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九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 格式:ppt
- 大小:4.55 MB
- 文档页数:59
第一章绪论(1)1-2 现代机械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 各子系统具有什么功能?(2)答: 组成子系统及其功能如下:(3)驱动系统其功能是向机械提供运动和动力。
(4)传动系统其功能是将驱动系统的动力变换并传递给执行机构系统。
第二章执行系统其功能是利用机械能来改变左右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或位置, 或对作业对象进行检测、度量等, 按预定规律运动, 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
第三章控制和信息处理系统其功能是控制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各部分协调有序地工作, 并准确可靠地完成整个机械系统功能。
第四章机械设计基础知识2-2 什么是机械零件的失效?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断裂失效主要表现在零件在受拉、压、弯、剪、扭等外载荷作用时, 由于某一危险截面的应力超过零件的强度极限发生的断裂, 如螺栓的断裂、齿轮轮齿根部的折断等。
(2)变形失效主要表现在作用在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 零件产生塑性变形。
(3)表面损伤失效主要表现在零件表面的腐蚀、磨损和接触疲劳。
2-4 解释名词: 静载荷、变载荷、名义载荷、计算载荷、静应力、变应力、接触应力。
答: 静载荷大小、位置、方向都不变或变化缓慢的载荷。
变载荷大小、位置、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载荷。
名义载荷在理想的平稳工作条件下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
计算载荷计算载荷就是载荷系数K和名义载荷的乘积。
静应力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很小的应力。
变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应力, 可以由变载荷产生, 也可由静载荷产生。
(1)2-6 机械设计中常用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答:机械中材料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决策问题, 其基本原则如下:①材料的使用性能应满足工作要求。
使用性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②力学性能③物理性能④化学性能①材料的工艺性能应满足加工要求。
具体考虑以下几点:②铸造性③可锻性④焊接性⑤热处理性⑥切削加工性①力求零件生产的总成本最低。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②材料的相对价格③国家的资源状况④零件的总成本2-8 润滑油和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哪几项?答: 衡量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 粘度(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和倾点等。
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带传动是依靠 B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2 带张紧的目的是 D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 提高带的寿命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A 。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B. 承载能力大C. 传动效率高D. 使用寿命长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D 。
A. 传动效率高B. 带的寿命长C. 带的价格便宜D. 承载能力大5 选取 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A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C 。
A. 传动比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型号D. 带传递的功率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D决定。
A. 小带轮直径B. 大带轮直径C. 两带轮直径之和D. 两带轮直径之差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D 。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 带传动效率降低C. 带工作噪声增大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D 。
A. 带的寿命缩短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 F elim与初拉力 F 0之间的关系为C。
A.C. FFelim2 F0 e f v /( e f v 1) B. Felim2 F0 (e f 1) /(e f 1) D. Fv velim2 F0 (e f 1) /(e f 1)v velim2F 0 (e f v 1) / e f v11 设计 V 带传动时,为防止 A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 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B. 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C. 带的离心力过大D. 带的长度过长12 一定型号 V 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B成反比关系。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The basics of machinery design教材:刘江南、郭克希主编《机械设计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学时/学分:88 /4.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等适用专业:机械类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介绍常用机械和通用零件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设计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教学内容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掌握机构的结构、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使之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掌握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维护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使之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一)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机械设计基础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全局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二) 重点与难点本章的学习重点是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机器、机构和机械的概念,机器和机构的用途以及区别;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三) 教学内容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2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3 本课程的地位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四) 学时分配:2课时第2章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知识(一) 基本要求:建立机械设计的总体概念,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理解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化原则。
(二) 重点与难点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标准化。
(三) 教学内容1.机械零件设计概论2.机械零件的强度3.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4.机械零件的耐磨性5.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四) 学时分配:3课时第3章平面机构基础知识(一) 基本要求1、掌握运动副、约束和自由度等概念。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能掌握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应用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第一章绪论掌握机械、机器、机构、零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章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掌握失效、承载能力、载荷系数、许用应力、变应力、安全系数、强度的概念。
掌握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设计准则。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了解机构的组成,弄清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了解瞬心、三心定理等基本概念及应用条件。
第四章平面连杆机构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演化方法。
熟练掌握曲柄存在条件、压力角(传动角)、死点、极位夹角及行程速比系数等概念。
能按已知连杆位置、连架杆对应位置及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第五章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掌握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及特点、压力角和自锁的关系、基圆半径对压力角的影响及滚子半径的选择原则等。
能合理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熟练掌握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
第六章其他常用机构了解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应用。
第七章齿轮传动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的性质及方程、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定传动比、可分性、啮合角不变等)、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等。
熟练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根切现象、最少齿数的概念。
掌握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了解直齿圆锥齿轮及蜗杆蜗轮传动的特点、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熟练掌握各种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掌握不同条件下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针对不同失效形式的设计计算准则。
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能正确判定各种齿轮传动时其轮齿所受各分力的大小及方向。
理解齿轮计算中要用计算载荷而不用名义载荷的道理,了解各载荷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重点、要点总结《机械设计基础》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复习重点1.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2. 机械设计中,主要的设计准则习题1-1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些?1-2 在机械设计中,主要的设计准则有哪些?1-3 在机械设计中,选⽤材料的依据是什么?第2章润滑与密封概述复习重点1. 摩擦的四种状态2. 常⽤润滑剂的性能习题2-1 摩擦可分哪⼏类?各有何特点?2-2 润滑剂的作⽤是什麽?常⽤润滑剂有⼏类?第3章平⾯机构的结构分析复习重点1、机构及运动副的概念2、⾃由度计算平⾯机构:各运动构件均在同⼀平⾯内或相互平⾏平⾯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机构。
3.1 运动副及其分类运动副:构件间的可动联接。
(既保持直接接触,⼜能产⽣⼀定的相对运动)按照接触情况和两构件接触后的相对运动形式的不同,通常把平⾯运动副分为低副和⾼副两类。
3.2 平⾯机构⾃由度的计算⼀个作平⾯运动的⾃由构件具有三个⾃由度,若机构中有n个活动构件(即不包括机架),在未通过运动副连接前共有3n个⾃由度。
当⽤P L个低副和P H个⾼副连接组成机构后,每个低副引⼊两个约束,每个⾼副引⼊⼀个约束,共引⼊2P L+P H个约束,因此整个机构相对机架的⾃由度数,即机构的⾃由度为F=3n-2P L-P H (1-1)下⾯举例说明此式的应⽤。
例1-1 试计算下图所⽰颚式破碎机机构的⾃由度。
解由其机构运动简图不难看出,该机构有3个活动构件,n=3;包含4个转动副,P L=4;没有⾼副,P H=0。
因此,由式(1-1)得该机构⾃由度为F=3n-2P L-P H =3×3-2×4-0=13. 2.1 计算平⾯机构⾃由度的注意事项应⽤式(1-1)计算平⾯机构⾃由度时,还必须注意以下⼀些特殊情况。
1. 复合铰链2. 局部⾃由度3. 虚约束例3-2 试计算图3-9所⽰⼤筛机构的⾃由度。
解机构中的滚⼦有⼀个局部⾃由度。
顶杆与机架在E和E′组成两个导路平⾏的移动副,其中之⼀为虚约束。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库9 带传动和链传动一、单选题1、带传动的小带轮包角过小时,会导致____d____。
A、带截面上的应力增大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带在工作时会产生颤动D、传动能力下降易产生打滑2、带传动传动比不恒定的原因是______c__。
A、中心距大B、打滑C、弹性滑动D、过载3、链传动的特点是__d__。
A、瞬时传动比是常数B、平均传动比不是常数C、瞬时传动比和平均传动比的都不是常数D、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而平均传动比是常数4、链条中宜尽量避免使用过渡链节,这主要是因为__c__。
A、装配困难B、过渡链节的链板要受附加弯矩的作用C、过渡链节制造困难D、要使用较长的销轴5、链传动中两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应_____a_____。
A、平行B、相交成一定的角度C、相交成直角D、成任意角交错6、链传动的合理链长应取_____a______。
A、链节距长度的偶数倍B、链节距长度的奇数倍C、任意值D、按链轮齿数来决定链长7、关于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因素,描述不正确的是_d___。
A、摩擦系数越大越好B、预紧力应该避免过大C、包角越大越好D、预紧力越大越好8、提高带传动工作能力的措施有____a____。
A、降低传动比B、带轮加工粗糙些,增大摩擦系数C、尽可能提高带的圆周速度D、降低初拉力(张紧力)9、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带轮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__c______。
A、结构紧凑B、限制弯曲应力C、保证有足够摩擦力D、限制小带轮包角10、带传动打滑通常先发生在小轮上的原因是___a_____。
A、包角大B、包角小C、直径小D、转速高11、带传动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__d__。
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B、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C、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D、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12、小带轮为主动轮时,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__c__。
A、进入大带轮处B、离开大带轮处C、进入小带轮处D、离开小带轮处13、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的主要原因是_c___。
第九章链传动一、填空题1.链传动的工作原理是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____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2.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____,其值是____。
3.链传动的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是____,传动平稳性____。
4.在套筒滚子链中,外链板与销轴是____配合,内链板与套筒是____配合,套筒与销轴是____配合,套筒与滚子是____配合。
5.在链传动中,链节数最好选____数,原因是链条联成环形时,正好是内外链节相接。
6.当链节数为____数时,链条必须采用____链节联接,此时会产生____。
7.由于多边形效应,链条沿前进方向和垂直于前进方向的速度量周期性变化,链条节距越____,链齿轮数越____,链速越____,变化越剧烈。
8.链条的节距越大,承载能力____。
9.在水平放置的链传动中紧边应设置为____,目的是____。
10.链轮齿数____,越易发生跳齿或脱链现象。
11.链传动张紧目的是____,带传动张紧的目的是____。
二、选择题1. 链传动设计中,一般链轮最多齿数限制为Z max=120,是为了____。
(1)减小链传动的不均匀性(2)限制传动比(3)减少链节磨损后链从链轮上脱落下来的可能性(4)保证链轮轮齿的强度2. 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____。
(1)减少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2)防止链节磨损后脱落(3)使小链轮轮齿受力均匀(4)防止润滑不良时轮齿加速磨损3. 链传动中,最适宜的中心距是____。
(1)(10-20)p (2)(20-30)p (3)(30-50)p (4)(50-80)p4. 设计链传动时,链节数最好取____。
(1)偶数(2)奇数(3)质数(4)链轮齿数的整数倍5. 下列链传动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中,____是错误的。
(1)i=n1/n2 (2) i=d2/d1 (3) i=Z2/Z1 (4) i=T2/T1η6. 链传动中,链条的平衡速度v=____。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答案第1章机械概述一、判断题1.√2.×二、选择题1.C三、填空题1.它们是各种实物的组合体;各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2. 机器;机构四、简答题1. 它们是各种实物的组合体;各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能利用机械能做功或进行能量转换。
2. 机构的自由度数大于0,且等于原动件个数;第2章常用机械工程材料一、判断题1.×2.×3.×4.×二、填空题1.钢;纯铁;铸铁;2. 结构钢;优质钢;碳素钢3.工具钢;高级优质钢;碳素钢4.调质5. 锌6.黄铜;青铜;白铜7.轴瓦;内衬8.塑料;橡胶;陶瓷;复合材料9.热塑性;热固性三、简答题1.铸铁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不如钢材,但它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减振性、耐磨性,而且价格低廉。
因此,铸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用来制造一些力学性能要求不高、形状复杂、锻造困难的零件。
2.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时效;表面热处理分为: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表面淬火又分为火焰淬火和感应淬火;化学热处理又分为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
第3章静力学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2.×3.×4.×5.×1.D 2.B . 3.C . 4.D三、填空题1.刚体2. 大小;方向;作用点3. 柔性约束;光滑面约束;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4. 转动;05. 大小;转向;作用面6. 静止;匀速直线7. 各分力在x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等于零;各分力在y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等于零8. 力偶系中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9. 力系的主矢和对任意一点的主矩都等于零四、简答题1. 不计自重,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简称二力杆。
二力杆的受力特点是:两个力沿着两个作用点的连线,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不对。
若两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则合力为0,此时分力大于合力。
《机械设计基础》目录第一章绪论1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12 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13 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第二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1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211 功能满足原则212 可靠性原则213 经济性原则214 安全性原则22 机械设计的方法221 传统设计方法222 现代设计方法223 创新设计方法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31 材料的力学性能311 拉伸试验与应力应变曲线312 硬度313 冲击韧性314 疲劳强度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21 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322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323 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24 不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41 摩擦的种类及特性411 干摩擦412 边界摩擦413 流体摩擦414 混合摩擦42 磨损的类型及机理421 粘着磨损422 磨粒磨损423 疲劳磨损424 腐蚀磨损43 润滑的作用及润滑剂的选择431 润滑的作用432 润滑剂的种类433 润滑剂的选择第五章螺纹连接51 螺纹的类型和特点511 螺纹的分类512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52 螺纹连接的类型和标准连接件521 螺纹连接的类型522 标准连接件53 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531 预紧的目的和方法532 防松的原理和方法54 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541 松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542 紧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第六章键、花键和销连接61 键连接611 平键连接612 半圆键连接613 楔键连接614 切向键连接62 花键连接621 花键连接的类型和特点622 花键连接的强度计算63 销连接631 销的类型和用途632 销连接的强度计算第七章带传动71 带传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711 平带传动712 V 带传动713 同步带传动72 V 带和带轮721 V 带的结构和标准722 带轮的结构和材料73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731 带传动中的力分析732 带的应力分析733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74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741 设计准则和原始数据742 设计计算的内容和步骤第八章链传动81 链传动的类型和特点811 滚子链传动812 齿形链传动82 链条和链轮821 链条的结构和标准822 链轮的结构和材料83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受力分析831 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832 链传动的受力分析84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841 设计准则和原始数据842 设计计算的内容和步骤第九章齿轮传动91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特点911 圆柱齿轮传动912 锥齿轮传动913 蜗杆蜗轮传动92 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921 轮齿的失效形式922 设计准则93 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931 齿轮常用材料932 齿轮的热处理9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941 受力分析942 强度计算95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951 受力分析952 强度计算96 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961 受力分析962 强度计算97 蜗杆蜗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971 受力分析972 强度计算第十章蜗杆传动101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102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10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104 蜗杆传动的材料和热处理105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106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第十一章轴111 轴的分类和材料1111 轴的分类1112 轴的材料112 轴的结构设计1121 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1122 轴的结构工艺性113 轴的强度计算1131 按扭转强度计算1132 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1133 轴的疲劳强度校核第十二章滑动轴承121 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结构1211 整体式滑动轴承1212 剖分式滑动轴承1213 调心式滑动轴承122 滑动轴承的材料1221 金属材料1222 非金属材料123 滑动轴承的润滑1231 润滑剂的选择1232 润滑方式124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第十三章滚动轴承131 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点1311 滚动轴承的分类1312 滚动轴承的特点132 滚动轴承的代号1321 基本代号1322 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133 滚动轴承的选择1331 类型选择1332 尺寸选择134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1341 轴承的固定1342 轴承的配合1343 轴承的装拆1344 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141 联轴器1411 联轴器的类型和特点1412 联轴器的选择142 离合器1421 离合器的类型和特点1422 离合器的选择第十五章弹簧151 弹簧的类型和特点152 弹簧的材料和制造15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第十六章机械系统设计161 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和过程162 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63 机械系统的执行系统设计164 机械系统的传动系统设计165 机械系统的支承系统设计第十七章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维171 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特点172 创新思维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73 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第十八章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81 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实例182 复杂机械系统的设计实例183 设计实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
1.什么是弹性滑动和打滑?对带传动分别有什么影响?答:由于带的弹性及其在带轮两边的拉力差引起的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使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打滑指由于某种原因机器出现过载,引起带在带轮面上的全面滑动,从动轮转速急剧降低甚至停止转动,造成传动失效。
3.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什么?答: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在带轮面上的打滑和带的疲劳破坏。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工作寿命。
4. 带传动安装时,为什么要张紧?常见的张紧装置有哪几种?答:(1)带传动工作时依靠带和带轮之间的摩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因此需要一定的张紧力;(2)利用电动机的自重和调整螺钉调整带的拉力实现张紧;使用张紧轮。
5. 链传动的速度不均匀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减轻这种不均匀性?答:(1)刚性链节在链轮上呈多边形分布,在链条每转过一个链节时,链条前进的瞬时速度周期性变化,链条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分速度也相应作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多边形效应”,使链传动的速度不均匀。
(2)选取小节距的链条,有利于降低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7. 已知V带传动传递的功率P = 7.5kW,带速v = 10m / s,测得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即F1 = 2F2,试求紧边拉力F1、有效拉力F e和张紧力F0。
答:9-1 机械平衡的目的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刚性转子可以只进行静平衡?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动平衡?刚性转子达到动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答:(1)消除或减小离心惯性力,降低机械的周期性受迫振动,提高机械的工作精度和可靠性。
(2)对于轴向尺寸较小的盘状转子(通常是指宽径比b / D<0.2的构件),只需进行静平衡。
(3)对于轴向宽度很大的转子(b/D>0.2),需进行动平衡。
(4)满足离心惯性力之和以及惯性力偶矩之和都等于零,即⎪⎩⎪⎨⎧==∑∑00M F同时满足上述两条件所得到的平衡,则动平衡。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目录第0章绪论-------------------------------------------------------------------1第一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其自由度----------------------------------2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4第三章凸轮机构-------------------------------------------------------------6第四章齿轮机构------------------------------------------------------- -----8第五章轮系及其设计------------------------------------------------------19第六章间歇运动机构------------------------------------------------------26第七章机械的调速与平衡------------------------------------------------29第八章带传动---------------------------------------------------------------34第九章链传动---------------------------------------------------------------38第十章联接------------------------------------------------------------------42第十一章轴------------------------------------------------------------------46第十二章滚动轴承--------------------------------------------------50第十三章滑动轴承------------------------------------------------ 56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 59第十五章弹簧------------------------------------62第十六章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65第0章绪论12-3机器的特征是什么?机器和机构有何区别?[解] 1)都是许多人为实物的组合;2)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能或转换机械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一、填空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打滑和疲劳破坏。
2、传动带中的的工作应力包括拉应力、离心应力和弯曲应力。
3、单根V带在载荷平稳,包角为180°、且为特定带长的条件下所能传递的额定功率P0主要与带型号、小轮直径和小轮转速有关。
4、在设计V带传动时, V带的型号根据传递功率和小轮转速选取。
5、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是为了保证带中弯曲应力不致过大。
6、V带传动中,限制带的根数Z<Zmax是为了保证每根V带受力均匀(避免受力不均)。
7、 V带传动中,带绕过主动轮时发生带滞后于带轮的弹性滑动。
8、带传动常见的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和张紧轮等几种。
9. V带两工作面的夹角二为40°,V带轮的槽形角「应小于二角。
10、链传动和V带传动相比,在工况相同的条件下,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较小,其原因是链传动不需要初拉力。
11、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调整松边链条的悬垂量,采用张紧轮张紧时,张紧轮应布置在松边,靠近小轮,从外向里张紧。
二、选择1、平带、 V带传动主要依靠(D)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A.带的紧边拉力:B.带的松边拉力:C.带的预紧力:D.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2、在初拉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C)A.强度高:B.尺寸小:C.有楔形增压作用:D.没有接头。
3、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D)。
A.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B.带容易变形和磨损;C.带在带轮上打滑;D.带的弹性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