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T西门子磁共振的临床应用(最终)
- 格式:ppt
- 大小:10.61 MB
- 文档页数:115
腰椎管狭窄症椎管狭窄的MR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邢文华;郝利霞;霍洪军;杨学军;肖宇龙;李峰;辛大奇【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管狭窄的形态特点,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120例患者,男62例,女58例,年龄45 ~76岁,平均57.2岁,分为4个年龄段(40~49岁29例、50~59岁42例、60~69岁33例、70~79岁16例),所有患者常规行腰椎MRI检查.观察椎板、椎管、黄韧带、小关节的形态特点,测量L2/3、L3/4、L4/5、L5/S1轴位经椎间盘关节突平面黄韧带厚度、椎板厚度、椎管矢状径及椎管冠状径;分析各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段、椎体节段的变化特点.结果:椎管狭窄类型:中央型椎管狭窄27例、侧隐窝型狭窄35例、混合型58例;小关节增生:单侧33例、双侧87例;椎管形态:“三角形”76例、“三叶草形”44例;黄韧带平均厚度在L2/3 (2.4 mm)、L5/S1 (3.1 mm)轻于L3/4 (3.7 mm)、L4/5 (4.5 mm);随着年龄增加,黄韧带厚度增加,且L4/5增厚最明显;椎板厚度在L5节段最小4.5 mm,在L3节段最大,为5.8 mm,椎管冠状径在L4/5节段最小4.7 mm,在L2/3节段最大,为10.3 mm,二者随着年龄增加,在各个椎体节段变化不明显;黄韧带增厚,椎管冠状径变小.结论:①黄韧带增生肥厚引起椎管冠状径变小、双侧关节突关节尤其是上关节突增生内聚是椎管狭窄的主要因素;②手术时应扩大椎管的冠状径,切除黄韧带及部分关节突、扩大侧隐窝,保留棘突复合体.【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4(025)009【总页数】4页(P645-647,651)【关键词】椎管狭窄;腰椎;磁共振成像【作者】邢文华;郝利霞;霍洪军;杨学军;肖宇龙;李峰;辛大奇【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R445.2腰椎管狭窄症(LSS)是指腰椎的骨与软组织因某些原因发生形态与组织结构方面的变化,导致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
磁共振 (MRI) 低场系统的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 (上)刘克成 等本文作者刘克成先生,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副总裁; 徐健先生,翁得河先生,研发部研发工程师; 何超明先生,研发部研发工程师。
2004年3月2日收到。
关键词:MRI 低场系统 高性能配置 高场应用低场化导言长期以来,磁共振低场系统由于受到信噪比的限制一直被认为只能用于常规的临床检查。
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高场的功能被逐级地移植到低场系统上,使得低场系统的临床应用得到很大的拓展。
本文就低场系统的技术发展及临床应用趋势做一简单的概要。
一 医用磁共振低场系统的特点1. T 1与场强一般来说,低场系统是指主磁场场强低于0.5T 的系统。
虽然当场强下降时,信噪比也随之下降。
但是,由于人体组织的T 1值却是随着场强的降低而相应地减少。
T 1与场强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来近似:T 1∝B 0n n=1/2~1/3(与组织有关)在三种场强条件下的T 1值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绝大多数的组织,当场强从1.5T 降低到0.35T 时,其T1值将缩短将近一半。
因而,为获取同样对比度的图像,在偏转角相同的条件下,在低场系统上重复时间TR 可以选择得比较小。
这就是说,在给定的扫描时间里,低场系统允许有更多的平均。
从Ernst 方程:αErnst =arccos(e 1T T R−)可以得出: 当偏转角α不变时,重复时间T R 为T 1的函数:T R =-ln(cos(α))×T 1以脑脊液为例。
在1.5T 和0.35T 的不同场强条件下,脑脊液的T 1值相差一倍。
在偏转角相同的情况下,纵向弛豫恢复快慢差异是很明显的,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保持图像对比度相同的条件下,在0.35T 的系统上,由于脑脊液的T1值只是在1.5T 系统上的一半,所以重复时间可以相应地从3000ms 缩短到1500ms 。
假定在二维成像时,相位编码步数为N Y =256,在1.5T 系统上,重复时间如果是T R = 3000ms ,平均次数为N AVG =1,那么所需要的扫描时间为:T scan (1.5T)=T R ×N Y ×N Avg=3000×256×1=768000ms而在0.35T 的系统上,由于重复时间可以相应地缩短到约1500ms ,所以在相同的扫描时间内,可以允许平均次数为2,其计算如下:T scan (0.35T)=T R ×N Y ×N Avg=1500×256×2=768000ms增加扫描平均次数所带来的一大好处是能减小由于各类运动所引起的伪影。
0.3T磁共振临床应用价值(15407例报告)摘要】目的评价0.3T磁共振在二级医院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OPEN MARKⅢ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查15407例病人的图像状况,阳性率,主要疾病谱系诊断结果和优势。
结果15407例检查后,图像总甲级率98.25%、总乙级率1.4%、废片率0.35%。
其中胸腹部图像废片率61%。
总阳性率85.3%,其中含不易为平片和CT发现的颅内微小血管畸形、脑干小出血灶、微小腔隙性梗塞、急性期脑梗塞、脊髓轻度损伤、椎管内占位、关节腔少量积液、早期骨坏死、骨挫伤、隐匿性骨折、关节小韧带损伤、半月板退变及损伤共1667例。
结论该磁共振系统在颅脑、脊柱、四肢关节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结合其维修费用低、购买价格低特点,在二级医院有较高实用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临床应用自从1978年第一幅人体磁共振图像诞生,磁共振扫描机已经应用到许多医院的医学临床诊断领域。
目前在市场上有国内外多家公司生产的大小不同功率的磁共振扫描机。
由于功率大小不等,其应用价值也就明显不同,而在设备价格、维护费用和服务价格上也存在较大差距。
为进一步探讨低场磁共振扫描机在二级医院应用价值,现对我院15407例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连续检查15407例中,男8742例,女6665例,年龄12—89岁,第一次检查15363例,第二次及第三次复查共44例,经X线平片或CT片对照76例。
1.2 检查方法采用安科公司OPEN MARKⅢ(仅配置头、颈、体、膝部线圈,无高压注射器)磁共振系统和AGFA 5503胶片打印机,所有患者均处于适宜磁共振检查状态。
使用各相应部位线圈,运用原机设定的T1WI、T2WI、IR、FLAIR、GR等各序列条件,层厚7mm、4mm、2mm,每部位扫描过程16—30min左右。
1.3 图像分析1.3.1 所有图像质量均由一名MRI技师和二名主治医师依据常规影像图片标准分为甲级、乙级和废片三个级次。
OPER-0.35T-磁共振成像系统(0.35T)配置清单说课讲解OPER-0.35T 磁共振成像系统(0.35T)配置清单一、成像系统1. 磁体系统无涡流开放型钕铁硼永磁体(场强0.35T,实用新型专利号:ZL 012 45762.0)自恒温加热单元自恒温电源和控制单元2. 射频发射和接收系统全数字谱仪射频功率放大器平板式射频发射线圈前置放大器射频接收线圈:头部、体部(大)、体部(小)、颈部、膝关节、脊柱、腕关节线圈各1只3. 梯度系统梯度放大器及梯度电源x、y、z梯度线圈4. 谱仪全数字谱仪5. 计算机系统图像处理工作站(研祥工控机):Intel至强TM (XEON TM) 双处理器2.8G以上主频128MB显存2048MB内存160G硬盘DVD刻录机高分辨率液晶(TFT)彩色图像显示器(20’)标准键盘鼠标高级图像后处理软件包二、操作台磁共振成像专用组合式操作台三、病人处理系统诊断床对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四、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 2000 的中/英文鑫高益磁共振扫描平台OPERView:基本序列软件包系统控制软件包数据处理软件包图像重建软件包瑞典CONTEXTVITION图像处理软件包故障分析软件包质量控制软件包激光相机接口软件包血管成像软件包水成像软件包扩散成像软件包(EPI/线性)五、射频屏蔽室磁体室射频屏蔽体、屏蔽门、屏蔽观察窗、滤波板、波导板及必要的内装修等六、电源及机房空调系统15KW 交流稳压电源磁体室温控空调1台七、附件床垫、枕垫、头垫、头线圈座、测试水模、备用保险丝、安全标志等八、随机文件使用说明书、技术说明书、维护手册等九、培训应用培训(原理、操作、维护和初级诊断):2周现场培训:1周十、相机一台OPER-0.35磁共振成像系统(0.35T)技术参数磁体类型:永磁(钕铁硼)C型开放式自恒温无涡流磁体(实用新型专利号:ZL 012 45762.0)场强:0.35T±3%匀场方法:无源匀场磁场均匀度:40cm球面<2ppm (Vrms)检查净空间:40cm梯度系统梯度场强:单轴18 mT/m,有效31mT/m梯度切换率:单轴55 mT/m/ms,有效97 mT/m/ms梯度非线性度:40cm×40cm×38cm椭球内<5%发射和接收系统发射和接收机频率范围:DC~22 MHz最大接收带宽:1.25 MHz前置放大增益:30 dB噪声系数:0.3 dB射频功放:6 KW射频线圈:平板式发射线圈自动预扫描功能自动射频校正自动频率锁定自动增益调整自动线圈识别自动线圈调谐自动匀场线性补偿自动匀场高阶补偿自动相位校正图像指标图像种类:T1加权像、T2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加权像、扩散加权像、血管成像、水抑制成像、脂肪抑制成像视野:40mm~400mm采集矩阵:64×64~1024×1024最大显示矩阵:1024×1024空间分辨率:1mm(头部,24cm FOV 256x256)1.5mm(体部,30cm FOV 256 x 256)0.5mm(头部,24cm FOV 512x512)0.75mm(体部,30cm FOV 512 x 512)切面: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任意斜面、多层多角层间距:0~20mm扫描序列自旋回波(SE)多层多回波(MSME)快速自旋回波(FSE)主动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RFS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多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MSFSE)反转恢复(IR)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STIR)流动衰减反转恢复(FLAIR)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IRFSE)2D梯度回波(GRE)3D梯度回波(GRE)稳定进动梯度回波(SSPGRE)2D血管成像(TOF)3D血管成像(TOF) / (MOTSA)回波平面成像(SEEPI)线扫描扩散加权成像(LSDI)特殊技术水抑制技术脂肪抑制技术水成像(MRCP、MRU、MRM等)技术相位编码梯度可选技术磁化转移对比(MTC)技术流动补偿技术预饱和跟踪技术过采样技术屏息扫描技术部分采集技术并行采集技术优化带宽采集技术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技术倾斜优化非饱和激发(TONE)技术磁体自恒温技术有源动态匀场技术病员管理对讲系统数据库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病床承重240Kg图像显示及后处理图像后处理:滤波、增强、放大、剪切、文字注释、文字消除、图像平移、自动窗宽窗位调整图像分析:兴趣区标注、距离测量、面积计算、直方图、信号值分布计算机系统主机:双英特尔TM至强TM (XEON TM ) 处理器图像工作站主频:≥2.8GHz网络接口速度:1000M内存:2048MB显存:128MB硬盘:160GB光盘:可读写CRW刻录机或DVD刻录机图像重建时间:285幅/s (256×256图像)图像终端:高分辨率20英寸液晶(TFT)显示器最大分辨率1280×1024激光相机接口数字接口DICOM 3.0标准图像传输标准DICOM 3.0图像与医院PACS系统兼容IMAGIC Maestro 迈视100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配置清单标准配置IMAGIC Maestro 迈视全数字化超声诊断系统IMAGIC Maestro 迈视主机15" 高分辨率无闪烁TFT LCD双处理器,Unix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背灯式,旋转倾斜式键盘,可调高度3个标准电子探头接口+1个笔式探头接口二维成像单元EL模式(线阵梯形成像),Auto Gain自动图像优化,B-Steer二维声束偏转HHI谐波成像模块Windows ( BMP, AVI )格式,图象静态、动态存储CD 写 +DVD 读/写功能内置硬盘USB存储功能视频信号 (S-VGA, RGB, S-VHS, 复合模式)视频标准 NTSC/PALImagic Desk在线/离线测量功能内置 PACS (病人数据库)欧标主电缆动态存储模块多普勒模块 (PW/CW)彩色模块常规应用模块心脏应用模块血管应用模块妇产科应用模块3D-4D & 自由臂模块探头标准配置凸阵探头线阵探头相控阵探头腔内探头容积探头说明书用户手册(英文) -IMAGIC Maestro东软NeuViz 16多层螺旋CT配置列表(东软飞利浦工厂生产)NO. 描述主系统配置部分一机架系统扫描控制面板扫描控制盒机架孔径:700mm机架倾斜:30° 到+30°; 0.5° 变化自动语音功能多语言自动语音功能二X-线系统高压发生器 50KWDFS动态飞焦点球管 5MHu三探测器探测器材料:多层CT专用固态稀土陶瓷滑环传输:无线传输– 1.1 Gbps 传输速率层厚准直:16x1.5mm, 12 x1.5mm, 10 x1.5mm, 16x0.75mm, 12x0.75mm, 10x0.75mm, 8x0.75mm, 2x0.75mm, 4x0.75mm 8 x 3.0mm,4 x 4.5mm四检查床扫描床扫描床附件五扫描参数扫描时间0.6, 0.75, 1, 1.5, 2 秒 /360扫描方式:多个层面同时采集,扫描时床面同时连续移动,多序列、双向采集螺旋曝光:最长100秒不间断螺旋扫描螺距比用户连续可调: 0.5到1.5序列轴向扫描定位扫描剂量显示重建和显示快速浏览,锥形束重建六图像质量图像质量:高对比度空间(使用临床条件,栅格状水模测量)超高分辨率: 15.0 Lp/cm @ 0%MTF低对比分辨率:*********%噪声:≤ 0.35%CT值范围:-1024to +3072 Hounsfield七剂量管理自动毫安选择功能动态剂量调制剂量显示婴幼儿专用扫描软件包八计算机系统主控制计算机图像管理和存档照相系统网络/联接DICOM 联接高压注射器接口液晶显示器用户工作空间用户环境引导化的工作流患者准备和设定扫描计划专家型方案计划手动扫描自动扫描高效率工具快速启动功能快速设定功能图像处理功能图像标注,测量分析功能窗宽窗位控制功能DICOM传输多种存储格式通用型临床应用软件表面三维SSD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任意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nIP);Volume Rendering三维容积重建;Virtual Endoscopy仿真内窥镜;CT Angiography CT血管造影;Bolus Timing造影剂延时跟踪技术;Bolus tracking造影剂自动跟踪技术;TIBT造影剂团注测试软件SAS 螺旋扫描自动触发技术;AutoVoice自动语音后颅窝伪影校正软件;肺部图像增强软件呼吸控制语音提示MAR金属伪影消除软件自动超视野修正技术图像融合技术DoseRight剂量优化软件多重三维软件视觉整合方案MPR自动批处理软件包MPR实时软件实时CPR处理软件自动循迹切割软件相关层面关联显示多重去骨软件包Pediatric protocols专业的儿童协议;AutoFilm胶片自动打印软件包东软独有高级临床功能1 OsteoCARE骨密度自动分析软件包2 远程维护软件包3 远程医学诊断软件包4 1024 x1024精细重建软件包5 CT reporting 专家版CT中文报告系统全程无忧的售后服务1 优秀的服务一定是优秀产品的一部分。
永磁磁共振各厂家对比表除了在功能方面的改善之外, 我们EXCITE 0.35T的硬件成本也是远远高于其他永磁产品的. 因为要达到这么强的功能, 一定要有更强有力的硬件作基础才可以.1.磁体方面: 为了达到与1.5T接近的磁场效果. 这款机器的磁体达到了永磁磁共振的最高水平. 首先, 它采用了最高标号磁材(45号), 这是现在永磁界唯一采用45号材料制造的磁体, 保证了磁体的稳定性和号的均匀度. 比较其他产品采用的30几号的磁材, 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 磁场的均匀度为1.4ppm/40cm, 已经达到了常规超导的水平, 这对磁体的制造工艺和水平要求极高, 但是大幅度的提高了图像的效果, 并且使一些先进的技术功能得以实现; 第三,为了取得和1.5T相同的效果, 保证大范围扫描的图像质量, 整个磁体面积超过常规磁体的40% , 重量也达到了19吨, 比其他永磁磁共振多出数吨. 第四, 磁体采用了最稳定的双柱设计, 并且具有最大的垂直开放度-42cm . 永磁磁共振界常说: 一分开放, 十分技术, 百分成本.在如此大的开放度下, 保证好的磁场均匀度和稳定性, 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和制造成本.C型设计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设计模式, 成本更低,但是比较大的问题是, 由于整个磁体的不对称性, 必然会带来边缘磁力线的分布不均匀, 造成磁场均匀度的下降, 影响图像质量. 而且重力和磁力的作用, 会使上端磁体有变形的风险!日立自称磁体技术最好可是它的磁体开放度最低,只有38cm,业内最低!日立的磁体均匀度在FOV40cm时,只有5.0ppm,连国产的都不如!GE是1.4ppm!日立的磁体设计初衷是作介入治疗,但国内没有一家医院敢用日立磁共振开展介入,即使可以也只能进行定位、与穿刺活检。
而磁共振的介入治疗设备非常复杂,且质量不过关,比如手术导航、冷冻刀、穿刺器械等!很少有医院去花这么大成本,只能完成那么一点工作。
MRI技术——磁体与系统3.1引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是利用人体内原子核在磁场内与外加射频磁场发生共振,而产生影像的成像技术。
MRI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X线CT的临床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数字成像技术。
由于它既能显示形态学结构,又能显示原子核水平上的生化信息,还能显示某些器官的功能状况,以及无辐射等诸多优点,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系统的检查诊疗中。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功能日趋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是当今医学影像学领域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一种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设备(简称为“MRI设备”)在我国卫生部被列为乙类大型医用影像设备,医院需要特别申请配置许可证。
MRI设备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各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疾病的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设备的配置集中体现着医院临床诊疗、以及科研工作的水平。
磁共振成像设备(简称MRI设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磁体系统、梯度磁场系统、射频系统、计算机及图像处理等系统组成,各系统间相互连接,由计算机控制、协调。
对于超导MRI设备,低温保障冷却系统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为了加快图像处理速度,一般都配备专用的图像处理阵列单元;为了实施特殊成像(如心脏门控、脑功能研究等),还要有对生理信号(心电、脉搏、(无创、有创)血压、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进行采集、处理、分析的单元。
为了实现实时脑功能成像,需要配置特殊的高性能计算机柜,射频脉冲实时跟踪,试验刺激的产生、传输(可通过波导孔)及控制,数据的全自动后处理系统等。
图像的硬拷贝输出设备(如激光相机)、软拷贝输出设备(如CD±R/RW、DVD±R/RW、MOD等光盘驱动器)也是必备的。
3.2磁体系统磁体系统是MRI设备产生成像所必需的静磁场(static magnetic field)的关键部件。
OPER--0.35T磁共振日常维护保养与安全措施摘要】核磁共振成像(mRl)设备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
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做磁共振成像,能将同样密度的不同组织和同一组织的不同化学结构通过影像显示表征出来。
对于精神专科医院,颅脑检查是必检项目,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效果最佳,对脑部早期的缺血性病变特别敏感,另外对颅内出血及头部骨折外也有很高的敏感性,其他病变如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感染等均优CT,颅内移行区病变,不产生伪影,诊断独具优势。
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OPER--0.35T磁共振是一种永磁低场强mRl,运行成本低,对疾病的诊断特别是精神病患者的颅脑检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为了提高mRl的完好率,减低故障和运行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医疗安全,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制定安全措施是关键。
【关键词】OPER--0.35T磁共振;医疗安全;维护保养;安全措施【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50-021.日常维护保养1.1 防尘净化属于保证设备最佳散热的关键,所以要定期使用清洁剂来清洗因静电感应吸附在线路板表面上的灰尘,并经常查看风扇是否正常运转,定期清洗空气过滤网,以保证机柜内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
1.2 磁共振操作技师不仅要懂得操作程序,还要懂得技术参数的内涵和技术参数匹配合理,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信噪比和均匀度等,而这些因素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设备使用寿命,磁共振扫描必须在电压恒定和恒温下才能发挥正常功能,机房温度18度~20度,湿度60%。
1.3 每周测量应用一幅图像磁共振图像信噪比(SNR)的测量方法,进行SNR的测量,SNR应大于50。
每6个月进行磁体的涡流调整,以保证图像的质量。
西门子磁共振常规扫描流程介绍目录1.第一节 Siemens MR颅脑扫描流程2.第二节Siemens MR 颈椎扫描流程3.第三节Siemens MR 胸椎扫描流程4.第四节Siemens MR 腰椎扫描流程5.第五节Siemens MR 上腹部扫描流程6.第六节Siemens MR男性盆腔扫描流程7.第七节Siemens MR 女性盆腔扫描流程8.第八节Siemens MR 膝关节扫描流程9.第九节Siemens MR 髋关节扫描流程10.第十节Siemens MR肩关节扫描流程第一节Siemens MR 颅脑扫描流程一、患者摆位1.头部扫描请配戴耳塞及耳机,保护听力。
2.摆位时,患者肩部贴近头颈联合线圈下方,左右居中,头部两侧使用海绵垫固定。
3.定位时,提醒患者闭眼保护视力,激光定位十字线位于患者眉心。
二、扫描推荐方案颅脑常规平扫推荐扫描方案1 .localizer2. t2_tse_tra / t2_blade_tse_tra3. t1_tse_tra / t1_tirm_tra_dark-fluid / t1_flash-2d_tra4. t2_tirm_tra_dark-fluid5. ep2d_3scan_trace_tra6. t2_tse_sag / t1_tse_sag三、颅脑常规扫描定位方法图1-1颅脑轴位扫描定位方法1. 轴位(图1-1):矢状位图像上定位轴位像,扫描线平行于胼胝体前后缘连线。
冠状位定位像调整角度使之左右对称,轴位定位像上通过按住键盘上Ctrl键,可以旋转角度。
图1-2颅脑轴位扫描定位方法2. 冠状位(图1-2):矢状位图像上定位冠状位,根据扫描目的调整角度,如常规扫描,扫描线平行于脑干;图1-3颅脑轴位扫描定位方法3.矢状位(图1-3):轴位图像上定位矢状位,平行于中线,冠状位上调整上下范围。
如需要扫描海马,使扫描线垂直于颞叶。
第二节Siemens MR 颈椎扫描流程患者摆位:1.确认患者头部和颈部所有佩戴物品去除,颈椎区域无膏药,女性患者需脱去内衣。
0.35T低场强磁共振用于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诊断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7-11-08T10:33:22.1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作者:汪洋[导读] 针对膝关节骨折与软组织损伤等的检查一般采用MRI方式诊断,该方式具有无创性,在骨骼系统疾病诊断和预后中作用显著。
南漳县人民医院湖北 441500【摘要】目的:探讨0.35T低场强磁共振用于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诊断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疑似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观察0.35T低场强磁共振的诊断效果。
结果: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有90例患者得以确诊,0.35T低场强磁共振诊断出88例,MRI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度与金标准的100%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出韧带损伤的88例患者中有58条侧副韧带损伤,39条十字交叉韧带损伤。
结论:针对膝关节韧带损伤应用0.35T低场强磁共振诊断,不仅具有较强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而且影像学特征明显,临床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关键词】0.35T低场强磁共振;膝关节;韧带损伤;准确度在人体诸多关节当中,膝关节不仅需要承受较大的重量,而且骨骼结构也较为复杂,稳定性不高,很容易发生损伤。
膝关节韧带无论是弹性还是抗拉力都较强,能够保证人体的关节稳定性与运动功能,然而一旦韧带所承受的力量超过极限便会出现断裂损伤[1]。
膝关节韧带损伤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诊断是治疗的重要基础,采用有效的诊断方式非常具有必要性。
特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诊断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疑似患者100例,以探讨0.35T低场强磁共振的临床效果,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诊断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疑似患者100例,所有患者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有90例患者得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