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精馏学生自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3
精馏单元自测题一、填空题1、蒸馏是分离的一种方法,蒸馏分离的依据是。
2、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但气相组成液相组成。
3、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液相泡点温度。
4、在精馏过程中,增大操作压强,则物系的相对挥发度,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对分离过程。
5、两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是指溶液中的挥发度对的挥发度的比值,α=1表示。
6、所谓理论板是指该板的气液两相,且塔板上。
7、某两组分物系,其相对挥发度α=3,对第n、n-1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x n=0.3,则y n-1=8、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4,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馏出液组成为。
9、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和。
10、在总压为101.33kPa、温度为95℃下,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气分别为p A0=155.7kPa,p B 0=63.3 kPa,平衡时苯的液相组成为x= ,气相组成为y= ,相对挥发度α= 。
11、精馏塔有进料热状态,其中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t F泡点t b。
12、在操作的精馏塔中,测得相邻两塔板的两相四个组成为0.62、0.70、0.75、0.82,则y n= ,x n= ,y n+1= ,x n+1= 。
13、对于不同的进料热状态,x q、y q与x F的关系为:(1)冷液进料,x q x F,y q x F;(2)饱和液体进料,x q x F,y q x F;(3)气液混合物进料,x q x F,y q x F;(4)饱和蒸气进料,x q x F,y q x F;(5)过热蒸气进料,x q x F,y q x F;14、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馏出液流量等于,操作线方程为。
二、选择题1、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L/V(),馏出液组成x D( ),釜残液组成x w( )。
A.增加 B.不变 C.不确定D.减小2、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气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所需理论板数N(),L(),V( ),L/( ),V/( )。
化工原理精馏习题精馏测试题一、填空题(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和()。
(2)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液相组成()气相组成。
(3)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
根据α的大小,可用来(),若α=1,则表示()。
(4)某两组分物系,相对挥发度α=3,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若已知y n =0. 4, 则y n +1=((5)某精馏塔的精馏操作线方程为y =0. 72x +0. 275,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馏出液组成为(二、选择题(1)在用相对挥发度判别分离的难易程度时,下列哪种情况不能用普通蒸馏的方法分离()。
A. αAB >1 B. αAB <1 C. αAB =1 D. αAB >10(2)在精馏的过程中,当进料为正处于泡点的饱和液体时,则()。
A.q >1 B.q <1 C.q=1 D.0<q <1(3)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的关系为()。
A.y n+1>y n >y n-1 B. yn+1=yn =yn-1 C.y n+1<y n <y n-1 D. 不确定(4)精馏塔中自上而下().A. 分为精馏段、加料板和提馏段三部分B. 温度依次降低C. 易挥发组分浓度依次降低D. 蒸气量依次减少(5)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1/h,回流比是2,则精馏段的回流液量是()。
A.100kom1/hB.50kmo1/hC.25kmo1/hD.125kmo1/h (6)连续精馏中,精馏段操作线随()而变。
A. 回流比B. 进料热状况C. 残液组成D. 进料组成(7)回流比的()值为全回流。
A. 上限B. 下限C. 算术平均D. 几何平均(8)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物料的进料热状况变化将引起()的变化。
A. 相平衡线 B. 进料线和提馏段操作线 C. 精馏段操作线 D. 相平衡线和操作线(9)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表示分离该物系越()。
1、什么是蒸馏操作?2、蒸馏和精馏有何区别?3、如何选定蒸馏操作压强?4、何谓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5、何谓非理想溶液?它们的特点是什么?6、溶液的气液相平衡的条件是什么?7、什么是回流?精馏操作过程中回流有什么作用? 8、什么是全回流操作?主要应用? 9、从t-x-y 图上简述精馏的理论基础? 10、何谓理论板?理论塔板数是如何求取的? 11、精馏塔为什么要设蒸馏釜或再沸器? 12、什么位置为适宜的进料位置?为什么?13、q 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 值怎样?14、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时,为什么说一个三角形梯级代表一块理论块? 15、恒縻尔流假设的内容?16、为使恒摩尔流假设成立,精馏过程须满足什么条件? 17、化工生产中,对精馏塔板有哪些要求? 18、何谓液泛、夹带、漏液现象?19、一正在运行的精馏塔,由于前段工序的原因,使料液组成F x 下降,而F 、q 、R 、'V 仍不变,试分析L 、V 、'L 、D 、W 及D x 、W x 将如何变化?19、解: ()F q V V -+=1' 分析,因为'V 、q 、F 不变,则:V 不变;D RD D L V +=+= 分析 1+=R V D 因R 不变,V 不变,则D 不变;W D F += 分析F 不变,D 不变,则W 不变; RD L = 分析R 不变,D 不变,则L 不变; W V L +='' 分析'V 不变,W 不变,则L }不变;因为R 不变,所以L/V 不变;因为'V 、W 不变,所以'L /'V 不变;而精馏段和提馏段的理论塔板数也不变,由 F x 下降,可得:D x 减少、W x 也减少。
从物料衡算的角度来分析,因为F 、D 、W 都不变,W D F Wx Dx Fx +=,所以F x 下降,可得:D x 减少、W x 也减少。
20、某别离二元混合物的精馏塔,因操作中的问题,进料并未在设计的最正确位置,而偏下了几块板。
精馏知识模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塔顶液相B、塔底液相C、塔顶气相D、塔底气相正确答案:A2、下列操作属于板式塔正常操作的是( )。
A、泄漏B、雾沫夹带C、液泛D、鼓泡正确答案:D3、( )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互相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A、浮阀板B、喷射板C、理论板D、分离板正确答案:C4、在蒸馏生产过程中,从塔釜到塔顶,压力( )。
A、由高到低B、不变C、都有可能D、由低到高正确答案:A5、只要求从混合液中得到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采用只有提馏段的半截塔,则进料口应位于塔的( )部。
A、底B、顶C、中D、中下正确答案:B6、由气体和液体流量过大两种原因共同造成的是( )现象。
A、液泛B、漏液C、液沫夹带D、气泡夹带正确答案:A7、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回流比R应取( )倍最小回流比Rmin。
A、2B、1.3C、1.1D、1.7正确答案:C8、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进料量F、进料组成xF、进料热状况参数q、塔釜加热量Q不变,减少塔顶馏出量D,则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η(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正确答案:B9、精馏塔釜温度过高会造成( )。
A、釜液作为产品质量不合格B、可能造成塔板严重漏液C、轻组分损失增加D、塔顶馏出物作为产品不合格正确答案:D1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液泛B、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漏液C、上升气速过大造成过量雾沫夹带D、上升气速过大造成大量气泡夹带正确答案:B11、在板式塔中进行气液传质时,若液体流量一定,气速过小,容易发生( )现象;气速过大,容易发生( )或( )现象,所以必须控制适宜的气速( )。
A、漏液、液泛、液沫夹带B、漏液、液泛、淹塔C、液沫夹带、液泛、淹塔D、漏液、液沫夹带、淹塔正确答案:B1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精馏设备的主要部分( )。
第九章液体精馏1 .精馏操作时,若F,x ,q,R均不变,而将塔顶产品量D增加,其结果是:()。
(A)x 下降,x 下降;(B)x 下降,x 上升;(C)x 下降,x 不变;(D)x 不变,x 下降。
2 .某真空操作情馏塔,因故真空度减小,而F,D,x ,q,加料位置,回流比R都不变。
则塔底残液x 变化为:()(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定3 .精馏操作时,若F,D,x ,q,加料板位置,R都不变,而将塔顶泡点回流改为冷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 变化为:()(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定4 .精馏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如下原因:()(A)理论板假定(B)理想物系(C)塔顶泡点回流(D)恒摩尔流假定。
5 .操作中连续精馏塔,如采用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A)x,x均增加(B)x,x均不变(C)不能操作(D)x减小,x增加6 .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越接近于 1 ,则表示分离该物系越____________( A )容易;(B )困难;( C )完全;( D )不完全。
7 .精馏设计时,若回流比 R 增加并不意味产品 D 减小,精馏操作时也可能有类似情况。
此话 ___________ 。
( A )对( B )错8 .精馏设计时,采用相同的塔釜蒸发量,则冷液进料比热加料需要较少理论板数。
此话 _______( 1 )对( 2 )错9 .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为:原料为 F 、 x f ,塔顶为 x D ,塔底为 x W ,若塔釜上升蒸汽量不变,加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汽改为饱和液体,则所需理论板 N T _____。
( A )增加(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10 .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汽相中的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由于 ________ 。
(A)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 (B) 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C)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D)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第9章液体精馏(习题集)第9章液体精馏—.填充题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相对挥发度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相对挥发度的大小, 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相对挥发度为1, 则________.3.在精馏操作中, 若降低操作压强, 则相对挥发度_____________, 塔顶温度_________, 塔釜温度_________________, 从平衡角度分析该分离过程_____________.4.q的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和液体进料q为______,饱和蒸汽进料q为________________, 蒸汽是液体的2倍混合进料q 为____.5.某两组分物系, 相对挥发度为3, 在全回流下进行精馏, 若己知y n=0.4, 则y n+1为____________. 全回流操作通常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精馏和蒸馏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连续精馏中, 其他条件均不变, 仅加大回流比, 可以使塔顶产品浓度______, 塔底产品浓度____________. 若此时加热蒸汽量V不变, 产品量D 将_______________.8.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2x+0.275, 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_______, 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9.在总压为101.3kPa、温度为85℃下, A组分与B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16.9kPa和46kPa, 则其相对挥发度为______________, 平衡时液相组成xA为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 气相组成yA10.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选择题1. 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越小, 则分离该体系( ).A.容易B.困难C.安全D.不安全2. 精馏塔的操作线是直线的原因( ).A.理论板假定B.理想物系C.塔顶泡点回流D.恒摩尔流假定3. 精馏塔中, 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A.y n+1>y n>y n-1B.y n+1<="" nC.y n+1=y n=y n-1D.不确定4. 某二元混合物, 若液相组成x A为0.45, 相应的泡点温度为t1, 气相组成y A为0.45, 相应的露点温度为t2, 则( ).A.t1<t2< p="">B. t1>t2C.t1=t2D.不能判断5. 操作中的精馏塔, 若选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 则( ).A.不能操作B.x D、x w均不变C. x D、x w均变大D.x D减小, x w增大6. 用某精馏塔分离两组分溶液, 规定产品组成为x D、x w, 当进料组成为x f1时, 相应回流比为R1, 进料组成为x f2时, 相应回流比为R2, 若x f1<="" f2,="" p="" 则(="" 进料热状态相同,="">A.R1=R2B.R1<r2< p="">C.R1>R2D.无法判断7. 用精馏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理论塔板数为8块(包括塔釜), 若全塔效率为50%, 则塔内实际板数为( )块.A.16B.12C.14D.48.在常压下, 苯的沸点为80.1℃, 环已烷的沸点为80.73℃, 欲使该两组分得到分离, 宜采用( ).A.恒沸精馏B.普通精馏C.萃取精馏D.水蒸气精馏9.真空操作的精馏塔,若真空度降低,其它条件不变,则塔顶产品组成().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定10.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过程中,如进料状态发生改变,将引起()发生变化.A.平衡线B.平衡线和精馏段操作线C.提馏段操作线和q线D.平衡线和q线三. 计算题1. 乙苯、苯乙烯混合物是理想体系, 纯组分的蒸汽压为:乙苯lgP A0=6.95719-1424.225/(t+213.21)苯乙烯lgP B0=6.95711-1445.58/(t+209.43)式中压力的单位为mmHg, 温度的单位为℃. 试求:(1)塔顶总压为60mmHg时, 组成为0.595(乙苯的摩尔分率)的蒸汽温度.(2)与上述气相成平衡的液相组成.2. 某混合物含易挥发组分0.24, 在泡点状态下连续送入精馏塔. 塔顶馏出液组成为0.95, 釜液组成为0.03(均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 试求:(1)塔顶产品的产出率.(2)采用回流比R=2时, 精馏段的液汽比及提馏段的液汽比.3. 某混合物中含易挥发组分0.10(摩尔分数, 下同). 以饱和蒸汽状态连续加入一精馏塔的塔釜. 塔的操作压力为760mmHg, 加料量为10kmol/h, 塔顶产品组成为0.90, 塔釜排出液组成为0.05. 试求:(1)塔顶全冷凝器的蒸汽冷凝量.(2)回流比R及精馏段的液汽比.4. 欲设计一连续精馏塔分离含苯和甲苯各50%的料液, 要求馏出液中含苯96%, 残液中含苯不高于5%(以上均为摩尔分数), 泡点进料, 选用的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2倍, 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 求理论塔板数及加料板位置.5.在一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溶液,已知x F=0.4, x D=0.95,R=1.5R min,q=1.2,α=2.0. 试计算由第2块板上升的气相组成y2.6.在连续精馏塔中,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15,q线方程为y=0.667-0.5x,α=2,塔底塔顶产品各占进料的一半,求:(1)x F、x W、x D。
精馏自测题答案一.选择题单项选择:1.蒸馏是利用各组分( C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2.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C )组分。
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3.( A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4.在( C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5.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 D )流。
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B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 塔顶气相;B 塔顶液相;C 塔底气相;D 塔底液相。
7.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 B )回流。
A 气相;B 液相;C 固相;D 混合相。
8.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C )。
A 浮阀板;B 喷射板;C 加料板;D 分离板。
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B )。
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1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x F = ,要求塔顶x D 不小于,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B )。
A 60 kmol/h ;B kmol/h ;C 90 kmol/h ;D 100 kmol/h 。
11. 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D )。
A . 理论板假定; C. 理想物系;B . 塔顶泡点回流; D. 恒摩尔流假定12.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
液相组成5.0=A x 时相应的泡点为1t ,气相组成3.0=A y 时相应的露点为2t , 则( B )。
A .21t t =;B .21t t <;C .21t t >;D .无法判断13.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
精馏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精馏尾气冷凝器定期进行切换化冰,以防__尾气冷凝器堵塞__。
2.精馏就是利用物质的__沸点__不同.在一定范围的温度下经过多次蒸发和__冷凝__而分离出不同组分物质的过程.3.氯乙烯气柜过低时,压缩机会联锁___停车___以保护气柜.4.0℃冷冻系统所用的载冷剂是__乙二醇溶液__,制冷剂是__氟里昂R134a__5.罐区球罐液位高连锁动作是切断__进料阀___6.生产车间含氯乙烯浓度不大于_15mg/m3__7.精馏工序脱水的设备有___机前冷却器__,分离罐和___干燥器__、聚结器。
8.低沸物主要是指___乙炔_,高沸物主要是指___二氯乙烷__.9.精馏外送单体的的质量标准:含乙炔≤____5__ppm,含二氯乙烷≤____30___ppm10.尾气的主要成份为惰性气体,__乙炔__,__氯乙烯___等。
11.氯乙烯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为___氯化氢__,__二氧化碳___。
12.罐区氯乙烯球罐的最大充装容积≤_______85%____13.一般粗氯乙烯精馏采用先除__低沸_物,再除_高沸_物的工艺。
14.氯乙烯的分子式__C2H3CL__,氯乙烯单体简称__VC__.15.影响精馏的主要因素__压力__,___温度_,回流比。
16.我厂生产氯乙烯的主要原料___乙炔___ ___氯化氢___ .17.精馏低沸塔的塔底温度控制范围是____42-46℃____18.氯乙烯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____4-22%_____19.回流比是指精馏段内___回流__和塔顶___进料___之比。
20.我厂氯乙烯精馏工序在干燥器内添加______棒碱(固碱)___,对氯乙烯进行干燥。
二、选择题1.氯乙烯精馏操作,一般采用( C. )进料.A.气相B.固相C.液相2.氯乙烯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B.)。
A.2.3—8.1%B.4—22% (V)C.2.3—81%D.3.6—72%3精单体中EDC的含量增加如何处理( A )A适当增大高沸塔塔底高沸物的排放量 B 适当减小回流比C适当提高塔釜温度 D检查高塔内部结构件有无异常变化。
一、判断题1.进行蒸馏分离,混合溶液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较液相中低。
()2.回流液的作用,是使蒸汽部分冷凝的冷却剂,并使精馏稳定进行。
()3.通过提馏段物料衡算得出的方程是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4.精馏塔釜的作用,是向最下面一块塔板供应蒸汽。
()5.精馏(或蒸馏)的基本原理为: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大于它在液相中的含量。
()6.普通精馏操作可分离所有的液体混合物。
()7.全回流时,精馏所用理论板层数最多。
()8.精馏是一种既符合传质规律,又符合传热规律的单元操作。
()9.蒸馏是分离均相液的一种单元操作。
()10.精馏操作线方程是指相邻两块塔板之间蒸气组成与液体组成之间的关系。
()11.简单蒸馏属于间歇性操作。
( )12.精馏塔的进料板属于精馏段。
( )13.饱和蒸汽进料的进料线是一条与x轴垂直的直线。
( )14.浮阀塔板的特点是造价较高,操作弹性小,传质性差。
()15.液泛不能通过压强降来判断。
()16.筛板精馏塔的操作弹性大于泡罩精馏塔的操作弹性。
()17.精馏过程中,平衡线随回流比的改变而改变。
()18.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各组分的。
()19.精馏塔发生液泛现象可能是由于气相速度过大,也可能是液相速度过大。
()20.蒸馏塔总是塔顶作为产品,塔底作为残液排放。
()21.浮阀塔板结构简单,造价也不高,操作弹性大,是一种优良的塔板。
()22.精馏操作的回流比减小至最小回流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小。
()23.精馏是传热和传质同时发生的单元操作过程。
()24.正常操作的精馏塔从上到下,液体中轻相组分的浓度逐渐增大。
()25.精馏操作中,回流比越大越好。
()26.灵敏板温度上升,塔顶产品浓度将提高。
()27.筛板塔板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分离效率较泡罩低,因此已逐步淘汰。
()28.精馏塔板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支承液体。
()29.连续精馏停车时,先停再沸器,后停进料。
()30.回流是精馏稳定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九章精馏学生自测题
一、选择与填空
1.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汽液两相温度__________,但汽相组成__________液相组成。
2.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若汽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汽相露点温度_____ 液相泡点温度。
A. 相等;
B. 大于;
C. 小于;
D. 不确定。
3. 所谓理论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__。
4.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增加,则_______,
______。
A. 增加;
B. 不变;
C. 不确定;
D.减小。
5.某二元物系,相对挥发度,对、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
,则__________________。
6. 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层塔板,其汽相组成关系为_________。
A. ;
B. ;
C. ;
D. 不确定。
7. 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
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
8.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减小,则有_________。
A. D增加,R减小;
B. D不变,R增加;
C. D减小,R增加;
D. D减小,R不变。
9. 在塔的精馏段测得、、< (均为摩尔分率),已知,
,则第三层塔板的_________。
二、计算题
1.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
已知进料量为 100 kmol/h,其组成为0.55(摩尔分率,下同);釜残液流量为45 kmol/h,其组成为0.05;进料为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6倍;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2.0。
(1)计算塔釜重组分的收率;
(2)求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 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
已知原料液的流量为100 kmol/h,组成为0.4(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1.6倍;操作条件下平均挥发度为2.4 ;测得现场操作数据:x n-1=0.270,
x n=0.230 。
若要求轻组分的回收率为97% ,塔釜残液组成为0.02 。
试求:
(1)塔顶产品的流量和组成;
(2)操作回流比;
(3)第n块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
3. 某二元混合物以饱和蒸汽状态加入精馏塔的中部,已知、、
,平均相对挥发度,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2倍。
塔底直接蒸汽加热,每
层塔板的单板效率。
试求:
(1)塔顶采出率;
(2)进入第一块实际板(由塔顶向下)的汽相组成。
【思考题】
1. 压力对蒸馏过程的汽液平衡关系有何影响,如何确定精馏塔的操作压力?
2. 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有何不同,相对挥发度在精馏计算中有何重要意义?
3. 为什么说理论板是一种假定,理论板的引入在精馏计算中有何重要意义?
4. 在分离任务一定时,进料热状况对所需的理论板层数有何影响?
5. 进料量对理论板层数有无影响,为什么?
6. 全回流操作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实际意义?
7. 对不正常形状的汽液平衡曲线,是否必须通过曲线的切点来确定,为什么?
8. 精馏操作回流比通常为,试分析根据哪些因素确定倍数的大小?
9. 若精馏塔塔顶采用分凝器-全凝器冷却方式,在求解理论板层数时应注意什么?
10.在精馏过程中,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是什么?
【问题解答】
问:用汽液平衡关系求平衡温度,是求泡点温度还是求露点温度?
答:若已知操作压力和液相组成,则所求的平衡温度为泡点温度,若已知操作压力和汽相组成,则所求的平衡温度为露点温度。
无论是求泡点温度还是求露点温度,均需采用试差法。
问:在连续精馏计算中,若非恒摩尔流,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在精馏过程中,若非恒摩尔流,每层塔板的汽、液流量并不相等,此时计算除了应用汽液平衡方程和物料衡算方程(操作线方程)外,还要同时应用热量衡算方程,即对每层塔板进行热量衡算。
问:在完成同样的分离任务下,进料热状况参数越大(即进料温度越低)所需的理论板层数越少,为何工业上还经常将原料液预热接近泡点后进料?
答:在完成同样的分离任务下,进料热状况参数越大(即进料温度越低)所需的理论板层数越少,这一结论是正确的。
但精馏过程是传热和传质同时进行的过程,除考虑传质因素外,还应考虑传热因素。
若进料温度过低,不利于塔内温度梯度的建立。
问:精馏操作回流比通常为,工程设计中有无一个经验的统计数据?
答:有人对一些精馏过程进行过统计,在工程设计中以1.6~1.8的倍数应用最多。
问:在例题或习题中,经常提到泡点回流,泡点回流是指什么?
答:所谓泡点回流是指塔顶上升蒸汽经冷凝后,所得的冷凝液与上升蒸汽处于平衡状态,温度处于泡点,未被冷却介质过冷。
泡点回流有利于塔内温度梯度的建立。
问:单板效率与全塔效率有何关系?
答:单板效率反映每层塔板的传质效果,它是基于塔板理论增浓程度的概念,而全塔效率反映全塔的传质效果,它是基于所需理论板数的概念。
单板效率越高,全塔效率亦越高,但即使塔内各层塔板的单板效率相等,全塔效率在数值上也不等于单板效率。
问:单板效率的数值有无可能超过100%?
答:单板效率的数值有可能超过100%。
在精馏操作中,液体沿精馏塔板面流动时,易挥发
组分含量逐渐降低,对n板而言,其上液相组成由的高含量降为的低含量,尤其当塔板直径较大、液体流径较长时,液体在板上的浓度差异更加明显,这就使得穿过板上液层而上升
的汽相有机会与高于的液体相接触,从而得到较大程度的增浓。
为离开第n板上各处液
面的汽相平均含量,而是与离开第n板的最终液相含量成平衡的汽相含量,有可能
大于,致使大于,此时,单板效率就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