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2
碱标准溶液浓度标定摘要:酸碱标准溶液是采用间接法配制的,其浓度必须用基准物质来标定。
也可根据酸碱溶液中已标出其中一种溶液的浓度,然后按它们的体积比V(NaOH)/V(HCl)来计算出另一种标准溶液的浓度。
关键词:碱标准溶液浓度标定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标准溶液0引言NaOH标准溶液可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M=204.2),以酚酞为指示剂进行标定,它易提纯,易干燥,无结晶水,不吸潮,摩尔质量大,是一种较好的基准物质。
1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邻苯二甲酸氢钾(天津金汇太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0.4—0.6g,蒸馏水(郑州市金水区喜星纯水厂),酚酞指示剂(山东泰安新泰峰磊化工有限公司),NaOH标准溶液(实验室自配)1.2主要设备碱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ml)称量瓶洗瓶分析天平1.3反应机理酸碱标准溶液是采用间接法配制的,其浓度必须用基准物质来标定,标定碱的基准物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鉀或草酸。
与NaOH反应:KHC8H4O4+NaOH → KNaC8H4O4 + H2O2实验分析与讨论2.1用减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0.4—0.6g于锥形瓶中,同时称取三份,各加50ml蒸馏水溶解,必要时可小火温热溶解。
冷却后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欲标定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要逐逐滴或半滴加入,直至被滴定溶液由无色至微红色半分钟不褪,即为终点。
2.2记录项目I II III称量瓶+邻苯二甲酸氢钾(前)称量瓶+邻苯二甲酸氢钾(后)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13.9953g13.4295g0.5658g13.4295g13.0270g0.4025g13.0270g12.5567g0.4703gNaOH最终读数NaOH最初读数28.01ml0.41ml21.00ml0.10ml23.02ml0.12mlV(NaOH)27.60ml 20.90ml 22.90mlc(NaOH)0.1005mol/L 0.0944moi/L 0.1007mol/L⎺c(NaOH)0.0985mol/L个别测定的平均偏差+0.0020 -0.0041 +0.0022 相对平均偏差 2.8%2.3结论(1)c(NaOH)=[1000*m(KHC8H4O4)]/M(KHC8H4O4)* V(NaOH)C(HCI)=0.0895mol/L(2)由于在配制溶液过程中读数存在偏差,滴定过程中,读数存在偏差,造成相对平均偏差较大。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课程目标要与人才培养方案对应,且要支撑毕业要求具体指标点的能力达成。
三、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四、四、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1.课程考核方法课程的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平时考核、期末考核两部分。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线上学习等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核以大作业的形式考核学生关于科技论文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科技论文选题、论文结构、写作内容、文字表达等方面。
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组成,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均为百分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所占的权重分别为40%、60%,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在30%~50%、50%~70%间进行调整。
表4 各考核结构的主要考核方式2.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课程目标达成要求及评价见表5。
表5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五、开课条件无特别要求。
附件1考核项目1:课堂表现(8%)注: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得分,取5次课堂表现的成绩的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总分最高不能超过100分,一般违纪(如说话、吃东西、玩手机、睡觉等与本门课程无关的事情)一次扣5分。
考核项目2:论文写作(20%)考核项目3:线上学习(12%)包括:线上签到、阅读学习资源、参加问题讨论、完成测试题,按照云班课平台中各项学习活动设置分值,累计总分值,期末由教师根据分数段并按百分制换算成期末成绩,最高分100分。
再按20%计为线上平台学习成绩。
考核项目4:期末考查(60%)期末考核以大作业的形式考核学生关于科技论文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科技论文选题、论文结构、写作内容、文字表达等方面。
评分标准详见《科技论文写作》期末考核方案及评分细则。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推荐选修课。
目标是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技巧,培养本科生初步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黑体,小4号字)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各节相应习题要点,有关实验和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
并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本章节的教学要求:“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
“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
“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综合。
各章节格式如下:绪论科技论文的概论1.科技论文的种类2.科技论文的特点习题要点:了解科技论文的种类;理解科技论文与其它应用文及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区别第一章科技论文写作基础1. 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要求2.科技论文的结构3.科技论文的语言特点习题要点:掌握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本章重点:理解科技论文的语言特点第二章文献综述的写作第一节文献综述的概念、作用及意义第二节文献综述的要求及写作方法习题要点:了解文献综述的格式、适用范围;了解文献综述写作的特点和要求本章重点、难点: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及写作过程中的容易出现的问题第三章毕业论文的写作1. 毕业论文的目的及作用2. 毕业论文的结构3. 毕业论文写作的特点及要求本章重点、难点:毕业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要求第四章研究论文写作概论1.研究论文的定义及特点2. 研究论文写作的内容和要求3. 研究论文写作的一般技巧本章重点、难点:研究论文写作的技巧第五章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1. 英文科技论文的类型和结构2. 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3. 英文科技论文中的语言4.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本章重点、难点: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的注意事项第六章科技项目申报书的写作1. 科技项目的种类2. 科技项目申报书的写作要求3. 科技项目申报书的写作内容及重点4. SRT项目申报书的写作本章重点、难点:科技项目申报书的写作重点五、考核方式及要求(黑体,小4号字)本课程采取提交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总成绩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平时课堂表现(20%)、平时作业(20%)和提交的课程论文(60%)。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大纲《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称:Scientific Writing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理论教学时数:26 实验(实践)教学时数:4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以及制药工程专业的选修课。
主要目的:通过课堂教授与实践,使学生掌握从论文选题到发表的一系列科技论文写作流程及规范,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科研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和综合实践能力,为后续学位论文以及学术性论文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讲课2学时)1、科技论文的产生与发展;2、科技论文概念与分类;3、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意义;4、科技论文特点与写作要求;5、科技论文作者应具有的基本素养。
第二章:论文的选题与谋篇(讲课6学时)1、论文选题(0.5学时)论文选题的重要性,论文选题的几种方式(导师定题,文献中挖掘出新思路,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灵感)。
2、文献下载、管理与阅读(3学时)1)文献下载的常用数据库,本领域主要期刊①如何利用Web of Science为科研服务通过Web of Science的引文跟踪服务(Citation Alerts),可以及时了解科研动5、实验与方法(1学时)6、结果与讨论(1学时)对结构的要求与注意事项,对论证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表格的编排,插图的制作7、结论(1学时)结论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写结论的注意事项,结论与摘要的区别。
8、致谢(0.5学时)致谢的原因,致谢的主要对象,致谢用词要恰当,致谢的语言要求。
9、参考文献(0.5学时)参考文献的作用,列入参考文献的范围,参考文献的数目要求,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学位论文、专利等文献的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文中的标注。
第四章:其他类科技论文的写作(讲课4学时)1、学位论文的写作(1学时)学位论文的分类及不同类别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通过介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步骤,使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初步掌握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从多方面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生命科学研究对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意义,同时体会科学研究中的乐趣所在。
提高学生分析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初步学习生命科学中的常用数据库使用,并熟练查阅文献。
在此基础上,学会学术科技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基本格式,并掌握两种论文的写作方法要领,达到会写两种论文的目的,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基本内容,基本规律和思路,使学生了解到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并对科学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思路,并通过对科技论文写作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并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
三、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选题,数据处理,论文中的讨论,摘要写作方法,科技论文在科学交流中重要作用。
教学的难点是学会如何入手生命科学研究,科技论文写作中讨论思路,整体写作技巧。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采用讲授,讨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板书、互联网演示相结合,在讲授中倡导以快速的多媒体教学讲解和学生查阅、讨论和课堂、课下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科学技能的提高。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 科学与技术历史发展;(2) 科学研究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及存在意义。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1章何谓科技写作尽可能简要、甚至大胆地陈述事实。
没有人想在科技论文中看到动人的口才或过多的文学修饰。
——R.B.McKeMw科技写作的范围科技写作通常指的是,以符合标准格式的科技论文形式在科技期刊上陈述原创性的研究。
从广义上来看,科技写作还包括以其他类型的文章(如旨在总结和综合前人已发表的科研工作的评论性论文)形式进行科技交流。
从更广义上来看,科技写作包括科研人员为任何科技交流(如基金申请、口头推介、海报等)目的而撰写文章。
面向公众的科普写作就属于这个更广义的科技写作范畴。
表达清晰科技写作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表达清晰。
成功的科学实验,是思维清晰的产物,它解决了一个陈述清楚的问题,并得出了陈述清楚的结论。
理想情况下,表达清晰应该是任何交流方式的特征;但是,如果一件事首次被陈述出来,则绝对要做到表达清晰。
主要科技期刊上的大多数科技论文之所以能被录用发表,就是因为这些论文贡献了新知识。
所以科技写作务必要表达清晰。
1.3 接收信息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问题:森林里的一棵树倒下了,如果在场没有人听到树倒下,那么树倒在地上时有声音吗?正确的答案是“没有”。
声音并非只是“空气的振动”这么简单;事实上,如果没有用耳朵去聆听,就不会出现声音。
同样,科技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如果一个信号不能被感知到,那么它就没有意义;如果一篇发表出来的科技论文不能被相关的读者阅读和理解,那么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可以将科学的要义转述为:任何科学实验,只有在实验结果得以发表并得到理解后,才算取得成功。
论文发表之后,如果读者看不明白,那么就有如悄然倒落在林中的树木,不会产生预期人们听到的声音。
1.4 理解信息科技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将信息清楚地传递给读者的过程。
代表信息的字词应该尽量简单、意思清楚,并尽量有条理。
科技写作不需要什么“装饰”。
漂亮的文学修饰——如隐喻、明喻、成语——很有可能引起意思上的混乱,所以在撰写科技论文时要慎用。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题名是论文的总纲,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1.准确得体。
不能使用笼统和华而不实的词语,一般也不用主、谓、宾齐全的完整句子,而用以名词性词组做中心语的偏正词组。
2.简短精炼。
GB/T 7713-1987规定,论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不超过10个实词。
3.便于检索。
题名中一定要有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关键词,多一些更好。
4.容易认读。
应避免使用数学公式和各种不为大众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等。
摘要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一般的科技论文摘要中应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层次,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1.采用第三人称,省略“我们”、“作者”、“本文”、“笔者”这样的主语。
2.简短精炼,明确具体。
一般中文摘要不超过400字为宜,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英文摘要应采用过去时态叙述工作,现在时态叙述结论,避免使用复合句式。
3.一般不要交代背景,更不要阐述一般性知识和空洞夸张的结论。
力求一气呵成,尽量不分段落。
4.格式要规范,尽可能使用规范术语,避免出现图表和非共知的符号和术语。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的信息,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
关键词是论文的检索标志,是从文章题名、摘要和正文中选出的表达文献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
1.每篇文章应专门列出3~8个关键词。
2.优先选择列入《汉语主题词表》、《国防科学技术叙词表》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
3.对于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词表录入的新名词术语,亦可标出。
引言又叫绪论。
写作上要开门见山,不能铺垫太远。
引言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而篇幅有限,故需要根据研究课题具体情况阐述重点。
共知的、前人文献中已有的不必细写,主要写好研究的理由和目的。
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
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
3.预期的成果及其作用和意义。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总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来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要求,注意要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科技论文写作》第一章讲义科技论文写作吴悦2022.9.1【几句题外话】几句题外话】课程设置的背景本课程的定位课程安排和成绩评定正确看待这门课程【课程设置的背景】课程设置的背景】国外科学家对科技写作的重视我国科技写作的现状写作能力是大学生职业发展必备的能力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1996年,美国研究与开发活动支出总额为1996年,美国研究与开发活动支出总额为1846.65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比名列第二1846.65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比名列第二位的日本多21.2%,而中国只有39.33亿美元,位的日本多21.2%,而中国只有39.33亿美元,名列世界第17位。
名列世界第17位。
1993年1993年,美国研究和开发的人员人均研究费用居世界最高水平,已高达17.15万美元/人年;居世界最高水平,已高达17.15万美元/人年;而1997年,中国研究与开发人员每年人均研究1997年费用约为8.1万元人民币,与美国存在十分大费用约为8.1万元人民币,与美国存在十分大的差距。
据统计,全球科技发明专利95%在美国、德国、据统计,全球科技发明专利95%在美国、德国、日本。
欧盟的战略调整、我院的科研新办法科技论文是反映科技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科技论文是反映科技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部分数据来自百度——部分数据来自百度【我国科技写作的现状】我国科技写作的现状】2007年2007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总数跃居世界第一。
跃居世界第一。
但是,论文质量和学术道德(汪晖案,可但是,论文质量和学术道德(汪晖案,可参看学术批评网)是令人揪心的问题。
参看学术批评网)是令人揪心的问题。
2007年我国SCI论文数量不到美国的1/10。
2007年我国SCI论文数量不到美国的1/10。
从2007年到2022年8月31日,我国被SCI收2007年到2022年31日,我国被SCI收录论文573486篇录论文573486篇,平均每篇被引证次数为4.61,排在14个被引证次数较多的国家和4.61,排在14个被引证次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中的第12位地区中的第1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