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烯烃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46
乙烯 烯烃知识点总结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 2 〓 CH 2乙烯分子的结构:键角约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属平面四边形分子。
二、乙烯的制法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① 浓H 2SO 4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② 浓硫酸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3∶1。
配制该混合液时,应先加5 mL 酒精,再将15 mL 浓硫酸缓缓地加入,并不断搅拌。
③ 由于反应温度较高,被加热的又是两种液体,所以加热时容易产生暴沸而造成危险,可以在反应混合液中加一些碎瓷片加以防止。
(防暴沸)④ 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迅速升至170℃左右,是因为在该温度下副反应少,产物较纯。
⑤ 用排水法收集满之后先将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再熄酒精灯,停止加热。
〖讨论〗此反应中的副反应,以及NaOH 溶液的作用①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炭化现象,使生成的乙烯中含有CO 2、SO 2等杂质。
SO 2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检验乙烯气体之前,应该使气体先通过NaOH 溶液,除去CO 2和SO 2。
②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40℃,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C 2H 5-O-C 2H 5)三、乙烯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燃烧 CH 2=CH 2+3O 2−−→−点燃2CO 2+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b.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乙烯除了与溴之外还可以与H2O、H2、卤化氢、Cl2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如工业制酒精的原理就是利用乙烯与H2O的加成反应而生成乙醇。
(见《自主学习能力测评》P633)聚合反应nCH2==CH2EMBED\*MERGEFORMAT−−−→−催化剂—其中 CH2=CH2 为单体—CH2—CH2—为链节 n为聚合度聚乙烯的分子很大,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
第三节乙烯烯烃【知识讲解】一、乙烯的分子结构(与乙烷比较)乙烯乙烷分子式C2H4C2H6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CH3CH3C原子间键C=C(双键)C-C(单键)键角120°109°28'键长 1.33×10-10m 1.54×10-10m键能615KJ/mol(一个键易断)348KJ/mol 分子内各原子相对位置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不在一个平面加成反应不能能取代反应能较难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试剂:乙醇(酒精)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2、反应原理3、气体发生装置:的装置(与制Cl2相似)4、集气方法:排水集气法5、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①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和脱水② 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液体剧烈跳动(防止煮沸)。
③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70℃,若温度过低(140℃)将发生副反应,而生成乙醚;若温度过高,则乙醇易被浓H2SO4氧化。
为了控制温度,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液面下。
以准确测定反应液体的温度。
④ 反应后液体易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这是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生成C和CO2,且硫酸被还原成SO2所致。
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若要净化乙烯,可将其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CO2。
三、乙烯的性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难溶于水。
乙烯化学性较活泼,易发生如下反应:1、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① 与卤素加成:CH2=CH2+Br2→CH2Br-CH2Br(使溴水褪色,可用于检验乙烯或除去乙烯)② 与氢气加成:③ 与卤化氢HX加成:(可用于制氯乙烷)④ 与水加成:(可用于工业上制酒精)2、氧化反应① 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② 可与强氧化剂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用于检验乙烯)3、加聚反应:(可用于制聚乙烯塑料)加聚反应是指不饱和单体通过加成反应互相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乙烯_烯烃知识点汇总(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乙烯 烯烃知识点总结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 2 〓 CH 2乙烯分子的结构:键角约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属平面四边形分子。
二、乙烯的制法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① 浓H 2SO 4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② 浓硫酸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3∶1。
配制该混合液时,应先加5 mL 酒精,再将15 mL 浓硫酸缓缓地加入,并不断搅拌。
③ 由于反应温度较高,被加热的又是两种液体,所以加热时容易产生暴沸而造成危险,可以在反应混合液中加一些碎瓷片加以防止。
(防暴沸)④ 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迅速升至170℃左右,是因为在该温度下副反应少,产物较纯。
⑤ 用排水法收集满之后先将导气管从水槽里取出,再熄酒精灯,停止加热。
〖讨论〗此反应中的副反应,以及NaOH 溶液的作用①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会出现炭化现象,使生成的乙烯中含有CO 2、SO 2等杂质。
SO 2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此,检验乙烯气体之前,应该使气体先通过NaOH 溶液,除去CO 2和SO 2。
②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40℃,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C 2H 5-O-C 2H 5)三、乙烯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燃烧 CH 2=CH 2+3O 2−−→−点燃2CO 2+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b.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乙烯除了与溴之外还可以与H 2O 、H 2、卤化氢、Cl 2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如工业制酒精的原理就是利用乙烯与H 2O 的加成反应而生成乙醇。
乙烯 烯烃一、乙烯1、分子式:C 2H 42、结构式:(非极性分子)平面结构3、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客气略小。
常用于植物催熟剂,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4、化学性质:a 、氧化:①燃烧: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断双键,生成醛和酸)3COOH +KMnO 4H +CH 3C CHCH 3CH 3CH 3C O CH 3b 、加成:①:催化加氢2CH 2R H 2+Ni or Pt RCH CHR②:加卤素: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色 CH 2=CH 2+X 2→CH 2X-CH 2X③:加卤化氢XC C HXCC +(X = Cl, Br, I; 活性: HI > HBr > HCl )注:对于结构不对称的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有两种情况,加成产物有两种: 2-溴丙烷(主);1-溴丙烷(次)。
马氏规则: 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进行加成反应时,氢原子总是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卤原子(或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则加在含氢较少的或不含氢双键碳原子上。
④:加H2SO4R CH CH 3OH(1) H 2SO 4R CH CH 2(2)H 2O ,△⑤:加水HCH 2CH 3H+H 2O CHCH 2CH 3OH CH CH 2CH 3OH主要产物+HH次要产物* 1,3-丁二烯发生1:1加成时,可发生1,4加成;也可1,2加成C 、加聚:聚乙烯n H 2C= CH 2(CH 2CH 2)n TiCl 4-Al(C 2H 5)3200~400℃d 、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CH 3CH 2OH CH 2═CH 2↑+H 2O(2)发生装置:选用“液+液-气”的反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因乙烯的密度跟空气的密度接近且难溶于水)。
(4)反应类型:消去反应 (5)注意事项:①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五章乙烯烯烃知识点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五章乙烯烯烃知识点
烯烃是指含有C=C键(碳-碳双键)(烯键)的碳氢化合物。
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整理的第五章烷烃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1、乙烯结构特点:
①2个C原子和4个氢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②乙烯分子里的双键里的一个键易于断裂
2、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可使溴水褪色
(2)氧化反应:1)可燃性:空气中火焰明亮,有黑烟;2)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
(3)聚合反应:乙烯加聚为聚乙烯
3、用途:制取酒精、塑料等,并能催熟果实。
4、工业制法:从石油炼制
实验室制法:
原料:酒精、浓H2SO4(浓H2SO4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收集:排水集气法。
操作注意事项:1.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可提高乙醇利用率,混合时应注意将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搅拌.2.温度计要测量反应物温度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3.为防液体爆沸应加入碎瓷片4.为防止低温时发生副反。
乙烯烯烃(一)[情境引入]以乙烷为例复习烷烃知识,制作乙烷球棒模型。
如将乙烷分子中的H消去两个,那么会得到什么样的分子结构?不饱和烃: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的氢原子数。
烯烃:分子里含有的链烃。
一、乙烯的结构结论:Array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2、原理:3、发生装置:4、收集:注意点:(1)反应物的体积比是多少?(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3)试剂加入顺序如何?(4)为什么加入几片碎瓷片?(5)为什么使用温度计?(6)温度计水银球所插的位置?(7)为什么要迅速升温至1700C?(8)加热过程中混合液往往变黑的原因?(9)加热时间过长,还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什么?如何除去?▲乙烯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将,生成各种短链气态烃,如乙烯、丙稀、丁二烯等不饱和的烃。
经净化和分离可得乙烯。
三、乙烯的性质(一)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一种____味的___色气体,溶于水。
密度。
[思考]:为什么只能用排水法来收集乙烯?(二)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1)可燃性:方程式:现象:(2)被氧化剂氧化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方程式:[思考]:①怎样鉴别乙烷和乙烯两种气体?②如何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的乙烷气体?2、加成反应将乙烯通过溴水。
结论:方程式:(1)加成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中与其他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2)加成反应条件:(3)加成反应规律:CH2==CH2 + H2CH2==CH2 + HC lCH2==CH2 + H—OHCH2==CH2 +C l—OH例1: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 2= CH 2 + H —OH CH 3—CH 2—OHB 、H 2 + Cl 2 2HCl 例2:由乙烯推测丙烯(CH 2=CH —CH 3)与溴水反应时,对反应产物的叙述正确的A .CH 2Br —CH 2—CH 2BrB .CH 3—CBr 2—CH 3 C .CH 3—CH 2—CHBr 2 D .CH 3—CHBr —CH 2Br [思考]:分析比较制取氯乙烷的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合理?例3:某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 能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3、聚合反应nCH 2==CH 2(1) 聚合反应在适当条件下,由 互相结合 的反应。
乙烯 烯烃 要点一、乙烯:最简单的烯烃 (一)组成和结构:分子式为:C 2H 4,结构简式为:H 2C=CH 2,乙烯是平面型结构,键角都是,6个原子共平面。
官能团:C=C(双键)乙烯分子的模型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二)物理性质:乙烯是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1.25 g/L ,比空气略轻(相对分子质量为28),难溶于水。
(三)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注意]有机中所指的氧化反应是得氧失氢的反应,而还原反应是得氢失氧的反应。
(1) 燃烧现象:明亮火焰并伴有黑烟。
方程式: 说明:乙烯燃烧产生黑烟现象的原因: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火焰明亮是碳微粒受灼热而发光 (2) 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酸性是为了增强氧化性)。
,可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
但不能用于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因为乙烯与KMnO 4溶液反应后会生成CO 2,即除掉了CH 4中的乙烯却引入了CO 2杂质。
烯烃与酸性KMnO 4溶液反应的氧化产物的对应关系:烯烃被氧化的部位CH 2= RCH=氧化产物CO 2(3)乙烯的催化氧化 2 CH 2=CH 2 +O 2催化剂 △2CH 3CHO【巩固】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时C = C 键发生断裂, RCH = CHR ', 可以氧化成RCHO 和R 'CHO, 在该条件下烯烃分别被氧化后产物可能有乙醛R —C —OH|| OC= ╱ R ''╲ R 'C=O ╱R ''╲ R '的是A .CH 3CH = CH(CH 2)2CH 3B .CH 2 = CH(CH 2)2CH 3C .CH 3CH = CH -CH = CHCH 3D .CH 3CH 2CH = CHCH 2CH 3 2、加成反应(1)与溴水反应方程式:说明:1.反应的实质是C=C 断开一个, 2个Br 分别直接与2个价键不饱和的C 结合,具体如下:2.此反应可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用于除去甲烷中的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