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site寄生虫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318.96 KB
- 文档页数:18
寄生虫一、名解1、寄生生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收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二者的生活关系称为寄生。
2、寄生虫parasite:过寄生生活的生物中,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称为寄生虫。
3、机会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阶段,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此类寄生虫称为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4、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5、中间宿主:指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所寄生的宿主。
6、保虫宿主(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7、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正常发育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成虫。
此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8、土源性蠕虫:有些寄生虫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它的虫卵或幼虫直接在土壤中发育至感染阶段而感染人,这种寄生虫被称为土源性寄生虫,为直接型生活史。
9、生物源性蠕虫:有些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才能感染人,称为生物源性寄生虫,为间接型生活史。
10、带虫免疫(premunition):某些寄生虫感染后,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药物驱虫后,宿主免疫力随之消失。
11、伴随免疫:活的成虫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虽对体内原有的成虫不发生影响,可以存活,这种活动性感染与免疫力并存的免疫状态称伴随免疫。
12、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中,能感染人体的阶段称感染阶段。
13、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称为异位寄生。
1.parasite(寄生虫):某些低等动物在外界丧失营自生生活的能力必须长期或暂时寄居于其它生物的体内以获得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对宿主造成损害的低等生物。
2.host(宿主):为寄生虫提供营养和生存、繁殖的场所并受到损害的生物。
3.definitive host(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期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终宿主。
4.intermediate host(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发育或变态所必需的宿主称中间宿主。
5.reservoir host(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不仅在人体寄生,还可以感染某些脊椎动物,并完成与人体内相同的生活阶段,感染的脊椎动物作为人类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起保虫和储存的作用,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或储蓄(存)宿主。
6.paratenic host or transfer host(转续宿主):某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体内,虽能生存,但不能继续发育,长期处于幼虫阶段,当此幼虫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才能发育为成虫。
这种非正常宿主被称为转续宿主。
7.life cycle(生活史):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转换的全部过程。
8.infective stage(感染期或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中有多个发育阶段,只有某一(些)阶段对人体具有感染性,这一(些)特定阶段称为感染阶段或感染期。
9.carrier(带虫者):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虽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可携带和传播病原体,称带虫者。
10.natural focus parasitic zoonoses(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人类的某些疾病是由动物传播引起的,寄生虫在动物之间自然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给人,此类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
11.concomitant immunity(伴随免疫):有些寄生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无杀伤或清除效应,但具有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幼虫再感染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伴随免疫。
Point:1寄生(parasitism)或寄生生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的关系。
2寄生虫(parasite):在寄生生活中,获得营养(得利)的一方称为寄生虫。
3宿主(host):被寄生的一方(受害者)称为宿主。
1共生:两个不同种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2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都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
3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既能过自由生活,又能过寄生生活的寄生虫。
4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寄生于宿主体内生活的寄生虫。
如消化道、肝、肺、组织细胞中。
5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生活在宿主体表或皮内的寄生虫。
6机会性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出现病症。
7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如:人是肺吸虫的终宿主。
8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又称储存宿主,有些蠕虫成虫或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种类的脊椎动物,这些动物不但储存病原体而且将寄生的寄生虫传播给人,起到传染源的作用。
如:犬是肺吸虫的保虫宿主。
10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or transport 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转续宿主),并不能发育至成虫,仅能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其有机会侵入正常宿主体内时,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
如:野猪是肺吸虫的转续宿主。
11感染途径(portal of infection):感染期(在生活史中对人具有感染性或感染力的时期)虫体侵入人体所经过的门户。
1、寄生虫(parasite):某些低等动物在外界丧失营自生生活的能力,必须长期或暂时寄居于其他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以获得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对其造成损害的低等动物。
2、宿主(host):在寄生关系中,被寄生而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3、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期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的宿主称终宿主。
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发育或变态所必须的宿主称中间宿主。
5、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不仅在人体寄生,还可感染某些脊椎动物,并完成与人体内相同的生活阶段,感染的脊椎动物作为人类寄生虫病的感染源,在流行病学上起保虫和储存的作用,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或储蓄(存)宿主。
6、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or transfer host):某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体内,虽能生存,但不能继续发育,长期处于幼虫阶段,当此幼虫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才能发育成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被称为转续宿主。
7、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宿主转换的全部过程。
8、感染期(infective stage):寄生虫生活史中有多个发育阶段,只有某一(些)阶段对人体具有感染性,这一(些)特定阶段称为感染阶段或感染期。
9、带虫者(carrier):人体感染寄生虫后虽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可携带和传播病原体,称带虫者。
10、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natural focal diseases):人类的某些疾病是由动物传播引起的,其病原体在动物间自然传播,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
11、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无杀伤和清除效应,但具有抵抗同种寄生虫再感染的能力,这种免疫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2、带虫免疫(premunition):某些寄生虫感染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使宿主体内寄生虫处于低密度、低繁殖的细胞内型,导致无明显症状的临床痊愈,并产生一定的抗特异性攻击的能力,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寄生虫名解1. 片利共生(commensalism):又称共栖,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现象。
2. 互利共生(mutualism):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的现象。
3. 寄生(parasitism):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的关系。
得益方是寄生虫,受害方是宿主。
4.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是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发育过程时,需经过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交替进行的现象。
5. 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包括寄生虫在外界发育,其感染阶段侵入宿主体内并移行到寄生部位,继续发育,繁殖直至排出体外等过程。
6.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ectoparasite):是某些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的寄生虫。
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
7.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是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是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又称储存宿主,有些人体寄生虫也可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体内,这些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成为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这些动物则是保虫宿主。
10.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或 transport host):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而保持其幼虫状态,当该幼虫有机会侵入其适宜宿主体内后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11.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是指宿主对寄生虫的保护性免疫既能清除体内已有的寄生虫,又能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
1.寄生虫parasite:指寄生生活关系中获利的的一方,他们是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2.Mutualism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获利并且相互依赖。
3.Parasitism寄生生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4. commensalism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5、intermediate host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6.definitive host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7.paratenic host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8.reservoir host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既能寄生于人,也可以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传播给人,从流行的角度看,这些脊椎动物称储存宿主,也称保虫宿主9.life cycle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称生活史.10.infective stage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史中能感染人的阶段11.Premunition带虫免疫:人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寄生虫的感染,但其血液中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叫带虫免疫。
12.parastic zoonoses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寄生虫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地传播,这种寄生虫病就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旋毛虫.13.Carrier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4. Ectopic parasitism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组织和器官内寄生称为异位寄生.15.suppressive infection隐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16.opportunistic parasite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群体内寄生时,通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可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致死.这类寄生虫称为机会性致病寄生虫.1.Protozoa医学原虫:单细胞真核动物,能够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可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性原虫.如疟原虫.2.opportunistic protozoa机会致病原虫:免疫力正常的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不表现不表现临床症状,暂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全时,这些原虫的繁殖能力和致病力增强起来,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类原虫即被称为3.Trophozoite滋养体:是原虫的活动,摄食和增殖的阶段,多为致病阶段.如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2.Relapse疟疾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未经按蚊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形成的休眠体,经较长时间休眠后进行裂体增殖,来自肝细胞的裂殖子进人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为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3.exo-erythrocytic cycle疟原虫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叫红细胞外期.人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均进行裂体增殖,其发育时间因种而异..蠕虫helminth指借助肌肉收缩而使身体作蠕形运动的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包括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所属各种动物.10. 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对再感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即获得性免疫.这种抵抗力主要表现为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囊尾蚴cysticercus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幼虫,俗称囊虫,虫体呈乳白色,半透明的囊状体,大小为5×10mm.由囊壁囊液组成,壁薄,有1个米粒大小的头节组成,头节结构同成虫.4,棘球蚴:是棘球绦虫的中绦期,为一种较大的囊.有一较厚的囊壁,内有充满囊液及大量的原头蚴.另外还有许多小的生发囊,附着在囊壁上,也可脱落悬浮于囊液中.5,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中的疾病.症状与寄生的部位有关.常见寄生于人体的皮下肌肉,脑部,眼等土源性线虫: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指土壤)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的线虫, 生物源性线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称为间接发育型。
1、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2、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受害。
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为寄生。
在寄生中收益的一方为寄生虫,受害的一方为宿主。
传染源:包括感染有寄生虫的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家畜、家养动物或野生动物)。
传播媒介:某些医学节肢动物能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这类节肢动物称为、、3、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4、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
如华枝睾吸虫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豆螺、召螺和淡水鱼体内,所以豆螺、召螺,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5、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
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6、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有些蠕虫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虽能存活,但仍保持幼虫阶段,不能发育为成虫,而对正常宿主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为转续宿主。
7、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既能感染人体,也能感染动物,人和动物均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储存和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
如感染血吸虫的牛和鼠均为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8、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
9、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在整个生活阶段有多个时期,能进入人体并继续发育的时10、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次感染产生完全抵抗力。
11、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寄生虫可通过各种途径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再进化过程中获得自我保护能力,能在有免疫力的宿主内长期存货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12、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医学寄生虫学名词解释1.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规律及其与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相互依赖,均能受益,称为互利共生。
3.偏利共生(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这种关系称为偏利共生。
4.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关系称寄生。
5.寄生虫(parasite):是指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
6.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是指寄生在宿主体表或暂时侵犯表皮组织的寄生虫。
7.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是指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组织、器官、细胞内或体液中的寄生虫。
8.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是指其生活史全部或至少其中部分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否则不能生存的寄生虫。
9.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是指既可营自生生活又可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在正常情况下营自生生活,只是在偶然情况下进入宿主体内营寄生生活。
10.偶然寄生虫(accidental parasite ):是指进入或附着于非正常宿主,但不能在此宿主中长期寄生的寄生虫。
11.终宿主(finial host/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终宿主。
1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13.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是人兽共患寄生虫,除可寄生在人体外,还可寄生在其他脊椎动物体内,完成与人体内相同的生活阶段,感染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寄生虫名词解释绪论生活史(life cycle)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parasitic zoonoses)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有些寄生虫可以一直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人偶然进入该地区时则可从脊椎动物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人,这类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寄生虫病就是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伴随免疫 (concomitant immunity)属于非消除性免疫见于血吸虫感染,活的成虫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体内原有的成虫不发生影响,可以存活下去,但对再感染时侵入的童虫有一定的抵抗力,称为伴随免疫。
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or. transport 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虫,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称为转续宿主。
带虫免疫(premunition)属于非消除性免疫一种类型,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对宿主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被清除,而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如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可引起异位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指一些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如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寄居在人体可引起内脏或皮肤等部位损害(幼虫移行症).循环抗原(CAg)活虫体排放至宿主体内的大分子微粒,主要是虫体排泄,分泌或表皮脱落物中具有抗原特性的物质. 隐性感染(suppressiveinfection)人体感染寄生原虫后,既没有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共生(symbiosis)生物界中,任何生物,只要在它们生命中的一段时间或终生与另一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就被称为共生(symbiosis)共栖(commensalism)两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物,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益;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物,双方均获得益处并互相依赖;寄生(parasitism)两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物,-方受益一方受到损害者则称为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