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冲刺精品复习 病句专题讲解——句式杂糅
- 格式:pptx
- 大小:444.19 KB
- 文档页数:21
中考句式杂糅病句专题讲解句式杂糅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式混杂在一起,导致语句结构混乱。
通过对今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可以发现,出现频率较多的句式结构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十类:一、表被动典型结构为“被(受)……所”。
例如:“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应修改为“深受群众喜爱”或“深为群众所喜爱”。
二、表原因典型结构包括“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结果”、“之所以……的原因”、“关键在于……”、“……决定性作用”、“……的原因(起因)”、“由……诱发(所致)”等。
例如:“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应修改为“原因是执法作风不正”或“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三、表目的典型结构为“把……达到”、“供……之便”、“防止……不再……”等。
例如:“我们要下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
”应修改为“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到先进水平”或“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
四、表条件典型结构包括“需要……不可”、“非……才行”、“根据……状况”、“从……状况出发”等。
例如:“当然,要搞好跨学科渗透和综合,并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应修改为“需要下一番功夫”或“非下一番功夫不可”。
十、表数量大约30%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这只太空马桶的造价高达三千万美元。
一)整体把握,抓硬伤我回头一瞄,发现柜台前有一位肤色黧黑的中年农村妇女站着。
尊敬老师的学生,会得到人们的好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比较清晰。
二)深入思考,摸规律伯乐相马”已为人熟知,但实际上马可以投伯乐,伯乐也可以识马,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可以发挥出来。
也”这个副词,常用在并列复句中表并列关系,但往往有强调的作用。
三)归纳总结,明方法1)长句紧缩,抓主干。
有些句子修饰成分多,宜用紧缩法,把主干突出来,这样语病往往就一目了然了。
全国高中高考语文“病句辨析修改”考点讲解及规律总结【考点讲解】一、考查形式该知识点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E.病句辨析常用选择题考查,修改病文,常用简答题,与完整连贯综合考查。
二、知识讲解高考考纲明确要求掌握病句类型有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项定语是指主语、宾语中心语前的多个定语,它们一般按照语法规则排列,如果排列不当,就会出现语病。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从离中心语最远的算起):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②表指称或数量的词或短语;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表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2、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项状语指的是动词前的多个修饰成分,它们应按照语法规则合理修饰该动词,否则,就会出现语病。
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一般依照以下原则(从离中心语最远的算起):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②表时间的词或短语;(D表处所的词或短语;④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词短语;⑤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
另外,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一般紧挨着中心语。
3、并列词语或短语次序不当。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与分句的主语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
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这种病例通常发生在主语“是”宾语的句子中。
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都有固定搭配,不能取(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缺主语。
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1)主语套在介语短语中,造成主语残缺。
杂糅病句类型解析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杂糅病句类型解析”这一专题。
一、考点描述病句题属于浙江高考高频考点,应予重视。
“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查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要求掌握的病句类型有六类: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备考时,大家可针对这六种类型逐一梳理相关知识要点,通过对典型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明了每一种病句类型的错误特征,从而掌握基本的语法、逻辑知识,从理性的层面掌握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这一讲,我们将重点介绍结构混乱这一考点。
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是近几年浙江高考的热门考点,在2018、2019年浙江卷中皆有出现。
二、结合课标解读考点我们来结合课标解读一下本考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程目标中有两个具体要求都与病句考点有关:对照新课标,无论是“语言积累与建构”中“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还是“发展逻辑思维”中“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律,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都与修改病句这一考点密切关联。
要求我们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等方面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疑难点表现这一讲,我们主要针对病句题型中“句式杂糅”这一疑难点进行解析。
“句式杂糅”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混乱的语病现象。
“句式杂糅”是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的难点。
很多同学在读题时能感知句子中存在语病,却不知道具体的语病点,不明白修改这类语病的方法。
四、解决策略下面,我们就分别从主语杂糅、谓语杂糅、介词和宾语结构杂糅、主谓和动补短语杂糅、受事前后置之间杂糅、前后牵连六个“句式杂糅”中的常见难点入手,逐一讲授解决策略。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项复习(句式杂糅)【知识讲解】句式杂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造成了语句结构混乱。
1、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解析:本句的结构是两种句式混在一起。
一是“……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二是“…….需求高涨,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2、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解析:句式杂糅。
我们发现问题和现象反映问题两套句式杂糅在一起。
可以把“反映”改成“发现”。
3.划分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有时句子成分没法划分出现不止一个主谓宾时考虑句式杂糅。
尤其注意特殊的标志,句子中如果含有某些词语可能出现句式杂糅。
(1)是由于……决定的(是由……决定的/是由于……)(2)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是以……为目的的)(3)他的死是为了……而死的(他的死是为了……/他是为了……而死的)(4)……的原因,是因为……(……的原因是……/……是因为……)(5)……的原因,是由于……(……的原因是……/……是由于……)(6)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的原因)(7)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8)……的原因主要是……所致(……的原因主要是……/……主要是……所致)(9)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10)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11)关键的问题是……在起决定作用(关键的问题是……/是……在起决定作用)(12)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13)经过……下(经过……/在……下)(14)由于……下(由于……/在……下)(15)由于……领导下(由于……领导/在……领导下)(16)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17)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18)以……即可(以……为宜/……即可)(19)有……组成(有……/由……组成)(20)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是由……配制而成的)(21)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22)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3)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24)打着……为幌子(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25)并非是……(并非……/并不是……)(26)听到……的噩耗传来(听到……的噩耗/……的噩耗传来)(27)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为……所欢迎)(28)变得分外……多了(变得分外……/变得……多了)(29)比去年同期相比……(比去年同期……/跟去年同期相比……)(30)……的特点是……的独到之处(……的特点是……/……有……的独到之处)高考语文病句修改分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句式杂糅)一、找到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高考语文病句复习: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是指把本来两个结构合理、表意清楚的句子糅合在一起,引起结构混乱,造成表意不明。
句式杂糅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之一。
例:据《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
答案“据《太平广记》记载了”句式杂糅,应为“《太平广记》记载的”。
【常见句式杂糅】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是为了……为目的(是为了……)(以……为目的)3.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4.由于……下(由于……)(在……下)5.经过……下(经过……)(在……下)6.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7.造成……的重要原因,是由于……(重要原因是……)(是由于……造成的)8.环境污染源是动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源是动物)(环境污染由动物造成)9.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10.因为……的原因(因为……)(是……的原因)11.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12.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13.成分是……配置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14.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15.关键是……起主导作用(关键是……)(由……起主导作用)16.关键是……起决定作用17.关键是……分不开的(关键是……)(与……分不开的)18.根本原因是……的结果(根本原因是……)(是……的结果)19.主要原因是……在作怪(主要原因是……))是……在作怪)20.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以……为中心)21.基于……的基础上(基于……)(在……基础上)22.受……困扰下(受……困扰)(在……困扰下)23.曾被……束缚的(在……束缚下)24.采用以……的说法为准(采用……的说法)(以……为准)2、中途易辙中途易辙的特征是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使前一句话的意思游离。
高考病句辨析之“句式杂糅”病因例析及辨析技巧点拨句式杂糅是高考语病辨析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在高考复习中,如何有效的帮助考生把握这一考点,余以为,可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帮学生弄清句式杂糅产生的原因,二是针对每一种病因指点辨析技巧。
下边笔者从七个方面总结一下句式杂糅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答题技巧。
一、不明固定格式造成的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句子均有固定格式,如果不明这些固定格式,在使用中将两种固定格式糅合到一句话中,就会出现句式杂糅的现象。
一般来说,由不明固定格式造成的句式杂糅在句式杂糅中占绝大多数。
[例1]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2005年全国卷)此句是“如果……”和“当……时”两种格式的杂糅。
修改时,或改为“当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会很幸福,很快乐。
”,或去掉句中的“时”。
[例2]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2004湖北卷)此句是“研究发现”和“研究表明”两种格式的杂糅,修改时,选择其中的一种表述方式即可。
[例3]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2004湖北卷)该句是“这要看……”和“这要由……决定”两种格式的杂糅。
改法有两种——“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或“这要由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决定”。
[例4]“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2004重庆卷)该句是“之所以……是因为……”和“我认为……是……”两种格式的杂糅。
修改时可任选一种格式即可。
[例5]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病句中的句式杂糅专题讲解(强烈推荐)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
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简言之: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句式结构。
句式杂糅是指一句话两种结构形式纠缠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成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
出现杂糅语病,往往是组织语言时,先选用一种说法,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又换成了另一种说法,结果两种说法套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副似是而非的面目,半截是这种结构,半截是那种结构。
一、表被动1、受……所修改意见:“受……”或“为……所……”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解析:“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与“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
有“为……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
例如: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修改:“深受群众喜爱”或“深为群众所喜爱”二、表原因2、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修改意见:“原因是……”或“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例如: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修改:“原因是执法作风不正”或“是不正之风在作怪”。
例如: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修改:“主要原因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或“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3、由于……结果修改意见:“由于……”或“……结果”例如: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由于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
修改:“是由于社员们的精心管理”或“是社员们精心管理的结果”4、之所以……的原因修改意见:“之所以……”或“……的原因”例如: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
(完整)病句中的句式杂糅专题讲解(强烈推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病句中的句式杂糅专题讲解(强烈推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病句中的句式杂糅专题讲解(强烈推荐)的全部内容。
病句中的句式杂糅专题讲解(强烈推荐)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
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
(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简言之: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句式结构。
句式杂糅是指一句话两种结构形式纠缠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成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
出现杂糅语病,往往是组织语言时,先选用一种说法,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又换成了另一种说法,结果两种说法套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副似是而非的面目,半截是这种结构,半截是那种结构。
一、表被动1、受……所修改意见:“受……”或“为……所……"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解析:“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与“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有“为……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
例如: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修改:“深受群众喜爱”或“深为群众所喜爱"二、表原因2、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修改意见:“原因是……”或“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例如: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修改:“原因是执法作风不正”或“是不正之风在作怪”.例如: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