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
- 格式:ppt
- 大小:489.00 KB
- 文档页数:18
●院前急救概念: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急诊科救护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收住专科病房或ICU进一步救治的决定。
●危重症救护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及其复杂并发症等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它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
•何谓EMSS 、ICU、院外救护•院外救护: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说出院外救护的特点、原则、组织形式⏹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
⏹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
⏹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
⏹涉及知识范围广。
⏹技术技能要求高。
⏹⏹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 2.先重伤后轻伤⏹ 3.先施救后运送⏹ 4.急救与呼救并重⏹ 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广州模式(指挥型):中心具有全市院外救护的调度指挥权⏹重庆模式(依托型):中心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上海模式(单纯型):中心和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协作医院紧密配合的急救模式⏹北京模式(独立型):是首都院前抢救和重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抢救中心⏹深圳模式(交叉型):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中心与消防、司警统一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简述院外救护“生存链”由几哪个环组成及其内在的含义⏹第一环——早期通路(早期呼救)⏹第二环——早期心肺复苏⏹第三环——早期心电除颤⏹第四环——早期高级心肺复苏(ALS)⏹⏹简述现场评估的要点与现场救护要点,转运中应注意的问题⏹概念:分检、创伤⏹分检法:根据紧迫性和救治的可能性等决定哪些人优先治疗的方法;⏹院前急救是指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或者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抢救,以维持生命体征和减轻病人痛苦的行为的总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一、背景介绍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发生时,通过院前急救措施迅速采取救治行动,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该预案旨在规范院前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效率和救治质量,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急救救治。
二、院前急救流程1. 发现突发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当发现有人蓦地晕倒、呼吸难点、心脏骤停、严重出血等急危重症状时,应即将判断是否需要院前急救,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2. 拨打急救电话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症状描述、具体地址等。
并按照接线员的指示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 急救人员出发接到急救电话后,急救中心会即将派遣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前往现场。
急救人员需迅速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检查急救车的设备和药品是否齐全,并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4. 到达现场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等风险。
然后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伤势程度,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5. 急救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伤势程度,急救人员会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6. 运送患者在急救处理完毕后,急救人员会将患者转运至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在运送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稳定,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7. 急救记录急救人员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急救处理措施和药物使用情况等。
记录应准确、清晰,并与医疗机构进行及时沟通,以便医护人员在患者到达后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
8. 急救后续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至医疗机构后,应将患者的急救记录交接给医护人员,并向医护人员详细汇报患者的病情和急救处理情况。
同时,急救人员还需对急救车辆进行清理和消毒,做好后续的准备工作。
三、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重要性1. 时间关键在突发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发生时,院前急救的及时性至关重要。
院前急救的主要范围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由急救人员进行的紧急救治。
它是医疗救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救治病人、减轻病人痛苦、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院前急救的主要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突发心脏骤停的情况下,急救人员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方面,急救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二、止血救治
在意外伤害或创伤性出血的情况下,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止血救治。
止血救治包括直接压迫伤口、使用止血带、进行缝合等多种方法。
急救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伤情和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以尽快止血,减轻患者的痛苦。
三、急性中毒救治
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后出现的急性中毒症状。
在急性中毒的情况下,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救治,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挽救生命。
急救人员需要掌握中毒症状的识别和处理方
法,及时进行解毒和抢救。
四、心脏病急救
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发病率较高。
在心脏病急救的情况下,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心电图监测、给予氧气吸入、使用抗心绞痛药物等救治措施,以缓解病情和挽救生命。
院前急救的主要范围非常广泛,急救人员需要掌握各种救治技能和方法,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意外伤害和疾病,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什么叫院前急救推荐文章发生火灾逃生自救应注意什么热度:宾馆火灾逃生方法是什么热度:发生火灾逃生方法是什么热度:关于地震逃生方法是什么热度:地震逃生自救方法有什么热度: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院前急救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院前急救的特点1.随机性强病人随时呼救,大多数呼救人员无法说清病人的情况,病种多样性,重大事故或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要求救护人员要全面掌握急救操作技术并有较强的语言沟通技巧。
2.一有呼救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或运送,做到先抢后送,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的紧急性,要求救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果断。
3.流动性强院前急救服务区域广,含盖发达交通线、旅游(涉外)区、可以是就近的工厂、学校或居民点,也可以跨区、跨县,对重大灾害事故进行增援。
4.急救环境条件差现场急救有时在野外、路边、变形车内及运送途中,光线、噪音、震动会给听诊、测量生命体征、注射等护理操作带来阑难。
5.病种多样且复杂呼救病人的疾病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需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处理,所以,要求救护人员必须掌握各种常见急症的急救和护理。
6.体力劳动强度大短时间内连续派车,现场抢救有时要弃车步行,有时要楼梯搬运病员,途中颠簸等情况,均需付较大的体力劳动。
[2]院前急救的模式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上世纪五十年代始成立,常称为急救中心或紧急救援中心,没有统一的体制,现主要有四种运行模式:一是独立型模式,是指急救中心的管理和运行完全单独且具有法人资质的机构,财务独立核算,从受理急救电话到病人送达医院均由急救中心负责;二是依托型模式,从管理体制上讲,急救中心属于一个独立机构,但设在医院内,部分急救人员、救护车、急救设备和经费支出靠医院解决,由政府和医院共同投入解决中心的运行成本:三是依附型模式,不作为一个独立机构,不但设在医院内,而且急救人员、救护车、急救设备和经费支出全部靠医院解决,属于医院的一个部门:四是指挥型模式,急救中心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的机构,但承担的职能仅仅是受理急救电话,调度指挥其他医院的救护车和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