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性状和遗传现象共2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12
中染色体为23对。
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这人体可以遗传的性状。
总的来说,体细胞含有染色体,染色体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含有DNA,DNA含有基因。
其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这人体可以遗传的性状。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5)相对性状分为隐性性状和显性形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性状遗传很早以前,人类就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现象,但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
直到1865年,奥地利一图一孟德尔(G.J.Mendel,1822-1844)个修道院的神父孟德尔的一个偶然的发现,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性状遗传的现象才逐渐得到科学解释。
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
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相对性状分为隐性性状和显性形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有没有人对你说过,“你的睫毛长长的,像你妈妈”或“你笑起来像你爸爸”?你和你的父母相像,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你遗传了他们的基因,你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这些基因在你的细胞里组合在一起,最后塑造了你。
你生命的所有的特征,或称为性状,都是由这些基因控制的,它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小小说明书。
那为什么你的睫毛就得像妈妈一样是长长的,而不能像爸爸一样是短短的呢?这就是遗传学家研究的问题。
研究性状是如何遗传的遗传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
很多性状都是由多个基因对共同作用的,比如我们眼睛的颜色,科学家对这种共同作用的方式目前还不太了解。
但是,有些性状,比如长睫毛,是由单一的基因对控制的,这类性状的遗传相对简单些。
人的性状和遗传-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性状的种类和遗传规律。
2.掌握人的性状遗传的基本知识。
3.能够解释单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的现象。
4.能够运用遗传规律解释人群中性状的分布情况。
5.能够分析人的性状是如何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人的性状和遗传的基本概念人的性状包括各种外部和内部特征,如身高、眼睛颜色、血型等。
而性状的遗传与基因有关。
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每种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人的每个性状都由两个基因决定,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
2. 单基因遗传单基因遗传是指某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
例如人的血型就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的现象。
血型分为A、B、O、AB四种,每种血型由一个基因决定,具体遗传规律为IA、IB、i三种基因组成。
若两个基因都为IA,则为A型血;若两个基因都为IB则为B型血;若一个为IA,一个为IB,则为AB型血;若两个基因都为i则为O型血。
3. 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是指某种性状由多个基因决定。
如人的身高、体重等性状都是多基因遗传的现象。
多基因遗传的分布呈正态曲线,即符合常态分布规律,大部分人都在平均值附近,少部分人超出平均值。
4. 遗传的规律(1)隐性基因规律:对于单基因遗传中,若一个性状由两个相同基因决定,则表现为该性状。
若一个基因为显性基因,一个基因为隐性基因,则表现为显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
若两个基因都为隐性基因,则表现为隐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
(2)交叉互换规律:基因在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有可能互相交换,从而改变了性状的表现。
(3)自由组合规律:每个基因的组合是相互独立的,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5. 环境因素对遗传的影响在多基因遗传中,环境因素对性状的表现具有影响。
例如同样的基因组成的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身高体重等性状也会有区别。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介绍人的性状和遗传的基本概念,以及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的规律。
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人类的遗传性状是指某种基因在人体中的表现和遗传规律。
通常来说,人类的遗传性状包括诸如眼睛颜色、皮肤颜色、身高、智力等方面。
这些性状通常都受到个体所拥有的DNA序列的影响。
要调查和分析人类遗传性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第一步:整理相关资料在调查和分析人类遗传性状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别人已经发布的文章或论文、相关专业书籍,以及各种相关数据。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已经发现的与人类遗传性状有关的基因,以及这些基因对于遗传性状的表现和遗传规律的影响。
对于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类遗传性状的规律,同时也为根据遗传性状进行疾病诊断提供了基础。
第二步:确定调查的目的在整理完相关资料之后,需要确定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目的可能是探究某个具体的遗传性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该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为了研究遗传性状与某些疾病的关联等。
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采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第三步:确定研究对象根据调查的目的,需要确定研究的对象,也就是实际参加调查的人群。
这些人群的选择应该与调查的目的有密切关联,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如果要调查遗传性状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况,那么研究对象应该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以保证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在确定研究对象之后,需要采集相关的数据。
数据采集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例如实地调查、网络调查、问卷调查等。
采集到数据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这一步骤是最重要的,它涉及到数据的整合、清洗、分析和解释等方面。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数据的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比如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结论综上所述,要调查和分析人类遗传性状,需要整理相关资料、确定调查目的、确定研究对象、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实施,可以深入了解人类遗传性状的规律和特点,为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人体一些单基因性状遗传分析单基因性状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
单基因性状的遗传方式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和伴性遗传(SL)3大类。
伴性遗传又可分为:X伴性显性遗传(XD)、X伴性隐性遗传(XR)和Y伴性遗传。
下面分析一些完全显性的人体单基因性状的遗传方式供参考。
1 人体形态性状的遗传头形指成年人的头形,头横幅与前后之比例(横幅/前后)>的为短头。
俗称“扁头”,为AD。
比例<者为长头,是AR。
发旋在头顶靠后方的中线处有一螺纹即发旋。
螺纹处头发纹路有两种方式:①右旋,即顺时针方向,是AD。
②左旋。
即逆时针方向,是AR。
头发卷发是AD,直发是AR。
头发颜色黑发是AD,金发是AR。
前额发际着生头发区域的边缘即发际。
前额发际有两种情况:①前额发际向脑门突出一三角形发突,即AD。
②前额发际平齐的为AR(图1)。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患者后发际低,是临床诊断标志之一。
眼睑俗称“眼皮”。
双眼皮是AD,单眼皮是AR。
蒙古褶亦称“内眦皱襞”。
即上眼皮在眼内角向下延伸形成的皮肤皱褶,此褶不同程度地遮盖着泪阜。
有蒙古褶为AD,无蒙古褶为AR。
蒙古褶是大部分蒙古人种(亦称黄色人种)的特征。
非洲南部的科萨人这种特征也颇明显(图2)。
眼色即虹膜的颜色。
褐色眼或棕色眼是AD,蓝色眼或黑色眼是AR。
睫毛长睫毛为AD,短睫毛为AR。
耳垂有耳垂,即耳垂下悬,与头连接处向上凹陷,为AD。
无耳垂,即耳轮一直向下延续到头部,为AR(图3.①)。
达尔文氏结节人类耳轮边缘后上部有一个小结节,称达尔文氏结节,又称耳轮结节。
一般认为这个突起和猴类耳壳的耳尖相当。
有这个结节为AD,没有为AR。
但有的人仅一个耳有此特征,有的个体具显性基因,但由于外显率低,类似隐性表现型。
也有人认为达尔文氏结节与鼻尖厚度是连锁遗传(图3.②)。
耳垢亦称“耵聍”。
即外耳道耵聍腺的正常油脂性分泌物,黄色或棕色,有保护作用。
但耳垢的性质则不同,湿耳垢为AD,干耳垢为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