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说我解
- 格式:doc
- 大小:1.57 KB
- 文档页数:1
50图看懂中国太极拳拥有太极智慧与力量太极拳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关于哲学、军事、武术、医学、科技等众多文明成果,并经历代不断丰富发展。
1 太极图太极拳根于阴阳,道法自然,以平衡为原则,阴阳互动。
太极图是阴阳运动规律的意象表述,以图示方式解析阴阳互根、互存、对立、转化、矛盾发展的特点和原理,至简至奥,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拳学理法皆根于太极图所蕴含的独特运动法则。
(太极图)2 无极图无极为基础,由无极而太极。
乾为性,坤为命,阴阳一气交感,化生万物。
此图传自宋代,解释了无极、太极、五行等的相互关系,是历代太极拳家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
(无极图)3 行气玉佩铭战国时期文物。
以篆书刻于玉佩上的铭文,论述关于“行气”的要领方法。
全文45字,是中国最早关于行气、导引的记载,对太极拳的养生内练思想有重要影响。
(战国行气玉佩铭)4 马王堆导引图西汉时期文物。
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
导引图中绘有44个形态不同的动作姿态,生动形象,动静结合。
许多动作以仿生为主,对后来的五禽戏、太极拳等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马王堆导引图帛画复原图)5 太极圣地陈家沟一个普通的中国山村,以太极拳影响了世界。
陈家沟诞生了陈式太极拳,进而衍生出了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主要太极拳流派。
这里产生了陈王廷、陈鑫、陈长兴、陈发科、陈照奎、陈照丕、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一大批名家高手,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家。
由于陈家沟在中国太极拳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每年都有大量中外太极拳爱好者前往学习、观光。
(陈家沟)6 太极名胜永年河北永年为著名太极之乡。
杨露禅、武禹襄皆为永年人,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均发源于此。
古城墙四水环绕,被誉为“北方江南”。
每年均举办大型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
(永年)7 武当山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山势绵延,浩浩荡荡,有“八百里武当”之称。
武当山也是中国武术圣地,被称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的武当武术发源于此。
《太极图说解》是朱熹通过对周敦颐《太极图说》说解,借以阐发自己的哲学本体论而写成的古籍,是其理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此文成于乾道九年(1173),但直到淳熙十五年(1188)才向弟子传授,并经过了反复修改。
《太极图说解》由【解】、【辩】及【注后记】三部分组成。
每部分的原文分别如下:【解】无极而太极。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
故曰:「无极而太极。
」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诚者,圣人之本,物之终始,而命之道也。
其动也,诚之通也,继之者善,万物之所资以始也;其静也,诚之复也,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
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
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
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
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
虽然,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
故程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
然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也。
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
以气而语其行之序,则曰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阳也,金、水,阴也。
又统而言之,则气阳而质阴也;又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
盖五行之变,至于不可穷,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
至其所以为阴阳者,则又无适而非太极之本然也,夫岂有所亏欠闲隔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太极图的15种解释一个圆被一条反S线分割为鱼状的黑白两部分(俗称阴阳鱼),这就是太极图。
太极图看似简单明了,实则博大精深。
有人说它是万物之源,有人说它能相生互变。
太极图原本是一种用来说明宇宙的图像。
因其充满了神秘感,道家用它做标志,韩国用它做国旗,相士们用它骗钱财,各取所需,任意发挥。
●对太极图的圆圈,我们不妨看作是对茫茫宇宙的归纳与概括;对圆圈中的鱼,看作是对世界万物的分类。
圆圈中的黑色部分代表阴,白色部分代表阳,它们既是截然相反的两部分,但又统一在一个圆圈之中,对立统一,又发展变化。
凡事都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阴阳鱼首尾相连,追逐旋转。
象征着白天紧连着黑夜,结束紧随着开始。
运动变化是天下万物的基本形态和普遍规律,历史进程和人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个点上。
● 阴阳鱼的形状呈头大尾小的逐步过渡状态,并且有一定的弯曲。
象征着,人类认识规律是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逐步接近的长期过程。
也象征着事物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渐进过程。
● 在太极图中黑白对立,界限分明,启示我们要明辨是非,坚持原则,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不要把本质性的事情搞乱。
● 对太极图,粗看是个圆,细看圆又分为黑白两条鱼形,再细看黑鱼的眼睛是白的,白鱼的眼睛是黑的。
告诉我们,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
对任何事物都不能要求其至精至纯,尽善尽美。
● 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都是弓着身子成一定角度来互相追逐嬉戏,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告诉我们,在一个团体或一个家庭中,其成员都要注意适度调整甚至委屈一下自己,相互配合,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如果只顾个人,横冲直撞,将会把圆冲破。
● 在太极图中,阴阳鱼首尾相至,紧密相依。
这除了象征着异性相吸,男女爱慕和相互追求是人生乐章的主旋律外,两性间在价值观念和人生目标上也应保持同一个方向。
● 太极图的阴阳鱼表现为不断旋转换位的运动状态。
提示我们,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
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在成绩面前要看到不足。
太极图在表达什么?四句话教你彻底领悟它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
自北宋陈抟老祖制成此图后流传天下,到如今可谓家喻户晓,我们从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易学书籍的封面,甚至南韩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勋章族徽等等,到处都可见其影像。
但你可知道,这个图形有什么寓意在里面呢?
实际上,太极图是中国古老的阴阳学说的图形表达式,它的寓意下面分四段解释。
但你可知道,这个图形有什么寓意在里面呢?
实际上,太极图是中国古老阴阳学说的图形表达式。
一、太极图最外层一个大圆里面分为不同颜色两部分(通常为黑白两色),寓意为“太极生两仪”。
即任何一个世界(理解为一个系统,或一个事物也可)内都可平分为平等的、对立(或性质迥然不同)的两个部分。
二、太极图的内部宛如游动的两尾鱼,寓意为:事物内部的阴阳两部分并非是僵化的、禁止的,而是常常循环往复运动流转的,并且运动中两者也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三、太极图阴阳鱼的本方的大头与对方的小尾相挨,表示着阴阳在旋转运动中的强弱互相变化,表示太极内部阴阳的互生互克,此消彼涨。
四、黑白两边,最中心处恰有一个对方颜色的小圆即所谓的“鱼眼”处,此表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互根”(可理解为:事物发展到极限就开始诞生与其性质相反的东西,或“任何事物内部都蕴藏与其性质相反的东西”)。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后世“物极必反”之说亦是从此处引申而来。
(注:历史上太极图也曾出现过其它图形,但我们以最通行的这种图形来解释即可)。
太极图说注解序太极图说注解序[清]赵抱真太极之理微矣哉、妙矣哉!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无形无象,先天而立其体,后天而发其用,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拟之则失,议之则非,古人强图之以○,强名之曰道、曰虚无、曰先天一气、曰无极、曰太极、曰道者,无名之名也。
曰虚无、无极者,自未生物时言之;曰太极、一气者,自方生物时言之。
其实虚无、一气、无极、太极,总是道之一个物事,非有二件。
在河图、洛书,即中五之中一点;在先天、后天,即阴阳相交之中一窍。
惜乎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顺其后天之阴气,迷失虚灵不昧之本宗,流荡忘返,深可慨也。
仆慕道久矣,乙未冬讬足汉皋,适闻汪东亭先生抱道在躬,缘执弟子礼,叩以先天后天之奥旨,蒙垂慈答曰:“伏羲氏之河图而虚其中者先天也,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性也,即此物○也。
儒有黄中之中,释有空中之中,道有环中之中,是指天地交成一点灵光也。
神禹氏之洛书而实其中者后天也,老子曰‘有名万物之母’,命也,即此物│也,儒有精一之一,释有归一之一,道有得一之一,是指父母交成一点真气也。
此先天性命自然配合○丨。
欲求双修亦复如是。
儒曰一贯者,贯此一于中也,释曰归一者,归此一于中也,道曰抱一者,抱此一于中也。
有中必有一,有一必有中;中包乎一,一主乎中,即是性不离命,命不离性,性命混化成此一物○丨。
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减。
虽蚊虻蚤虱之微物,莫不相同。
邵子云‘一物一太极,物物各一太极’是也。
第一出母胎,一物即分为二,及至破体二又分为三矣。
于是先天蔽藏,后天坎水下漏,离火上炎,水火不济,渐至老死。
都为寻不著来时旧路耳。
权以造端夫妇之道合仙凡论之,(《道德经》云:“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凡道外讬谋人说一女子,临期送入洞房,男子一见,后天心肾合一,外阳勃举,立成此一物丨也,却将此物投入女子此一物○之中,片刻妇人怀孕,此以女嫁男顺行之事也。
仙道内明本身姹女亦有此一物○也,时至婴儿出现,先天心肾合一,外阳即举,亦成此一物丨也,(吕祖师云:“说着丑,行着妙,惹得愚人笑破口。
先祖周敦颐《太极图说》自学笺作者:周氏·无元原文介绍周子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原文自学解第一节无极而太极。
无极:字义无穷无尽、没有边际;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其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小而无内、大而无外、无可指名,暂时叫无极;有性,而无定性,平衡而寂静。
现代科学认为宇宙还没诞生,虚无缥缈,宇宙还处于没有上下、没有左右、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混沌状态;《道德经》本身就是以“无极”为核心思想建立辩证法的书;《易经》说无极是世界万物的来源。
无极太极本是一体同源,各具其性,实为造化之源流。
《易经》《周易·系辞上》都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排列简化顺序是“一二四八”。
《太极图说》是从无极开始说,一阳动后分阴阳,而水火木金土五气(实为“炁”见后文注解)顺布,简化顺序为“零一二五”。
很明显《易经》与《太极图说》不一样。
太极:太极是要解释世间万物的存在。
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
说太极运动而分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易经》更是以易述理,太极是宇宙万物之源,而整个宇宙万物存在是一个整体。
《太极图说》这里更着重以性述理,阐明宇宙如何造物,又如何回归本源的。
从无极而太极,无极太极五行静是一体,动是变体,《太极图说》详述性是如何变的性理说明,而生出的“三”(见图)更是本自具足蕴含无限潜能与生机的新象体(见后文注解),且具象性(见后文注解),以至说明了万物生化由性向引发的特征和影响,从不离飘忽不定的性理,更详述了人怎么来?如何首抓为人升华之修行德性(见后文《仁经》),抱守中正仁义之静定境界养性,玄牝超然死生之精要说明。
周敦颐《太极图》及《太极图说》先谢过御剑兄的《太極圖說--朱熹解附;並附朱熹辯及注後記》,让我有幸得此文章,今研习之,已有所得,感激之至,因周敦颐的《太极图》与《太极图说》是两种可合为一、可分为二的著作,图离开了说,就不能明其意,说离开图,则无以立其象。
我在网上搜索,幸而得之,今附于此.第一节周敦颐作《图》及《图说》考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
宋真宗天禧元年至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17—1073年)间人。
生于道州营道县之营乐里。
原名惇实,后避英宗旧讳改敦颐。
他是一位顺应三教合流思潮的儒家学者。
他以儒家的社会伦理哲学为主体,吸取佛教的“禅定”思想及道教陈抟《无极图》的宇宙观,开创了道(理)学体系。
他把儒家的《周易》思想与阴阳五行说、道教的内丹理论相结合,论证宇宙的本原——“无极而太极”,并制作了描绘宇宙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宇宙生成图式,还著作了阐发《太极图》的《太极图说》。
元脱脱撰《宋史·列传·道学》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瞭若指掌。
《宋史·周敦颐传》也说他: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
按《太极图说》为《太极图》之阐发,《太极图》为《太极图说》之图象。
朱熹说:“先生之精,因图以示,先生之蕴,因图以发”。
虽然,《宋史》肯定周敦颐曾作《太极图》及《太极图说》⑴,但从宋代至清代,对《图》及《图说》是否出自周敦颐,均有争议。
如宋时朱熹与陆九渊反复辨难,朱熹作肯定,陆九渊则疑其非周之作;迨至清代,黄宗炎作肯定,而朱彝尊则疑其出之于程颢(明道)。
同时,认为出自周敦颐者,又有分岐,宋代朱震等认为周敦颐乃受之于穆修,而朱熹等则认为是周敦颐所自作。
自宋以来,仍属悬案。
关于周敦颐哲学著作的最早记载,为周敦颐至友潘兴嗣所撰《濂溪先生墓志铭》: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
对太极图说的理解写一篇作文好,咱们今天聊聊太极图。
这东西可不简单,但也不复杂。
你看看那图,黑白两个鱼,互相咬着尾巴,像是两个调皮的孩子在玩捉迷藏。
太极图,老实说,就是一个大大的哲学课本,里头藏了好多智慧。
我记得有一次跟朋友小李聊这个话题。
小李是个很酷的家伙,喜欢研究这些神秘的东西。
他总是说,太极图就像是自然的精髓,既有动也有静。
这话说得特别高大上,我听了忍不住笑了。
“太极图啊,就是阴阳的平衡嘛。
”我问小李,“那你能不能用简单点的话解释解释?”小李歪了歪头,想了想,然后说:“行,那我就说说我的理解。
你看啊,太极图里,黑白鱼各有一半,黑里有白点,白里有黑点。
这就说明,不管你觉得自己在做什么,肯定会有另一面的东西在影响你。
”我点点头,觉得小李说得挺对的。
然后我开玩笑说:“所以说,不管我今天能不能找到停车位,都得怪太极图里的黑白鱼?”小李哈哈大笑:“差不多,不过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它还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但是这些对立面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
”这时,小王也在旁边插话了。
小王是个实用主义者,他对哲学啥的没什么耐心。
听了我们的对话,他撇了撇嘴说:“我觉得太极图的意义就是,做事要平衡,不要太极端。
就像你们打牌,赢了不能太得意,输也不能太灰心。
保持平和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小李点了点头:“对,王哥说得对。
其实这也就是太极图想告诉我们的: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度。
”我看着他们俩,心里有点儿明白了。
这太极图,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楚自己的内心世界。
它提醒我们,不论生活有多复杂,最终都是在追求一种平衡。
你看看这黑白鱼,它们就像是人生中的那些对立面,无论是快乐和悲伤、成功和失败,都是互相交织、相互依存的。
还有一次,我在公园看到一个老爷爷在练太极,他动作缓慢、稳重,看起来特别有韵味。
我好奇地问他:“老爷爷,您觉得太极图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老爷爷笑了笑,说:“太极图告诉我,生活中有时候要像这太极一样,慢慢来,平衡好每一步。
怎样从伏羲先天太极图中直观读出八个卦的卦象如何在伏羲先天太极图里,快速直观地找到乾坤,坎离,艮兑,震巽八个卦的卦象呢?很简单,其实先天太极图里有着非常直观的“卦象”。
首先在各种书载网络图片上,要会正确辩别哪种太极图是真的。
象上面的图片中,阴阳鱼的“鱼眼”在春秋两分的刻度上就是真的先天太极图。
上面这个图阴阳鱼的“鱼眼”在冬夏二至刻度上,就是假的“先天太极”图。
其次,要知道八卦的卦象是什么样子。
八个单卦的卦象是“天地人”三画,其歌曰:“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伏碗,兑上缺,巽下断,离中虚,坎中满。
”第三,先天八卦的卦象组成以〈圆心〉最外边一画作最下爻,靠圆心的一画作最上爻。
其依据是,地球的冷暖四季是来自太阳的光照。
因此,先天与后天组成卦爻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先天卦象的三爻先后组成顺序,是站在太阳的角度看向地球的,这是方向性大原则。
第四,明白了这些,再回看上面一图。
为了更加直观清晰的分出“天地人”三画卦爻,我们作了两个同心圆作辅助。
先看第①个区域,按外中内下中上顺序是三个黑色的阴爻,记作“六断”,就是坤卦。
同样①区的对宫按外中内下中上顺序,看到的是三个白色的阳爻,记作“三连”,就是乾卦。
依次艮兑震巽,都是非常容易看到。
唯“坎中满离中虚”两个卦象区,因为“鱼眼”的问题不大那么直观。
怎样做到直观的认知呢?最后,请看下图我们把“鱼眼”形态按日月照射光线的角度,真实的反映在“坎离”两个卦区,就是这样子了,如上图,再结合第三图,所以“坎中满离中虚”之象,就变得直观易得了。
好朋友们,以上的解读你认可吗?欢迎雅量高致的您,关注转发并交流,下篇再见。
太极图说我解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干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这个道你不要把它想的太神秘,想明白了也就如此而已,道在举手投足中,很平常的。
无极而太极,阴阳未判为无极,判了就是太极,也可以说引而未发为无极,发之则为太极,生灭之法随之而生,触机而发,如此而已。
比如说吃饭,没有吃饭这个念头是混沌,有这个念头是无极,一张嘴就有了太极,张嘴为阳,闭嘴为阴,宇宙也是这样,即济中含点未济,未济含点即济,生生不息,循环不已,法尔如此,本来如是。
手攥着就是无极,张开就是太极,正而为阳,反而为阴,无极而太极如此而已。
天下无处不无极,一变化就是太极,没有必要纠缠于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句话。
他讲的只是一个方面,举的一个例子罢了,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这是时间上的一个变化,跑步这就是动,动而生阳,跑就是阳,跑累了,想歇歇,这就是静,动极而静,静而生阴,歇就是阴。
歇的不想歇了再跑,这就是静极复动。
无极而太极。
太极正而为阳;阴阳同生,反而为阴。
一正一反,互为其根。
这样说也可以,怎么说都行。
下面的就是一些具体变化,就不多说了,核心的东西,就是这些,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