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纤维化晚期症状及典型表现【新知识】

肺纤维化晚期症状及典型表现【新知识】

肺纤维化晚期症状及典型表现【新知识】

肺纤维化晚期症状及典型表现

文章导读

当肺部出现纤维化问题时,就意味着患者要开始重视起自己的肺部护理工作,

否则一旦肺纤维化病症发展到晚期,那么可能肺功能会严重受损,肺泡等肺部组织出现

坏死,届时患者将会痛苦不堪。要尽早做好预防和护理肺纤维化病,还要从了解肺纤维化

晚期症状开始。

肺纤维化晚期的症状表现,具体有哪些?

肺纤维化发展到晚期,大多数患者会呼吸困难,非常依赖吸氧,甚至说离不开氧气瓶,因为此时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已经严重减退、机体缺氧现象严重,必须通过吸氧来获得

足够的新鲜空气。

很多肺纤维化晚期患者的生活都难以自理,因为患者只要微微一动就会咳喘,因此动

弹不得,常年卧床休息。除了呼吸困难外,肺纤维化晚期的症状表现还有很多,如身体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肺纤维化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疾病,使肺纤维化患者的身体受到

巨大威胁。

肺纤维化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

①呼吸困难:早期即有活动后气促,劳力性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呼吸浅速,可有

鼻翼搧动和辅助肌参与呼吸,但大多没有端坐呼吸。

②咳嗽、咳痰:早期无咳嗽,常在深吸气时或吸气末期引发干咳,以后可有干咳或少

量粘液痰。易有继发感染,出现粘液脓性痰或脓痰,偶见血痰。

肺纤维化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什么

肺纤维化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什么 肺纤维化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它给我们的肺部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久而久之导致病情恶化,让患者的呼吸受到限制,除了难受以外还会危及生命。因此患者要及时治疗,那么肺纤维化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什么呢?跟随胡斌清主任了解一下吧。 先要了解肺纤维化的病因为有效治疗作准备 ①导致肺纤维化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环境、职业、物理和化学因素等,例如石棉、矿物粉尘、化疗苭物、放射损伤、有害气体吸入等。接触鸽粪、动物皮毛、发霉枯草等引起的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也可导致肺纤维化。 ②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等,可伴发肺纤维化,有的肺纤维化甚至发生在前。 另外肺纤维化患者治疗期间也要做好护理工作: 护理肺纤维化患者注意什么,具体如下: 1.肺纤维化患者-要保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肺纤维化患者-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房间要安静,空气要清新、湿润、流通,避免烟雾、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带有浓烈气味的刺激因素,也要避免吸入过冷、过干、过湿的空气。 3.肺纤维化患者-居室要经常打扫,但要避免干扫,以免尘土飞扬。房间里不宜铺设地毯、地板膜,也不要放置花草。被褥、枕头不宜用羽毛或陈旧棉絮等易引起过敏的物品填充,而且要经常晒,勤换洗。 4.肺纤维化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各种感染。注意气候变化,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后加重病情。 5.肺纤维化患者-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如做深呼吸、散步、练太极拳等。 6.肺纤维化患者-远离外源性过敏原,诸如:鸟类、动物(宠物或实验饲养者)、木材(红杉尘、软木加工)、蔗糖加工、蘑菇养殖、奶酪、酿酒加工、发霉稻草暴露、水源(热水管道、空调、湿化器、桑拿浴)以及农业杀虫剂等。 7.肺纤维化患者-自我按摩:取手三里、迎香、太阳、百会(高血压患者甚用)轻轻顺时针方向按揉,常年不断。 健康饮食,也能有效缓解肺纤维化。 一、病情严重的肺纤维化病人可给予半流食或软食,可以减轻呼吸急迫所引起的吞咽困难和咀嚼,有利于消化吸收,也可防止食物反流。 二、多饮水,病情严重的肺纤维化患者因张口呼吸,饮食少,出汗多,患者失水,并使痰液黏稠不易咯出,因此及时增加液体摄入量、补充水分,对于防止或纠正失水,具有重要的意义,鼓励患者多饮水;患者不能饮食,可用静脉补液,这样有利于促使黏稠痰液排出、稀释痰液。伴有心衰的患者要适量饮水。 三、肺纤维化的饮食尽量不吃或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油腻食物,平素要吃得清淡,尤其对于肥胖的肺纤维化患者,脂肪供给量宜低。吃肉以瘦肉为宜,以达到祛痰湿与适当控制体重的目的。辛辣、煎炸等食物,因容易生痰,导致热助邪胜,邪热郁内而不达,久之可酿成疾热上犯于肺,加重病情。 四、供给多种维生素、较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饮食或优质蛋白。如:糙米、蛋类、荞麦面、玉米面、蔬菜和水果等。 肺纤维化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什么 三穴五针起到舒筋通络、健脾扶正,使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培元固本,使肾的纳气功能

结核病复习题及答案

结核病复习题及答案 1.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是 a 牛型结核菌 b 鼠型结核菌 c 人型和鼠型结核菌 d 牛型和鼠型结核菌 e 人型和牛型结核菌 e 2.结核病的主要社会传染源是 a 排菌的病人 b 所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c 肺内有空洞性病变的患者 d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 e 对抗结核化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a 3.发现早期肺结核的主要方法是 a 查痰抗酸杆菌 b 胸x线检查 c 胸ct

d 血沉 e 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查 b 4.关于结核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生长缓慢,4~6周繁殖成明显菌落 b 抗酸染色镜检为蓝色细长的杆菌 c 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 d 煮沸一分钟能被杀灭 e 烈日曝晒两小时可被杀灭 b 5.为降低结核病的传播,不提倡病人 a 将痰吐在水池中冲净 b 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 c 经常用5%~10%的来苏刷洗痰盂 d 烈日曝晒被褥 e 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 a 6.关于结核病,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 细核菌分为人型、牛型和鼠型

b 结核菌菌体蛋白质可引起过敏反应 c 类脂质能引起结核结节 d 多糖类引起免疫反应 e 标准菌株为r37hv e 7.结核杆菌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 皮肤接触 b 消化道 c 呼吸道 d 泌尿道 e 淋巴道 c 8.关于结核菌素试验,下列哪项正确 a 旧结素(ot)是活结核菌的稀释物 b 阳性反应对肺结核诊断提供证据 c 反应强弱与结核病情呈正相关 d 结核病灶吸收则反应增强 e ppd不产生非特异性反应 e

9.关于卡介苗接种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 菌苗为无毒人型活结核菌 b 儿童每隔5年复种一次 c 卡介苗效果是绝对肯定的 d 接种前均需做结素试验 e 使人产生免疫力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e 10.怎样判断肺结核患者有无传染性 a 做结核菌素试验 b 查痰结核菌 c 询问病人有无咯血 d 检查病人有无发热 e 拍胸片检查有无空洞 b 11.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是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e 人体对外来物质的非特异性反应

导致肺纤维化的原因

导致肺纤维化的原因 肺纤维化是如何形成的呢?肺纤维化疾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间质,累及肺泡上皮细胞、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动静脉。一般而言,肺间质包括肺实质的大部分,由位于肺泡之间的组织所组成,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看看肺纤维化是如何形成的吧。 1、职业/环境相关的ILD(间质性肺疾病):许多无机粉尘如砂石粉尘、石棉、煤粉、粉尘玻璃,有机粉尘,空调-湿化器,有害气体/烟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硬质合金熔炼烟雾氧化物、二异氯甲苯和热原树脂等),由于这些有害物质与空气一起经呼吸道吸入沉着在肺中,尤其是肺叶底部,可引起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常见的职业/环境相关的ILD有:矽肺、石绵肺、煤工尘肺及有机粉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空调-湿化器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 2、药物和治疗相关的ILD:⑴在使用某些药物或疗法治疗疾病时,由于药物的特性和治疗方法的特殊性,引起肺损伤导致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发生。其中毒性明显药有盐酸胺碘酮,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应用时肺间质损害发生率较高,多呈不可逆转损害,在服用此药前如患有慢性肺部疾病更容易产生毒性,停药后不能自行吸收。⑵高浓度氧疗、同位素、放射照射疗法等物理因素均可引起肺间质损害,其中最明显的有放射性间质肺炎/肺间质纤维化是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来说有5%-10%的患者会发展成此病,多呈不可逆转性损害。 3、肺感染导致的肺间质纤维化:某些特殊的病原体感染肺部,

可引起肺的间质改变,从而引其肺间质纤维化。常见的有: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卞氏肺囊虫病,病毒性肺炎如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严重畸形呼吸综合征等。 4、其他:肺脏疾病本身也引起肺间质纤维化,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恢复期、部分慢性阻塞性疾病等。其他脏器相关疾病也可以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如慢性心脏疾病相关的肺间质疾病:左心室功能不全、左至右异常分流等,肿瘤如癌性淋巴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相关肺间质疾病,移植物排斥反应先关的肺间质疾病等。 供稿:姚儒省肺病常识讲解

肺结核小知识(全)

肺结核 一、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 或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其中尤以是涂阳肺结 核的传染性为强。 二、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 形成以单个结核菌为核心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 中,从而感染新的宿主。此外,患者咳嗽排出的 结核菌干燥后附着在尘土上,形成带菌尘埃,亦 可侵入人体形成感染。经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 皮肤的传播极少见。 三、易感人群:糖尿病、矽肺、肿瘤、器官 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者皮质激素者易伴发结核病,生活贫困、居住条件差、以及营养不良是经济落后社会中人群结核病高发的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病原体、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外,宿主遗传因素在结核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个体对结核病易感性或抗性的差异与宿主某些基因相关。现已筛选出多种人的结核病相关候选基因,例如三类HLA基因区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以Ⅱ类基因为多;在非洲和亚洲人群中的研究表明人类SLC11A1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所以,并非所有传染源接触者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者也并不一定都发病。 肺结核的症状及体征 肺结核症状:早期症状 1.多有结核病接触史,或其它部位结核病史。例如,曾患过胸膜炎、淋巴结核等,青壮年多见。 2.全身症状有:乏力,消瘦,食欲不振,长期低热,多在下午或傍晚升高,盗汗,面颊潮红,重症可出现高热不退,周身衰竭。 3.呼吸道症状:多表现有咳嗽,早期轻微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病变进展可咳大量粘液性或脓性痰。 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症状,可表现痰中带血,或小量咯血,大咯血者多见于4型肺结核,或因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所致。 胸痛:胸部可有隐痛,胸膜炎病人则表现较剧 4.体征:病变范围较小者,多无阳性体征,也可在肺尖肩胛间区及其它相应部位听到细小湿性罗音,对病变范围广,肺组织破坏严重者,可见胸廓变形,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音;有代偿性肺气肿者,可有过清音,叩诊可闻及较多的湿性罗音及管状呼吸音等。(一)全身症状 较局部症状出现的早,早期很轻微,不引起注意。严重的渗出性病灶,如干酪样肺炎或急性粟粒性结核,因其炎症反应较强、范围较广,中毒症状就非常显著。全身症状有: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常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体温的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1)体温不稳定,轻微的体力劳动即引起发热,经过30分钟休息,也往往不能恢复正常。(2)长期微热,多见于下午和傍晚,次晨降到正常,伴随倦怠不适感(3)病灶急剧进展和扩散时,发热更显著,可出现恶寒,发热达到39-40摄氏度。(4)女性病人在月经前体温升高,延长至月经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护理

肺炎的护理 一、概念 肺炎是指发生在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 二、临床症状 病人呈急性热病容、气急、紫绀、呼吸困难;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及胸痛。 三、护理目标 1、维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身心健康 3、维持足够的营养和体液 4、预防感染 四、诊断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痰培养 3、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4、X线胸片检查 5、CT、MRI检查 五、并发症 可并发肺水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六、护理措施 1、活动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 2、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护理 3、发热护理①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每四小时测量一次,必要时增加次数;②保持室内环境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流通;③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吃水果,多饮水,保证每日摄水量达(1000~2000)ml/d,不能进食者,应按医嘱从静脉补充营养与水分。同时检测患者尿量和出汗情况以便调整补液量,保持大便通畅;④做好物理降温的护理;⑤根据医嘱正确使用退热药,用药后观察降温效果;⑥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在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同时观察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4、呼吸道管理①有缺氧症状的患者给予吸氧,做好吸氧护理;②戒烟;③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教会有效咳嗽的方法;④痰液粘稠者给予CPT(胸部物理治疗)和雾化吸入,按医嘱给予化痰药;⑤剧烈刺激性干咳者,可遵医嘱给予止咳药。 5、胸痛护理根据患者胸痛的不同程度按医嘱给予不同止痛药,用药三十分钟后观察用药效果。 七、重症肺炎的护理 1、生命体征的检测;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1.全身症状:肺结核患者常有一些结核中毒症状,其中发热最常见,一般为午后37.4℃~38℃的低热,可持续数周,热型不规则,部分患者伴有脸颊、手心、脚心潮热感。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时等可表现为高热。夜间盗汗亦是结核患者常见的中毒症状,表现为熟睡时出汗,几乎湿透衣服,觉醒后汗止,常发生于体虚病人。其他全身症状还有疲乏无力、胃纳减退、消瘦、失眠、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 2.咳嗽:常是肺结核患者的首诊主诉,咳嗽三周或以上,伴痰血,要高度怀疑肺结核可能。肺结核患者以干咳为主,如伴有支气管结核,常有较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如伴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压迫气管支气管,可出现痉挛性咳嗽。 3.咳痰:肺结核病人咳痰较少,一般多为白色黏痰,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常咳黄脓痰;干酪样液化坏死时也有黄色脓痰,甚至可见坏死物排出。 4.咯血:当结核坏死灶累及肺毛细血管壁时,可出现痰中带血,如累及大血管,可出现量不等的咯血。若空洞内形成的动脉瘤或者支气管动脉破裂时可出现致死性的大咯血。肺组织愈合、纤维化时形成的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可在肺结核痊愈后反复、慢性地咯血或痰血。 5.胸痛:胸痛并不是肺结核的特异性表现,靠近胸膜的病灶与胸膜粘连常可引起钝痛或刺痛,与呼吸关系不明显。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会引起较剧烈的胸痛,与呼吸相关。胸痛不一定就是结核活动或进展的标志。 6.呼吸困难:一般初发肺结核病人很少出现呼吸困难,只有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时会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支气管结核引起气管或较大支气管狭窄、纵隔、肺门、气管旁淋巴结结核压迫气管支气管也可引起呼吸困难。晚期肺结核,两肺病灶广泛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或伴右心功能不全时常出现较严重的呼吸困难。 7.结核性变态反应: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临床表现类似于风湿热,主要有皮肤的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痛、类白塞病和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等,以青年女性多见。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无效,经抗结核治疗后好转。 总之,肺结核并无非常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有些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如伴有免疫抑制状态,临床表现很不典型,起病和临床经过隐匿;或者急性起病,症状危重,且被原发疾病所掩盖,易误诊。。

右肺纤维化是怎么回事

右肺纤维化是怎么回事 陈银魁右肺纤维化因为其非常难以治疗,几乎不可能逆转的性质而被人们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从名字上我们就不难看出右肺纤维化是多么可怕的一个疾病,所以很多患者每天都是愁眉不展,长吁短叹的。这种疾病确实很难治疗,也不容易好转,只有提前预防才能有效避免,但是已经患病的话该怎么办呢?只有靠护理和治疗双管齐下才可能出现转机。护理能够帮助病人找回自我,加上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让患者更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是在治疗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右肺纤维化是怎么回事? 右肺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肺部炎性疾病,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中医认为此病属传统医学的肺痿范畴,那么右肺纤维化是怎么回事呢? 1、吸进无机粉尘:吸进性无机粉尘包括二氧化硅、石棉、滑石、锑、铝、煤、铍、钡、铁等。 2、放射线损伤:放射线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炎症反应,反应严峻时肺脏可能会发生严峻的纤维化。 3、吸进有机粉尘:如发霉的干草、谷物等可致农民肺;蘑菇种植者反复吸进肥料和生产环境中的抗原可致蘑菇肺;其他还有养鸽(鹦鹉)肺、湿化器肺、空调肺等等。 4、药物损伤:药物所引起的肺损伤是多种多样的,肺间质纤维化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药物诱发的慢性肺间质疾病经常不易察觉,有时很难发觉药物为病因。 右肺纤维化是怎么回事?专家表示,右肺纤维化的必要预防很重要: 1、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忌酒。 2、注意避寒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3、饮食上要清淡、平衡、易消化。 4、了解右肺纤维化,保持好的心态。 5、多吃瓜果蔬菜,多饮水,避免食用辛、酸、麻、辣、油炸的食物及鱼、虾、蟹等易诱发哮喘的食物。 6、积极配合治疗,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 右肺纤维化是怎么回事?目前右肺纤维化已经成为人比较关注的一种疾病,国内外都在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但都未能确定具体的发病因素和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只能以控制病情为主。右肺纤维化对我们人类的危害很大,我们生活中一定要多去掌握该疾病的基本常识,生活中针对性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

肺结核的早期症状

肺结核的早期症状|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根据致病病毒的强弱,人体抵抗力的不同,在症状上表现也不尽相同,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早就医。肺结核的早期症状:1 感觉乏力,早上起床反而比较累,下午也有比较明显的无力症状,但是到了晚上却不能控制的兴奋,甚至失眠。 2 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身体慢慢的变得消瘦,体重下降。 3 长时间咳嗽或者咳痰,清晨会出现干咳,早期比较轻的症状时,咳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咳嗽加剧,痰中带血丝或者是血痰,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4 在入睡或者睡醒时,出现全身出汗,也就是盗汗,严重时被子都能湿透,而且患者自身感觉极度的疲劳和虚弱。 5 出现体温的波动,中午以后或者劳累过后出现体温升高,下午或者到了晚上出现低温下降,甚至低热的现象,这应该是肺部出现病变的症状。 6 出现胸闷或者胸痛,开始时是间歇性的隐痛,随着病情的进展会越来越重。 7 女在无妇科疾病或者怀孕的情况下出现月经不调或者停经,男子经常毫无征兆的出现遗精,这些情况也应重视是否肺部出现问题。 END 注意事项我列的这些症状目的是让大家对自己的身体引起重视,并不是说出现这些症状一定就是肺结核,而是提醒大家应该向这方面想,尽早做检查,尽早诊治。如果出现了几项比较明显的症状,提醒你确实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了。 方法/步骤 一.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病人如随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播而传染。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内,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痰液可用5~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阳X病人应隔离。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在痰菌阴X时,可取消隔离。 四.对肺结核应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敛肺消核方治疗,疗效十分满意。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应有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 五.可选择气功、保健功、太极拳等项目进行锻炼,能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逐渐恢复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平时注意防寒保暖,节制房事。 六.饮食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应戒烟禁酒。近年来研究证明,吸烟会使抗痨药物的血浓度降低,对治疗肺结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气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剧,结核病兆扩散,加重潮热、咯血、盗汗等症状。饮酒能增加抗痨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导致药物性肝炎,又能使机体血管扩张,容易产生咯血症状。 病毒性肝炎 病因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 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己型肝炎曾有报道,但至今病原分离未成功。近年报道,属于黄病毒的庚肝病毒和单链DNA的TTV与人类肝炎的关系尚存在争议。

结核病描述及注意事项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人体各个器官都可以患结核病。但在人体中患结核病较多的脏器有肺、肾、肝、胃、脑、肠、膀胱、皮肤、睾丸、骨等等,最常见的是肺结核。由于人体抵抗力的不同,细菌毒力的大小,以及发现肺结核后的治疗上的差别,肺结核可以有多种临床类型,各种临床类型在病人身上反映的症状是有差别的,但不管怎样,肺结核的症状,在所有的病人身上的表现还是有共同的方面。下面,我们着重讨论一下肺部感染结核以后所发生的常见症状。 全身症状,总的说来肺结核是一慢性传染性疾病。起始时因症状轻微患者自觉无不适,一般不引起注意。只有在病情发展进展时才出现症状,有的人抵抗力很差,感染结核菌的菌量大,毒力强,那么症状会非常明显。全身不适,发热,乏力,易疲劳,心烦意乱,食欲差,时间长了体重还会下降,女同志有时还会使月经不正常。 1、发热。发热是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的常见症状之一。肺结核病也不例外。但肺结核病的发热,还是有其特点的:⑴长期低热,一般午后和傍晚出现,所谓低热,也就是在38℃以下,清晨可以恢复到正常体温,而且很多病人可以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发热,有的病人可以出现厌倦和不适;⑵体温可以不稳定,在工作时可以自觉发热和疲劳,稍作休息体温还不能恢复正常;⑶在病情恶化进展时,发热明显,尤其在肺部有其他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可以发生高热,有时可在39℃~40℃,身体抵抗力极度低下时结核菌可能全身播散,这时会发生持续的寒战、高热现象;⑷女同志在月经前后可以通过血流发热,而患了肺结核时,在月经干净以后发热也不立即恢复正常。 2、盗汗。所谓盗汗,即病人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一般发生在体质虚弱的孩子(有时正常的小孩也可能有此现象)。肺部病变较重的患者盗汗现象就较多出现,严重的时候衣服被子都可以湿透,而且患者自觉竭度疲劳和虚弱。 以上我们谈的是全身症状,即所谓感染结核以后的全身中毒症状。下面,我们谈谈肺结核的局部症状。 1、咳嗽。是肺结核的最多见的局部症状。早期咳嗽可以很轻,常呈单声咳,也就是我们俗话说半声咳,无痰干咳,影响工作生活的程度不明显。当病变进展时,咳嗽可以加重;伴发支气管内膜结核时,咳嗽可以加剧,有时可发生呛咳,对久病不愈的病人,如发生支气管移位,气管因病灶粘连被牵拉,或被周围淋巴结压迫使支气管变形时,可以因通气不畅而发生刺激性咳嗽,这种咳嗽犹如吃呛食物而发生的呛咳,甚至呼吸困难。 2、咳痰。起病初期咳痰不明显,或者有少量的白色粘液痰,但在病变扩大甚至肺部有空洞时痰量就会增加。在有其他致病菌感染时,痰量也会增多,且可出现黄脓痰,而且还可伴随全身症状出现发热寒战等现象。 3、胸痛。胸痛也是肺结核病的主要局部症状,但一般必须病变波及胸膜尤其是波及壁层胸膜,时可以出现胸痛。壁层胸膜即前面胸廓与肺脏的结核图2、3中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

1.干酪性肺炎:急性结核性肺炎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X线亦有肺实变,但结核病常有低热乏力,痰中易找到结核菌。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历久不消散,且可形成空洞和肺内播散。而肺炎球菌肺炎经青霉素治疗3~5天,体温多可恢复正常,肺内炎症也较快吸收。该患者临床表现不符,暂不考虑。 2.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致病菌有金葡菌、克雷白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X线显示脓腔和液平,较易鉴别。该患者胸部CT未见类似病灶,故暂不考虑。 1.肺结核:该病可表现为发热、咳痰、咳痰,胸部CT可有肺内多发结节病灶表现,但患者病程中无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故目前该诊断依据不足,需入院后行PPD、痰找结核等相关检查以行明确。 CRP与降钙素原下呼吸道感染的新进展: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疾病诱因、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痰病原菌培养及胸部X线检查等。但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往往十分相似,难以鉴别。因为多种炎症反应均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改变,据国外专家研究发现,在各种临床表现中,白细胞升高并不是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白细胞计数用于诊断感染的准确性很低。而痰病原菌培养的检出率低,且培养结果的得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影响疾病的早期治疗。事实上,正是由于缺乏诊断感染的可靠的临床指标,临床常常出现延误或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早期应用正确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另一方面,滥用抗生素将显才增加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危险,增大临床治疗难度。因此,正确、及时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类型,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金葡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多为急性起病,中毒症状严重,常有高热、畏寒、寒战,咳黄脓痰,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肺部影像学可见单个或多发脓腔形成,痰或者血培养出该菌可确诊。该患者起病急,发热、咳嗽、咳痰,痰多为白粘痰,血常规提示中性粒比例升高,胸片未见金葡菌感染常见的空洞病变;完善痰、血病原学检测。目前诊断无依据。 6.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起病较缓慢,年轻或老年人多可发病,可有发热、咳嗽,咳嗽以干咳为主,咳嗽较剧烈,白细胞总数多不增高,肺部影像学表现可有实变影或者散在多发小斑片状渗出,支原体抗体阳性或者痰培养出支原体可确诊。该患者青年女性,发热、咳嗽、咳痰,白细胞中性粒比例均升高,胸片见右上肺少许炎症表现,需进一步完善支原体抗体、痰培养等检查,抗支原体治疗有效也可支持该诊断。目前尚无依据。 7.肺癌:患者为30岁女性,此次上感后发热3天伴咳嗽、咳痰入院,且有痰中带血,为暗红色,应考虑该诊断,但患者无呛咳、喘息、声嘶等症状,胸片未见肺部块状异影,故目前该诊断依据不足,可进一步予肿瘤标记物、肺CT等协诊,必要时予纤支镜检查。 1.炎性假瘤:肺部慢性炎症机化,可形成团块状的炎性假瘤。肺炎假瘤往往形态不整,边缘不齐,有密度较深核心,常伴有胸膜增厚,病灶长期无变化。该患者病程中有发热伴咳嗽、咳痰呼吸道症状,曾诊断为肺炎,故该诊断亦应考虑,明确诊断可行剖胸活检术。 2.支气管扩张: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常反复咯血。合并感染时有多量脓性痰。查体常有肺部固定性湿性啰音。部分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该患者否认既往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无咯血症状,目前不考虑。 1.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但鼻咽部炎症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该患者高热、咳嗽、咳痰,胸片示两肺炎症,目前暂不考虑该诊断,待流感病毒检测进一步排除。 2.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的临床表现较严重。革兰

肺纤维化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问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Always cleave up your mess: targeting collagen degradation to treat tissue fibrosis William McKleroy, Ting-Hein Lee, and Kamran Atabai 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Jun 1, 2013; 304(11): 709–721 前言 肺纤维化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问题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正常肺组织中胶原蛋白不断合成分解,两者之间存在精确的平衡以维持正常组织的结构。肺损伤会导致胶原蛋白的合成和降解速率均增加。胶原蛋白的讲解对防止肺损伤后永久疤痕组织的形成至关重要。纤维化肺组织中由于胶原蛋白的合成快于降解从而导致细胞外胶原纤维的积累。胶原蛋白的讲解分为细胞外和细胞内两个途径。细胞外途径中裂解胶原纤维的蛋白水解酶包括金属蛋白酶。目前描述不太清楚的细胞内途径包括胶原蛋白碎片与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结合摄取后被溶酶体降解。两条途径之间以及它们和纤维化形成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肺、肾和皮肤纤维化与降解环境受损相关。目前关于纤维化的研究重点多放在了解调节胶原蛋白的合成。近来有报道表明胶原蛋白的转化和降解在严重纤维化组织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胶原蛋白的细胞内外降解途径在纤维化发展的过程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评价,考察肺纤维化是否可以定义为基质降解障碍疾病而不是机制合成增加。 肺间质纤维化的特征是富含胶原蛋白的基质代替了正常的肺泡结构,是肺损伤的共同病理反应。肺急性损伤修复中的异常重构,全身性自身免疫和炎性疾病以及无可识别前因的特发性疾病均可导致纤维化。一旦发生肺纤维化,没有有效的药物干预可以逆转该过程,导致患者一致存在显著的肺损伤,在许多情况下还会逐渐恶化最终导致死亡。与胶原蛋白相关的基本生物过程合成、沉积、吸收,纤维化瘢痕的组成成分以及决定组织结构的胶原蛋白合成降解之间平衡等均是动态过程。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而有利于基质的合成。从这个角度看,肺纤维化是基质降解障碍和过度合成的共同结果。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复杂。 肺纤维化的临床影响 纤维化是许多不同肺损伤最后共同的过程。实质损伤后ECM的增加属于正常反应,ECM的增加用于为了保全组织而进行的组织修复和重构。正常组织的代偿性重构出错时就会发生纤维化。肺部感染后可能会发生肺纤维化,如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香烟烟雾的反应,对药物和放射治疗的反应,间质性肺部疾病。虽然许多不同的病因可引起肺纤维化反应,但持续性和进展性的纤维化仅发生在某些疾病中。单次肺部感染很少引起纤维化。急性细菌性肺炎,甚至非常严重的情况下纤维化剩余部分一般不影响患者寿命长度和生活质量,在许多情况下都可通过组织重塑离开接近正常的肺结构得以好转。感染的反复发作可导致一个显著纤维化反应如囊性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纤维增生阶段的特点是空气空间内富胶原物质的积聚和严重气体交换异常。有趣的是,顺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有解决纤维反应的方法。 间质性肺疾病引发的肺纤维化更具有危险性,它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在一些疾病的进程,它们共同构成了ILD、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IPF),通常被称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预后最差。虽然大多数疾病对治疗的响应与潜在病因的程度有关,UIP确诊后的平均预期寿命为3年,处于中值寿命。 胶原蛋白的过度合成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 概念:肺部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感染等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总称,主要是指下呼吸道的感染。目前肺部感染仍然是威胁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生命的一类重要疾病,因此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相当重要。此外,很多肺部病变的鉴别诊断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如肺癌、肺结核和肺炎之间的鉴别诊断 疾病定义 1.肺炎 2.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最为常见,还可由理化、免疫及药物引起。 3.其中,感染统称为肺部感染。其中肺炎较典型,具有代表性。 疾病分类 病因学分类 1.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3.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4.真菌性肺炎如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 5.其它病原体所致的肺炎如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等。机体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伴发肺部卡氏肺包子虫、军团菌、鸟形分支杆菌、结核菌、弓形体等感染。 6.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药物等引起的化学性肺炎等。 7.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气体引起。。 症状体征 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痰量增多与痰液性状。 疾病病因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或插管,误吸、肺水肿、肺不张、休克、手术麻醉、创面侵袭性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 诊断检查

1.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或插管,误吸、肺水肿、肺不张、休克、手术麻醉、创面侵袭性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 2.注意有无呼吸困难,体温变化、咳嗽、痰量增多与痰液性状。临床症状应注意与烧伤毒血症或败血症鉴别。 3.体检。严重烧伤病人,胸部多有烧伤,较难获得准确的胸部体征。因此,应注意仔细检查,有无呼吸变化及啰音等。 4.为明确感染细菌,应定期作气道内分泌物培养,最好作支气管肺灌洗液培养,以防止污染。 5.胸部X线检查。烧伤后多数肺部感染的确诊有赖于X线检查。伤后应常规行胸部摄片,以后定期复查。肺炎的X线表现可分为小病灶性、大病灶性和大叶性三种,小病灶性肺炎最常见。 治疗方案 1.清除原发病灶。有吸入性损伤或面颈部严重烧伤者应加强气道管理,有效地清除气道分泌物和坏死脱落的粘膜,促进气道创面愈合。血源性肺炎应控制败血症,清除远隔病灶。 2.根据痰培养或参考创面或血中的细菌检查结果,一般应静脉给药,也可同时雾化吸入抗生素或在灌洗液中加入适量抗生素。 3.并发呼吸功能不全时按呼吸功能不全处理。

结核试题及答案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系列专题 1. 我国目前的结核病人数量居世界(),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 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约有活动性结核病人()。 A、150万 B、450万 C、100万 D、4万 3. 结核病是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类型都具有传染性 B、痰菌检查阳性的病人具有传染性 C、治疗2个月后,痰菌检查阴性具有传染性 D、治疗6个月后,痰菌检查呈阳性的病人没有传染性 4.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 A、4月7日 B、4月25日 C、3月24日 D、12月1日 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肺结核病被列为()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未被列入法定传染病 6. “四高一低”指的是在我国结核病流行的特点,具体内容是()。 A、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递降率 B、高发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治疗率 C、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治愈率 D、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发现率 7.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其核心内容是()。 A、通过痰涂片检查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 B、政府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 C、医生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 D、定期不间断地供应抗结核药物 8. 出现以下什么情况就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病? A、头痛 B、拉肚子 C、咳嗽、咳痰两星期以上或咳血 D、月经不调 9.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 B、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 C、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病人 D、结核性脑膜炎 10. 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有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尽早采取()措施。 A、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进行痰涂片和胸部X线检查 B、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三大常规和CT检查 C、到药店买感冒药治疗 D、由于没有时间,在等待一段时间去检查 11. 传染病网络直报中应报告的肺结核病人不应该包括()。 A、涂片阳性的病人 B、涂片阴性的病人 C、疑似肺结核病人 D、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结核病讲义

正直中心卫生院 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三分;目录;1病因;2临床表现;3检查;4诊断;5治疗;6预防;1病因;1.原发性;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 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2.血型播散; 卫生院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 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下时方始发病。该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杆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约500万,主要集中在25岁及以上人群;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死亡平均年龄为55.2岁。据研究,受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中,10%的人会发展为结核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未来的10年,我国可能有近5000万的感染者发生结核病。目录1.原发性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灶,90~95%发生在肺部。2.血型播散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3.继发型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内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2临床表现侵入不同部位表现不一。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胃结核的临床表现很不一致,有些无症状或很轻微,有些类似慢性胃炎、胃癌、多数似溃疡病,病人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与进食无关。幽门梗阻所表现的呕吐多以下午、晚间为重,呕吐物为所进之食物,不含胆汁,潜血可为阴性,呕吐后腹胀减轻。除胃症状外还可伴全身结核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

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新观念

·38·—一———一———一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年第23卷革1期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新观念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沈阳1100153魏路清董彦‘综述陈萍审较 p}^与六摘要本文综述r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新观念,包括Tn,、|rnz型细胞斟子反应的平衡失嗣、TGF-p和CD40CLIO!。系统在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概述了由此产生的肺纤维化治疗的新策略,即TFN一7抑制2型细胞因子反应,抗TGF一口抗体及阻断CD40CD40L系统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肺纤维化;发病机制;治疗 众所周知.组织的损伤往往伴有炎症和修复过程。如损伤微小,修复后可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然而,当损伤较大或反复发生时,频繁的“修复”将导致纤维化或疤痕形成。纤维化是以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聚集、细胞外基质沉积并伴有炎症和损伤所致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o。肺纤维化疾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结节病、尘肺、过敏性肺炎、药物和放射线导致的纤维化,以及与胶原血管病有关的致纤维化肺泡炎等病因各异,范围广泛的疾病潜。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不相同,严重性各异,但共同特点是缺少特异性治疗。目前对啼纤维化疾病的治疗仅限于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疗效尚不理想。因此,作者复习文献,就免疫和结构细胞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因子和CD40一CD40眄己体(CD40I.)系统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由此产生的新的治疗策略加以综述。 1关于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1.1Tn。型、T。型细胞因子反应平衡失调2”。关于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有很多学说,其中之一认为在辅助性1型T细胞(T“-)和2型T细胞(Tnz)细胞因子反应之间存在着平衡失调,由此导致的对损伤的异常反应。这些反应最初是根据CD4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所产生的细胞因子而命名[2]。然而现在更支持各种其它细胞类型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也能够产生这些细胞因子。因此称之为T。,和Tm型细胞因子反应似乎更恰当(简称1型反应、2型反应)。尽管这些细胞因子表型的表达在分类上Tw,与细胞免疫有关,T“z与体液免疫有关,但他们都参与r急性损伤以及由此激发的炎症反应的修复过程。1型反应可能促进正常组织结构的修复,2型反应可能有利于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活化.最终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和纤维化。1型细胞因子包括IFN—T、1L一2、lL_12、IL-18、和TNF一 ·沈阳市卫生局8,后者也被称为淋巴毒素。而2型细胞因子包括IL一4、IL一5、11.一10、II.一13和MCP—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一1)。1型和2型细胞因子反应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各类细胞因子都能进一步激发和扩大各自的主要反应。例如,2型细胞园子IL_4表达增加将会导致2型细胞因子话性过度增加和l型细胞因子反应的抑制。反之,l型细胞因子IFN7则刺激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而抑制2型细胞因子反应。 体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当细胞因子的乎衡以2型细胞因子反应占优势时,就会发生纤维化。已知原始类型的2趔细胞因子1L-4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基因表达以及胶原台成”。在体外¨.~13和MCP1也增加1型前胶原的合成“。MCP—l通过上调促纤维化的细胞因子TGFB而介导胶原的合成。而且,MCP一1增加IL4产生。1L_4抑制l型细胞因子,因而破坏了二者的平衡,有助于2型促纤维化反应。 实验动物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r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2型细胞因子反应的作用。在离子辐射、化疔药物博莱霉素及硅粉尘所致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中都有2型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在小鼠的博莱霉素肺纤维化模型中,研究者报道了IL-5和MCP-lmRNA增加,使用针对II。5和MCPl的中和抗体在减少炎症细胞募集和抗肺纤维化方面取得成功”Ⅲ,这也提示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至少在部分程度上有助于纤维化发生。 Huaux等发现在硅导致的肺纤维化小鼠模型中2型细胞因子活性增加,同组研究还显示11.一10缺乏的鼠,硅诱导的肺纤维化明娩减少,提示2型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J。尽管在纤维化模型中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是转向2型反应方向的,但2型反应不能独立发生。1型细胞因子在纤维化状态下亦可以见到,例如Davis等注  万方数据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及常见症状和治疗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及常见症状和治疗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称为"原发感染"。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结核菌从原发病灶中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 。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重的粟粒型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种器官内,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称为"继发结核病",也叫"内源性发病" 。但是,近年来证实,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结核菌,也能形成"外源性发病" 。所以,积极发现并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菌传播的机会;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健康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就可以减少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常见症状 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如何治疗肺结核 如何治疗肺结核:用化学和生物制剂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是现代结核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它治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化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我国目前结防规划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服药方法是隔日服药。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继续期。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2-3个月,联合应用4-5种抗结核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继续期为巩固治疗阶段,即在强化期之后的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