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分类
- 格式:pptx
- 大小:509.15 KB
- 文档页数:29
农药分类农药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等,按化学成分来源及发展过程可将杀虫剂分为两大类。
⑴无机杀虫剂。
如砷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⑵有机杀虫剂。
①天然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②人工合成杀虫剂,包括有机氯类杀虫剂,如三氯杀虫酯、林丹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久效磷、敌百虫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克百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有机氮类杀虫剂,如杀螟丹等。
③生物杀虫剂。
包括微生物杀虫剂、生物代谢杀虫剂和动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10类。
⑴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取食而进入消化系统发生作用,使之中毒死亡,如乙酰甲胺磷等。
⑵触杀剂:药剂接触害虫后,通过昆虫的体壁或气门进入体内,使之中毒死亡,如马拉硫磷等。
⑶内吸剂:指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到幼苗,并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而不妨碍植物生长,且被吸收传导到各部位的药量,足以使为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
⑷熏蒸剂:指施用后,呈气态或气溶胶的生物活性成分,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溴甲烷、磷化氢等。
⑸拒食剂:药剂能够影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消除其食欲,使害虫饥饿而死,如印楝素等。
⑹性诱剂:药剂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可以将害虫引诱到一处,便于集中消灭,如棉铃虫性诱剂等。
⑺驱避剂:药剂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由于具有特殊气味或颜色,可以使害虫逃避而不来为害,如樟脑丸、避蚊油等。
⑻不育剂:药剂使用后可直接干扰或破坏害虫的生殖系统而使害虫不能正常生育,如喜树碱等。
⑼昆虫生长调节剂:药剂可阻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扰乱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形成没有生命力或不能繁殖的畸形个体,如灭幼脲等。
⑽增效剂:这类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效很低,但与其他杀虫剂混合后能提高防治效果,如雷力牌消抗液等。
3、按毒理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杀虫剂分为4类。
农药学知识点总结一、农药的概念与分类1.1 农药的概念农药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害虫、病害、杂草等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物,改善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化学药剂。
农药的功能包括杀虫、杀菌、除草等。
1.2 农药的分类农药按其化学结构和作用目标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杀鸟剂、杀猪剂等。
二、农药的发展历史2.1 古代农药人类早期使用一些天然植物和矿物作为农药,如黄粉、石灰、食盐等。
2.2 化学农药的出现19世纪后期,人工合成农药开始出现,如砷化铜、石硫合剂等。
2.3 农业化学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农业化学革命带来了大量合成农药的出现,如杀虫剂DDT、杀菌剂铜制剂、除草剂除草灵等。
2.4 环境与健康问题大量使用合成农药引起了环境和健康问题,导致了对农药的重新审视和管理。
三、农药的作用机理3.1 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多种杀虫剂通过阻断虫体呼吸系统、破坏神经等方式杀死害虫。
3.2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杀菌剂通过破坏真菌的细胞壁、膜等方式杀灭病原菌。
3.3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除草剂通过影响植物内部的生理进程,如抑制光合作用、阻断植物生长激素合成等方式杀死杂草。
四、农药的应用与管理4.1 农药的施用方法农药可通过叶面喷雾、土壤处理、种衣等方式施用。
4.2 农药的施用量农药的施用量需根据作物类型、生长阶段、病虫害程度等进行合理把控。
4.3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农药施用后,需根据农药的毒性、作物的生长周期等确定安全间隔期,以免对人畜造成危害。
4.4 农药残留及监测农药施用后,需定期对作物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农药的环境与健康安全5.1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危害非靶标生物。
5.2 农药对人体的影响农药残留会通过饮食和呼吸进入人体,长期暴露可导致慢性中毒、致畸等问题。
六、农药的发展趋势6.1 绿色农药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安全影响小的农药,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
农药分类(最完整篇)农药品种繁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大多数农药品种只具备一种功能,如杀虫剂不能用来除病害和杂草,反过来也是如此。
而且即使同为杀虫剂、杀菌剂或除草剂,各自的防治对象也存在很大差异,对一种害虫、病原菌或杂草有效的杀虫剂、杀菌剂或除草剂,对另一种害虫、病原菌或杂草不一定有效。
但是,也有少数品种特别是复配制剂常具有多种功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产品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增加农民收益,甚至还会发生药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农药的功能和用途,在此,拟从不同的角度对农药品种归类进行简单介绍,以便大家更好、更合理地使用农药产品。
1.根据原料来源分类(1)无机农药大多数是由矿物质原料加工制成的。
这类农药品种较少,药效不高,目前还在应用的只有波尔多液、硫酸铜、磷化锌、磷化铝等少数几种。
(2)生物源农药①植物性农药:该类农药是用天然植物加工制造成的,所含有效成份是天然有机化合物,如除虫菊、烟草和鱼藤等。
这类农药的优点是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药害,多数不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但有些产品药效低,残效期短。
②微生物农药:即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造成的农药产品,如BT乳剂和井岗霉素等。
这些农药一般药效较高,对有益生物无害或杀伤力不大,对人蓄安全,不污染环境,也不会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大力推广的农药品种。
(3)有机合成农药即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
这类农药在许多国家已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品种日益增多,成为了当今农药的主体。
其特点是药效高、见效快、用量少、用途广,可造应各种不同的需要。
但是,这类农药污染环境,易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对人畜欠安全,有些品种残留量较高。
无机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又统称为化学农药。
2.根据防治对象分类根据防治对象分类,也即是按照产品用途对农药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螨剂、杀鼠剂等类别:(1)杀虫剂: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化学物质。
农药的分类种类的划分是相对的。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种类划分。
一、按农药的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理源农药与有机合成农药。
1、矿物源农药:有的是无机矿物原料经觉得加工,有的是用矿物油加工成乳剂。
早期的农药有一些无机分合物品种,如砷制剂、氟制剂作为杀虫剂,后来因为毒性高、药效差、药害重而停产。
现代使用的无机农药,主要有铜制剂与硫制剂。
铜制剂如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等。
硫制剂如硫悬浮剂、石硫合剂等。
它们是大吨位的杀菌剂,硫制剂也是杀螨剂。
矿物油乳剂多用在果树休眠期杀虫杀螨。
2、生物源农药:主要有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历史久、用量大的主要有除虫菊和烟碱。
除虫菊干花磨成粉就可直接作为杀虫剂或作为蚊香的原料。
从除虫菊干花中可以提取出除虫菊素,再配成药剂。
烟草中含有可以杀虫的烟碱,一般用废次烟叶或烟梗作原料,用酸提取出烟碱再配成杀虫制剂。
我国的植物源杀虫剂还有鱼藤、苦参、楝素等。
植物源农药一般毒性较低、对植物无药害、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杭药性、对环境友善等优点。
但是,它们来源有限或栽植要占用耕地,很难大规模生产,品种也单一。
微生物源农药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工业大规模生产。
如果利用微生物代谢物,可以认为是微生物进行生物合成的化学物质,本质上与化学合成农药差不多,有人称之为“生物化学农药”。
如阿维菌素,是种高效杀虫杀螨刹;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
而用活体微生物做成制剂使用,如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制剂,其施用在本质上是种生物防治措施,得病死的虫体还会有传染性,严格说不属于化学防治范畴。
但由于它的制剂与作用方法都与农药相近,也就算它是一种农药,微生物源农药一般也具有对植物无药害、对环境友善等优点。
3、有机合成农药:占农药品种的绝大部分,它们是通过化学工业,用有机合成工艺生产出来的。
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有机合成的农药品种繁多,作用方式五花八门。
二、按防治对象分类:防治对象就是农业有害生物,其中有动物,有植物,也有微生物。
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新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用来预防、消灭或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品。
根据其化学结构,农药可以分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三唑类农药、草甘膦类农药以及其他类农药。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大类农药的结构分类情况。
1.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农药之一、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有机磷基团,该基团与农作物病虫害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其死亡。
有机磷农药的共同结构特点是磷酸酯结构和磷酰胺结构。
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有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等。
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通过干扰昆虫的神经系统来达到杀虫效果的。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该基团在昆虫体内会分解成甲酸和氨,干扰昆虫神经传导。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结构特点是氨基甲酸酯酯基的存在。
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毒死蜱、乙酰甲胆碱等。
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特点是具有除虫菊酯结构,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菊酯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干扰昆虫神经传导,从而导致其痉挛、麻痹、死亡。
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马拉硫磷、敌百虫等。
4.吡虫啉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是一类新型的杀虫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吡虫啉环。
吡虫啉类农药的作用机理是与昆虫神经传导相关的靶标相互作用,从而杀死病虫害。
常见的吡虫啉类农药有久效吡虫啉、干扰素等。
5.三唑类农药:三唑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杀菌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唑环。
三唑类农药通过抑制真菌的酶活性、细胞膜的合成或DNA的复制等机制来抑制真菌的生长。
常见的三唑类农药有三唑酮、三唑菌素等。
6.草甘膦类农药:草甘膦类农药是一类广谱除草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草甘膦基团。
草甘膦类农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一氧化碳脱氢酶,从而导致植物细胞无法合成必需氨基酸,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
草甘膦是该类农药的代表。
7.其他类农药:此外,还有一些农药不属于以上几类,如吸气剂、抗生素类农药、激素类农药等。
这些农药具有各自特定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关于农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科普常识:
1. 分类: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
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杀菌剂用于防治病害,除草剂用于消除杂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2. 作用方式:农药可以通过接触、胃毒或熏蒸作用来杀死或抑制害虫、病菌或杂草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农药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3. 安全使用:农药具有毒性,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使用者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农药必须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
4.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产品上可能会留下残留物。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每个国家都有规定最大残留限量,对超出限量的产品进行管控。
5. 抗性:由于长期、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害虫或杂草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导致该农药对害虫或杂草产生较低或没有效果。
使用者应轮换不同种类的农药,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6. 替代方法:除了使用化学农药,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机械、合理的农业管理等方法来控制害虫、病害和
杂草,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和环境污染。
这些是农药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说明进行操作,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农药的分类农药品种很多,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可按防治对象、按成分和来源分类、按作用方式及毒理机制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亦有将上述几种综合或交叉分类的。
为了实用简便,现按防治对象和作用方式综合分类如下:一、杀虫(螨)剂是用于防治害虫(螨)的农药。
某些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畜禽体内外寄生虫以及危害工业原料及其产品的害虫。
按作用方式分为:1.胃毒剂杀虫(螨)剂随食物通过害虫口器摄食后,在肠液中溶解或者被肠壁细胞吸收到致毒部位,致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敌百虫、除虫脲等。
2.触杀剂害虫接触到药剂时,药剂通过虫体表皮渗入虫体内,使害虫正常刑事申诉案件到干扰或破坏某些组织使害虫致死。
如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
3.熏蒸剂某些药剂在一般气温下即升华,挥发成有毒气体或经过一定的化学作用而产生有毒气体,然后经由害虫的呼吸系统,如气孔(气门)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氯化苦、磷化铝等。
目前大量应用的杀虫剂,大都以触杀作用为主,兼有胃毒作用,如好年冬、咪虫啉等。
少数品种具有熏蒸作用,如敌敌畏。
仅具上述三种作用方式之一的杀虫剂品种不多。
4.内吸剂是指不论将药剂施到作物的哪一部位(根、茎、叶、种子)都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并随着植株体液传导到全株各部位。
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危害此部位的害虫中毒死亡,同时,药剂可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又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
如乐果、甲拌磷、克百威等。
内吸剂的优点是,使用方便,适用于防治那些藏在隐蔽处的害虫。
5.驱避剂药剂本身无毒害作用,但由于其具有某种特殊气味或颜色,施药后可使害虫不愿接近或远避。
当前,最为成功的驱避剂为预防蚊虫的避蚊胺。
6.拒食剂害虫在接触或摄食此类药剂后,会消除食欲,拒绝取食而饥饿而死亡。
从天然存在于植物中人工分离出作为拒食剂的物质至今已有300多种。
糖苷类、萜烯类、香豆素等都有较强的广谱拒食作用。
7.引诱剂能引诱昆虫的药剂即为引诱剂。
昆虫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利用各种器官,如视觉、味觉、触角以及跗节与化学感受器的功能,选择最优的外界条件,延续生命与繁殖后代。
农药可分为几类
农药可分为几类农药的分类方法较多,一般多按照农药的成分、用途及作用方式分类。
1、按照成分可分为: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4类。
无机农药目前应用的只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少数几种。
植物性农药,如除虫菊酯、烟草、鱼藤等。
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有机合成农药即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这类农药是当今农药的主体。
2、按照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杀软体动物剂8类。
3、按照作用方式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性引诱剂、拒食剂、不育剂等。
第1页共1页。
农药基本知识及安全使用农药是用于防治农、林、牧以及环境卫生的病、虫、草、鼠等灾害的化学药剂的总称。
农药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误食,就会造成药害、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
为了更好地使用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下面对农药的基本知识及常用农药作一些介绍。
一、农药分类农药种类很多,为便于识别和使用,常根据原料来源、用途、作用方式等进行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1、杀虫剂。
防治害虫的药剂,如乐果、敌敌畏、万灵。
这类药剂只能用来杀虫,不能用来防病。
2、杀螨剂。
用来防治螨类的药剂,如克螨特、双甲脒等。
3、杀菌剂。
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瑞毒霉、百菌清、代森锌、粉锈宁等。
4、杀线虫剂。
用来防治线虫的药剂,如铁灭克、克线磷等。
5、杀鼠剂。
用来防治鼠害的药剂。
6、除草剂。
用来除草的药剂。
7、植物生长调节剂。
用来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的药剂。
(二)按作用方式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可把杀虫剂(杀螨剂)分为下列几类:1、胃毒剂。
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百虫、杀鼠剂等。
2、触杀剂。
通过接触表皮或渗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除虫菊等。
3、熏蒸剂。
以气体状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敌畏、溴甲烷等。
4、内吸杀虫剂。
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输导、散布、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害虫在取食植物组织或汁液时,使其中毒死亡的药剂,如乐果等。
5、特异性杀虫剂。
对害虫有特殊的作用,但无毒,如拒食剂、不育剂、驱避剂等。
同样按作用方式分类,可把杀菌剂分为下列几类:1、保护剂。
在植物感病前,喷布覆盖于植物表面,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病原物侵染危害的药剂。
如波尔多液等。
这类药剂应在发病前施用,发病后病源物已侵入植物组织内部,再施药就无效。
2、治疗剂。
在植物感病后,施用药剂能从植物表皮渗入植物组织内部,但不能在植物体内输导、散布,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消除病症的药剂。
农药分类方法农药是一种用于农作物,家畜和家禽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制剂。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以保护农作物,增加产量。
农药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用途,它们可以分成不同分类。
1. 按化学结构分类农药还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分为三大类:有机磷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农药之一。
它们基于磷酸酯,可以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结合,从而干扰生物体的神经递质传递。
这些农药对各种害虫和昆虫都有毒性。
此类农药有很高的毒性,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通过将氨基甲酸酯与碳酸酯结合而形成的,开始于1940年代早期。
它们对大多数害虫和昆虫都有毒性。
然而,这种农药不会对哺乳动物造成危害。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这类农药基于拟除虫菊酯结构,这种结构对某些昆虫具有有毒作用。
而对哺乳动物和鱼类没有明显的毒性。
因为发病作用很快,所以这些农药是世界上最快速的化学杀虫剂之一。
除草剂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消除杂草的化学制剂。
除草剂是广泛使用的化学制剂之一。
但是,它们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化学品之一,因为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对耕作土壤造成长期影响。
除草剂的主要成分是草甘膦。
杀虫剂杀虫剂是一种用于防治害虫和昆虫的化学制剂。
杀虫剂可以捕捉到害虫和昆虫的神经,从而导致其死亡。
氯丹是一种杀虫剂,广泛用于农业和林业。
熏蒸剂熏蒸剂是一种用于熏杀害虫和昆虫的化学制剂。
熏蒸剂可以通过烟熏或喷洒来杀死害虫和昆虫。
二丙醚和乙醛是两种常用的熏蒸剂。
保墒剂保墒剂可以用于防治旱灾和水灾。
它们是一种保水助剂,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水分。
晶钾是一种常用的保墒剂。
综上所述,农药广泛应用于全球的农业和林业生产领域。
它们根据化学结构和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每一种都有其专门的应用领域。
但是,使用农药也要谨慎,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
农药的分类农药,特别是化学农药,其种类繁多,而且随着生产实际的需要,农药工业的迅速发展,新品种每年都在增加。
要较为广泛地认识了解农药,以便能科学、正确、合理的使用农药,就必须对种类繁多的农药进行分类。
根据人们的目的及农药的各种特性,可从多条途径对农药进行分类。
(一)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1、无机农药:主要由天然矿物质原料加工、配制而成的农药,故又称为矿物性农药。
这种农药的有效成分都是无机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有石灰(CaO、硫磺(S)、砷酸钙(Ca3(ASO4)2)、磷化铝(AIP3)、硫酸铜(CUSO)4。
2、有机农药:(1)天然有机农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用作农药的有机物质。
a、植物性农药:如烟草、除虫菊、鱼藤、印楝、川楝及沙地柏等。
这类植物中往往含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尼古丁)、糖苷类(巴豆糖苷)、有毒蛋白质、有机酸酯类、酮类、萜类及挥发性植物精油等。
b、矿物油农药:主要指由矿物油类加入乳化剂或肥皂加热调制而成的杀虫剂。
如石油乳剂、柴油乳剂等。
其作用主要是物理性阻塞害虫气门,影响呼吸。
(2)、微生物农药:主要指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制得的农药。
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农用抗菌素、阿维菌素(Avermectin )等。
(3)、人工合成有机农药:即用化学手段工业化合成生产的可作为农药使用的有机化合物。
如对硫磷、乐果、稻瘟净、溴氰菊酯、草甘磷等。
(二)、按用途分类:按农药主要的防治对象分类,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1、杀虫剂( Insecticides ) 对有害昆虫机体有毒或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减轻、消除为害的药剂。
2、杀螨剂( Acaricides,miticides ) 可以防除植食性有害螨类的药剂。
如双甲脒、克螨特、三氯杀螨醇(砜) 、石硫合剂、杀螨素等。
3、杀菌剂( Fungicides ) 对病原菌能起毒害、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受病菌为害或可消除病症、病状的药剂。
农药的分类农药品种很多,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可按防治对象、按成分和来源分类、按作用方式及毒理机制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亦有将上述几种综合或交叉分类的。
为了实用简便,现按防治对象和作用方式综合分类如下:一、杀虫(螨)剂是用于防治害虫(螨)的农药。
某些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畜禽体内外寄生虫以及危害工业原料及其产品的害虫。
按作用方式分为:1.胃毒剂杀虫(螨)剂随食物通过害虫口器摄食后,在肠液中溶解或者被肠壁细胞吸收到致毒部位,致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敌百虫、除虫脲等。
2.触杀剂害虫接触到药剂时,药剂通过虫体表皮渗入虫体内,使害虫正常刑事申诉案件到干扰或破坏某些组织使害虫致死。
如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
3.熏蒸剂某些药剂在一般气温下即升华,挥发成有毒气体或经过一定的化学作用而产生有毒气体,然后经由害虫的呼吸系统,如气孔(气门)进入虫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
如氯化苦、磷化铝等。
目前大量应用的杀虫剂,大都以触杀作用为主,兼有胃毒作用,如好年冬、咪虫啉等。
少数品种具有熏蒸作用,如敌敌畏。
仅具上述三种作用方式之一的杀虫剂品种不多。
4.内吸剂是指不论将药剂施到作物的哪一部位(根、茎、叶、种子)都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并随着植株体液传导到全株各部位。
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危害此部位的害虫中毒死亡,同时,药剂可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又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
如乐果、甲拌磷、克百威等。
内吸剂的优点是,使用方便,适用于防治那些藏在隐蔽处的害虫。
5.驱避剂药剂本身无毒害作用,但由于其具有某种特殊气味或颜色,施药后可使害虫不愿接近或远避。
当前,最为成功的驱避剂为预防蚊虫的避蚊胺。
6.拒食剂害虫在接触或摄食此类药剂后,会消除食欲,拒绝取食而饥饿而死亡。
从天然存在于植物中人工分离出作为拒食剂的物质至今已有300多种。
糖苷类、萜烯类、香豆素等都有较强的广谱拒食作用。
7.引诱剂能引诱昆虫的药剂即为引诱剂。
昆虫在进化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利用各种器官,如视觉、味觉、触角以及跗节与化学感受器的功能,选择最优的外界条件,延续生命与繁殖后代。
农药的分类、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农药常识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我们了解农药的分类,就能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具体农药品种的性能、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知识,从而让农药发挥更多地积极作用。
农药品种很多,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按主要用途分: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气雾剂等。
1、杀虫剂(含杀螨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螨类(蜘蛛)。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胃毒剂:药剂通过昆虫口器进入体内,经过消化系统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例如,敌百虫是典型的胃毒剂,其药液喷在蔬菜叶片上,菜青虫、小菜蛾的幼虫嚼食菜叶吃进药剂,可引起中毒死亡。
②触杀剂:药剂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大多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及很多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具有强烈触杀作用,药液喷洒在虫体上即可发挥作用。
③熏蒸剂:某些药剂可以气化为有毒气体,或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通过昆虫的气门及呼吸系统进入昆虫体内发挥作用使虫草体中毒死亡。
如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的熏蒸腹作用很强,可以在密闭的空间形成一定浓度而杀死该空间的昆虫。
④内吸剂:药剂施用后通过叶片或根、茎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后被输导到其他部位,如通过蒸腾流由下向上输导,以药剂有效成分本身或在植物体内代谢为更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发挥作用。
内吸剂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氧化乐果可防治蚜虫。
2、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①保护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之前喷施在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即使病菌再来也侵染不了植物。
如波尔多液,福美类和代森类及有机硫杀菌剂等。
②治疗剂:杀菌剂在病原菌侵染植株以后施用,可以抑制病菌生长发育甚至致死,可以缓解植株受害程度甚至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