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思想内容情感)
- 格式:docx
- 大小:17.45 KB
- 文档页数:5
考点4、评析思想情感【能力突破】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感情状态,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联系写作背景等因素全面综合来考虑。
所谓“评价”大多是对写了什么、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出判断。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真正要求作出评价的不多,即使是涉及这一层面,也多是开放性的题目,考生可任选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倒是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设题比较多。
“评价诗歌的内容主旨”常用的设问方式有: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
问:这首诗的前后两句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技巧】1.解题思路(1)要学会知人论世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要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
如鉴赏李煜的词,就要了解李煜的创作以南唐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降宋前,南唐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基础较好,李煜过着纸醉金迷、酣歌曼舞的生活,作品多描写帝王的享乐生活,表现高雅文化与富足生活给他带来的短暂的快乐;降宋后,李煜过着“此中朝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屈辱生活,作品则以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主,感情真挚沉痛,凄怆动人,一洗前期作品的香艳柔媚,进入了另一番开阔的境界。
例如:王安石的《孤桐》,诗歌的主题是什么?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诗歌鉴赏的思想内容诗歌鉴赏的思想内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的思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歌鉴赏的思想内容1一、考点解读:1、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2、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二、自主学习1、了解不同题材诗歌的思想感情①山水田园诗东晋陶渊明等人的诗形成田园派,南朝谢灵运、谢脁等人的诗形成山水诗派,唐朝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形成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或以农人、渔父的劳动为题材。
借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淳朴勤劳的农人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其思想内容往往是:?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厌恶官场,向往隐逸生活。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书法一种宁静闲适、悠然自得的心境。
②边塞征战诗边塞诗,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内容为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边塞诗多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状写戍边将士深重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情别绪;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间民俗。
③咏物抒怀诗这种诗往往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即诗人通过对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绘,使诗人笔下的物具有美感,并寄寓作者的情怀和志向。
如于谦的《石灰吟》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又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接对梦游仙境的描绘抒发了不是权贵的傲岸性格。
④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
诗歌鉴赏(思想内容情感)
一、“思想情感”题的命题形式
1、表达情感类:
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心情,思想感情,观点)?
②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③结合全诗,简述“某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④这首诗寄寓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表达心情类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心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变化过程?3、表达志趣类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答题模式
设题要点:思想情感题一般要求概括加分析。
答题模式:
①概括: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情感词。
②分析:从文本出发,抓住关键词句、重要意象、诗歌层次等分析出情感的依据
和来由。
常见情感术语:
寂寞、孤独、惆怅、苦闷、愁苦(忧愁)、悲伤(伤感、感伤)、忧郁、烦恼、沉闷、焦急、离恨、哀怨、
闲适、欢乐、迷恋、思念、恬淡、仰慕、同情、
例1、
临江仙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
的地方。
译文:
还记得当年刚刚进士登第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前途似锦。
可如今却是官职卑微身老天涯。
分别十年以来(我一事无成)白白辜负了当年新科进士的宴会。
听说你要到的阆州有阆山可以通往神仙阆苑,可我登上高楼却望不到你的家。
独处孤城寒日无端西斜,离别愁绪难以说尽,只见那经霜的红树连接着远处的红霞。
问题: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此人情感的把握。
抓住小注中的注释,同时抓住体现此人情感的关键此举:“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写出了此人与远道来访的朋友相聚时回忆往事的高兴和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将此人的那种对宦海沉浮的无奈写了出来。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写出了孤城寒日,天色将晚,与友人分别在即,离愁难尽。
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
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原因情感原因情感原因情感例2、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问题:“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翻译: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
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情境情感
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原因情感
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原因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