 +8H ++2NO -3===3Cu 2++2NO ↑+4H 2O c .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 。
④与盐溶液反应与FeCl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 3++Cu===2Fe 2++Cu 2+。
2.铜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物①CuO :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与酸(H +)反应,可以用H 2、CO 、Al 还原出Cu 。
②Cu 2O :a.砖红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b.与酸反应(H+)为Cu2O+2H+===Cu+Cu2++H2O。
c.Cu2O遇到HNO3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
(2)氢氧化铜——蓝色难溶物,是一种弱碱。
(3)铜盐①Cu2(OH)2CO3:名称为碱式碳酸铜,是铜绿、孔雀石的主要成分。
△②CuSO4:白色粉末,可由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得到,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5H2O。
③铜盐的毒性:铜盐溶液有毒,主要是因为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利用这一性质用胆矾、熟石灰、水配成波尔多液,杀灭植物的病毒。
[名师点拨]涉铜警示点1.铜为变价金属,与Cl2反应生成CuCl2,与S反应生成Cu2S。
2.Cu与稀H2SO4不反应,但在通入O2的条件下,Cu可在稀H2SO4中逐渐溶解:2Cu+O2+2H2SO4===2CuSO4+2H2O。
1.铜的化合物Cu(Ⅰ)的化合物呈白色或无色,Cu+价电子构型为d10,不发生d-d跃迁。
Cu(Ⅱ)的化合物呈现颜色,Cu2+价电子构型为d9,发生d-d跃迁。
Cu(Ⅲ)的化合物:K3CuF6(淡绿色),具有强氧化性。
几种常见的铜的化合物:氧化亚铜氧化铜氢氧化铜碱式碳酸铜氯化亚铜氯化铜(1) 铜(Ⅰ)的化合物检验糖的存在。
--+++−→−∆+4OHO 2H O H C )O(s,Cu O H C ]2[Cu(OH)271262612624红△医生用此法可检验糖尿病2900CCuO+Cu Cu O−−−−→。
(1) 铜(Ⅰ)的化合物2O 212Cu(s)+22Cl 21CuCl(s)C990(s)CuCl +−−−→−︒1800℃22O 21)O(s,Cu C11002CuO(s)+−−−→−︒暗红• Cu(Ⅰ)化合物与氧作用:4CuO C200O O 2Cu −−−→−︒+)O (2除去氮气中微量• 固态Cu(Ⅰ)化合物比Cu(Ⅱ)化合物稳定性高(1) 铜(Ⅰ)的化合物2Cu + Cu2++Cu , =1.0×106 K• Cu(Ⅰ) 在溶液中不稳定:224242Cu O+H SO (s)Cu SO (s)H O−−→+4CuSO (s)Cu+• Cu(Ⅰ)的沉淀物不易歧化 Cu 2+ Cu + Cu0.161V 0.52V Cu 2+ CuCl Cu0.561V 0.117V 对比:水溶液:(右)> (左),Cu +歧化。
E E2Cu + Cu2++Cu , =1.0×106 KO H 2CuCl(s)HCl 2O Cu 22+−→−+• Cu(Ⅰ)配合物的配位数多为2,配体浓度增大时,也可能形成配位数为3或4的配合物。
spsp2 sp3• Cu+为软酸,与下列配体形成配合物,稳定性大小顺序:Cl-<Br-<I-<SCN-<NH3<S2O32-<CS(NH2)2<CN-• Cu(Ⅰ)配合物不易发生歧化反应Cu 2+ 0.447V [CuCl 2]- 0.232V Cu22Cu Cu4Cl ()2[CuCl ]()+--++−−→浓盐酸土黄色△[CuCl 2]- 稀释CuCl(s, 白色)+Cl-• Cu(Ⅰ)配合物吸收CO和烯烃:[CuCl 2]- + CO [CuCl2(CO)]-[CuCl 2]- + C2H4 [CuCl2(C2H4)]-[Cu(NH 3)2]+ + CO [Cu(NH3)2(CO)]+ CH2CH2OH)2]+ + C2H4[Cu(NH[Cu(NH2CH2CH2OH)2(C2H4)]+ 用于石油气中分离出烯烃。
铜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铜的基本性质1. 化学性质:铜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它可以与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物、硫化物等化合物。
2. 物理性质:铜是一种红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可以被轧制、拉制成各种形状的材料。
二、铜的生产和提炼1. 铜的矿石:铜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矿石中,常见的铜矿石有黄铜矿、辉铜矿、赤铜矿等。
2. 铜的提炼:铜的提炼主要通过冶炼和电解两种方法进行。
冶炼是将铜矿石进行熔炼,从中分离出铜金属;电解是利用电解池将含铜的废料进行电解,将铜分离出来。
三、铜的应用领域1. 电工电气: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中。
2. 建筑装饰: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被用于建筑装饰、屋顶材料等领域。
3. 机械制造:铜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被用于制造轴承、齿轮、工具等机械零件。
4. 化工材料:铜合金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性,被用于制造化工设备、管道等。
四、铜的合金1. 铜合金的种类:铜合金是由铜与其他金属元素(如锌、锡、铝、镍等)组成的合金,常见的铜合金有黄铜、青铜、铜铝合金等。
2. 铜合金的性能:铜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五、铜的环境影响1. 铜的排放:铜矿山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 铜的回收利用:由于铜的资源稀缺,应该加强对废旧铜制品的回收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压力。
六、铜的相关标准1. 铜的国家标准:我国对铜的生产、加工、应用等领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国际标准:国际上也有一系列针对铜及其合金的标准,以便于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综上所述,铜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环境影响的监管和控制,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铜及其化合物性质归纳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虽然在中学化学中没有专门介绍,但它们分散在中学教材的各个章节中。
在近几年高考题中经常出现铜及其化合物的影子,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它们的性质,现归纳如下:
一、铜
1、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为29,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IB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常见化合价有+1、+2价。
2、物理性质:纯铜呈暗红色,属有色金属,导电导热性、延展性良好,焰色反应呈绿色。
3、化学性质:铜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原子之后。
A (1)与02的反应在空气中或02中加热表面变黑:2CU + 6 —250,利用此反应可除去混在H2、C0中的少量02。
(2)与02、CO2、H2O 的作用
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可生成铜绿,+ 6+C0?十比0 ■如(0円)£0?。
(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占燃
在硫蒸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固体SCu + sAcu^S
Cu在口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一6C*;
(4) 与酸的反应
①与稀盐酸、稀J 4不反应;
②与浓反应:-■' -■■■■':.--J 【「
③与硝酸反应:
. .. (浓)_「」I.
「- II (稀)-小… I ' | £
(5) 与盐溶液反应:
Cu+ 2A^+= Cu a+ 4 程Cu + :氏酣=Cu2++ 2 F0
、铜的化合物
1、氧化物
Cu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加热时能被CO、
A
H2、C 等还原:「^「1—,
A A 弗
可与酸反^应:
CuCJ+ + H-.0
专业word可编辑
呈砖红色,可用于制红色玻璃,也°本身较稳定,但在酸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卄。
2、5(叫
(1)难溶性碱,可与酸反应:4阳+ - Cu s++2H a O。
A
(2)受热易分解:CuQH)2—CuO + HQ
(3)有弱氧化性,新制的5(叫悬浊液能氧化醛基化合物,本身被还原为’二,常用于醛基化合物的检验:
CH3CHO4-2C U(OH)2—i—*CH3COOH+ Cu a Cli4-2H2O。
(4)制备:可溶性铜盐与强碱反应:' 1 H:. ■(蓝色絮状沉淀)。
3、铜盐
常见的铜盐有CM1严加50屮Cu(N6b等。
(1)颜色:无水cm呈棕黄色,硫酸铜晶体(C協0「5H±0,又称胆矶或蓝矶)呈蓝色,其浓溶液呈绿色,无水硫酸铜呈白色,…:":一及其溶液呈蓝色。
常用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检验水蒸气或水的存在。
(2)化学性质
①水解性,其水溶液显弱酸性:Cu"亠加小^匚叽口环+ 2H+。
②氧化性,与金属单质反应:—7 一:丄0
③与强碱反应:_"■.:卜1■ 1_■ 0
④胆矶受热可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过热时,’「X会进一步分解出二;匸|。
⑤可溶性铜盐能与H2S或;一反应生成黑色的:止沉淀,它难溶于强酸,常用于L 的检验。
⑥丄」易与」一形成,;络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