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集团医联体信息平台技术标准20170704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测评方案(2017年版)目录1概述 (3)2名词解释 (4)3测评原则 (4)4测评依据 (5)5测评内容及方法 (6)5.1简述 (6)5.2实验室测试 (7)5.2.1测试对象 (7)5.2.2测试内容 (7)5.2.3测试方法 (7)5.3项目应用评价 (8)5.3.1测评对象 (8)5.3.2测评内容 (8)5.3.3测评方法 (9)5.3.4评级方案 (11)6等级评定 (14)7测评管理 (15)7.1相关参与机构的职责与要求 (15)7.1.1测评管理机构及职责 (15)7.1.2测评申请机构有关要求 (15)7.1.3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关要求 (16)7.2管理机制 (16)7.2.1分级管理机制 (16)7.2.2检测机构管理 (16)7.2.3测评专家管理 (16)8测评流程 (17)8.1申请阶段 (17)8.2准备阶段 (18)8.3测评实施阶段 (18)8.4评级阶段 (19)1概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主席令第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规划发〔2013〕32号)等相关政策文件,为落实新医改相关工作任务,加强并持续推进卫生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跨机构、跨地域健康诊疗信息交互共享和医疗服务协同水平和信息惠民成效,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开展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以下简称:互联互通测评)工作。
互联互通测评以卫生信息标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第三方测评为手段,促进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以下简称: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测评)是互联互通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级各类卫生计生委组织建设的以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以及互联互通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分级评价体系。
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测评方案(2017年版)目录1概述 (3)2名词解释 (3)3测评原则 (4)4测评依据 (5)5测评内容及方法 (6)5.1简述 (6)5.2实验室测试 (7)5.2.1测试对象 (7)5.2.2测试内容 (7)5.2.3测试方法 (7)5.3项目应用评价 (8)5.3.1测评对象 (8)5.3.2测评内容 (8)5.3.3测评方法 (9)5.3.4评级方案 (10)6等级评定 (14)7测评管理 (16)7.1相关参与机构的职责与要求 (16)7.1.1测评管理机构及职责 (16)7.1.2测评申请机构资质有关要求 (16)7.1.3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关要求 (17)7.2管理机制 (17)7.2.1分级管理机制 (17)7.2.2检测机构管理 (17)7.2.3测评专家管理 (17)8测评流程 (18)8.1申请阶段 (19)8.2准备阶段 (20)8.3测评实施阶段 (20)8.4评级阶段 (21)1概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主席令第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规划发〔2013〕32号)等相关政策文件,为落实新医改相关工作任务,加强并持续推进卫生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跨机构、跨地域健康诊疗信息交互共享和医疗服务协同水平和信息惠民成效,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开展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以下简称:互联互通测评)工作。
互联互通测评以卫生信息标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第三方测评为手段,促进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以下简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测评)是互联互通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医疗机构组织建设的以电子病历和医院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项目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以及互联互通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分级评价体系。
医联体解决方案引言:医疗卫生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涉及到医院、医生、患者、药品、设备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医联体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医联体是指由多个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组成的协作网络,通过共享资源和协同工作,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提供。
本文将介绍医联体解决方案的五个主要部分。
一、医疗数据共享1.1 医疗数据标准化:医联体解决方案通过制定统一的医疗数据标准,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
这样一来,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用药记录等信息可以在不同医院之间无缝传输,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1.2 数据安全保障:医疗数据的共享需要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医联体解决方案采用多层次的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措施,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使用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有效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1.3 数据分析与挖掘:医联体解决方案还可以对共享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和治疗模式,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医疗资源共享2.1 人力资源共享:医联体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的跨机构调配,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2.2 药品和设备共享:医联体解决方案还可以实现药品和设备的共享,避免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患者可以在不同医院之间享受到相同的药品和设备服务,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均等性和可及性。
2.3 医疗服务协同:医联体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服务协同,例如远程会诊、病例讨论等。
这样一来,患者可以得到更全面和专业的医疗服务,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三、患者管理与转诊3.1 患者信息管理:医联体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患者信息的集中管理,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记录、用药情况等。
这样一来,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历史,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2 转诊管理:医联体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患者的转诊管理,包括转诊申请、转诊意见的传递和转诊结果的反馈。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8.06•【字号】川办发〔2017〕75号•【施行日期】2017.08.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7〕75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指在保持资产归属关系、行政隶属关系、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情况下,由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纵向或横向医疗资源共享、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
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是推进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精神,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优势互补、双向选择,坚持公益、创新机制,便民惠民、群众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医联体建设发展,健全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效率提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政策落实,方便群众更好就医,不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二)工作目标。
2017年,启动以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为主要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发挥引领作用,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方式,引导医联体内部初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转诊机制,基本搭建医联体制度框架。
省部级医院进一步规范与区域医疗中心组建的医联体。
各市(州)至少建设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城市医疗集团,选择1—2个县(市、区)探索开展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
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一、引言医联体是指多家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根据共同的协作与互助原则共同组成的联合体。
为了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建立一个完善的医联体信息平台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医联体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以便更好地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和协同。
二、平台整体架构医联体信息平台的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是医联体信息平台的核心。
通过该系统,各家医疗机构可以实现患者数据的共享和管理。
平台应具备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整合和数据分析功能,确保各类医疗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医疗资源共享平台为了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优势,建设一个医疗资源共享平台非常重要。
该平台旨在提供医疗资源的共享和调剂,包括专家会诊、远程医疗、病例交流等功能。
通过共享平台,优质医疗资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全体患者。
3. 在线预约挂号系统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建设一个在线预约挂号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患者可以通过该系统预约医院、科室和医生,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4. 医疗服务评价系统医疗服务评价系统可以帮助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这个系统,患者可以分享自己的就医体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同时也能够督促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三、平台建设步骤与计划1. 需求调研与分析在平台建设之前,需要对各家医疗机构的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
了解各家医疗机构已有的信息系统架构和数据资源,以及他们的痛点和需求。
通过需求调研,可以为平台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平台设计与开发根据需求调研的结果,进行平台的整体设计与开发。
平台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界面简洁美观,操作简便。
平台的开发应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护医疗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
3. 平台测试与改进在平台开发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平台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
测试阶段需要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改进和优化平台的功能和性能。
医联体模式下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与实践作者:刘兴淮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第13期摘要:为解决医疗联合体内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实现医疗机构之间业务协同工作和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应用OrionHealth公司研发的Rhapsody引擎,构建数据交换集成平台,为医联体医疗机构提供企业服务总线(EsB),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实现分级预约诊疗、处方标本流转、双向转诊转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健康信息数据共享、药品共享调拨等管理,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效能。
关键词:医联体;集成平台;ESB;Orion;Rhapsody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3-0252-031引言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在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由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牵头,联合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康复机构等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建立医疗联合集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是淮安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年门诊量200万,年出院病人13万人次。
2018年初由淮安一院牵头,联合淮安康复医院、洪泽区医院等4家二级医院,浦南社区、王营社区等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淮安一院医疗联合体集团”。
2019年6月完成医联体内“信息集成交换平台”一期建设,实现l家三级(以下简称:总院)、2家二级和4家社区(以下统称:分院)共7家医联体内医疗机构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初步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和管理理念的共享,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就医服务。
2基于Rhapsody中间件的集成平台2.1集成平台概述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中对医院集成平台的描述为:以患者电子病历的信息采集、存储和集中管理为基础,连接临床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医疗信息共享及业务协作平台,是医院内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实现统一集成、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转的基础和载体。
XXXX医疗集团
医联体信息平台技术标准
2017年4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开展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统筹推进医联体相关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
医联体建设需符合以下标准:
一、云HIS信息平台遵循“统一标准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
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标准与信息交换标准》、《电子病历数据标准与信息交换标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相关机构管理规定》、《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接入标准》、《医疗卫生资源信息共享标准》、《卫生管理信息共享标准》。
二、信息平台符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网络
安全以及业务信息和个人隐私安全。
三、信息系统平台符合安全要求:
(1)系统在Internet上运行不易被黑客,病毒攻击。
(2)在系统被攻击时,系统能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并能保证系统不会崩溃。
(3)系统用户要进行安全认证才能接入系统。
(4)支持复杂的用户名和口令。
口令长度不得低于6位。
口令采用加密保护,并提供方便用户密码的修改与恢复功能。
(5)权限管理到功能模块的页面及关键操作,对用户访问进行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6)敏感数据和能定位到个人的数据(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均需加密存储。
(7)信息系统数据需定期备份,异地容灾备份等相关方案。
(8)信息平台双链路宽带,防止信息网络瘫痪导致业务。
四、信息系统平台数据设计要求:
(1)数据标准:符合国家和卫生部有关数据集标准及数据规范要求;(2)数据安全:保证数据安全,数据不能被非法窃取、篡改和删除。
(3)数据接口:提供基于WEB SERVICE的标准数据接口,接口方式安全、高效。
提供与其他系统数据共享的功能。
(4)数据传输:保证数据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共享传输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采用SSL/TLS、VPN等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
(5)数据交换:提供完整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
五、信息平台注册服务基于IHE ITIPIX和PDQ;健康档案整合服务基于IHE ITI XDS、HL7消息和CDA文档规范以及ESB、ETL等技术;健康档案存储服务基于IHE ITI XDS、HL7 CDA;基于健康档案的医
疗卫生业务协同基于ESB、BPM、BRE、CEP等技术。
六、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符合《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文档格式标准符合《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数据元和代码标准符合《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
卫生信息共享文档规范在业务上结合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业务表单,在数据层面基于卫生信息数据元和代码标准,在技术层面以HL7 CDA格式来表达。
在区域平台技术规范和医院平台技术规范中,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主要以CDA方式交换和存储。
七、医联体建立影像中心应遵循DICOM和HL7等标准,检验中心应遵循HL7等国际通用的医疗信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