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小山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课后答案

张小山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课后答案

张小山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课后答案
张小山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课后答案

第二章随机现象与基础概率练习题:

1.从一副洗好的扑克牌(共52张,无大小王)中任意抽取3张,求以下事件的概率:(1)三张K;

(2)三张黑桃;

(3)一张黑桃、一张梅花和一张方块;

123121312525150850

(3)一张黑桃、一张梅花和一张方块。

A=“第一张为黑桃”

设:

1

A=“第二张为梅花”

2

A=“第三张为方块”

3

则 ()()()()123121312//P A A A P A P A A P A A A ==

131313

525150

??=0.017 注意,上述结果只是一种排列顺序的结果,若考虑到符合题意的其他排列顺序,则最终的结果为:0.017×6=0.102 (4)至少有两张花色相同。

设:1A =“第一张为任意花色”

2A =“第二张的花色与第一张不同”

3A =“第三张的花色与第一、二张不同”

2. ((2)两对在集体婚礼上结婚的夫妻最终都离婚了。

解:(1)某对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永不离异。 ()1()P A P A =-=3

110

-

=0.7 (2)两对在集体婚礼上结婚的夫妻最终都离婚了。

()()()P AB P A P B ==

33

1010

?=0.09 3.某班级有45%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80%学生喜欢打乒乓球;两种运动都喜欢的学生有30%。现从该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求以下事件的概率:

(1)只喜欢打羽毛球; (2)至少喜欢以上一种运动; (3)只喜欢以上一种运动; (4)以上两种运动都不喜欢。

解: 设:A =“喜欢打羽毛球” B =“喜欢打乒乓球” (1)只喜欢打羽毛球:

4. ( ( 0.337=

5. 解:设:

6. 投掷5颗骰子,恰好获得4个面相同的概率是多少?

解:设:

445456C p q -?=

4511115

666666

C ??????=0.019 第四章 数据的组织与展示

练习题:

1.有240个贫困家庭接受调查,被问及对政府的廉租房政策是否满意,有180个家庭

表示不满意,40个家庭表示满意,20个家庭不置可否,请计算表示满意的家庭占被 调查家庭的比例和百分比?

解:比例:

百分比:

0.1667×100%=16.67%

2.某中学初三数学教研室在课程改革后对初三(一)班的数学成绩做了分析,45名学生的成绩由好到差分为A 、B 、C 与D 四种,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条形图:

3.某镇福利院有老人50名,截止2009年9月,其存款数目如下表所示: 18000 3100 6200 5100 920 6000 2500 4850 2450 8500 9300 6000 3100 4600 3500 2950 4500 1200 3400 1400 1900 2800 5700 2900 4000 650 3150 2200 6100 3500 4100 800 850 6100 650 270 4100 4700 300 6050 10850

980

550

4250

8000

12100

8400

1650

400

2150

(1)根据上表的数据将上面数据分为4组,组距为5000元。

40

0.1667240

(2)根据分组绘制频数分布表,并且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

解:

(1)组距为5000元,分成的4组分别为0-5000元、5001-10000元、10001-15000元和15001-20000元。(2)频数分布表

存款数目分组频数百分比(%)累积频数累积百分比(%)

0-5000元35 70.0 35 70.0

5001-10000元12 24.0 47 94.0

10001-15000元 2 4.0 49 98.0

4.

○1

○2

○3

5.根据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的数据(data9),绘制武汉市初中生家庭总

体经济状况(a11)的累积频数图。

解:《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

A11 你觉得你家庭的总体经济状况属于

1)非常困难 2)比较困难 3)一般 4)比较富裕 5)非常富裕

SPSS操作的步骤如下:

○1依次点击Graphs→Bar,弹出一个窗口,如图4-4(练习)所示。

图4-4(练习) Bar Charts 窗口

○2选择Simple,点击Define按钮,弹出一个如图4-5(练习)所示的对话框。将变量“家庭

的总体经济状况(a11)”放在Category Axis栏中,选择Cum N of cases选项。

图4-5(练习) Define Simple Bar对话框

○3点击OK按钮,提交运行,SPSS输入如图4-6(练习)所示的结果。

图4-6(练习)初中生家庭总体经济状况累积类频数分布图

6.根据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的数据(data9),将节假日初中生与父母聊

天的时间(c11)以半个小时为组距进行分组,并绘制新生成的分组的直方图。

解:《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

C11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估算一天内在下面列出的日常课外活动上所花的时间大约为(请填写具体时间,没有则填“0”)

节假日:

9)和父母聊天_______小时

SPSS的操作步骤如下:

○1依次点击Transform→Recode→Into Different Variables,弹出一个窗口,如图4-7(练

习)所示。将变量“节假日初中生与父母聊天的时间(c11b9)”放置在Numeiric Variable

→Output栏中,分组之后生成的新变量命名为“c11b9fz”,标签Label命名为“节假日与

父母聊天时间分组”。

图4-7(练习) Recode Into Same Variables对话框

○2单击Old and New values按钮出现如图4-8(练习)所示的对话框,进行分组区间的设

置。“0-0.5小时”是一组,“0.5-1”小时是一组,“1-1.5”小时是一组,“1.5-2”小时是

一组,“2个小时以上”是一组。

图4-8(练习) Old and New

values对话框

○3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到如图4-7(练习)所示的对话框。点击OK按钮,完成新变量“节假日与父母聊天时间分组(c11b9fz)”的设置。

○4依次点击Analyze→Graphs→Histogram,出现如图4-9(练习)所示的对话框,将新生成的变量“节假日与父母聊天时间分组(c11b9fz)”放在Variable(s)栏中。

图4-9(练习) Histogram 对话框

○5点击OK按钮,提交运行,输出如图4-10(练习)所示的结果。

图4-10(练习)初中生节假日与父母聊天时间分组的直方图

上表中,“1.0”指示的是“0-0.5小时”,“2.0”指示的是“0.50-1小时”,“3.0”指示的是“1-1.5小时”,“4.0”指示的是“1.5-2小时”,“5.0”指示的是“2个小时以上”。从上表可以看到各个分组的频数及其相对应的百分比。

第五章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练习题:

1. 17名体重超重者参加了一项减肥计划,项目结束后,体重下降的重量分别为:

(1

(2

(3

(1)

“10”的频数是6,大于其他数据的频数,因此众数M O=“10”

○3均值:

(2)○1全距:R=max(x i)-min(x i)=16-2=14

○2四分位差:

根据题意,首先求出Q1和Q3的位置:

Q1的位置=

41

+

n

41

17+

=4.5,则Q1=8+0.5×(10-8)=9

Q3的位置=

4)1

(3+

n

4)1

17

(

3+

?

=13.5,则Q3=12+0.5×(12-12)=12 Q= Q3- Q1=12-9=3

(3)○1方差:

○2标准差: 3.52

S===

2.

(1

(2

3.某个高校男生体重的平均值为58千克,标准差为6千克,女生体重的平均值为48千克,标准差为5千克。请计算男生体重和女生体重的离散系数,比较男生和女生的体重差异的程度。

解:计算离散系数的公式:

男生体重的离散系数:

女生体重的离散系数:

男生体重的离散系数为10.34%,女生体重的离散系数为10.42%,男生体重的差异程度比女生要稍微小一些。

4.在某地区抽取的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如下:

按利润额分组(万元)企业数

200——299 19

300——399 30

(1

(2

(2)○1均值:

○2标准差:

5.根据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的数据(data9),运用SPSS统计被调查的初中生平时一天做作业时间(c11)的众数、中位数和四分位差。

解:《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

C11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估算一天内在下面列出的日常课外活动上所花的时间大约为(请填写具体时间,没有则填“0”)

平时(非节假日): 1)做作业_______小时

SPSS 操作步骤如下:

1依次点击Analyz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requencies ,打开如图5-1(练习)所示的对话框。将变量“平时一天做作业时间(c11a1)”,放置在Variables 栏中。

图5-1(练习) Frequencies 对话框

2单击图5-1(练习)中Frequencies 对话框中下方的Statistics (统计量)按钮,打开如图5-2(练习)所示的对话框。选择Quartiles (四分位数)选项,Median (中位数)选项和Mode (众数)选项。点击Continue 按钮,返回到上一级对话框。

图5-2(练习) Frequencies :Statistics 统计分析对话框 ○

3点击OK 按钮,SPSS 将输出如表5-1(练习)所示的结果。 表5-1 平时初中生一天做作业时间的中位数、众值和四分位差

从上表可以看出,平时初中生一天做作业时间的中位

数是2.5小时,众数是2小时,四分位差是1(即3.000-2.000)

个小时。

6.根据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的数据(data9),运用SPSS 分别统计初 中生月零花

钱的均值和标准差,并进一步解释统计结

果。

解:《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 F1 你每个月的零用钱大致为___________元。 SPSS 操作的步骤如下:

1依次点击Analyz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requencies ,打开如图5-3(练习)所示的对话框。将变量“每个月的零花钱(f1)”,放置在Variables 栏中。 图5-3(练习) Frequencies 对话框

N Valid 517

Missing 9

Median 2.500 Mode 2.0 Percentile s

25 2.000

50 2.500

75

3.000

○2单击图5-3(练习)Frequencies对话框中下方的Statistics(统计量)按钮,打开如图5-4(练习)

所示的对话框。选择Mean(均值)选项和Std.deviation(标准差)选项。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到如图5-3(练习)所示的对话框。

图5-4(练习) Frequencies:Statistics统计分析对话框

○3点击OK按钮,SPSS将输出如表5-2(练习)所示的结果。

表5-2(练习)初中生月零用钱的均值和标准差

从表5-2(练习)可以看出,“初中生月零用钱”的均值为109.80元,标准差为114.2元。

第六章正态分布

1.

○1

○2

○3

○4

2.,求:(1

(2

即:

45

(00.48

6

P Z

μ

-

<<=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可知:

45 6μ

-

=2.05

可得:32.7

μ=

(2)设该变量值为a,则:

即:

32.7

(0)(0)0.95

6

a

P Z Z

-

<<+<<+∞=

即:32.7

(

0)0.50000.956a P Z -<<+= 即:32.7

(0)0.456

a P Z -<<=

也即:32.7

(00.456

a P Z -<<-=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可得:32.7

1.646

a --=

可得:22.86a =

3. 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平均缺课天数为3.5,标准差为1.2。假设

(1(2(34. (1(2(3(4解:该社区10000名居民的体重服从的正态分布为2

(80,12)N 。

(1)○1体重在80千克至93千克之间居民占该社区全部居民人数的比例:

○2体重在80千克至93千克之间的居民的人数: (2)○1体重在90千克至105千克之间居民占该社区全部居民人数的比例:

○2体重在80千克至93千克之间的居民的人数: (3)○1体重在70千克至105千克之间居民占该社区全部居民人数的比例:

708010580

(

)1212(0.83 2.08)(0.830)(0 2.08)(00.83)(0 2.08)0.4812+0.2967=0.7779

P Z P Z P Z P Z P Z P Z --<<=-<<=-<<+<<=<<+<<= ○2体重在70千克至105千克之间的居民的人数: (4)○1低于68千克的居民占该社区全部居民人数的比例: ○2低于68千克的居民的人数:

5.

6.节假日:1)做作业_______小时

SPSS 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Graphs 中的P-P Plots ,弹出如图6-1(练习)所示的对话框。 图6-1(练习) P-P Plots 对话框

2将要分析的变量“节假日做作业的时间(c11b1)”放置在Variables 栏中,如图6-1(练习)所示,在Test Distritution 框中设定Normal (正态分布)。

○3点击OK按钮,就可以输出如图6-2(练习)所示的P-P图。

(a)(b)

图6-2(练习)节假日做作业时间的P-P图

上图中的(a)、(b)两图分别是P-P图和去势P-P图,图(a)中的横轴和纵轴分别是实际累积概率和理论累积概率,如果研究数据呈正态分布,则图中数据点应当与理论直线(对角线)基本重合,可以看出“节假日做作业的时间”的实际分布基本上与理论直线分布相差比较小。(b)去势P-P图反映的是按正态分布计算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之差的分布情况,如果研究数据呈现正态分布,则数据点将均匀地分布在y=0这条直线上下两边。图(b)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y=0这条直线上下两边,

1.

根据上表可以绘制出25个样本均值的相对频数分布,如下图所示: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2.某报刊为了对某市交通的便利情况进行调查,在全市随机抽取了56名市民,调

查其每天上下班大约在公交车上花费的时间,下表是56名市民做出的回答:(单位:分钟)

80 80 68 48 60 50 110 50 85 95 75 70 210 60 50 60 200 70 40 35 120 90 60 80 70 80 190 45 60 120 100 40 78 50 80 50 30 55 80 110 50 70 90 40 60 30 60 60 70 60 60

80

50

60

80

120

(1)请计算这56名市民上下班在公交车上花费的时间的平均数x 和标准差S 。 (2)求该市市民上下班在公交车上花费的平均时间的置信区间,置信度为95%。

n

2.8

3.5

6

2

4

1

2

3.8

1

5

(1)请计算这20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的平均数x 和方差S 。

(2)求该校20名学生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的置信区间,置信度为99%。

解:(1)均值:1

2.53456.7

2.842020

n

i

i X

x n

=+++==

==∑…+5

标准差:

(2)小样本单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在1α-的置信度下,总体均值μ

的置信区间为2

2

x t x t α

α??-+ ?

,该题 目中:=0.05α, 2.84x =,s=1.35,0.052

2

2.093t t α==(自由度为19)

,20n =

则:2

2.0930.63t α

== x 4. 目中: 可得总体比例P 的置信区间为()85.84%,94.16%。

5.某购物中心准备在甲乙两个城区选出一个建立一个新的购物中心,策划人员分别在甲城区随机抽取了200名居民,在乙城区随机抽取了240名居民,对其月消费额度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调查的结果:(单位:元)

来自甲城区的样本

来自乙城区的样本

1n =200 2n =240 1x =720 2x =640 1s =120

2s =88

(1)求12μμ-的95%的置信区间。 (2)求12μμ-的99%的置信区间。 解:(1)大样本两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

6. 来自甲社区的样本

来自乙社区的样本

1n =60 2n =64 1p =86%

2p =72%

(1)构造12P P -的90%的置信区间。 (2)构造12P P -的95%的置信区间。

解:(1)在置信度为1α-下两总体比例差12P P -的置信区间为:

(

)(

)12/12/p p Z p p Z αα?---+ ? 该题目中:120.14p p -=,1n =60,2n =64,/2 1.65Z α= 可得:(

)12/0.140.1185=0.0215p p Z α--=-

P P -的90%的置信区间为(0.0215,0.2585)。

解:(1)1

190781034

86.171212

i

i x

x n

=++=

=

==…+82

(2)小样本总体均值差12μμ-的区间估计,21σ≠2

2σ且1n ≠2n : 在置信度为1α-下两总体均值差12μμ-的置信区间为: 其中t 分布的自由度df :

该题目中,1286.1782.50 3.67x x -=-=

则在自由度为28,置信度为10.05-时0.052

2

2.048t t α==,

可得:

2.048 2.048 5.19=== 可得:(

)12 3.67 5.19-1.52x x --=-= 可得12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1.52,8.86)。

8.根据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的数据(data9),试以95%的置信度求武

1 ○

2Both 。 ○

3Continue ○

4 9. 汉市不与父母双亲住在一起(A7)的初中生的比例的置信区间?

解:《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

A7 你的居住情形是

1)与父母亲住在一起 2)仅与其他亲戚住 3)只与父亲住在一起

4)只与母亲住在一起 5)单独居住 6)和父母及其他亲戚一起居住

SPSS 的操作步骤如下:

1《武汉市初中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A7你的居住情形”这个题目有1)到6)六个选项,其中只有1)和6)是与父母亲双亲住在一起,其余的2)到5)都不是与双亲住在一起。

○2将变量“居住情形(a7)”进行变换,生成新变量“是否与父母双亲住在一起(a7fz)”,其中1)

与父母双亲住在一起,2)不与父母双亲住在一起。该步骤的操作步骤如下:

A. 依次点击Transform→Recode→Into Different Variables,打开如图7-3(练习)所示的

对话框。

图7-3(练习) Transform对话框

B.再将“你的居住情形(a7)”这个变量放置在Numeric Vavriable→output对话框中,如

图7-3(练习)所示,并在Output Variable框中给要生成的新变量命名为“a7fz”,点

击Change按钮后,新变量名字将出现在Numeric Vavriable→output中,Label是新变量

的标签,将之标示为“是否与父母双亲住在一起”。

1,在

Value

右侧框

Old→New

和1两个

1。则变○3

○4Both。○5点击Statitics按钮,出现如图7-6(练习)所示的对话框。设置置信水平为95%,点击Continue

按钮,返回到上一级对话框。

图7-6(练习) Explore:Statistics分析对话框

○6点击OK按钮,输出如表7-2(练习)所示的结果。

表7-2(练习)变量描述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12.06%的初中生没有与父母双亲住在一起,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没有与父母双亲住在一起的初中生的比例在9.21%—14.90%之间。

第八章单总体假设检验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教育统计学与SPSS课后作业答案祥解题目

教育统计学课后作业 一、P118 1 题目:10位大一学生平均每周所花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见表6-17.试问: (1)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是否相关? (2)比较两组数据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3)比较学生2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表6-17 学习时间与期末考试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习时间考试成绩40 58 43 73 18 56 10 47 25 58 33 54 27 45 17 32 30 68 47 69 解题步骤: (1)第一步:定义变量:“xuexishijian”、“xuexichengji”后,输入数据.如下图: 1

第二步:单击选择“分析(Analyze)”中的“相关(Correlate)”中的“双变量(Bivariate Correlations)”, 将上图中的“xuexishijian”和“xuexichengji”添加到右边变量框中,如下图: 第三步:点击“确定“后,输出结果如下图: 第四步:分析结果

3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714,p (双侧)为0.20。自由度 df=10-2=8时,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显著临界值表”知:r 0.05= 0.623 ; r 0.01=0.765。 因为0.765 > 0.714 >0.623,所以在0.05水平上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是相关显著的。 (2)SPSS 软件分析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1=12.037 ?X 1= 29.00 ;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2=12.437?X 2=56.00 根据差异系数公式可知: 学习时间差异系数为:%100?=X S CV S =12.037/29.00×100%=41.51% 学习成绩差异系数为:%100?= X S CV S =12.437/56.00×100%=22.27% 有上述结果可知学习时间差异程度大于学习成绩差异程度。 (4) 把学生2和学生9的期末考试成绩转化成标准分数: Z 2=(X -?X) /S= (73—56)/12.437=1.367 Z 9=(X-?X)/S=(68—56)/12.437=0.965 由上计算可知:学生2期末考试测验成绩优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二、P119 2 题目:某班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0,标准差10;化学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8;物理的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15.某生这三科成绩分别为95,80,80.试问 (1) 该生在哪一学科上突出一些? (2) 该班三科成绩的差异度如何?有无学习分化现象? (3) 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4) 三科的总平均和总标准差是多少? 解题步骤:

心理和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解析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 1名词概念 (1 )随机变量 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 答:总体(population )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 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 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 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 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 答:概率(probability), 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其描述性定义。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 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 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 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 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 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 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 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对客观 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凡是客观存在事物,都有数量的表现。凡是有数量表现的事物,都可以进行测量。心理 与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也有数量的表现。虽然心理与教育测量具有多变性而 且旨起它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难以准确测量。但是它毕竟还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在进行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对心理与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心理与 教育统计就是对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的科学工具。 ③广大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具体意义。 a. 可经顺利阅读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b. 可以提高心理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统计分析及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解析(第4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薛薇) 课后练习答案 第4章SPSS基本统计分析 1、利用第2章第7题数据采用SPSS频数分析,分析被调查者的常住地、职业和年龄分布特征,并绘制条形图。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常住地”,“职业”和“年龄”到变量中,然后,图表——条形图——图表值(频率)——继续,勾选显示频率表格,点击确定。 Statistics 户口所在 地职业 , 年龄 N Valid282282282 Missing00~ 户口所在地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中心城市] 200 边远郊区82 Total282 职业 (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国家机关24 商业服务业54 文教卫生18】公交建筑业15 经营性公司】 18 学校15

一般农户 35 种粮棉专业 户 4(种果菜专业 户 10 工商运专业户 ~ 34 退役人员17 金融机构35 现役军人3: Total282 、 年龄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20岁以下4/ 20~35岁146 35~50岁: 91 50岁以上41 Total282

《 分析: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为282份。常住地的分布状况是:在中心城市的人最多,有200人,而在边远郊区只有82人;职业的分布状况是:在商业服务业的人最多,其次是一般农户和金融机构;年龄方面:在35-50岁的人最多。由于变量中无缺失数据,因此频数分布表中的百分比相同。 2、利用第2章第7题数据,从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以及分布形状等角度,分析被调查者本次存款金额的基本特征,并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进行对比。进一步,对不同常住地储户存款金额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描述统计——描述,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中。点击选项,勾选均值、标准差、方差、最小值、最大值、范围、偏度、峰度、按变量列表,点击继续——确定。 分析:由表中可以看出,有效样本为282份,存(取)款金额的均值是,标准差为,峰度系数为,偏度系数为。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进行对比,由峰度系数可以看出,此表的存款金额的数据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更陡峭;由偏度系数可以看出,此表的存款金额的数据为右偏分布,表明此表的存款金额均值对平均水平的测度偏大。

数据分析课后答案spss教学提纲

数据分析课后答案 s p s s

习题1.3 統計資料 全国居民 N 有效 22 遺漏 0 平均數 1117.00 中位數 727.50 標準偏差 1015.717 變異數 1031680.286 偏斜度 1.025 偏斜度標準誤 .491 峰度 -.457 峰度標準誤 .953 百分位數 25 304.25 50 727.50 75 1893.50 (1).由表可知,全国居民的均值、方差、标准差、偏度、峰度分别为1117.00、1031680.286、1015.717、1.025、-0.457。 变异系数有公式计算得90.9325。 (2)中位数为727.50,上四分位数304.35,下四分位数为1893.50。 四分位极差由公式 得到1579.15 三均值由公式 得到913.1857。 (3)直方图 (%) *100cv _x s =1 31Q Q R -=3 141 2141Q M Q M ++=∧

(4)茎叶图 全国居民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9.00 0 . 122223344 5.00 0 . 56788 2.00 1 . 03 1.00 1 . 7 1.00 2 . 3 3.00 2 . 689 1.00 3 . 1 Stem width: 1000 Each leaf: 1 case(s)

(5) 由箱图可以看出并不异常点。 統計資料 农村居民 N 有效22 遺漏0 平均數747.86 中位數530.50 標準偏差632.198 變異數399673.838 偏斜度 1.013 偏斜度標準誤.491 峰度-.451 峰度標準誤.953 百分位數25 239.75 50 530.50 75 1197.00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报告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 )·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和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和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是( 协方差 )与X 和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 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 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 B.标志值 C.变量值 D.数量标志值 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 B.抓住事物本质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及时性 D.随机性 6. 在直线回归方程Yc =a+bx中,b表示( )。 增加1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增加1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 增加1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合格品率 D、人口密度 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 A.原来的2倍 B.原来的4倍 C.原来的1/2倍 D.原来的1/4倍 四、简答题 1.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哪些意义?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教育统计学,就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既是统计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学科体系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方法论分支;从学科性质来看,教育统计学又属于统计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2、描述统计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简单明白的统计量数来描述庞大的资料,以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又叫分析统计,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我们所研究的全体对象(即总体)中,按照等可能性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在样本所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的情况进行科学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 3、在自然界或教育研究中,一种事物常存在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获得几种可能的结果,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具的特点: (1)一次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 (2)在实验之前不能确切知道哪种结果会发生; (3)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这样的实验。 4、总体,也叫做母体或全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当所研究的总体数量非常大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其中一部分个体来观测,由此来推断总体的信息,从总体中抽出的这部分个体就称为样本,它是用以表征总体的个体的集合。 通常将样本中样本个数大于或等于3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小于30个的称为小样本。 5、复置抽样指每次抽出的个体经观测后,仍放回原总体,然后再从总体中抽取下一个个体。 6、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叫做总体参数,简称参数。反映样本特征的量数叫做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参数是总体的真正数值,是固定的常量,理论上应该通过计算总体中全部个体的数值而获得,但由于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很大,总体参数往往很难获得,在统计分析中一般通过样本的数值来估计。在进行推断统计时,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的参数。 第二章 1、按照数据的来源,可分为计数数据和度量数据;按照数据的取值情况,可分为间断性数据和连续性数据;按照数据的测量水平,可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 2、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排序、统计分组、绘制统计图表等。 3、表的结构要简洁明了;表的层次要清晰;主谓分明。 4、连续性数据:(2),(3);间断性数据:(1),(4)。 5、略 6、(1)50;(2)75;(3)34;(4)5;(5)45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负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数量指标;单位成本属于质量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二、判断题 1、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答案提示: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 ) 2、工业产值属于离散变量;设备数量属于连续变量。(×;答案提示:工业产值属于连续变量;设备数量属于离散变量) 3、中位数与众数不容易受到原始数据中极值的影响。(√;)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精选-《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 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 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 B.标志值 C.变量值 D.数量标志值 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 B.抓住事物本质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及时性 D.随机性 6. 在直线回归方程Yc =a+bx中,b表示( )。 A.x增加1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 B.y增加1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 C.y增加1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 D.x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合格品率 D、人口密度 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 A.原来的2倍 B.原来的4倍 C.原来的1/2倍 D.原来的1/4倍 四、简答题 1.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哪些意义? 答:(1)教育统计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具; (2)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利于教育行政和管理工作者正确掌握情况,进行科学决策; (3)教育统计是教育评价不可缺少的工具; (4)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利于训练科学的推理与思维方法。 2.统计图表的作用有哪几方面? 1)表明同类统计事项指标的对比关系; (2)揭示总体内部的结构; (3)反映统计事项的发展动态; (4)分析统计事项之间的依存关系; (5)说明总体单位的分配; (6)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7)观察统计事项在地域上的分布。 3.简述相关的含义及种类。 答:相关就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标准答案(第8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第8章)

————————————————————————————————作者:————————————————————————————————日期: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薛薇) 课后练习答案 第8章SPSS的相关分析 1、对15家商业企业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同时聘请相关专家对这15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分,结果如下表。 编号客户满意度得分综合竞争力得分编号客户满意度得分综合竞争力得分 1 90 70 9 10 60 2 100 80 10 20 30 3 150 150 11 80 100 4 130 140 12 70 110 5 120 90 13 30 10 6 110 120 14 50 40 7 40 20 15 60 50 8 140 130 请问,这些数据能否说明企业的客户满意度与其综合竞争力存在较强的正相关,为什么? 能。步骤:(1)图形→旧对话框→散点/点状→简单分布→进行相应设置→确定;(2)再双击图形→元素→总计拟合线→拟合线→线性→确定

(3)分析→相关→双变量→进行相关项设置→确定 相关性 客户满意度得分综合竞争力得分客户满意度得分Pearson 相关性 1 .864** 显著性(双尾).000 N 16 15 综合竞争力得分Pearson 相关性.864** 1 显著性(双尾).000 N 15 15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两者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864,说明存在正的强相关性。

2、为研究香烟消耗量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收集下表数据。(说明:1930年左右几乎极少的妇女吸烟;采用1950年的肺癌死亡率是考虑到吸烟的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可显现)。 国家1930年人均香烟消耗量1950年每百万男子中死于肺癌的人数 澳大利亚480 180 加拿大500 150 丹麦380 170 芬兰1100 350 英国1100 460 荷兰490 240 冰岛230 60 挪威250 90 瑞典300 110 瑞士510 250 美国1300 200 绘制上述数据的散点图,并计算相关系数,说明香烟消耗量与肺癌死亡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香烟消耗量与肺癌死亡率的散点图(操作方法与第1题相同) 相关性 人均香烟消耗死于肺癌人数 人均香烟消耗Pearson 相关性 1 .737** 显著性(双尾).010 N 11 11 死于肺癌人数Pearson 相关性.737** 1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与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与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与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与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就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就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就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就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就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就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与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就是( 协方差 )与X 与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2.评价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当r 在0、5~0、8之间时,表示( C )。 A 无相关 B 低度相关 C 中等相关 D 高度相关 3.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D )。 A 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的两变量都不就是随机的;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doc (1)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SPSS的中文全名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后改名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英文全名是: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2、SPSS的两个主要窗口是数据编辑器窗口和结果查看器窗口。 ●数据编辑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 ●结果查看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现实管理SPSS统计分析结果、报表及图形。 3、SPSS的数据集: ●SPSS运行时可同时打开多个数据编辑器窗口。每个数据编辑器窗口分别显示不同 的数据集合(简称数据集)。 ●活动数据集:其中只有一个数据集为当前数据集。SPSS只对某时刻的当前数据集 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4、SPSS的三种基本运行方式: ●完全窗口菜单方式、程序运行方式、混合运行方式。 ●完全窗口菜单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所有的分析操作都通过菜单、按 钮、输入对话框等方式来完成,是一种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使用方式,最大优点是简 洁和直观。 ●程序运行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统计分析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手工 编写SPSS命令程序,然后将编写好的程序一次性提交给计算机执行。该方式适用 于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工作。 ●混合运行方式:是前两者的综合。 5、.sav是数据编辑器窗口中的SPS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 .spv是结果查看器窗口中的SPSS分析结果文件的扩展名 .sps是语法窗口中的SPSS程序 6、SPSS的数据加工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编辑、数据等菜单中;统计分析和绘图功能主要集中在分析、图形等菜单中。 7、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也称随机抽样,是指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从包括总体N个单位的抽样框中随机地 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个单位抽入样本的概率是相等的。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优点:简单、直观,在抽样框完整时,可直接从中抽取样 本,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比较方便。局限性:当N很大时,不易构造 抽样框,抽出的单位很分散,给实施调查增加了困难。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 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优点:保证样本的结构与总体的 结构比较相近,从而提高估计的精度,组织实施调查方便(当层是以行业或行政区 划分时),既可以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也可以对各层的参数进行估计。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将总体中若干个单位合并为组(群),抽样时直接抽 取群,然后对选中群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实施调查。优点:抽样时只需群的抽样框, 可简化工作量;调查的地点相对集中,节省调查费用,方便调查的实施。缺点:估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DOC

o o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比较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比例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结构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强度相 对指标。2最小 值。345、正J 6于 重点7;总 8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若某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 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 13 1 100%, ) 2 3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5、统计调查按调查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6、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如果移动项数为偶数项,只要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如果移动项数为奇数项,则要进行二次移动平均。(×;答案提示: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 时,如果移动项数为奇数项,只要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如果移动项数为偶数项,则要进行二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解析(第4章)

WORD 格式整理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薛薇) 课后练习答案 第 4 章 SPSS基本统计分析 1、利用第2章第7题数据采用SPSS频数分析,分析被调查者的常住地、职业和年龄分布特征,并绘制条形图。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常住地”,“职业”和“年龄”到变量中,然后,图表——条形图——图表值(频率)——继续,勾选显示频率表格,点击确定。 Statistics 户口所在职业年龄 地 Valid282282282 N Missing 000 户口所在地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Cumulative Percent Percent 中心城市20070.970.970.9 Valid 边远郊区8229.129.1100.0 Total282100.0100.0 职业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Cumulative Percent Percent 国家机关248.58.58.5 商业服务业5419.119.127.7 文教卫生18 6.4 6.434.0 公交建筑业15 5.3 5.339.4 Valid 经营性公司18 6.4 6.445.7学校15 5.3 5.351.1 一般农户3512.412.463.5 种粮棉专业 4 1.4 1.464.9 户

WORD 格式整理 种果菜专业 10 3.5 3.568.4 户 工商运专业 3412.112.180.5户 退役人员17 6.0 6.086.5 金融机构3512.412.498.9 现役军人3 1.1 1.1100.0 Total282100.0100.0 年龄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Cumulative Percent Percent 20 岁以下4 1.4 1.4 1.4 20~35 岁14651.851.853.2 Valid 35~50 岁9132.332.385.5 50 岁以上4114.514.5100.0 Total282100.0100.0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完整版50612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之为随机变量 总体:又称为母全体、全域,指据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次数: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成为频数,用f表示 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频率通畅用比例或百分数表示概率:又称机率。或然率,用符号P表示,指某一事件在无限的观测中所能预料的相对出现的次数,也就是某一事物或某种情况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统计量: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叫做特征值 参数:总体的特性成为参数,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观测值:在心理学研究中,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也就是具体数据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选用统计方法有哪几个步骤 首先要分析一下试验设计是否合理,即所获得的数据是否适合用统计方法去处理,正确的数量化是应用统计方法的起步,如果对数量化的过程及其意义没有了解,将一些不着边际的数据加以统计处理是毫无意义的 其次要分析实验数据的类型,不同数据类型所使用的统计方法有很大差别,了解实验数据的类型和水平,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至关重要 第三要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如总体方差的情况,确定其是否满足所选用的统计方法的前提条件 4.什么叫随机变量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否属于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定义:①率先无法确定,受随机因素影响,成随机变化,具有偶然性和规律性②有规律变化的变量 5.怎样理解总体、样本与个体 总体N:据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又称为母体、样本空间,常用N表示,其构成的基本单元为个体。特点:①大小随研究问题而变(有、无限)②总体性质由组成的个体性质而定 样本n: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交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数目用n表示,又叫样本容量。特点:①样本容量越大,对总体的代表性越强②样本不同,统计方法不同 总体与样本可以相互转化。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有时个体又叫做一个随机事件或样本点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20=2×10)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 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样本 2.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 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 3.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 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 4.为了解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5000户进行调查,其中30%回答他们的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300元以上。此处5000户是样本5.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产品等级 6.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工资收入 7.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 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8.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学生,从 女生中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分层抽样 9.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 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 10.某班级有100名学生,为了了解学生消费水平,将所有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序后,在前 十名学生中随机抽出成绩为第3名的学生,后面依次选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名同学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系统抽样 11.在频数分布表中,某一小组中数据个数占总数据个数的比例称为频率 1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累积频率 13.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14.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15.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环形图16.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线图 17.当我们用图形描述甲乙两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环形图 18.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39.19 19.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89 20.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为 3250元21.为了解某行业12月份利润状况,随机抽取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 别为65、23、54、45、39,那么这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45.2 22.某专业共8名同学,他们的统计课成绩分别为86、77、97、94、82、90、83、92,那 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88 23.某班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六组:1)1小时及以下;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5小时;6)5小时及以上,则5小时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 近似为5.5小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