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印生产工艺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4
移印丝印喷码简述及各自优缺点对比移印----移印是丝印的一种,移印主要是通过胶头完成转移过程,固印刷过程中受限于胶头的性能和形状。
原则上可以这样说:只要胶头形变能到达的地方都可以印刷。
因此移印适用面非常广,基本上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电器及生活用品,上面的字符,都是移印机的杰作!但是移印的印刷范围从胶头的特征判断已有大概的轮廓,不可以印刷大面积的图案。
移印是直接印刷,在专用移印机上利用移印胶头将平面凹版上的油墨图文蘸印上,再由移印胶头将油墨图文转印到承印物上。
丝印----丝印工艺是油墨透过网版的部分网孔后漏印在承印物上,网版其余部分网孔被堵塞,油墨透不过来。
这部分更在承印物上开成空白。
印刷时油墨倒在网版上,在无外力作用下油墨不会自行通过网孔漏到承印物上,而当刮板以一定的压力和倾斜角度刮动油墨时,它便透过网版转移到下面的承印物上从而实现图象的复制。
丝印墨层较薄,移印墨层较厚,移印丝网印刷速度较慢,印刷成本较高。
喷码----喷码是指用喷码机喷码设备在产品上喷印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批号,企业名称,Logo,条码,二维码等。
喷码机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
优点在于不接触产品,喷印内容灵活可变,字符大小可以调节,以及可以和计算机连接进行复杂数据库喷印;喷码的速度快,节约人工及成本。
喷码对比丝印移印的优点有以下5点。
1、丝印移印机必须制作钢板样板,更换印刷内容麻烦,印刷内容不能编辑。
标识自动化设备无需制作样板,直接编辑内容。
2、丝印移印机必须接触产品才能印刷,标识自动化设备采用非接触式喷码。
3、丝印移印机文字清晰度较差,标识自动化设备一般在300DPI,达印刷效果。
4、丝印移印机费时不省力,生产效率,成本较高,喷码设备、激光打标机价格成本不高,特别是小型喷码机,标识自动化设备流水线喷码生产,速度快。
5、丝印移印机因印刷质量效果不好而导致次品率相对较高,不方便检测。
标识自动化设备喷码效果稳定,有保证,可加装检测设备,方便实用。
玩具移印工艺概述移印生产过程中QC最后的质量检查主要项目工作移印完后,要按照验收标准与要求严格检查工作移印效果和质量,仔细挑选出其中的次品。
次品处理分两种情况:不太严重又可手工修补的次品,由工人在原工作基础上进行细致补油即可;较严重又不能手工修补的次品,只能将已移印上的所有油墨用天那水清理,进行重新移印。
“油墨”的主要成份颜料是油墨中的固体成分,为油墨的显色物质,是不容于水的色素。
油墨颜色的饱和度、着色力、透明度等性能和颜料的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连结料是油墨的液体成份,颜料是载体。
在印刷过程中,连结料携带着颜料的粒子,从印刷机的墨半经墨辊、印版、辗转至承印物上形成墨膜,固着、干燥并粘附在承印物上。
墨膜的光泽、干燥性、机械强度等性能和连结料的性能有关。
油墨中添加的助剂,是为了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如:粘度、粘着性、干燥性等。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油墨的品种不断增加,分类的方法也很多。
如果按照印刷方式来分类则有以下五种:凸版印刷油墨:书刊黑墨,轮转黑墨,彩色凸版油墨等;平版印刷油墨(主流印刷):胶印亮光树脂油墨,胶印轮转油墨等;凹版印刷油墨:照相凹版油墨,雕刻凹版油墨等;孔版印刷油墨:誊写版油墨,丝网版油墨等;特种印刷油墨:发泡油墨,磁性油墨,荧光油墨,导电性油墨等。
2、UV油墨UV油墨:UV(紫外光固化)油墨是指在紫外线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连接料中的单体聚合成聚合物,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
UV油墨也属于油墨,作为油墨,它们必须具备艳丽的颜色(特殊情况除外),良好的印刷适性,适宜的固化干燥速率。
同时有良好的附着力,并具备耐磨、耐蚀、耐候等特性。
UV油墨是一种不用溶剂,干燥速度快,光泽好,色彩鲜艳,耐水、耐溶剂、耐磨性好的油墨。
目前UV油墨已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油墨技术,其污染物排放几乎为零。
据统计,UV油墨的年产量日本约1.6万吨,欧洲约1.8万吨,北美约1.9万吨。
需注意的是UV油墨中的水性UV油墨是目前UV油墨领域研究的新方向。
丝网印刷与胶印1丝网印刷是属于孔版印刷,与平印,凹印,凸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
原理是印版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象和文字。
特点:a适应性强:可在平面,曲面,球面,凹凸面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
B墨层厚度:立体感强,质感丰富,墨层厚度一般可达到30μm左右,而胶印在5-10μm。
C:耐光性强,色泽鲜艳2.干式胶印属于凸版印刷:先将印版图文上的油墨转移到橡胶布辊筒上,然后通过橡胶布辊筒再将油墨转移到印刷品上。
特点:适用于圆柱形,圆锥形和长方形等形状的容器,但非圆柱形容器的印刷比较困难。
采用胶印在容器上多色印刷比丝网印刷经济,故广泛应用。
缺点:印刷光泽度差,图文边缘不清晰,印版网点过小时,网点会渗入橡胶内而使印刷品网点扩大,印刷效果差。
丝印油墨丝印油墨指采用丝网印刷方式时所有的油墨称为丝印油墨。
编辑本段丝印油墨种类虽然丝印油墨属于印刷油墨的一种,但区分丝印油墨的种类方法非常的多。
主要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1] 根据油墨所呈状态区分种类;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
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
根据油墨的特性区分种类:可分为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根据承印材料区分种类: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塑料合成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
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
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
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
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品、陶瓷器皿用油墨。
塑料用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丙烯用油墨等。
移印和丝网印刷的区别在中国,移印工艺和丝网印刷工艺是常见的特种印刷技术,那这两种工艺到底有什么不同,印刷耗材行业网就介绍一下移印和网印的知识。
移印的原理是把所需印刷的图案先运用照像制版的方法,把钢版制成凹版再经由特制硅胶印头转印在被印物上,并且可依产品的材质不同,调制专用的油墨,以使品质得到保证。
丝网印刷的原理是在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
移印工艺和网版印刷技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对承印物的适应性广泛;油墨种类繁多,移印油墨和网印油墨基本可以通用;通过更换夹具和印版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不同产品的印刷等。
所以,在很多场合,移印技术和网印技术密不可分,共同扮演着特种印刷的重要角色,正因为移印技术和网印技术如此切近,大多数印刷专家将它归为网版印刷领域去考察,至今还没有研究移印技术的专门机构,也缺少专门针对移印技术在市场上的分布情况进行细致调查的机构,很多涉及移印企业的数据并不能独立地反映移印技术的实际情况。
但是,移印和丝网印刷有很多差别,如:油墨的转移过程有明显的差异;印刷机的结构不同;承印物的种类也大相径庭,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差别要远远大于相似之处。
我们之所以习惯上把它们捆绑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面对的是一个共同的市场。
在这个共同市场上,移印离不开网印,网印也离不开移印。
从网印行业中剥离移印是困难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要想深入了解移印工艺技术的现状就不能以网印行业的眼光来审视它。
我们把涉及纸张的印刷统统归结为主流印刷,主流印刷历来得到理论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网版印刷得到重视,首要的原因是它在纸张方面的印刷优势被发现而不是人们关注它在承印物范围方面的优势,比如:使用网版印刷来完成纸张的UV局部上光,特种的UV油墨如珊瑚油墨、冰花油墨、皱纹油墨的印刷要比较印、柔性版印刷有更好的效果。
移印技术就没有这么幸运,在所有的印刷工艺都在探索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向融合的今天,移印技术仍然保持着它的独立身份,纸张和移印技术的联系仍然是空白,但移印技术并不有停止它的迅速成长,因为,移印技术所擅长的领域是其它任何印刷工艺所无法完成的,珠三角繁荣的产业强势支撑着移印工业每年18%的高增长速度。
移印技术理论☆定义利用柔软的移印胶头转移印版上图文区油墨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机械。
移印机是重要的间接印刷方式之一。
☆动力来源:移印机最主要的动作可以分为:胶头下压蘸取移印印版上油墨并上抬;胶头移动到承印物上方;移印胶头下压印刷后上抬。
三种最主要的动作的控制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移印机的三种基本分类:手动移印机,三种动作均有手动来控制。
是最简单的移印机,只能完成小批量订单生产和产品打样任务。
电动移印机,三种动作均有电机带动和控制。
印刷速度快,但印刷压力小,只能完成较小面积的生产日期和条形码类产品的移印。
气动移印机,三种动作均有数字电路控制气动元件来完成。
印刷速度快,印刷压力大,自动化程度较高,是目前最为普遍的移印机。
☆供墨方式:目前移印机的供墨主要有油辊或者油刷在油盘和印版上面的往复运动的开放式供墨系统;油盅封闭油墨在移印印版的印刷区域和缓冲区域往复的封闭式供墨系统两种:前者称为油盘式移印机,后者称为油盅式移印机。
油盘式移印机可以使用专用的溶剂性移印油墨,丝印油墨和UV移印油墨。
在使用溶剂性移印油墨和丝印油墨时,由于油墨置于开放的油盘中,直接和空气接触,油墨中含有的有害成分会挥发到空气中去造成人身伤害。
油墨的印刷适性也会发生波动。
油盘移印机是目前国内最为普遍的移印机。
油盅移印机主要使用溶剂性的移印油墨和丝印油墨。
油墨在油盅内的封闭状态会隔绝油墨中有害成分的挥发,操作员工的健康损害降至最低,印刷适性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但是由于油盅的持续摩擦滑动要求油盅和移印印版之间的高度密接性和耐磨性,油盅移印机的制造难度比较高。
☆工作台类型:固定式,穿梭移动式,转盘移动式,直线输送式,固定式固定式的工作台可以进行三维方向的位置调整,主要用在单色的移印机上。
这种工作台一般含有T型槽结构,便于夹持夹具和产品以保证精确的印刷。
固定式工作台也是其它类型工作台的支撑结构。
穿梭式移动工作台,是在固定式工作台上加装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停留的穿梭台形成的。
2012.8Market50网印工业 / Screen Printing Industry移印,属于特种印刷方式之一。
它能够在不规则异型物品表面上印刷文字、图形和图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种印刷工艺。
例如,各种塑胶玩具表面的文字和图案就是采用这种印刷方式,还有计算机键盘、化妆品包装、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面饰板等很多产品的表面印刷,都以移印工艺完成。
移印工艺是自80年代初期由欧洲传到中国,由于其在小面积、凹凸面的产品上面进行印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弥补了网版印刷工艺的不足。
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市场开放,大批以电子、塑胶、礼品、玩具等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外资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移印技术和网版印刷技术作为主要的装饰方式更是得到超常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移印技术和网版印刷技术在上述行业的应用分别达到27%、64%、51%、66%。
移印钢板激光蚀刻工艺的现实意义传统钢板的工艺过程包括图文设计、菲林输出、钢板清洗、曝光、显影、冲洗和烘干一系列复杂过程,特别是对凹版的深度要根据不同图形精度要求,凹版腐蚀程度过深,曝光时操作不当或灰尘影响,使凹版腐蚀效果不理想,这些工艺环节数据完全依赖师傅经验掌握,各工序都需要实践经验控东莞市恒德光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任建明制。
此外广泛应用于金属类印版的腐蚀采用的是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 由于金属印版和酸类的反应的副产品对环境有一定破坏,使用时需要用大量清水稀释,直接导入污水对环境影响很大。
腐蚀水含有强烈的氧化剂,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以上种种情况,极大制约了这一技术的发展。
激光蚀刻就是针对传统移印钢板工艺提出的激光加工技术在特印行业的新应用——激光蚀刻移印钢板新工艺2012.8Market51Screen Printing Industry / 网印工业率;使用寿命可达10年之久;6.利用本软件系统特有的智能数据库功能,可对所有参数进行优化并自动保存,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操作简单,易学易懂,即或是新员工,稍为熟悉即可上机工作。
移印工艺原理介绍及工作流程解析移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用于在各种平面和曲面材料上精确地转移图案或文字。
移印工艺通常用于制造电子产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并在很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移印工艺的原理以及详细的工作流程解析。
一、移印工艺原理移印工艺基于一种称为“湿式可移印技术”的原理,通常涉及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印刷板、移印垫和移印油墨。
1. 印刷板(Cliché):印刷板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其表面刻有要转移的图案或文字。
印刷板的制作通常使用化学腐蚀或激光蚀刻等方法,以确保图案的精确度和清晰度。
2. 移印垫(Pad):移印垫是一种弹性材料,通常由硅胶或橡胶制成。
它的作用是将图案从印刷板上转移到要印刷的物体表面,同时保持图案的完整性和准确定位。
3. 移印油墨(Ink):移印油墨是特殊的油墨,其成分可以根据印刷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移印油墨具有较高的粘度和适当的流动性,以便在印刷板和移印垫之间建立有效的黏附力。
移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印刷板上的图案颜料转移到移印垫上,并再将图案从移印垫上转移至要印刷的物体表面。
这一过程涉及到三个核心步骤:1. 上墨(Inking):在上墨过程中,移印油墨被施加在印刷板上。
印刷板上的图案表面被覆盖上一层油墨,形成一个粘稠的墨层。
2. 接模(Picking Up):在接模过程中,移印垫接触印刷板的墨层,并将图案上的油墨转移到垫子的表面。
移印垫的弹性使其可以适应印刷板上的凹凸不平,从而确保完全的接触。
3. 移印(Transferring):在移印过程中,移印垫上的图案保持完整性的同时,与要印刷的物体表面接触。
移印垫对物体表面施加足够的压力,使油墨从垫子上转移到物体上,形成清晰的图案或字体。
二、移印工作流程解析移印工程通常包含多个步骤,根据具体的印刷要求和设备的不同,流程可能会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移印工作流程的示例,包括如下步骤:1.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印刷板、移印垫和移印油墨,并确保印刷设备和工作环境的清洁。
玩具移印工艺概述移印是一种间接的可凹胶头印刷技术,目前已成为各种物体表面印刷和装饰的一种主要方法。
移印——就是利用“显像”原理,将要印刷的图案线蚀刻在钢板上,然后在移印机上利用软的胶头把油墨转移到印刷在物件上。
移印是玩具的表面装饰工艺之一。
移印适用于多种工件、形状位置的印刷,而且调整印刷位置极为方便,且所印装饰图案的效果比喷油、丝印、烫印更精细美观。
移印生产过程中QC最后的质量检查主要项目有哪些?1. 漏印规定移印的位置末有移印2. 重印移印过多次,图案上易有叠影3. 印错位没有将图案印在规定的位置4. 移位移印的图案位置与规定的位置有误差5. 变形移印的图案的形状与签板规定的形状不完全相同6. 油起毛因油干,机头回转时有油层7. 油不清晰因油调得太稀而导致移印在啤件上的图案颜色不明显8. 油不均匀油还没调和,致使移印图案清晰程度不完全相同9. 不对色移印图案的颜色与签板的颜色不完全相同10. 套色偏移套色移印时位置发生误差11. 断线字体或图案自某一部分断开来,看上去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油墨”的主要成份有哪些?油墨包含连接料、颜料、溶剂及助剂。
连接料包含一种或多种树脂,树脂在大多数情况下为粉状,必须溶解在适当的溶剂或混合溶剂中。
树脂的选择和合成决定油墨的印刷特性,如对承印物的转移和附着力,光泽度和耐化学性。
溶剂是移印油墨干燥速度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对印刷速度、附着力等都是影响因素。
慢干剂对移印的影响不是太大,因为移印的速度很快,只有在使用快干油墨时需要。
慢干剂蒸发较慢,因此对印刷不会有太大影响。
稀释剂包含在溶剂中,稀释剂与油墨混合可获得理想的粘度,这样便于油墨转移。
颜料反映出油墨的色调并决定其底色,可分成有机和无机颜料,要求颜料不含重金属。
助剂一般为少量使用,其作用是调节油墨的特性。
助剂种类有流平剂、增厚剂等。
不管是哪一类油墨,应该是每次用多少配多少并充分混合,为了保证可印粘度,移印中应适当调整油墨,保证移印的持续进行。
移印机图像不良BY REX ZHOU移印生产工艺流程钢板的制作流程胶头的制作流程移印机整体构造移印机按自身功用分为多种,比较常见的移印机有固定式,穿梭移动式,转盘移动式,直线输送式。
本分析以转盘移动式为例。
1.印刷胶头:把油墨从印刷版传送到产品表面的媒介。
2.印刷版:刻上图案的地方。
3.油墨:颜色。
4.移印机:执行印刷。
帕累托图分析A 公司的印刷机用的是凸版印刷,一个月内抽检一万个产品,发现的不良统计在左侧,不良率约为4.67%。
其中图文变形过大占42%。
课题绿“Y ”定义为解决图文变形过大的问题。
我们要找到多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是一种线索生成工具,用来识别红X所在的变量族。
它通常用在问题解决的早期分析出阶段并用来快速将怀疑因子清单缩窄成少数因子。
SDOE软件提供最多3个变量族,每个变量最多8水平的分析。
在完全没有思路时,需要知道是部件之间,或位置或时间那一块引起的问题,再往下分析。
绿“Y”定义•将属性数据变为等级数据(利克特度量尺度),将不可接受的产品特征按1到5打分,并用MSA测量验证, 让分辨率N大于5.•绿“Y”用缺陷百分率表示,并要求有足够的样本容量,采用利克特度量尺度,仅用少量样本量即可达到置信度大约95%。
•是否多于一个?(可以重复做)•能否容易复制?•绿“Y”是否和可靠性相关?•测量过程能力Cpk, Cp。
部件搜索通过多变量分析,此不良是由于印刷机系统本身(胶头,印刷版,定位夹具,移印机等)引起的图文变形过大,和过程(如胶头和被印刷物体的间隙),时间段(班次,班别)无关。
如果系统可以拆卸的话,可以用部件搜素来找到红“X”。
1.胶头2.晒版软片(印刷版)3.定位夹具4.钢板5.移印机概念:部件搜索是用来确认与元件有关的根本原因(由于元件问题引起的产品失效或元件引起的成品不良)。
它是一种部件-部件相关的分析方法,找到2台移印机系统(一个极端好的,一个极端坏的)。
初始信息球场阶段结论:软件显示胶头是红“X”,移印机是粉“X”。
移印工艺技术移印工艺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印刷行业的传统工艺技术,它通过将图案或文字从一个移印版上转印到另一个工件上,实现对工件的装饰和标识。
在工艺技术的应用中,移印可以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材质上,例如塑料、金属、玻璃等,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灵活和多功能的印刷工艺。
在移印工艺技术中,最关键的组件是移印版。
移印版由橡胶或硅胶制成,上面有图案或文字的凹凸表面。
移印版的制作通常涉及到先将原始图案或文字刻在铜版上,然后再用酸等方法蚀刻出凹凸的表面。
通过调整版上图案的高低程度,可以控制移印时油墨的传递量。
移印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油墨调配、清洁、粘贴、印刷和固化。
在准备工作中,需要确认移印版和工件表面的清洁程度,以及移印机的设置。
油墨调配是根据移印图案的要求,将适当的颜料和溶剂混合在一起。
清洁是为了保持移印版和工件表面的光洁度,以避免出现脏污的情况。
粘贴则是将准备好的移印版固定在移印机上,并和工件对位。
印刷的过程是将油墨由移印版转移到工件上,通过应用适当的压力实现。
最后,工件需要经过固化处理,以使油墨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工件表面。
移印工艺技术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应用于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工件,如平面、弯曲、凹陷的表面等。
其次,移印的图案可以非常细腻和精确,适用于一些细小的图案和文字。
第三,移印具有较高的覆盖力,即使是较暗的材质,也能够得到可见的标识。
此外,移印也具有持久性和耐用性,经过固化处理后的油墨在工件表面能够长时间保持。
然而,移印工艺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移印的速度相对较慢,特别是对于大批量生产来说,生产效率不高。
其次,由于移印涉及到多个步骤和设备的操作,需要有较高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技能,这可能会增加成本和复杂性。
综上所述,移印工艺技术是一种灵活、多功能且应用广泛的印刷工艺。
通过合理调配油墨、适当控制压力,并经过固化处理,可以获得美观、耐用的印刷效果。
尽管在使用上有一些限制和要求,但移印工艺技术在标识和装饰工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一.移印生产的概念移印----就是利用“显像”的原理,将要印刷的图案先蚀刻在钢板上,然后在移印机上利用软的胶垫(硅橡胶头)把油墨转移印刷在对象上.**移印能够使用于多种工件、形状、位置的印刷,且调整印刷位置极为方便,而且所印装饰图案的效果比喷油、丝印、烫印更显精致美观.***移印机是移印生产的核心,它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原始动力,用电信号控制胶头运动和移印动作(如印刷次数)程序来印刷单色或套印双色至多色图案,可进行1~3次滚动印刷,1~2色转盘印刷及2~6色推盘印刷.(注:移印大图案面积需分段印,但需留意印搭错位问题.)二.移印操作基本原理1.打开气阀→开电闸→按下刮刀动作按钮→再按下起动按钮→按下自动循环印刷按钮→移印机开始工作.2.根据移印图案的要求,调节前后动作气掣及刮刀起落气掣,如是多色印刷,可通过功能读数调节所需要移印的循环次数.3.根据环境气候、油墨、开油水、钢板图案深浅、气压大小(通常3~5BAR)等来调节移印胶头的前后运动,延时数据.三.移印生产工艺流程图(四.移印机各部分说明1.移印机主机**选择合适的移印机----要考虑印刷对象的面积及体积大小选定移印机,根据需要选择“单色”、“双色”或“滚动式”印刷等功能,而依照机器《操作说明书》来选择及使用表盘、按键,确定相应功能及设定工艺参数.2.移印铜板●网板的尺寸是以印刷图案的面积来衡量,通常钢板面积不需太大,否则很难固定钢板在油盘上的位置,而不同尺寸的钢板要配合尺寸相符的油墨盘、刀夹和油扫.●移印钢板的安装调试:首先装好钢板,必须紧贴油盘底面,固定好钢板,令其不可前后左右移动;然后按动前置气动掣,停稳后装好油扫,装好刮刀,然后调整刮刀使其刀口与钢皮面平行.3.移印胶头○1有关要求●一般将移印胶头分为三种硬度:软(30°A),适中(35°A),硬(40°A),较精细的图案宜选用较硬的移印胶,而若印件表面凸凹不平,最好先用较为软性的移印胶以减少损耗.●移印胶头的形状根据移印件有高低不平而选择修整,这一点很重要,由于移印胶头要把平面钢板之蚀刻图案部位的油墨带到凸凹不平的印件上,故移印胶头必须修整为适合印件的弧位、转角及凸凹位.○2胶头制造●胶头由三种材料制成:a,橡胶浆 b.,硅油c,催干剂●将三种材料混和后的胶浆倒入选定形状胶头的吸塑罩模或镀铜模中(之前模需用机油或WD40清洁),更在胶面上附粘上一小块木块,用来在机上紧固定位),之后大约12小时便可固化.●移印胶头的软硬度:硅(硅)油成份加入越多则胶头越软,反之硅油量加入少则胶头硬,催干剂加入量的多少只是调整胶头成形的快慢,对胶头硬度并无影响.○3胶头清洁生产中,移印胶头可能会沾上尘污、油渍,这时可用适量的天那水来清洁抹凈,然后把移印胶印在白纸上,吸去胶头表面多余的天那水,必要时辅以搽爽身粉保持胶头的清洁凈、干澡,胶头保持洁凈后再进行生产.4.刮油系统由油墨盘、刀夹/刮刀和油扫三部分组成.油墨盘------盛装油墨及置放(固定)移印钢板刮刀-------刀口须与钢板平行,落下时刮去钢板表面油墨油扫------搅匀及令油墨均匀被扫到网板上的被蚀图案部位5.移印底模○1要求:能令移印件定位准确且能使印件于模上置放/取下活动自如,底模可用胶木、电木、金属材料、塑料、石膏、环气胶泥、树脂、原子灰(加硬化剂)、等材料夹制造,以实用为原则,形式不拘一格.○2安装固定:移印模用螺丝及压板固定于机台上,为可拆卸式紧固,安装时要先确定移印模角度及其印件之间的定位,调整位置达到无变形、无重影,侧边固定印件的底模,往往需借助人手帮助,保证印件不松脱,不走位.五、移印油及移印开油水(调薄水)移印油(TAMPO PAINT)可分为:硬胶移印油、软胶移印油和合金移印油.按移印件料质不同,必须采用不同系列之油墨,了解油墨的光泽度、遮盖力、凝固速度等特性,油墨和开油水对移印位不会有腐蚀作用,油墨凝固速度不应太快,否则容易在油盘内风干,而如果想加快风干,可选用快干开油水(加快干剂)或吹风器辅助.相应开油水及编号:1.硬胶移印油开油水:另有:TH218(慢干)、 TH247(快干),但不常用.2.软胶移印油开油水:3.合金移印油开油水: TH222慢干 (印在合金焗漆) 742-000-209不同类的开油水不得混在一起,否则会导致甩油.移印时操作员须顾及油墨风干的速度,定时加入开油水调稀油漆.六、移印常见问题/可能原因及改善方法:TH232快干 TH203環已酮,慢干756-000-247快干 756-000-237慢干 TH214慢干 860-000-279快干附录资料:<<(专业移印)蚀钢板的过程.>>蚀钢板的过程简述一、清洁钢板用二甲(或其它天那水)抹干凈钢板上的尘污油渍.钢板一般选用【油钢】材质.二、上感光油/洪干1.感光液要均匀上到钢板上,用电磁力固定钢板于转盘,靠离心力作用使感光液膜平薄涂上.2.入焗炉烘干(约150-200℃,时间5-10min),降温须置于黑暗地方或用布料遮盖有感光液一面,慎防走光.三、爆光射灯距离钢板18in左右,晒图时间约1-3min,套菲林于有感光液膜的钢板上(留意菲林位置要放正及放平).用玻璃压紧,避免光线从空间透入.四、显影/冲洗用显影液清洗爆光后的图案,用手压气泵吹至显影再入焗炉约5-10min,取出散热之后用水冲洗干凈钢板图案部份.五、蚀刻用20-50%浓度的稀硝酸(HNO3)来刷在钢板的图案位置,要均匀地扫出黑色钢粉,蚀刻深度一般3-5C(一般蚀两次,一次过容易蚀刻过深令钢板报废),之后用清水冲走剩余酸液,吹干/(烘干)水份后再喷防锈油(WD40)入胶袋装好.。
移印原理
移印是一种将印刷物上的图案或文字转移至其他材料表面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印刷墨水通过特殊的印刷媒介从印刷面上取下,并转移到另一张纸张、布料或其他材料上。
移印的具体步骤为:
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印刷媒介,如移印纸或橡皮布。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印刷墨水类型。
2. 印刷物准备:将待移印的图案或文字印刷在印刷面上,确保印刷质量清晰、饱满。
3. 移印媒介应用:将移印媒介放置在印刷面上,轻轻按压以确保墨水均匀接触到移印媒介上。
4. 移印:将移印媒介迅速从印刷面上取下,此时墨水应完全转移至移印媒介上。
5. 转移到其他材料:将移印媒介放置在需要转印的材料表面上,轻轻按压以确保墨水均匀接触到材料上。
6. 取下移印媒介:等待墨水完全转移至材料上后,小心地将移印媒介从材料表面取下。
通过移印,可以将印刷物上的图案或文字转移到不同材料上,如纸张、布料、陶瓷等。
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绘画、艺术品制作、服装定制等领域,为产品赋予个性化的特点。
详细内容:移印工艺简述:1、将油墨涂布于移印钢板表面;2、用刮刀清除印版表面的油墨;3、胶头下压蘸取图文区油墨;4、胶头移动到承印物上方;5、胶头下压完成印刷;移印制版工艺1、将滴有感光胶的印版置入旋转式涂布机进行涂布;2、涂布后的印版放入烘干箱烘干,烘干温度在50℃-60℃之间;3、将菲林贴合于印版表面进行曝光;4、用FUJI显影水进行显影;5、显影后再次干燥并进行曝光强化,然后用毛刷蘸腐蚀液腐蚀出凹文深度;移印胶头(HOW TO MAKE PADS)移印胶头是用硅橡胶、硅油和硬化剂按照一定比列混合,均匀抽真空后在特定模具里形成的弹性体。
形状:应该基本和印刷区的形状吻合;硬度:越精细的印刷品要求硬度越高;颜色:硅橡胶加入不同填料的结果;移印工艺概述日期:2005年8月20日要对钮扣一类小型工件表面印刷,或者对牙刷柄一类异形表面印刷,丝网印刷工艺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而移印工艺可以非常圆满地完成。
实际上,移印工艺并不独立存在,它总是像丝网印刷的孪生姊妹一样产生于特种印刷企业,在塑胶、电子、玩具、钟表等行业的装饰印刷方面占据重要位置。
一、移印工艺的原理移印工艺有点像橡皮图章,不过橡皮图章本身制成击文,蘸取油墨后移至需要的地方压一下就会印上简单的文字。
移印工艺借助于可以变形的移印胶头来完成油墨的转移,移印胶头表面并不含有图文;需要的图文先要晒制并蚀刻成移印凹版,然后在移印凹版表面涂上油墨,用硬质刮刀刮去印版表面非图文区的油墨,用胶头蘸取印版凹坑处的油墨并抬起,移动到承印物表面进行压印完成印刷。
由于移印工艺采用间接印刷方式,对印版和承印物的相对位置没有严格要求,移印胶头可以制作的比较小,所以非常适合很小的工件印刷;而且移印胶头容易变形成和承印物表面走势吻合的形状,对于凹击不帄面、磨砂面及球形面、弧面等的印刷有其他印刷工艺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移印印版传统的印刷工艺无不是以印版作为图文载体来区分图文区和非图文区。
丝印流程及常见问题一. 移印生产的概念移印----就是利用“显像”的原理,将要印刷的图案先蚀刻在钢板上,然后在移印机上利用软的胶垫(硅橡胶头)把油墨转移印刷在对象上.** 移印能够使用于多种工件、形状、位置的印刷,且调整印刷位置极为方便,而且所印装饰图案的效果比喷油、丝印、烫印更显精致美观^*** 移印机是移印生产的核心,它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原始动力,用电信号控制胶头运动和移印动作(如印刷次数)程序来印刷单色或套印双色至多色图案,可进行1~3 次滚动印刷,1~2色转盘印刷及2~6色推盘印刷.(注:移印大图案面积需分段印,但需留意印搭错位问题.)二. 移印操作基本原理1.打开气阀T开电闸T按下刮刀动作按钮T再按下起动按钮T按下自动循环印刷按钮T移印机开始工作.2.根据移印图案的要求,调节前后动作气掣及刮刀起落气掣,如是多色印刷,可通过功能读数调节所需要移印的循环次数.3.根据环境气候、油墨、开油水、钢板图案深浅、气压大小(通常3〜5BAR痔来调节移印胶头的前后运动,延时数据.三. 移印生产工艺流程图(四. 移印机各部分说明1.** 选择合适的移印机----要考虑印刷对象的面积及体积大小选定移印机,根据需要选择“单色”、“双色”或“滚动式”印刷等功能,而依照机器《操作说明书》来选择及使用表盘、按键,确定相应功能及设定工艺参数2.•网板的尺寸是以印刷图案的面积来衡量,通常钢板面积不需太大,否则很难固定钢板在油盘上的位置,而不同尺寸的钢板要配合尺寸相符的油墨盘、刀夹和油扫^•移印钢板的安装调试:首先装好钢板,必须紧贴油盘底面,固定好钢板,令其不可前后左右移动;然后按动前置气动掣,停稳后装好油扫,装好刮刀,然后调整刮刀使其刀口与钢皮面平行.3.移印胶头1有关要求。
• 一般将移印胶头分为三种硬度:软(30 ° A),适中(35 ° A),硬(40 ° A),较精细的图案宜选用较硬的移印胶,而若印件表面凸凹不平,最好先用较为软性的移印胶以减少损耗.•移印胶头的形状根据移印件有高低不平而选择修整,这一点很重要,由于移印胶头要把平面钢板之蚀刻图案部位的油墨带到凸凹不平的印件上,故移印胶头必须修整为适合印件的弧位、转角及凸凹位.2胶头制造O•胶头由三种材料制成:a,橡胶浆b.,硅油c,催干剂•将三种材料混和后的胶浆倒入选定形状胶头的吸塑罩模或镀铜模中(之前模需用机油或WD40青洁),更在胶面上附粘上一小块木块,用来在机上紧固定位),之后大约12小时便可固化.•移印胶头的软硬度:硅(硅)油成份加入越多则胶头越软,反之硅油量加入少则胶头硬,催干剂加入量的多少只是调整胶头成形的快慢,对胶头硬度并无影响.3胶头清洁。
移印生产工艺技术
一原理
移印是利用显像原理,将要印刷的图案晒蚀在钢板上﹐然后在移印机上利用软性胶垫(硅橡胶头把油墨从钢板上转移到被印刷的对象上。
移印能够适于多种工件,形状,位置的印刷且高速印刷极为方便,而且所装饰图案的效果比丝印﹐喷油﹐熨金﹐贴纸等方法更细致美观。
二移印过程
1 油墨刮刀将油墨涂敷到蚀刻之凹处﹐然后再回程时刀片将钢板上的油墨刮回油墨容器
中﹐留在蚀刻之油墨蒸发后可增加其表面粘度。
2 印刷头向下移动与印刷之蚀刻接触。
3 印刷头上升时将蚀刻内的油墨吸在胶头上。
4 在印刷头处钢板上移动到印刷件之过程中﹐附着之油墨溶剂逐渐挥发﹐使油墨之粘度
再度提高﹐印头会停留印刷物上方之水平位置。
5 印刷头向印刷件压下﹐使其附着之油墨转移到印刷物之表面。
6印刷头再度上升回到印刷板之原来位置。
三应用范围
适用于日用品﹐电器产品﹐光学制品﹐塑料﹐玩具﹐电子﹐玻璃及金属等行业。
四移印机
是移印生产的核心,它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原始动力,用电信号控制胶头运动和移印动作(如印刷次数)程序来印刷单色或套印双色至多色图案,可进行1-3次流动印刷,1-2色转盘印刷及2-6色推盘印刷。
(注:移印大图案面积需分段印,但需留意印搭错位问题。
)根据印刷物件的面积及体积大小选定移印机,根据需要选择单色,双色或滚动式印刷等功能,而依照k机器之操作说明书来选择表盘、按键,确定相应功能及设定工艺参数。
五钢板﹐移印胶头和油墨的选择
(一)刻蚀钢板的选择
1 印刷板有钢板﹐尼龙板和快速印刷板。
钢质印刷板最为耐用﹐几乎可供无限期长久
使用﹐而尼龙板及快速印刷板使用寿命只能印五千次至一万次﹐而钢板的成本高出尼龙板及快速印刷板许多。
2 印刷板的蚀刻深度为0.015MM-0.035MM,移印油墨薄膜厚度为0.004-0.008MM,视印刷
板型态蚀刻深度及印刷头的硬度及外形而定﹐其它诸如气温﹐湿度﹐及环境亦可能使油墨薄膜厚度发生差异。
3 印刷板的尺寸是以印刷图案的面积来衡量﹐通常印刷板的面积不须太大﹐否则很难
将钢板固定在油盘上。
因此不同尺寸的钢板需配合相当的油盘﹐刀片和油刮。
(二)移印胶的选择
1 硬度
一般移印胶可分为三种硬度﹕软S(30°A)﹐中M(35°A)﹐及硬H(40°A)﹐比较精
细的印刷图案可选用较硬的移印胶﹐如被印件凹凸不平﹐最好选用较为软性的移印胶﹐减少损耗。
如油墨和调薄水对移印胶头起侵蚀作用﹐应该选择另类性质的油墨或改变移印胶的成份。
2 体积
移印胶的体积大小比较图案,以恰好足够为最好,胶头体积过大会浪费﹐不同形状的被印件需用不同型号移印胶。
3 形状
移印胶头的形状根据移印胶件有高低不平而需调整,若被印件的表面不是平面﹐选择移印胶的形状是关键。
移印胶要把平面钢板上的油墨带到凹凸不平的被印件上﹐则移印胶的末端要非常有弹性﹐且移印胶的形状须适合被印件的幅位﹐移印胶末端所受的压力才可以平均扩散以至避免移印胶倾斜地印在被印件的平面。
4 胶头由三种原材料制成:橡胶浆,矽油和催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