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化区段480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A 电码化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常见故障处理对策本文通过对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系统结构原理机构原理的分析,总结了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常见的故障,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标签: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常见故障;处理对策近年来,铁路交通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时选择最多的交通工具,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列车的安全也更为人们所重视,这也就对机车信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列车行驶过程的安全,需要对站内电码化进行分析研究,保证传输的信息的准确性。
一、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技术系统的原理在移频自动闭塞区段,区间采用移频轨道电路,机车信号设备可以直接接收移频信息。
而站内轨道电路不能发送移频信息,当列车在站内运行时机车信号将中断工作。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使机车信号在站内也能连续显示,需在站内原轨道电路的基础上进行电码化。
电码化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用于列车和地面系统之间的交流,它能控制列车的运行,确保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电码化技术的原理主要是:电码化设备通过四种发码方式对信号进行传输。
当列车在行驶时,它的运行区段应该始终向钢轨发送信息。
列车上的机车信号电路通过感应地面的信号来完成接收,然后机车信号给出相应的信号显示,指示机车司机控制列车运行。
为了保证列车和地面系统在产生联系时彼此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电码化信号能够准确实时的发送,需要安装相应的隔离保护设备。
具体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二、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电路常见故障电码化设备由于其特殊性,所以它是在室内和室外都存在的。
所以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系统的常见故障一般也就分为室内和室外。
对故障的判断一般使用ZPW-2000A专用移频测试表。
大致上对室内室外故障的界定为:在分线盘使用用ZPW-2000A仪表进行测试,一般情况下表盘电压显示在30~ll0V之间,通过观察上下行方式是否有载频信息、编码是否有低频频率信息来进行室内外故障的界定。
非电化区段480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A电码化根据铁道部文件铁运函[2003]196号{关于规范ZPW—2000自动闭塞上道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满足主体化机车信号和列车超速防护对轨道电路高安全、高可靠的要求,在引进UM71轨道电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ZPW—2000型自动闭塞符合无绝缘、双方向、速差式自动闭塞的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传输性和较高的分路灵敏度,具备全程断轨(电气折断)检查功能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该系统经郑武线实际运用,证明设备工作稳定、可靠,并已通过部技术鉴定。
经研究决定,为提高我国铁路自动闭塞装备水平,必须采用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设备统一我国铁路自动闭塞制式,今后凡新建自动闭塞应统一采用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既有线自动闭塞也应逐步改造为该制式系列。
在提速区段半自动闭塞接近区段应采用该制式轨道电路。
根据部技术政策要求,为保证机车信号信息的连续性,自动闭塞区段正线接、发车进路和提速的半自动闭塞区段接进路电码化均采用叠加预发码方式。
在电化区段ZPW-2000A可参照UM71、WG—2lA电码化方式(已在哈大、武广线成功采用)。
而非电化区段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未做过站内配套电码化结合工作,没有运用经验。
因此,必须研制适用于非电化区段25Hz、480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电码化制式,为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的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电码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ZPW—2000型自动闭塞系统的实施,因此,铁道部要求尽快研发,以配合ZPW-2000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上道。
此项工作前不久已由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的电码化课题组完成。
研制概况为保证提速后铁路运输的安全,站内电码化信息应能够连续不断地向机车发送,使机车能够随时可靠地接收到电码化信息。
目前,国内非电化区段采用的预叠加电码化方式,为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俗称480)预叠加8、18信息移频制式。
动车所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电码化调整方案探讨何 辉(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 330000)摘要:在全路车站邻线干扰整治过程中,南昌局集团公司管内动车所高压脉冲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电码化区段在下调入口电流降低邻线干扰后,发生多次车载掉码现象。
通过对掉码区段现场测试分析与邻线干扰仿真分析,针对动车所内区段长度较短的特点,采用去除区段内的补偿电容器后,提高电码化入口电流的方式,为解决动车所内高压脉冲电码化区段车载掉码和邻线干扰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压脉冲轨道电路;ZPW-2000电码化;邻线干扰中图分类号:U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40(2020)Z1-0058-04Discussion on Adjustment Scheme of Overlay ZPW-2000 Coding for High-voltage Pulse Track Circuits in EMU Depots Abstract: When 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from adjacent lines for all the target stations, onboard code missing occurred many times after lowering entrance currents to reduce such interference in sections with high-voltage pulse track circuits and overlay ZPW-2000 coding in EMU depots under the control of China Railway Nanchang Group Co., Lt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fi eld tests, an analysis of the code-missing sections and a simulation analysis of adjacent line interference, 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hort lengths of the sections in EMU depots, a new idea is provid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onboard code missing and adjacent line interference in the high-voltage pulse coding sections in EMU depots.Keywordss: high- voltage pulse track circuit; ZPW-2000 coding; adjacent line interference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20.Z1.0141 问题描述由于邻线干扰导致的相邻区段车载信号升级显示的故障,南昌局集团公司对管内高速铁路、普速铁路站内股道进行了邻线干扰整治。
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A站内电码化摘要:随着铁路的大发展,站内电码化技术作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设备已被广泛采用。
本文介绍电码化的基本原理,分析接发车进路预叠加电码化电路,对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A 电码化系统进行阐述。
关键词:电码化、轨道电路、预叠加在信号系统设备中,车站电码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加强站内行车安全以及机车信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深入,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提速区段越来越多,提速区段对机车信号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确保机车信号的正确显示,与之配套的地面信号设备需要进行改造。
在自动闭塞区段,区间设备通常采用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
而站内轨道电路采用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25Hz 相敏轨道电路。
机车在区间和站内运行,需要接收相应的地面信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为了使机车信号不间断地接收站内与区间的信息,站内正线上的各个轨道电路区段和侧线股道,均应实现电码化。
1 相关术语电码化:由轨道电路转发或叠加机车信号信息技术的总称。
车站股道电码化:车站内到发线的股道及正线实施的电码化。
车站接发车进路电码化:车站内按列车进路实施的电码化。
预叠加电码化:列车进入本区段时,不仅本区段且其运行前方相邻区段也实施的电码化。
2 实施车站闭环电码化的范围列车占用的股道区段;经道岔直向的接车进路,为该进路中的所有区段;半自动闭塞区段,包括进站信号机的接近区段;自动闭塞区段,经道岔直向的发车进路,为该进路中的所有区段。
3 电码化主要设备(1)ZPW-2000A电码化发送设备:载频为1700Hz、2000Hz、2300Hz、2600Hz。
(2)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调制频率为10.3 Hz、11.4 Hz、12.5 Hz、13.6 Hz、14.7 Hz、15.8Hz、16.9Hz、18Hz、19.1Hz、20.2Hz、21.3Hz、22.4Hz、23.5Hz、24.6Hz、25.7Hz、26.8Hz、27.9Hz、29Hz。
闭环电码化技术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2005年4月北京前言车站电码化技术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
本书主要介绍ZPW-2000系列站内闭环电码化技术及配套器材的内容,从科研角度,对电码化闭环检查的必要性、关键技术、电路原理和主要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其中包括非电化牵引区段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480轨道电路)及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 -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技术。
电化牵引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技术。
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主要包括下面六种类型:⒈二线制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⒉二线制非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⒊二线制非电化区段480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⒋四线制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⒌四线制非电化区段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⒍四线制非电化区段480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闭环电码化。
本资料只对前四种类型进行详细介绍,另外两种类型可参照执行。
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技术I目 录1系统简介 .............................................................................................. 1 1.1项目的必要性 ................................................................................................................. 1 1.2研制过程......................................................................................................................... 2 1.3技术审查意见 ................................................................................................................. 3 1.4项目总体设计原则 ......................................................................................................... 4 1.5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 1.6系统功能描述 ................................................................................................................. 5 1.7主要工作原理 ................................................................................................................. 5 2闭环电码化技术条件(暂行) .............................................................. 5 2.1范围 ................................................................................................................................ 5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 6 2.3术语和定义..................................................................................................................... 6 2.4总则 ................................................................................................................................ 8 2.5技术要求......................................................................................................................... 8 2.6闭环电码化设备 ............................................................................................................. 9 2.7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14 3站内叠加ZPW -2000闭环电码化电容计算 ....................................... 15 3.1补偿电容结构特征和技术指标 ................................................................................... 15 3.2设置方法....................................................................................................................... 15 3.3举例计算....................................................................................................................... 16 4方案比选 ............................................................................................ 17 4.1并联方式....................................................................................................................... 17 4.2串联方式....................................................................................................................... 19 4.3一体化方式................................................................................................................... 21 4.4结论 .............................................................................................................................. 22 5电码化闭环检测系统 .......................................................................... 23 5.1正线电码化的闭环检测 ............................................................................................... 23 5.2到发线股道电码化的闭环检测 ................................................................................... 24 6关于空间连续 ..................................................................................... 26 7电码化设备的使用环境 ....................................................................... 28 7.1适用环境....................................................................................................................... 28 7.2使用与维护................................................................................................................... 28 7.3贮存 .............................................................................................................................. 28 7.4电码化配套设备的使用 ............................................................................................... 28 8ZPW -2000闭环电码化发码设备 ...................................................... 28 8.1ZPW.F 型发送器 (29)8.2 ZPW.JFM型电码化发送检测盘 (36)8.3 ZPW.GFMB型闭环电码化发送柜 (38)9电码化闭环检测设备 (41)9.1 技术原则 (41)9.2 正线接、发车进路检测板原理框图及说明 (41)9.3 股道检测板原理框图及说明 (42)9.4 电码化闭环检测盘 (45)9.5 检测调整器 (49)9.6 闭环检测报警连接图 (53)10闭环电码化隔离设备 (53)10.1 ZPW.TFD型道岔发送调整器 (53)10.2 ZPW.TFG型股道发送调整器 (55)10.3 MGFL-T型室内轨道电路防雷组合 (57)10.4 RT-F型送电调整电阻盒 (59)10.5 RT-R型受电调整电阻盒 (60)10.6 FNGL-T型室内隔离盒 (61)10.7 FWGL-T型室外隔离盒 (63)10.8 BMT-50型室内调整变压器 (66)10.9 BG1-80A型轨道变压器 (67)10.10 BZ4-U型中继变压器 (69)11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 (73)11.1 二线制25 Hz闭环电码化设备清单,表1 (73)11.2 二线制480闭环电码化设备清单,表2 (74)11.3 四线制25 Hz闭环电码化设备清单,表3 (75)11.4 四线制480闭环电码化设备清单,表4 (77)12CD96— 3 S型移频参数在线测试表 (78)12.1 CD96-3S 型测试表应用许可及应用范围 (78)12.2 CD96-3S型测试表外部特点描述 (79)12.3 CD96-3S型测试表测试功能描述 (80)12.4 CD96-3S型测试表配用的新型测试连接组件 (80)12.5 CD96-3S型测试表的操作说明 (81)12.6 CD96-3S型测试表专项数字处理功能 (83)12.7 CD96-3S型测试表的特殊测项操作提示 (84)II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技术 11 系统简介1.1 项目的必要性在信号系统设备中,电码化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加强站内行车安全以及机车信号的发展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ZPW-2000A应知应会1、ZPW-2000型无绝缘轨道电路由那些部分组成?答:由发送器、接收器、衰耗盘、电缆防雷模拟网络、调谐单元、空心线圈、匹配变压器、补偿电容、轨道电路及SPT电缆组成。
2、电气绝缘节作用是什么?答:电气绝缘节由调谐单元、空芯线圈及29m钢轨组成。
用于实现两相邻轨道电路间的电气隔离,即完成电气绝缘节的作用。
3、ZPW-2000型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动作原理是怎样的?答:如图:电气绝缘节长29米,在两端各设一个调谐单元(下称BA ),对于较低频率轨道电路(1700. 2000Hz )端, 设置LI、C1两元件的F1型调谐单元;对于较高频率轨道电路(2300、2600Hz )端,设置L2、C2、C3三元件的F2型调谐单元。
"fl" ( f2 )端BA 的L1C1 ( L2C2 )对n f2H ( fl) 端的频率为串联谐振,呈现较低阻抗(约数十毫欧姆), 称“零阻抗〃相当于短路,阻止了相邻区段信号进入本轨道电路区段。
( f2 )端的BA对本区段的频率呈现电容性, 并与调谐区钢轨、SVA的综合电感构成并联谐振,呈现较高阻抗,称“极阻抗〃(约2欧),相当于开路。
以此减少了对本区段信号的衰耗。
4、ZPW-2000型无绝缘轨道电路移频自动闭塞采用哪几种载频?如何使用的?答:四中载频。
下行1700Hz、2300Hz交替使用,上行2000Hz、2600Hz交替使用;站内电码化下行1700Hz、上行2000Hz。
5、ZPW-2000型无绝缘轨道电路移频自动闭塞采用了答:共采用了18种低频信号,10.3 + nx1.1Hz,n<17。
6、目前使用的低频信号是哪些?对应地面信号、机车信号的显示是什么?答:低频信号:10.3 11.4 12.5 13.6 14.7 16.9 18 24.6 26.8 27.9地面信号:L L L LU U U UU HB H 反方向机车信号:L L L LU U2U UU HUS HU反方向7、发送器的作用是什么?答:⑴产生18种低频信号8种载频的高精度、高稳定的号?移频信号。
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A站内电码化摘要:随着铁路的大发展,站内电码化技术作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设备已被广泛采用。
本文介绍电码化的基本原理,分析接发车进路预叠加电码化电路,对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A 电码化系统进行阐述。
关键词:电码化、轨道电路、预叠加在信号系统设备中,车站电码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加强站内行车安全以及机车信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深入,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提速区段越来越多,提速区段对机车信号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确保机车信号的正确显示,与之配套的地面信号设备需要进行改造。
在自动闭塞区段,区间设备通常采用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
而站内轨道电路采用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25Hz 相敏轨道电路。
机车在区间和站内运行,需要接收相应的地面信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为了使机车信号不间断地接收站内与区间的信息,站内正线上的各个轨道电路区段和侧线股道,均应实现电码化。
1 相关术语电码化:由轨道电路转发或叠加机车信号信息技术的总称。
车站股道电码化:车站内到发线的股道及正线实施的电码化。
车站接发车进路电码化:车站内按列车进路实施的电码化。
预叠加电码化:列车进入本区段时,不仅本区段且其运行前方相邻区段也实施的电码化。
2 实施车站闭环电码化的范围列车占用的股道区段;经道岔直向的接车进路,为该进路中的所有区段;半自动闭塞区段,包括进站信号机的接近区段;自动闭塞区段,经道岔直向的发车进路,为该进路中的所有区段。
3 电码化主要设备(1)ZPW-2000A电码化发送设备:载频为1700Hz、2000Hz、2300Hz、2600Hz。
(2)ZPW-2000系列闭环电码化调制频率为10.3 Hz、11.4 Hz、12.5 Hz、13.6 Hz、14.7 Hz、15.8Hz、16.9Hz、18Hz、19.1Hz、20.2Hz、21.3Hz、22.4Hz、23.5Hz、24.6Hz、25.7Hz、26.8Hz、27.9Hz、29Hz。
站内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应用赵炎【摘要】近年来铁路建设步伐加快,成果显著,列车的速度、准点率、舒适度、安全性都得到广泛认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铁路出行的认识,作为列车运行重要保障的信号系统技术也日新月异.普速铁路站内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技术为既有线车站改造或新建车站施工的主流采用趋势,为普速铁路实现多次提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和安全屏障.【期刊名称】《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电码化【作者】赵炎【作者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安徽蚌埠 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84.20 前言在普速铁路提速改造的近15年,为提高电气化区段轨道电路的稳定性并减少电气化铁路对信号设备的干扰,陆续将站内既有的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改造为25 Hz相敏轨道电路,为实现机车连续不断地接收到移频信息,同步实施站内电码化改造,该文就电气化提速改造施工25 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电码化在既有线改造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2 电码化方式站内电码化一般分为切换发码、叠加(占用)发码、预发码(预叠加发码)3种方式。
2.1 切换发码切换发码设备接入普通的轨道电路设备,当需要发码时通过接点条件转入发码设备,根据电路设计的不同,切换发码又分为固定切换和脉动切换两种方式,缺点都是不能同时向钢轨发送轨道电路信息和移频信号,不利于列车提速及运行安全保障,已逐步淘汰。
2.2 叠加(占用)发码列车占用本区段的同时,该区段才开始进行发码,其余区段不发码。
当列车进一步提速,并且连续存在短区段时,列车会同时占用轨道区段,影响机车信号的正常接收,冒进的可能性加大,存在安全隐患。
2.3 预发码(预叠加发码)当列车占用该区段的前一区段时,该区段就开始提前进行发码。
同叠加发码在电路的不同点主要是在发码电路中接入的区段条件不同,叠加发码接入该区段条件,预发码接入前区段条件。
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研究摘要:本文以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制式为例,在阐述其原理的基础上,对其容易发生的常见故障进行了探讨,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供以借鉴。
关键词:ZPW-2000A电码化;常见故障;对策引言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机车信号的重要性越发突出,怎样才能有效提升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故障处理水平以及减少故障延时,是当前相关人员值得深思的课题。
鉴于此,本文围绕着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展开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ZPW-2000A电码化电路原理针对ZPW-2000A发送盒来说,主要结合信号开发的具体状况进行编码的,码型通过LXJF控制。
当编完码以后需要对发送盒进行详细检测,然后再借助于发送调整器输入到指定的地方,最后再结合列车的具体运作状况进行预发码。
2ZPW-2000A型站内电码化常见故障2.1室外设备故障2.1.1直流24V电源故障在对工程进行调试期间,发生电源环错等情况比比皆是,这个时候相关技术人员应在发送器的上面对24V电源进行详细检测,借助于电源开展测试工作。
假如发送器无法正常工作,那么需要对其是否存在电源、电源极性是否准确进行认真检测。
如果电源极性不正确,那么很容易致使发送器内部直流5V电源模块出现损坏的情况,这样也会导致电流无输出,发送器就无法顺利运作。
2.1.2电码化发送器电路故障结合电码化发送器的相关原理,可以将其故障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电源;第二,载频;第三,输出电压等,这个时候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相关熔断器进行检查,接着再进行深度分析。
(1)发送指示灯出现灭灯的情况。
在检测的时候电压都处于正常的状态,同时备用发送器也照常工作,这时可以断定发送器出现故障,只要更换一个新的就可以了。
(2)电源是否正常。
对低熔断器是否完整进行检测,接着借助于万用表对发送器端子是否有直流24V进行检测。
假如没有,那么结合原理图对电源是否在某一位置发生中断的情况进行详细检测;假如没有,那么这时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载频条件进行检测,借助于负表笔接在024V上,然后正表笔接在相应的载频端子上面,这时该位置应当有24V直流电压,而其他位置不存在24V电压属于正常现象。
运营探讨型站内电码化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唐德勇(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系列的传输通路、检测盘、系统发生器等设备电压变化为基础,按照组成结构和功电码化电路中发生的若干故障做出了诊断、分析,以此提高系统解决故障的能力,并减少Common Fault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ZPW-2000A Station CodingTANG Deyong(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North Engineering Co., Ltd., Taiyuan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tection of the voltage changes of ZPW-detection panel, system generator other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iagnoses and analyzes some faults in ZPW-2000A coding circuit, so a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systemto solve faults and greatly reduce the time of coding faults.在经过检查判断电缆出现了混线和电缆接错等问题之后,可采用室内、户外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箱盒内电流或采用甩线检测方式,测量电压、电流的高低来确定处理方法。
若在隔离箱输入时无输出的额2400 A室内故障处理分有报警的故障处理和无报警的故障处理。
有报警的故障一般行车室控制台上会发失磁落下,但是系统设备采用冗余设计,系统可能不会因。
站内轨道电路预叠加ZPW一2000A电码化一、叠加在交流电气化牵引区段,通常采用与25Hz相敏轨道电路“叠加”移频机车信号信息的电码化方式。
所谓“叠加”即在轨道电路传输通道内,轨道电路信息和机车信号信息同时存在。
传输继电器的作用是在发码时机到来之际,将发码设备与轨道电路设备并联,两者同时向轨道传输通道发送信息。
二、预叠加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提速区段对机车信号和超速防护有了更高的需求(即在发码区段内,保证机车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二均连续)。
目前的“切换和叠加”电码化技术已不满足提速要求,必须在原有电码化“叠加发码”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叠加预发码”方式,才能保证列车接收地面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
“预”就是在列车占用某一区段时,其列车运行前方,与本区段相邻的下一个区段也开始发码。
三、预叠加原理电码化系统的设计原则为:正线区段(包括无岔和道岔区段)为“逐段预先发码(简称‘预叠加’)”,保证列车在正线区段行驶的全过程,地面电码化能不间断地发送机车信号。
侧线区段为占用发码叠加发码。
图LC9-3 预叠加原理我们以下行正线接发车为例(站场示意见图LC9-3),略述正线区段逐段预先发码的应用原理。
接车进路、发车进路ZPW--2000A电码化发送设备采用“N+l”冗余方式设计。
图l中粗线表示的是站内电码化范围。
与下行电码化方向相对应,迎着列车行驶方向进行发码,进路内每一轨道区段均设置一台传输继电器CJ。
发送的I 、Ⅱ路输出分别与相邻轨道区段的CJ相连,即I路输出若连A、C、E.G区段的C J,Ⅱ路输出则连B、D、F、H区段的CJ.⑴列车进入YG区段时,接车进路已排通,即正线继电器ZXJ↑,进站信号开放,LXJ↑,则接车电码化继电器JMJ↑。
直到列车进入D股道,DGJF↓,切断JMJ的KZ电源,JMJ才落下,表明接车电码化已结束。
列车进入YG区段,YGJF↓,传输继电器电路中ACJ↑,发送设备I路的移频信息叠加进A区段的轨道电路信息中,站内电码化开始工作,预发(叠加)第一个码。
站内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A电码化一预叠加电码化的范围(一)自动闭塞区段1、正线正线正方向:电码化范围包括正线接车进路和正线发车进路正线反方向:电码化范围仅为反方向正线接车进路。
2、侧线侧线电码化范围仅为股道占用发码。
(二)半自动闭塞区段站内电码化范围:正线接车进路。
侧线接车时电码化范围仅为股道。
二、发送器发送范围复线自动闭塞站内电码化正线发送器发码范围为XJM下行正线接车进路、XFM下行正线发车进路、SJM上行正线接车进路、SFM上行正线发车进路、XFJM下行反向正线接车进路、SFJM上行反向正线接车进路。
侧线股道发送器上下行方向各设一个发送器每一股道设置使用两个发送器。
下行I道接车时,XJM发送器移频信息经过FTU1-U匹配单元后分两路、分别向IAG、1DG、7DG、IG发送移频信息。
下行I道发车时,XFM发送器经过FTU1-U匹配单元后分两路别向4DG、2-8DG、IBG发送移频信息。
电码化发码简图(三)电码化电路原理1、下行接车电码化电路当下行I道接车时,下行接车进路X进站信号开放XLXJ↑ XZXJ ↑开通正线XJMJ↑列车进入三接近时X3JGJ↓---1AG的GCJ↑后1AG 预先发码,当列车进入1AG时1DG的GCJ↑后1DG预先发码,当列车进入1DG时7DG的GCJ↑后7DG预先发码的同时断开1AG的GCJ 电路并停止向1AG发码…………当列车占用本区段的接近区段时本区段预先发码当列车进入本区段时下一区段预先发码,并停止接近区段发码复原接近区段发码电路。
当列车完全到达股道后,XJMJ以及进路上所有的GCJ恢复原状。
X行接车正线发车正线示意图2、下行发车电码化电路当下行一道发车X1开放出站信号时X1LXJ↑.列车占用1道 1GJ ↓..XFMJ↑--4DG的GCJ↑后4DG预先发码,当列车出发进入4DG时2-8DG的GCJ↑后2-8DG预先发码, 当列车进入2-8DG时1BG的GCJ ↑后1BG预先发码的同时断开4DG的GCJ电路并停止向4DG发码。
qiyekejiyufazhan随着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以地面信号机作为行车凭证,司机通过辨认地面信号机的不同显示控制列车运行的方式已不能满足铁路运输的需要,为了提高列车运行效率、确保行车安全,须将机车信号提升为主体信号,作为司机控制列车运行的凭证。
在自动闭塞区段,区间轨道电路采用移频轨道电路,列车的机车信号车载设备能直接接收识别轨道电路的移频信号,司机根据移频信号包含的控制信息控制列车运行,而站内轨道电路不能发送移频信号。
当列车运行至站内时,机车信号车载设备无法接收到列车运行控制信息,为了实现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站内也能连续工作,需在原站内轨道电路的基础上增加电码化设备,当列车在站内运行时向列车可靠地发送移频信号。
1ZPW-2000A 设备在站内电码化的应用1.1ZPW-2000A 设备在站内正线电码化的应用在普速铁路区段,目前车站内一般采用25Hz 相敏轨道电路,该类型的轨道电路只能实现监督轨道区段是否有列车占用、检查轨道等设备完整性的作用,而不具备向列车传递行车控制信息的功能,在目前以机车信号作为主体信号的规定下,需另外增加向列车传递行车控制信息的站内电码化设备。
ZPW-2000A 设备既可用于区间移频轨道电路,也能应用于站内电码化,在站内正线区段(包括无岔和道岔区段),因通过列车的速度比较快,当列车以较高速度通过站内较短的轨道电路区段时,由于电路中的继电路动作时间有一定滞后,可能造成列车收不到地面发送的移频信号,使机车信号车载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不利于行车效率及安全,因此在站内正线区段采用逐段预先发码的预叠加方式,即列车占用上一区段时,上一区段及本区段均发码,列车占用本区段时,本区段及下一区段均发码,列车驶入下一区段后,本区段停止发码。
预叠加发码能保证列车在正线区段行驶全过程不间断地接收地面发送的移频信号,利于司机更好地控制列车运行[1]。
ZPW-2000A 设备在站内电码化中的作用是向列车提供足够功率的移频信号,当列车占用轨道区段时,向列车发送表示一定行车意义的低频信息,司机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列车运行。
ZPW-2000A电码化双频发送设备低频编码电路优化研究发表时间:2019-09-12T10:01:45.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许风伟[导读] 摘要:在现场实际运用中发现,ZPW-2000A预叠加电码化双频发送设备的低频编码电路在特定运营场景下,存在机车信号信息升级或乱显示的安全隐患。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部山东济南 250001摘要:在现场实际运用中发现,ZPW-2000A预叠加电码化双频发送设备的低频编码电路在特定运营场景下,存在机车信号信息升级或乱显示的安全隐患。
通过优化发送设备的低频编码电路,可以使发码设备发送的低频信息恢复正常。
关键词:预叠加;电码化;编码电路;优化 2018年11月14日,兖石线59077次列车在甲站IG发车时,XI出站信号机开放绿灯,但列车越过XI信号机后机车信号显示HU码输出制动。
经过调查,该车之前由下行正线反向驶入IG,然后再从IG下行正线正向发车,如图1所示。
故障原因为当列车反方向正线进站时,XFM/SFJM发码设备的SFGPJ通过SFJMJ第八组前接点励磁吸起,因当时列车停在IG,造成SFGPJ通过IGJF第7组后接点处于自闭吸起状态,XFM/SFJM发码设备构通SF接车的低频编码电路,由于SFGPJ一直处于吸起状态,造成列车越过XI出站信号机且未出清IG时收到HU。
当IG 空闲时SFGPJ落下,XFM/SFJM正向发码恢复正常,如图2、3所示。
在这种场景下,XI出站信号机点亮绿灯,无论区间列车占用情况如何,在列车未出清IG且已越过XI后,收到HU码。
为确保地面信号显示与低频信息的一致性,对ZPW-2000A预叠加电码化双频发送设备的低频编码电路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低频编码电路,可以使地面信号和机车信号显示一致,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运输效率。
1 ZPW-2000A站内电码化双频发送设备原理如图1所示,为标准车站甲站示意图及载频布置,以下行线为例,下行线共计设置两套发送设备。
非电化区段480轨道电路预叠加
ZPW-2000A电码化
根据铁道部文件铁运函[2003]196号{关于规范ZPW—2000自动闭塞上道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满足主体化机车信号和列车超速防护对轨道电路高安全、高可靠的要求,在引进UM71轨道电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ZPW—2000型自动闭塞符合无绝缘、双方向、速差式自动闭塞的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传输性和较高的分路灵敏度,具备全程断轨(电气折断)检查功能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该系统经郑武线实际运用,证明设备工作稳定、可靠,并已通过部技术鉴定。
经研究决定,为提高我国铁路自动闭塞装备水平,必须采用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设备统一我国铁路自动闭塞制式,今后凡新建自动闭塞应统一采用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既有线自动闭塞也应逐步改造为该制式系列。
在提速区段半自动闭塞接近区段应采用该制式轨道电路。
根据部技术政策要求,为保证机车信号信息的连续性,自动闭塞区段正线接、发车进路和提速的半自动闭塞区段接进路电码化均采用叠加预发码方式。
在电化区段ZPW-2000A可参照UM71、WG—2lA电码化方式(已在哈大、武广线成功采用)。
而非电化区段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未做过站内配套电码化结合工作,没有运用经验。
因此,必须研制适用于非电化区段25Hz、480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电码化制式,为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的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电码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ZPW—2000型自动闭塞系统的实施,因此,铁道部要求尽快研发,以配合ZPW-2000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上道。
此项工作前不久已由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的电码化课题组完成。
研制概况
为保证提速后铁路运输的安全,站内电码化信息应能够连续不断地向机车发送,使机车能够随时可靠地接收到电码化信息。
目前,国内非电化区段采用的预叠加电码化方式,为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俗称480)预叠加8、18信息移频制式。
电化区段采用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8、18信息移频电码化方案。
武广线、哈大线四平—大连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UM71、WG-2lA电码化,25 HZ相敏轨道电路预叠加UM71电码化的出发点是为了
确保在时间上连续。
逐段预先发码时,列车接近后任一瞬间均有两个区段在发码,为防止相邻轨道的送、受电端相混以及列车头部所在区段的入口电流值应满足机车信号接收灵敏度的要求,故在设计控制电路时必须保证两路发送任一瞬间每一路只向一个区段发码。
研制非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480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糸列(或UM71系列)电码化时,可借鉴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的预叠加电码化方式。
因发码时轨道继电器两端既有25 Hz(或50Hz) 轨道电路信息又有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电码化信息,叠加时应加设隔离设备,课题组开发了具有“故障—安全”性能的隔离设备,提高了隔离设备的衰减性能,在满足入口电流的前提下减少电缆上的发码电压。
研制工作主要就是针对上述几点进行攻关。
由于主攻方向明确,课题组在相关的轨道电路、机车信号、电气集中以及各种制式的电码化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研发经验。
在铁道部、铁路局、设计院、工厂和施工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全部研制任务。
系统设计原则
(1) 正线区段(包括无岔和道岔区段)
为“逐段预先发码”,保证列车在正线区段行驶的全过程,地面电码化能不间断地发送机车信号信息。
侧线区段为占用叠加发码。
(2) 站内电码化—般在下行方向固定使用1700 Hz;上行方向固定使用2000Hz。
(3) 接车进路、发车进路分别设置一套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发送设备。
(4) 为满足主体化机车信号和列车超速防护的需要,在非电化区段,入口电流也按电化区段统一,即1700Hz、2000 Hz、2300 Hz为500mA,2600Hz为450mA。
(5)在25 Hz相敏轨道电路既有器材不变的前提下,考虑了受电端ZPW-2000
系列(或UM71系列)信号最大串入量后,电码化轨道电路在道碴电阻为1.0Ωkm,并安装补偿电容时极限长度可达1.2km,入口电流能够满足机车信号接收灵敏度的要求。
(6) 改进480轨道电路送、受电端变压器,电码化轨道电路在道碴电阻为1.0Ω·km,并安装补偿电容时极限长度可达1.2km,入口电流能够满足机车信号接收灵敏度的要求。
(7) 当同时发送25 Hz(或50Hz) 轨道电路信息、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信息时,电缆内的合成电压不超过电缆允许的最高耐压500V。
(8) 逐段预叠加发码时,任一瞬间每—路发送只接向一段电码化道电路,从而确保了入口电流值及发送不超负荷。
各轨道电路虽采用并联接入的叠加发码方式,仍能确保彼此互不相混。
(9) 25 Hz电码化轨道电路室外送、受电端BG2-130/25轨道变压器端子固定,只需送电端室内调整。
(10)50 Hz交流连续式电码化轨道电路室外送、受电端BGI-80和BZ4—U轨道变压器端子固定,只需送电端室内调整。
(11)为实现叠加发码而采用的隔离设备,当出现铁路信号技术中规定的任何故障时,能确保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机车信号信息串入轨道继电器(包括JRJCl-70/240二元二位轨道继电电器和JZXC-480轨道继电器)两端电压,不使继电器错误励磁,故隔离设备故障后电码化信息不会使继电器错误励磁,即隔离设备具有“故障—安全”性能。
(12)电码化轨道电路不降低原轨道电路的基本性能及自动化技术水平。
(13) 其他应满足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自动闭塞技
术条件和铁路车站电码化技术条件的要求。
结束语
因借助电码化专题组的技术积累,以及目前全国铁路丰富的电码化实施经验,故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室内测试、试验等结果表明:原预叠加电码化的控制电路、经完善后的机车信号发送部分与轨道电路的接口、电码化轨道电路等三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应用在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工程中是可行的,可以实现“故障一安全”原则,能够满足ZPW—2000系列(或UM71系列)工程或其他拄术条件类似的工程要求。
2003年11月10日,站内480轨道电路预叠加ZPW—2000A电码化在京沪线于官屯、黄河崖、三唐三个站顺利开通启用,它标志着ZPW—2000A作为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推广制式实现初战告捷。
于官屯至三唐的顺利开通,为ZPW—2000新制式在全路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必将大大加快新制式在全路的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