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冲压件质量及解决办法
- 格式:docx
- 大小:18.75 KB
- 文档页数:5
常见冲压件质量缺陷分析冲压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
然而,由于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冲压件存在各种质量缺陷。
本文将从常见冲压件质量缺陷的分类、原因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1.尺寸偏差:冲压件的尺寸是其最基本的质量指标,常见的尺寸偏差包括平直度、圆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如果冲压件的尺寸偏差超出了允许范围,会影响其装配和使用。
2.表面缺陷:冲压过程中,由于模具和原材料的摩擦、挤压等作用,容易出现表面缺陷,如划痕、折皱、碰伤等。
这些表面缺陷不仅影响冲压件的外观,还可能导致功能失效。
3.断裂:冲压件的断裂是一种严重的质量缺陷,可能导致冲压件无法使用。
断裂的原因包括材料强度不足、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等。
4.弯曲变形:冲压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可能导致模具及冲压件的弯曲变形。
如果弯曲变形超过允许范围,可能会导致装配困难或功能失效。
5.错位和偏斜:冲压件的错位和偏斜通常是由于模具安装不牢固、冲床刚性不足等原因导致,影响了冲压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常见冲压件质量缺陷原因分析1.材料问题:冲压件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其质量缺陷,如材料强度不足、含杂质或夹杂物等。
2.模具问题: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冲压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模具的磨损、厚度不均、开裂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冲压件的质量缺陷。
3.工艺问题:冲压件的质量缺陷往往与冲压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合理有关。
例如,冲压速度过快、冲压压力不均匀等都可能导致质量缺陷。
4.设备问题:冲压件质量缺陷还可能与冲压设备的性能和状态有关,如冲床刚性不足、冲压力不稳定等。
三、常见冲压件质量缺陷解决方法1.加强材料的检验和筛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材料缺陷的种类和级别一般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合理设计和制造模具,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耐磨性。
及时维护和修复模具,延长其使用寿命。
3.优化冲压工艺参数,确保冲压过程中的力、速度、温度等参数合理。
使用先进的数控冲压设备,提高冲压精度和一致性。
适用!最全的冲压件弊端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一、图片显现常有的弊端有 9 类,分别是:开裂、叠料、波浪、拉毛、变形、毛刺、缺料、尺寸不符、坑、包以及压伤。
二、冲压件弊端原因及预防1.冲压废品1〕原因:原资料质量低质;冲模的安装调整、使用不当;操作者没有把条料正确的沿着定位送料也许没有保证条料按必然的缝隙送料;冲模由于长远使用,发生缝隙变化或自己工作零件及导向零件磨损;冲模由于受冲击振动时间过长紧固零件松动使冲模各安装地址发生相对变化;操作者的马虎,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对策:原资料必定与规定的技术条件相吻合 (严格检查原资料的规格与牌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进行化验检查。
);对于工艺规程中所规定的各个环节应全面的严格的遵守;所使用的压力机和冲模等工装设备,应保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作;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冲压件首件必然要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同时加强巡检,当发买卖外时要及时办理; >前沿数控技术微信不错,记得关注。
坚持文明生产制度,如工件和坯件的传达必然要用适合的工位器具,否那么会压伤和擦伤工件表面影响到工件的表面质量;在冲压过程中要保证模具腔内的干净,工作场所要整理的有条理加工后的工件要摆放整齐。
2.冲裁件毛刺1〕原因:冲裁缝隙太大、太小或不均匀;冲模工作局部刃口变钝;凸模和凹模由于长远的受振动冲击而中心线发生变化,轴线不重合,产生单面毛刺。
2〕对策:保证凸凹模的加工精度和装置质量,保证凸模的垂直度和承受侧压力及整个冲模要有足够的刚性;在安装凸模时必然要保证凸凹模的正确缝隙并使凸凹模在模具固定板上安装牢固,上下模的端面要与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保持相互平行;要求压力机的刚性要好,弹性变形小,道轨的精度以及垫板与滑块的平行度等要求要高;要求压力机要有足够的冲裁力;冲裁件剪裂断面赞同毛刺的高度冲裁板材厚度 >0.3>0.3-0.5>0.5-1.0>1.0-1.5>1.5-2.0新试模毛刺高度≤0.015≤0.02≤0.03≤0.04≤0.05生产时赞同的毛刺高度≤0.05≤0.08≤0.10≤0.13≤0.153.冲裁件产生翘曲变形1〕原因:有缝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在一条线上产生力矩。
一、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分离的冲压工序。
冲裁件常见缺陷有:毛刺、制件表面翘曲、尺寸超差。
1、毛刺在板料冲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一般来讲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提高制件的工艺性,改善冲压条件,就能减小毛刺.产生毛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 间隙冲裁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均可产生毛刺。
影响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的有如下因素:a. 模具制造误差-冲模零件加工不符合图纸、底板平行度不好等;b。
模具装配误差-导向部分间隙大、凸凹模装配不同心等;c。
压力机精度差—如压力机导轨间隙过大,滑块底面与工作台表面的平行度不好,或是滑块行程与压力机台面的垂直度不好,工作台刚性差,在冲裁时产生挠度,均能引起间隙的变化;d。
安装误差—如冲模上下底板表面在安装时未擦干净或对大型冲模上模的紧固方法不当,冲模上下模安装不同心(尤其是无导柱模)而引起工作部分倾斜;e. 冲模结构不合理-冲模及工作部分刚度不够,冲裁力不平衡等;d. 钢板的瓢曲度大-钢板不平。
1。
2 刀口钝刃口磨损变钝或啃伤均能产生毛刺。
影响刃口变钝的因素有:a.模具凸、凹模的材质及其表面处理状态不良,耐磨性差;b。
冲模结构不良,刚性差,造成啃伤;c. 操作时不及时润滑,磨损快;d.没有及时磨锋刃口。
1.3 冲裁状态不当如毛坯(包括中间制件)与凸模或凹模接触不好,在定位相对高度不当的修边冲孔时,也会由于制件高度低于定位相对高度,在冲裁过程中制件形状与刃口形状不服帖而产生毛刺。
1。
4 模具结构不当。
1。
5 材料不符工艺规定材料厚度严重超差或用错料(如钢号不对)引起相对间隙不合理而使制件产生毛刺.1.6 制件的工艺性差形状复杂有凸出或凹入的尖角均易因磨损过快而产生毛刺。
毛刺的产生,不仅使冲裁以后的变形工序由于产生应力集中而容易开裂,同时也给后续工序毛坯的分层带来困难。
大的毛刺容易把手划伤;焊接时两张钢板接合不好,易焊穿,焊不牢;铆接时则易产生铆接间隙或引起铆裂。
冲压件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改善方法冲裁件常见质量问题改善对策序号质量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办法1制件断面光亮带太宽,有齿状毛刺冲裁间隙太小减小落料模的凸模或加大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2制件断面粗糙圆角大,光亮带小,有拉长的毛刺冲裁间隙太大更换或返修落料模的凸模或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3制件断面光亮带不均匀或一边有带斜度的毛刺冲裁间隙不均匀返修凸模或凹模并调整到间隙均匀4是什么造成冲压毛刺维修①.设计或线割间隙不合理②.材质及热处理不当,产生凹模倒锥或刃口不锋利③.冲压磨损或凸模进入凹模太深④.导向结构不精密或操作不当①.规范设计和线割间隙②.合理选材、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合理热处理③.研磨冲头或镶件,调整凸模进入凹模深度④.检修模具内导柱导套及冲床导向精度,规范冲床操作5冲压时为什么跳废料模具间隙较大、冲压速度太高、凸模较短、材质的影响(硬性、脆性),冲压油过粘或油滴太快造成的附着作用,冲压振动产生料屑发散,真空吸附及模芯未充分消磁等均可造成废屑带到模面上①.在冲头上加顶杆来防止跳废料,实用于比较规则的废料②.将冲头头部磨成异形,适用于料比较薄的不锈钢等材料③.设计增大废料的复杂程度④.查检其他影响因素6啃口①.导柱与导套间隙过大②.推件块上的孔不垂直,使小凸模偏位③.凸模或导柱安装不垂直④.平行度误差积累①.返修或更换导柱导套②.返修或更换推件块③.重新装配,保证垂直度④.重新修磨装配7脱料不正常①.脱料板与凸模配合过紧,脱料板倾斜或其他脱料件装置不当②.弹簧或橡胶弹力不够③.凹模落料孔与下模座漏料孔没有对正④.凹模有倒锥①.修整脱料件,脱料螺钉采用套管及内六角螺钉相结合的形式②.更换弹簧或橡胶③.修整漏料孔④.修整凹模8工件底部有压痕①.料带或模面有废屑、油污②.模具表面不光滑③.零件表面硬度不够④.材料应变而失稳①.清除废屑油污②.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③.表面镀铬、渗碳、渗硼④.减少润滑,增加压应力,调节弹簧力9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凹模有倒锥或顶板与制件接触面小返修凹模,调整顶板10工件扭曲①.材料内应力造成①.改变排样或对材料正火处理②.顶出制件时作用力不均匀②.调整模具使顶板正常工作11工件成形部分尺寸偏差修正上下模及送料步距精度12每批零件间的误差对每批材料进行随机检查并加以区分后再用。
一、冲裁件的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分离的冲压工序。
冲裁件常见缺陷有:毛刺、制件表面翘曲、尺寸超差。
、毛刺在板料冲裁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毛刺,一般来讲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提高制件的工艺性 改善冲压条件,就能减小毛刺。
产生毛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间隙冲裁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均可产生毛刺。
影响间隙过大、过小或不均匀的有如下因素:♋ 模具制造误差-冲模零件加工不符合图纸、底板平行度不好等;♌ 模具装配误差-导向部分间隙大、凸凹模装配不同心等;♍ 压力机精度差—如压力机导轨间隙过大,滑块底面与工作台表面的平行度不好,或是滑块行程与压力机台面的垂直度不好,工作台刚性差,在冲裁时产生挠度,均能引起间隙的变化;♎ 安装误差—如冲模上下底板表面在安装时未擦干净或对大型冲模上模的紧固方法不当,冲模上下模安装不同心(尤其是无导柱模)而引起工作部分倾斜;♏ 冲模结构不合理-冲模及工作部分刚度不够,冲裁力不平衡等;♎ 钢板的瓢曲度大-钢板不平。
刀口钝刃口磨损变钝或啃伤均能产生毛刺。
影响刃口变钝的因素有:♋模具凸、凹模的材质及其表面处理状态不良,耐磨性差;♌冲模结构不良,刚性差,造成啃伤;♍ 操作时不及时润滑,磨损快;♎没有及时磨锋刃口。
冲裁状态不当如毛坯☎包括中间制件✆与凸模或凹模接触不好,在定位相对高度不当的修边冲孔时,也会由于制件高度低于定位相对高度,在冲裁过程中制件形状与刃口形状不服帖而产生毛刺。
模具结构不当。
材料不符工艺规定材料厚度严重超差或用错料(如钢号不对)引起相对间隙不合理而使制件产生毛刺。
制件的工艺性差形状复杂有凸出或凹入的尖角均易因磨损过快而产生毛刺。
毛刺的产生,不仅使冲裁以后的变形工序由于产生应力集中而容易开裂,同时也给后续工序毛坯的分层带来困难。
大的毛刺容易把手划伤;焊接时两张钢板接合不好,易焊穿,焊不牢;铆接时则易产生铆接间隙或引起铆裂。
冲压件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冲压件是金属加工中常见的一种成型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航空等领域。
然而,在冲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裂纹、起皱、尺寸超差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1.裂纹裂纹是冲压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产生裂纹的原因有很多,如材料质量不好、模具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当等。
处理方法如下:(1)检查材料质量: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要求,无缺陷。
如发现材料有问题,应立即更换合格材料。
(2)优化模具设计:针对易出现裂纹的部位,可适当增加圆角半径,减少应力集中。
同时,要合理布置工艺补充面,确保冲压过程中坯料得到充分补充。
(3)规范操作: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冲压过程中各项参数符合要求。
1.起皱起皱主要是由于冲压过程中坯料受到不均匀力作用所致。
处理方法如下:(1)调整模具:检查模具是否磨损或松动,如有必要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同时,要确保模具表面光滑无痕。
(2)控制坯料质量:保证坯料厚度均匀,无瑕疵。
如有必要,应对坯料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表面质量。
(3)规范操作: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冲压过程中压力分布均匀。
1.尺寸超差尺寸超差是指冲压件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存在较大偏差。
产生尺寸超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模具磨损:长期使用模具会导致其精度下降,进而影响冲压件尺寸。
对于这种情况,应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测和维修,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模具。
(2)操作不当: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冲压,如压力调整不当、送料不准确等。
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材料问题:材料厚度不均匀或存在瑕疵,也会导致尺寸超差。
因此,需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
1.表面划痕与拉伤表面划痕与拉伤主要由于模具表面粗糙或长期使用导致划痕、拉伤加重。
处理方法如下:(1)定期维护模具:定期对模具进行抛光、研磨等维护工作,以保持其表面光滑度。
冲压件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办法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公司冲压制件经常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希望为其他冲压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冲压件;质量;处理办法冲压加工始于世纪末期,由于其生产加工方式有其他加工方式无法替代的兼顾优点,1. 合乎经济效益:生产量大,相对制造成本低,缩短工作时间,节省劳力,操作简单,非熟练人员也可操作;2. 材料使用率高:冲压加工不但废料较少,且几乎可以回收;3. 加工简单:简单冲压可得复杂零件;4. 生产效率高:应用自动机械设备,及多功能进给装置提高效率;5. 精度高:同一模具生产出来产品具有相同尺寸及形状,可得互换性零件等,更由于冲压行业是一个涉及领域极其广泛的行业,深入到了制造业的方方面面。
故在近三十年受到大力推广及应用。
但是五金产品在冲压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各种不良质量问题,给公司带来损失。
为此我公司冲压工厂在长期总结质量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冲压工厂常见的制件不良原因及对策,希望能够对冲压工厂同行制件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冲压制件不良的主要原因很多,如卷料、板料、模具的表面质量会影响最终冲压制件的品质,冲压过程中的操作以及工位器具的装夹取卸等也有可能损伤制件表面质量,因此,在整个制造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应充分考虑细节,尽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最终的产品外观。
1冲压制件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1.1卷料问题冲压卷料料常见的不良现象主要有以下方面:(1)钢板表面或者内部有异物混入;(2)异物剥落,卷料呈伤疤一样的状态;(3)卷料边角破损;(4)边角(20~30mm)由于应力不均匀而发生变形或者压皱;(5)刮痕(辊子表面或者异物质引起);(6)辊子滑动引起;(7)边缘不规则破损;(8)异物进入后在卷料背面压出鼓包(异物掉下则消失);(9)辊子痕迹(异物附着在辊子上引起);(10)超出规则以外的材质不良;(11)异物引起表面深度产生明显的沟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