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12
混凝土组成材料之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指以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在混凝土中可以代替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且掺量不小于5%的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粉体材料。
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它起着根本改变传统混凝土性能的作用。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较大量的磨细矿物掺合料,可以起到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增进后期强度,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耐久性,节约资源等作用。
其中某些矿物细掺合料还能起到抑制碱-骨料反应的作用。
可以将这种磨细矿物掺合料作为胶凝材料的一部分。
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水胶比是指水与水泥加矿物细掺合料之比。
矿物掺合料不同于传统的水泥混合材,虽然两者同为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渣及沸石粉、石灰粉等天然矿粉,但两者的细度有所不同,由于组成高性能混凝土的矿物细掺合料细度更细,颗粒级配更合理,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能,能充分发挥细掺合料的粉体效应,其掺量也远远高过水泥混合材。
不同的矿物掺合料对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具有不同的效果,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与结构的工作环境加以选择。
使用矿物细掺合料与使用高效减水剂同样重要,必须认真试验选择。
粉煤灰1.品质指标粉煤灰按其品质分为I、II、III三个等级。
其品质指标应满足表10-10的规定。
这些指标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和构筑物中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和砂浆。
粉煤灰品质指标和分类表10-102.粉煤灰验收粉煤灰的供货方应按规定对粉煤灰进行批量检验,并签发出厂合格证,其内容包括:(1)厂名和批号;(2)合格证编号及日期;(3)粉煤灰的级别及数量;(4)检验结果(按表10-10的要求)。
检验批以一昼夜连续供应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者按一批计。
粉煤灰供应的数量按干灰(含水率<1%)的重量计算,必要时,使用者可对粉煤灰的品质进行随机抽样检验。
取样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散装灰取样:从不同的部位取10份试样,每份不小于1kg,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G B 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溷凝土中的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Fly ash used for cement and concrete2005-01-19发布 2005-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本标准参考ASTMC618-2003《用于波特兰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粉煤灰和原状或煅烧的天然火山灰》、JISA6201——1999《混凝土用粉煤灰》。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596——19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本标准与GB/T1596——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定义和术语(本版第3章);——增加了分类(本版第4章);——增加了C类粉煤灰及相应的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1条和6.2条);——增加了放射性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3条);——增加了碱含量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4条);——增加了粉煤灰均质性要求(本版第6章6.5条);——增加了附录A含水量试验方法(本版附录A);——将Ⅱ级粉煤灰的细度指标由原来的45μm方孔筛筛余原版第4章4.1条;本版第6章6.1条);——取消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等级划分(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烧失量改为不大于8.0%(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三氧化硫由不大于3.0%改为不大于3.5%(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用活性指数代替抗压强度比,并规定活性指数不小于70%(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强度检验方法采用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本版附录D);——规范了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内容(本版第8章和第9章);——需水量比试验所用标准砂采用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0.5mm~1.0mm的中级砂,流动度由125mm~135mm改为130mm~140mm(原版附录B,本版附录B)。
「2022年春期」2342国开电大专科《建筑材料(A)》期末机考题库[2022年春期]2342国开电大专科《建筑材料(A)》期末机考题库一、判断题题库[首字音序A]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
[答案]错按胶凝材料不同,可分为特重混凝土、重混凝土、轻混凝土、特轻混凝土。
[答案]错按其性能和用途不同,可将水泥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大类。
[答案]对按其在建筑物中的所处部位,可将建筑材料分为基础、主体、屋面、地面等材料。
[答案]对按砂的生成过程特点,可将砂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
[答案]对[首字音序B]白水泥和彩色水泥主要用于砌筑建筑物的墙体。
[答案]对拌合砂浆用水,应选用无有害杂质的洁净水来拌制砂浆。
[答案]对拌合用水所含物质不应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答案]对拌合用水所含物质不应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凝结。
[答案]对必须采取严格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手段,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答案]对玻璃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而得到的产品。
[答案]错[首字音序C]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厚度无关。
[答案]对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厚度有关。
[答案]错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开口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之比的百分数)的大小,可根据该材料的体积吸水率来确定。
[答案]对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开口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之比的百分数)的大小,可根据该材料的质量吸水率来确定。
[答案]错材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指分子团组成形式相同,但元素组成各异的现象。
[答案]错材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指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团组成形式各异的现象。
[答案]对材料的微观结构主要是指材料在原子、离子、分子层次上的组成形式。
[答案]对材料化学组成的不同是造成其性能各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对材料气干状态时的含水率,为平衡含水率。
[答案]对材料随含水率的增加,材料的密度不变,导热系数降低。
[答案]错材料随含水率的增加,材料的密度不变,导热系数增加。
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1 范围文件规定了混凝土用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术语和定义、组分与材料、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文件适用于混凝土用复合矿物掺合料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203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 750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5483天然石膏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 6645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GB 9774 水泥包装袋GB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204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1371 用于水泥中的工业副产石膏GB/T 26748水泥助磨剂GB/T 27690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30190石灰石粉混凝土GB/T 30435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JG/T 315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JG/T 317 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YB/T 022用于水泥中的钢渣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矿物掺合料mineral admixture以硅、铝、钙等一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规定细度,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体材料,可分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和惰性矿物掺合料。
3.2 复合矿物掺合料compound mineral admixtures由文件所列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的粉体材料;或由文件所列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必要时可掺加适量石膏和助磨剂,再粉磨至规定细度的粉体材料。
用 于 水 泥 和 混 凝 土 中 的 粉 煤 灰Fly ash used for cement and concrete2005-01-19发布 2005-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前 言本标准本标准参考ASTMC618-2003《用于波特兰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粉煤灰和原状或煅烧的天然火山灰》、JISA6201——1999《混凝土用粉煤灰》。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596——19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本标准与GB/T1596——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定义和术语(本版第3章);——增加了分类(本版第4章);——增加了C类粉煤灰及相应的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1条和6.2条);——增加了放射性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3条);——增加了碱含量技术要求(本版第6章6.4条);——增加了粉煤灰均质性要求(本版第6章6.5条);——增加了附录A含水量试验方法(本版附录A);——将Ⅱ级粉煤灰的细度指标由原来的45μm方孔筛筛余原版第4章4.1条;本版第6章6.1条);——取消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等级划分(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烧失量改为不大于8.0%(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三氧化硫由不大于3.0%改为不大于3.5%(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用活性指数代替抗压强度比,并规定活性指数不小于70%(原版第4章4.2条;本版第6章6.2条);——强度检验方法采用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本版附录D);——规范了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内容(本版第8章和第9章);——需水量比试验所用标准砂采用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0.5mm~1.0mm的中级砂,流动度由125mm~135mm改为130mm~140mm(原版附录B,本版附录B)。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组分与材料 (2)5分类与标记 (4)6要求 (4)7试验方法 (9)8检验规则 (9)9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12)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流动度比试验 (13)附录 B (规范性附录)黏度比试验 (15)附录 C (规范性附录)抗压强度比试验 (17)附录D(规范性附录)含水量试验 (18)附录E(规范性附录)蒸养抗压强度比试验 (19)Contents1 Range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Normative reference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Classification and marking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Requiremen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 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使用环境 (2)5原材料及配比 (3)6质量要求 (5)7制备 (7)8试验方法 (9)9试验规则 (10)10订货与交货 (12)地下建筑用预拌混凝土本文件规定了地下建筑用预拌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使用环境,原材料及配合比,质量要求,制备,试验方法,试验规则,订货与交货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搅拌站(楼)生产的地下建筑用预拌混凝土。
本文件不包括交货后的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 9142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机GB/T 10171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 13693道路硅酸盐水泥GB/T 14902预拌混凝土GB/T 18046用于水泥、砂浆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204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3439混凝土膨胀剂GB/T 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混凝土物理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HJ/T 412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预拌混凝土JC 475混凝土防冻剂JG/T 317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G/T 351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JG/T 509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J 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193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221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14902、GB5010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
CJ/T ××××—××××
CJ/T ××××—××××
前言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天然火山灰质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掺合料的天然火山灰质材料。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 2847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天然火山灰质材料
具有火山灰性的天然矿物质粉体材料。
原材料
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可由以下矿物质磨细制成。
火山灰
火山喷发的细粒碎屑的疏松沉积物。
玄武岩
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地面骤冷凝结而成的硅酸盐岩石。
凝灰岩
由火山灰沉积形成的致密岩石。
天然沸石岩
以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天然浮石岩
熔融的岩浆随火山喷发冷凝而成的具有密集气孔的玻璃质熔岩。
技术要求
5.1天然沸石粉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混凝土和砂浆用天然沸石粉》JG/T 3048的规定。
5.2 其他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应符合表1中的技术要求。
表1 天然火山灰质材料的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
≤20
2
流动度比(%)
1)火山灰
≥85
2)磨细玄武岩和凝灰岩
≥90
3)磨细浮石粉
≥65
3
含水量(%)≤1.0
4
烧失量(%)≤8.0
5
7d活性指数(%)≥50
6
28d活性指数(%)
7
三氧化硫(%)
≤3.5
8
火山灰性试验
合格a
9
放射性
符合GB6566规定b
10
碱含量(%)
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其值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a 用于混凝土中的火山灰性为选择性控制指标,当活性指数达到相应的指标时,可不作强制要求。
b 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控制。
细度
按GB/T 1345进行。
流动度比、含水量、活性指数
按GB/T 18046进行,其中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天然火山灰质材料按质量比7:3组成。
烧失量、三氧化硫、碱含量
按GB/T 176进行。
火山灰性试验
按GB/T 2847进行。
放射性
按GB 6566进行。
检验规则
编号及取样
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出厂前散装和袋装应按同一批进行编号和取样。
每一个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
出厂编号按单线年生产能力规定:
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每一编号以不超过200t为一编号;
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下的,每一编号以100t为一编号;
产量在5万吨以下的,每一编号以50t为一编号。
按GB 12573进行取样,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0kg,试样应混合均匀后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样)。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表1中的细度、流动度比、含水量、烧失量、三氧化硫、活性指数。
当供、需双方在合同中另有约定时,应按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进行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表1中的全部技术要求。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每隔半年检验一次;
——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用户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检验结果评定
出厂检验结果符合表1中第1~7项技术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
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
凡不符合表1中第1~7项技术要求的火山灰质材料为不合格品。
型式检验结果符合第6章技术要求时,判为型式检验合格。
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
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当用户需要时,生产厂应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发出之日起7日内寄发或送达除28d活性指数指标外的出厂检验报告单及产品合格证,28d活性指数应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发出之日起32日内补报。
报告还应包括:
a)品名、厂名、出厂日期和编号;
b) 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日期;
c) 检验结果说明。
交货与验收
交货时天然火山灰质材料的质量验收可抽取实物试样以其检验结果为依据,也可以生产厂同编号火山灰质材料的检验报告为依据,采用何种方法验收
由供需双方商定,并在合同或协议中注明。
包装、标志、运输与储存
包装
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可以袋装或散装。
采用定量包装时每袋净含量为50kg或25kg,且不应低于标志质量的98%,随机抽取20袋,总质量不应少于1000kg。
其他包装形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标志
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执行标准代号、生产单位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包装日期和出厂编号等。
散装时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
运输与储存
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应受潮和混入杂物,同时防止与水泥混装和混储。
PAGE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