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
- 格式:ppt
- 大小:373.50 KB
- 文档页数:19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归纳如下:
爱情:表达对爱人的思念、爱慕和眷恋之情。
思乡:抒发对故乡、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忧伤:反映诗人内心的忧愁、苦闷和痛苦。
欢乐: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欢乐和幸福。
自然:赞美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伟大。
人生: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反思。
怀古:怀念古代的英雄、文化和历史。
离别:表达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伤感和不舍。
壮志:抒发诗人的雄心壮志、理想和抱负。
闲适:描绘宁静、安逸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情感类型,实际上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多样,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内涵。
在欣赏古代诗歌时,需要结合具体作品,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诗歌的意境,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古代诗歌人物思想感情每一首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当时独特的思想感情,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歌的人物思想,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一)咏史诗思想情感示例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姜夔《扬州慢》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二)边塞诗思想情感’:示例1.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
气魄沉雄、慷慨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杜甫《兵车行》(三)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示例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杜牧《山行》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
《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四)离别诗思想情感示例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李煜《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李白《赠汪伦》,柳永《雨霖铃》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
《宿建德江》[第二组(按诗歌情感分类)](一)忧国伤时分类示例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官绝句》2.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
《卖炭翁》4.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二)建功报国分类示例1.建功立业的漫望。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
这些古老的诗歌作品,不仅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诗歌进行鉴赏,欣赏其中的美妙之处。
一、楚辞风华楚辞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由楚国的文人创作而成。
一直以来,楚辞以其犀利的辞章和深情的表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研究和传诵。
例如《离骚》一篇,以其华美的语言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楚国诗人屈原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流亡生活的思乡之情。
文中“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一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国家的深深之情。
同时,楚辞中的表现手法多样,既有形象生动的描摹,又有含蓄委婉的抒发,给人以蕴含丰富意象的美感。
二、唐诗之美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众多杰出的诗人纷纷涌现,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以其精练的形式、婉约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而闻名。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以深入人心的思想内涵和雄伟壮丽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人们对事业追求的豪情壮志,展现了雄鹰展翅的壮丽景象。
唐诗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三、宋词婉约宋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又一重要时期,宋词的盛行使古代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词以其婉约的风格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爱情与人生的感悟与热爱。
宋词追求的是情感与思想的内化,并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将其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一首,以其豪放的情感和流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道出了人们心中对人生的美好期许。
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四、元曲曲情万种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元曲以其曲情万种,既有悲剧的诗意表达,也有喜剧的幽默描写,以及对社会民生的揭示与批判。
例如《西华山》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对山林的描写,表达了大义灭亲、家国情怀与忠诚精神。
《诗经》中的情感表达与文学鉴赏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一部诗歌集合,其收录了多位先秦时期的诗人所创作的305篇诗歌,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蕴含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从文学角度来鉴赏这些作品。
一、《诗经》中常见的情感类型1. 爱情《诗经》中描绘了丰富动人的爱情画面,例如《白日鼠》表达了深深地思念之情,而《关雎》则描绘了甜蜜而复杂的爱恋关系。
2. 怀旧许多诗歌展现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事物的伤感。
例如,《北方有佳人》中透露出对远方亲人或故乡思乡之情。
3. 秋思秋天是一个浪漫而悲伤的季节,许多《诗经》中关于秋天的描写都带有淡淡的哀愁,例如《采薇》中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遗憾之情。
4. 忧国忧民《诗经》中也不乏关于忧国忧民的抒发。
许多有关社会现实和政治世界的诗歌以一种深刻而直接的方式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二、文学鉴赏角度1. 文学风格每一首诗都有其特定的文学风格,通过研究诗歌的形式、语言运用等方面可以探索其独特之处。
一些采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诗句常常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和审美享受。
2. 意象与象征《诗经》中常常出现丰富而生动的意象,如花草树木、鸟兽昆虫等,这些意象往往具有隐喻或象征的含义。
通过解读这些意象和象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3. 节奏与音韵《诗经》是通过口头传唱流传下来的,因此节奏与音韵是其不可或缺的元素。
研究作品中的节奏、韵律和音韵可以更好地欣赏其美感,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结论《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引人入胜。
通过从文学角度加以鉴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这些古老而珍贵的作品,同时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之美。
所以,阅读和研究《诗经》对于爱好文学和历史文化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古代诗歌大多都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一)1、忧国忧民①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②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④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⑤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⑥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反对残酷的战争: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2、建功报国①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③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④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思乡怀人①天涯羁旅的愁思: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②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④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读懂一首诗词,必须从整体上抓住诗词内容的六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景、何情(何理)。
当然,把握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准确分析字面信息、隐喻用典,还要把握字面背后隐含的信息,知人论世等。
一、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三、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写景诗、闺怨诗、羁旅诗等。
不同类型的诗歌具有特定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田园诗的宁静闲适、恬淡快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送别诗的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爱情诗的绵绵思念、款款深情,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羁旅诗的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念亲思乡等。
因此,能够辨明诗的类别,了解同一类别诗词的“共性”,无疑对解读诗歌内涵、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大有帮助。
当然,即便是同一类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上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确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前者是悲苦伤感的离别,后者是满怀激情的送行,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明显不同。
四、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古代诗歌阅读考点19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考点讲义一、考点解读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包括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在历史的发展变革中,辩证地认识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主题、思想以及感情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此考点以概括分析类考题和综合其它考点考查较多,即使真正涉及评价类试题也大多集中在诗歌的内容、抒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
二、知识储备情感概述(一)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1.理想道路古代文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即仕途失意,壮志难酬,怀才不遇;“达”即仕途通达,建立功业,功成名就。
文人墨客往往在仕途的顺与不顺之中身不由己,也在“儒”与“道”两大思想流派中的一次次碰撞中完成自我选择和自我救赎。
古人云“文章憎命达”,作为诗人,大多难以“功成名就”,因此他们在理想道路的选择上往往有三种:其一,愤世嫉俗,愤懑郁结,忧国忧民,如屈原、杜甫,这些诗人往往信奉儒家;其二,无奈退隐,悠然闲适,乐情山水,如陶渊明、孟浩然,这些诗人更倾向于道家;其三,忧愤难平,心有不甘,饱受煎熬,这些诗人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王维、苏轼。
古往今来的很多文人墨客,往往在功业未成的无奈痛苦中和坚守自身的执着不屈中,寻找平衡点。
2.悲喜缘由欢喜愉快的缘由主要是: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一年四季的独特感受;隐逸生活自由、闲适;政治得意,功成名就;历经战乱后暂得安宁,亲友团聚,回归故乡;国家太平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悲伤愤怒的缘由主要是: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人生短暂,逝者如斯;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羁旅异乡,孤独寂寞;人生无常,伤春悲秋;彼此思念,不得相见;依依惜别,离愁别绪,忧心友人境况;昔盛今衰,王朝更替;抒怀自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批判统治者昏庸等。
(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六类情感1.离愁别绪:多在送别诗中出现,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如柳永的《雨霖铃》;表达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2.思乡怀人:诗人或诗歌中主人公多客居他乡或在渡口、舟中、驿站、边塞、闺中等。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注意诗歌种类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二.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思乡怀人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