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堆肥与厌氧堆肥的异同点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习题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复习题⼀、选择题1.城市⽣活垃圾的产污系数⼀般⽤每⼈每天的垃圾产量来表⽰,下⾯给出的数据,哪⼀个更接近我国⽬前⼤中城市的实际垃圾产污系数kg/⼈.天A. 0.5-0.7B. 0.7-1.5C. 1.5-2.0D.2.0-2.52. 在下列物料中,电选时吸附在辊筒上的物料有。
A. 铜B. 铝C. 玻璃D. 铁3.粉煤灰属于_____________。
A. ⽣活垃圾B.⼯业固体废物C. 农业固体废物D.放射性固体废物4.可⽤磁选⽅法回收的垃圾组分为_____________。
A 废纸B 塑料C钢铁 D 玻璃5.堆肥处理时,初始物料碳氮⽐以∶1最为适宜。
A. 15B.30C. 40D. 506.通常采⽤浓缩法去除的是污泥中的。
A.间隙⽔B.⽑细⽔C. 表⾯吸附⽔D.内部结合⽔7.中国颁布的“城市⽣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中规定:适于堆肥的垃圾含⽔率为。
A. 10-20%B. 20-30%C.30-40%D. 40-60%8.下列物质中,哪个不是好氧堆肥过程产⽣的。
A. SO2B. CO2C. CH4D. NH39. NH3是在好氧堆肥的产⽣的。
A. 升温阶段B. ⾼温阶段C. 降温阶段D.腐熟阶段10. 当厌氧消化正常进⾏时,氧化还原电位应维持在左右。
A. 200mvB. -200 mvC. 300mvD.-300 mvA 袋式除尘器B 静电除尘器C 湿法除尘D旋风除尘11.填埋⽓体中最主要的两种⽓体是⼆氧化碳和。
A.⼆氧化硫B.甲烷C.硫化氢D. 氨12.填埋的城市⽣活垃圾中,1kg理论需氧量(TOD)可以产⽣m3的CH4。
A.0.30B. 0.35C. 0.50D. 0.6013. 固体废物焚烧烟⽓处理时,采⽤活性炭吸附法主要是为了去除。
A. 烟尘B.SO2C. HClD. ⼆噁英14.下列那⼀种废物属于危险废物_____________。
A. 厨房垃圾B.⾷品包装垃圾C.电镀污泥D.⽣活污⽔处理⼚的污泥15.废塑料、橡胶资源化的常⽤⽅法为_____________。
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的区别
在畜禽粪便处理设备中有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两种,好氧发酵是采用堆肥发酵的方式,一种是厌氧的发酵方式,这两种发酵方式都有各自的利弊。
做好氧堆肥的时间上是比较长的,在占地面积上也是较大的,在通常情况下,好氧发酵的时间在15-20天左右,这也只能叫前发酵期,在国外做堆肥的情况下,一般遵循的是六十天的准则。
在厌氧的发酵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经过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之后,剩余的排泄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一直以来,畜禽粪便能购合理的规范化进行资源利用,农业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标准和要求。
所以在选择发酵设备的时候,只要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多数人还是选
择好氧发酵。
一、有关部门支持畜禽养殖场建设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生产有机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
二、主要是主体养殖户,对畜禽粪便要进行科学的处理和资源化的利用,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不到位,粪污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还田或向环境排放,或不符合有关部门的排放标准的,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查处。
有机肥发酵时应该选择好氧发酵还是厌氧发酵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区别有机肥发酵方式分为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两种发酵方式之间的差异在于原理不一样、发酵过程不一样。
1、发酵原理(1)好氧发酵原理: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分化。
(2)厌氧发酵原理:厌氧堆肥是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腐败发酵分解,其最终产物除了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氨、硫化氢、甲烷和其他有机酸等物质,其中氨、硫化氢等物质有异臭气味,而且厌氧堆肥需要的时间也很长,完全腐熟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传统的农家肥就是厌氧堆肥。
2、发酵过程(1)好氧发酵过程前处理~主发酵~后发酵~后处理~储存。
预处理:包含分选、破碎以及含水率及碳氮比的调整。
发酵过程:一次发酵方法长达30天的周期,现在改用二次发酵方法,周期通常用20天。
后处理过程:是对发酵熟化的堆肥进行处理。
储存过程:储存是指堆肥处理前必须加以堆存办理,通常可直接寄存,也可装袋寄存。
发酵过程,好氧发酵分为三个过程:开始、高温、熟化。
(2)厌氧发酵过程厌氧发酵分别是水解发酵,产氢和乙酸,最后释放甲烷。
第一阶段是产酸阶段。
产酸菌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的有机酸和乙酸、丙醇等物质。
第二阶段为产甲烷阶段。
甲烷菌把有机酸继续分解为甲烷气体。
厌氧过程没有氧参加,酸化过程产生的能量较少,许多能量保留在有机酸分子中,在甲烷细菌作用下以甲烷气体的形式释放出来。
厌氧堆肥的特点是反应步骤多,速度慢,时间长。
小结: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无论选择好氧发酵还是厌氧发酵,最终它们的优缺点在实践制造肥料中都发挥着不行缺的效果。
自动控制生物堆肥技术——CTB技术自内容提供:北京中科博联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介绍堆肥一般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气条件下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和热;厌氧堆肥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有机物分解,厌氧分解最后的代谢产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许多低分子量的中间产物,如有机酸等。
厌氧堆肥与好氧堆肥相比较,单位重量的有机质降解产生的能量较少,而且厌氧堆肥通常容易产生臭味。
由于这些原因,几乎所有的堆肥工程系统都采用好氧堆肥。
堆肥工艺能达到较好的污泥脱水、杀灭污泥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的目的,该方法处理污泥的成本较低,处理后的污泥完全能达到进入填埋场的要求,如果再增加一定的后续制肥工艺,成品能直接土地利用。
1 好氧堆肥过程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气条件下,借助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的作用,有机物不断被分解转化的过程。
好样堆肥一般分三个阶段:1)升温阶段一般指堆肥过程的初期,在该阶段,堆体温度逐步从环境温度上升到45℃左右,主导微生物以嗜温性微生物为主,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解底物以糖类和淀粉类为主。
2)高温阶段堆温升至45℃以上即进入高温阶段,在这一阶段,嗜温微生物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而嗜热微生物则上升为主导微生物。
堆肥中残留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质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如半纤维素、纤维素和蛋白质也开始被强烈分解。
微生物的活动也是交替出现的,通常在50℃左右时最活跃的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温度上升到60℃时真菌几乎完全停止活动,仅有嗜热性细菌和放线菌活动,温度升到70℃时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已不再适应,并大批进入死亡和休眠阶段。
现代化堆肥产生的最佳温度一般为55℃,这是因为大多数微生物在该范围内最活跃,最易分解有机物,其中的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大多数可被杀死。
3)降温阶段高温阶段必然造成微生物的死亡和活动减少,自然进入低温阶段。
在这一阶段,嗜温性微生物又开始占据优势,对残余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做进一步的分解,但微生物活性普遍下降,堆体发热量减少,温度开始下降,有机物趋于稳定化,需氧量大大减少,堆肥进入腐熟或后熟阶段。
好氧堆肥与厌氧发酵异同点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好氧堆肥与厌氧发酵异同点陈蔷(轻工 12环1 09)摘要:好氧堆肥与厌氧发酵都是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物的降解过程,他们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下面我将从原理、工艺流程、发酵阶段、影响因素等方面详细说明。
关键词:好氧堆肥、厌氧发酵正文:相同点:都是作用下的降解过程,需要的条件,包括营养元素合理分配、温度、pH等;降解有机污染物,杀灭病原体,提高N、P的比例,使生肥变成植物更易于吸收的熟肥。
不同点:原理不同: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
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出更多生物体的过程。
厌氧发酵是废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CO2产生。
过程不同:好氧堆肥工艺流程主要是:前处理~主发酵~后发酵~后处理~贮存。
原料的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以及含水率及碳氮比的调整。
首先去除废物中的金属、玻璃、塑料和木材等杂质,并破碎到40毫米左右的粒度,然后选择堆肥原料进行配料,以便调整水分和碳氮比,可以使用纯垃圾,垃圾和粪便之比为7:3或者垃圾与污泥之比为7:3进行混合堆肥。
原料的发酵阶段:我国大都采用一次发酵方式,周期长达30天,目前采用二次发酵方式,周期一般用20天。
一次发酵是好氧堆肥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具体从发酵开始,经中温、高温然后到达温度开始下降的整个过程,一般需要10—12天,高温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二次发酵指物料经过一次发酵后,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存在,需将其送到后发酵室,堆成1—2米高的堆垛进行二次发酵并腐熟。
当温度稳定在40℃左右时即达腐熟,一般需20—30天。
垃圾堆肥与厌氧消化项目浅析作者:钟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6期摘要:本文主要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与厌氧消化处理工艺及项目的主要构成进行介绍,希望能对以后的垃圾处理方法的选择有所借鉴。
关键词:垃圾;堆肥;厌氧消化对于城市生活类垃圾,由于各地气候、季节、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能源结构等差异,造成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和产量多种多样、不均匀,而且变化幅度大。
各种类型废物的特性差异也造成了处理技术和工艺的不同。
本文主要介绍生活垃圾的堆肥与厌氧消化处理工艺。
1.垃圾堆肥与厌氧消化的原理与特点垃圾的堆肥处理与厌氧消化均为生物处理方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垃圾中的有机物降解、稳定的无害化处理,垃圾经过生物处理后,可生产出富含营养成分的肥料。
垃圾堆肥是好氧生物处理,垃圾中相对分子质量大、能位高的各种有机物作为好氧微生物的营养源,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供氧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转化成相对分子质量小、能位低的物质而稳定下来。
厌氧消化为厌氧生物处理,在隔离氧气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垃圾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转化为简单、稳定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
释放出来的能量主要为沼气。
好氧堆肥与厌氧消化的特点:对原料质量要求高。
从无害化角度,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应在10%以上,从肥效出发则需要40%以上,这需要良好的垃圾分类收集措施。
对于混合垃圾,由于其成分复杂,杂质多,因此即便设置了预处理分拣系统,仍然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因此垃圾生物处理适用于垃圾分类收集较好有机物成分高的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农、林、庭院等植物性垃圾。
必须设置垃圾的预处理系统。
对于混合垃圾,必须经过分拣处理,分离出垃圾中金属、电池、玻璃、砖瓦、塑料、废纸等杂质,否则生产出的肥料除肥效低外,还易造成土地质量的恶化,其中重金属物质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占地面积较大。
由于垃圾的生物反应是一个缓慢过程,所需无论堆肥厂还是厌氧处理均需要较大的存储场地。
相应地,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控制也是生物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一定的减量化处理水平。
堆肥一般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具体方法大全)堆肥是一门既传统又现代的学科,堆肥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工艺步骤,把各种各样的有机废弃物分解转化成为一种稳定的、无害化的适合于土壤培肥的有机肥产品。
堆肥一般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
好氧堆肥指在有氧气情况下有机物料的分解过程,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和热;而厌氧堆肥则是在无氧气条件下有机物料的分解,厌氧分解最后的代谢产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许多低分子量的中间产物,如有机酸等。
传统堆肥以厌氧堆肥为主,而现代堆肥系统则大都采用好氧堆肥。
好氧堆肥从我国南宋时期即已肇始,是在北方人口大批向南方转移、水稻种植开始出现两熟制以及土壤肥力不足以维持高产的情形下出现的,由此解决了千年来我国土壤的地力常新壮问题。
现代堆肥技术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欧洲,以机械化堆肥为特色,目前工艺有上百种、技术也形形色色,并成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受到众多城建、环卫、农业等部门与企业的欢迎。
笼统地讲,堆肥也是有机肥。
广义上的有机肥范围很宽,包括所有施用到农田的有机物料,如人畜粪便、绿肥、河泥、骨粉等,也包括规模化有机肥厂生产的商品有机肥。
在我国农民的传统智慧里,新鲜的水分含量高的废弃物均要经过一个熟化的过程才可还田,而熟化就是一个堆肥的过程;现代商品有机肥标准里也要求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一定要经过发酵腐熟这样一个过程。
令人遗憾的是,经过40年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我国城乡许多有机废弃物不再用来堆肥,而是被送到一个个垃圾填埋场、焚烧厂,或者被简单堆放在田间,随着雨水流入水体,加速了全国范围水质的严重恶化。
乡间堆肥已远离我们,不再是农村冬春季节的一道道独特的风景,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农业大国而言,悲乎痛哉!堆肥的作用和意义堆肥有很多作用,包括废物利用、减少污染、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可以把大量的有机废弃物转变为有用的产品,降低环境风险;二是能创造有价值的堆肥产品,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或有机肥产品等。
相同点:都是微生物作用下的有机物降解过程,需要微生物培养的条件,包括营养元素合理分配、温度、pH等;杀灭病原体,提高N、P的比例,使生肥变成植物更易于吸收的熟肥。
不同点:
1、条件不同。
厌氧要求无氧状态;好氧要求有氧状态
2、产物不同。
厌氧分为两步(两段论),第一步是酸化过程,分解成有机酸、醇类等,第二步是甲烷化阶段,生成甲烷水等,到了这一步会造成二次污染,甲烷是温室气体,且下一步的生物降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好氧发酵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降解终产物没有二次污染
3、降解能力不同。
好氧发酵能降解的有机物种类比较有限,厌氧情况有助于一些好养情况下难降解的有机物的降解。
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先进行厌氧堆肥至第一步水解过程结束,水解产物再进行好氧发酵。
这样的降解彻底,污染小,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