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界所谓的“教育” 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
■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在复杂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活动 ,
而动物界所谓的“教育” , 只是一种基于本能需要而产生 的生物冲动。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界的“教育”活动,所传递的
经验的性质有着本质的不同(类经验---个体经验)。
■两种活动的结果迥异。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 仿说)
◆需要通过教育传递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
◆需要通过教育传递伦理道德规范等
由于米丁斯基提出的教育的“劳动起源 说”是从历史唯物主义主义基本原理出发 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因此,这一观点后 来被普遍地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在教育起源 问题上的观点,在苏联和中国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
对于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把劳动看成是教育产生的 全部原因和条件,国内教育理论界也有不少质疑的意见: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第二章 Hale Waihona Puke 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
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的某些活动所具有的相似性 。
但是,“生物起源说”没有、当然也不可能进 一步阐明人类的教育到底是如何从动物界的“教 育”活动提升出来的。
“生物起源说”不仅没有科学地阐明人类教育的 起源问题 ,而且 ,它混淆了人类教育活动与动物界 所谓“教育”活动的界限,实际上贬低了人类的教 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