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75.91 KB
- 文档页数:2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
专业认同,作为大学生个体在其专业领域内形成的自我概念和专业价值观的体现,对于其学业成就、职业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包括其形成过程、影响因素、表现形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与学业成绩、职业满意度、专业选择动机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文将系统梳理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本文还将关注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的差异和共性,以期为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大学生专业认同现象的理解,为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关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题,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概念界定专业认同,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和结果,指的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所学专业产生的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上的接受和认可。
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认同不仅涉及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接受和喜爱,更包含了对其价值的认可,以及愿意为此投入时间和精力,甚至将其作为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
专业认同的概念涵盖了多个维度。
认知维度上,大学生需要对所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学科特点、发展前景等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情感维度上,大学生应当对所学专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如喜爱、自豪等。
再次,行为维度上,大学生应愿意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出高度的专业承诺和行动力。
价值维度上,大学生应认同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认为其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都会产生影响。
家庭背景、父母期望、学校教育方式、师生互动、同伴影响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塑造大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力量。
217区域治理WISDOM EXCHANGE作者简介:张璐璐,生于1999年,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的文献述评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璐璐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重要的人力资源。
而专业是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专业认同;影响因素;测量维度中图分类号:[C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2-0217-0001一、专业认同的界定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专业认同”这一概念的界定还未达成一致,仍处于模糊不清的阶段。
但一些致力于此的学者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标准和知识体系,可将此分成两类:(一)从动态的角度看:专业认同是一种发展的过程秦攀博(2009)将“专业”与“认同”,两者的概念进行结合,认为专业认同是学生在熟悉所学习的学科的基础上,对其产生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从而做出积极地行动及内心的舒适感,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随后,刘桂宏(2014)提出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一种认可,能用一种积极主动态度,参与学习过程;2020年,伍慧娟在云南省以五所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指出专业认同是学生在学习动机的基础上,付诸实践、努力。
最后在取得心仪成绩的过程中进而对所学专业产生了一种情感。
(二)从静态角度看:专业认同是一种心理状态王顶明、刘永存(2007)认为专业认同是指学习者对其所学专业的一种接纳,并且能促使其专业研讨,体现在将自己与所学专业视为一体,而将其他专业视为他者,希望自己能成为所学专业领域的人才;李慧敏等人(2008)在对法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研究调查时,指出专业认同就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感,并从7个方面进行分析;齐丙春(2010)将高校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概括为:一方面强调学生在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应对专业产生一种认可感,从而带动学生对专业的学习。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马勇;高妍【摘要】There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n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nterest and deep level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is intende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specialty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situation. Study found that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girl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 in grade, professional identity differs: freshman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ores higher than the sophomore; in eographical differenc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对大学生所学专业的兴趣和深入程度有重要影响。
本文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了解了学生当前专业认同的现状,并探讨了造成现状的原因。
研究发现女生的专业发展认同显著高于男生;在年级上,专业身份认同存在差异,大一学生的专业身份认同得分高于大二学生;在地域差异上,专业身份认同和专业发展都存在显著差异。
83817 教育理论论文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综述一、前言专业认同对于个体的学习动机存在制约或者促进的作用,处于生活中的人们深刻的体会到,当主动自愿的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时,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所要做的事,而且更能在完成事情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获得完成事情的成就感。
在专业认同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当个体把专业认同从“要求我选择”转向“我要选择”时,个体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所以,专业认同度的高低对大学生专业的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何为“专业认同”?心理学上将专业认同定义为:是个体在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接触中,逐渐认可、接受、喜欢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和探究,依据专业选择职业,并愿意将专业或相关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一系列认知、情感、动机或行为。
而由王顶明[1]等人提出,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探索,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它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该专业杰出者的人一样的反应。
为此,我们能够看出,专业认同是个体对专业的接受程度的过程,是个体将所感兴趣的领域转化为专业选择上的一种体现。
总之,专业认同即个体对所选专业的接受程度。
二、专业认同的理论研究在心理学范畴中,最早提出认同概念的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提出认同就是个体与他人、群体或模仿对象在心理与情感上趋向相同的过程。
提出自我认同的概念及角色认同概念的则分别是:新分析精神学派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斯特莱克等。
在国外,美国的心理学全书中则把认同理解是主体的一种同化,吸引其他人或事,以完善自身人格的一种过程。
[6]当前,心理学认同理论的探究有三种取向:埃里克森定向的自我认同、斯特`莱克定向的角色认同和Tajfel的集体水平定向的认同――即社会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