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起始课(修改)
- 格式:ppt
- 大小:885.00 KB
- 文档页数:30
谈谈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人教版高一选修备课资料)“外国小说欣赏”这门课怎么教?这虽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但要从课程和教材的角度思考。
我们以为,课程标准制约选修课程的开设,选修课程的性质决定教材的编法,而选修教材的特点又影响教法的选择。
课程标准关于小说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提高文学修养;二是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三是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四是尝试创作小说,把创作和鉴赏结合起来。
“外国小说欣赏”就是在这样的目标指示下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因此,它的性质当然是由课程目标决定的。
那么,“外国小说欣赏”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首先它是选修的。
必修课业已结束,选修课程是在必修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相关学力,这样,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稍微讲究一点高度和系统性。
其次它是文化的。
如果《〈论语〉选读》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外国小说欣赏》是了解西方特别是近现代的思想和文化。
所选的16篇小说,都是“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第三,它是经典的。
所选的都是近现代外国小说公认的经典。
对于小说这种叙事艺术,教学时需要感悟与欣赏。
第四,它有着新的语文知识。
如西方现代小说的基本文体特征,小说史的大致轮廓,创作方法和大致流派等等。
当然,对这些知识不是系统的学习,而是大概的初步的了解。
对这门课程的性质作这样的分析,虽然不很科学,却能从教科书中找到印证。
那么,《外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有什么特点呢?笔者归纳如下:1.吸收了小说研究领域已被广泛认同的新成果。
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组织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单元。
每个单元介绍了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大学时有所涉及,但并不系统。
可以说,这是新的语文知识。
2.选文的深度,决定了师生阅读这些小说有一定的难度。
尽管编者考虑到中学生的接受水平,但是外国小说的特质让习惯于阅读传统小说的学生感到陌生,何况所选的16篇小说,除了《墙上的斑点》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都是第一次接触到,可能连老师都感到陌生,因为在大学期间接受的外国文学作品已经逐渐淡忘了。
桥边的老人第一课时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小说的艺术特色2、阅读小说,整体感知3、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4、明确预习规范5、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预习要求: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您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记号。
4、不瞧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与阅读时的感受。
5、思考:您的阅读感受与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您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一、新课导入,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一)《外国小说欣赏》就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
《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就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标设定《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与“虚构”。
二、阅读小说,整体感知。
明确第一单元要求(一)本单元的要求就是: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与叙述人称;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与叙述人称与内容与题旨呈现的关系;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与速度控制。
(二)《桥边的老人》就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就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与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三、进入文本导入:她一生都在历险,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付过伤。
人教版高中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程说明(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中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程说明(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xx年上学期一开学,我们就要开始学习一门新的选修课程《外国小说欣赏》,现将有关方面的说明向大家介绍介绍,使大家有些思想准备。
】为什么开设这门课?外国小说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局部,是不可无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根本知识,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根本特征,在阅读、领悟的根底上提升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
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以及关于外国小说的一些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高风格的审美情趣。
高中生尚处于语文能力、写作能力的养成期,有别于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故本教材的根本定位为欣赏。
只是与一般较浅层次的欣赏不同,本教材更理论化一些,更深入一些,既有中国传统感悟式、评点式欣赏,也有较理性的深入分析。
而这一切又是以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前提的。
这套教材采取什么样的编排方式?本教材的理念以及编排方式,都很有创意,与以往教材有着鲜明的区别。
它以小说的根本元素来区分单元,分为“表达”、“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
每个单元又分为四个板块: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
阅读:阅读局部选取两篇小说,一篇精读,一篇略读。
精读局部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赏析,略读局部的文章由学生自行阅读,老师也可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指导。
阅读局部所选小说以短篇为主,适当节选一些长篇中的精彩章节。
它们是在征求了许多作家、学者之后精选出来的。
每一篇都经过了精心的考量。
其深浅度与难度,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承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所选作品都是外国小说中的经典,充分考虑到了小说开展史、创作方法、小说流派以及国家和地区,适当注意作品的时空分布。
每篇都在写作方面有可说之处,可供学生写作之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