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8小书包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8
教案标题:识字2 8 小书包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书包的用途和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教学准备:1. 课文挂图。
2. 生字词卡片。
3. 书写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书包,让学生说说书包的用途。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书包里的物品。
二、新课学习(20分钟)1. 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书包和物品。
2.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 教师逐句解释课文,帮助学生理解。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5.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三、书写练习(15分钟)1. 教师示范书写生字词,学生跟写。
2. 学生在书写练习纸上独立书写生字词,教师个别指导。
3. 评选书写规范、工整的作品进行展示。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2. 强调爱护文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爱惜自己的书包和文具。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字写一行。
2. 家长协助孩子整理书包,让孩子了解书包的用途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书包、学习课文、书写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书包的用途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书写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丰富内容重点关注的细节:书写练习书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书写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书写练习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以下是对书写练习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书写练习的重要性1. 巩固生字词:通过书写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小书包》教案范文(优秀10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尺、本”等5个生字,认识3偏旁“勹、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谜、学习儿歌、实际活动(整理物品)来完成本课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一些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作用。
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早、书、刀、尺、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书包、课本、文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激趣: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时都背着什么呢?那小书包是用来干什么的呢?2.拿出里面的学习用品,向大家介绍它的作用。
指名介绍书包里学习用品的作用。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小书包二、自主识字,合作学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作记号。
2.说说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识记。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认识新偏旁“勹、亻、?”。
4.检查汉字,认词情况,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
5.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以不同方式认读字词。
生字:早、书、包、作、业、笔、课、本、尺、刀、校词语:早上、书包、学校、转笔刀、尺子、作业本、铅笔、笔袋(1)开火车认读。
(2)点名随机认读。
(3)小组竞赛读。
(4)学生齐读。
三、熟读课文,深化理解1.自由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归纳:“宝贝”、“静悄悄”,要求学生互相讨论,自我解答。
小组讨论交流:“宝贝”是指学习用品,是我们心爱的东西。
3.再读课文,讨论解决问题: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学习用品,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4.全班展示读课文。
5.指名向大家介绍自己书包里的的一种学习用品的作用或使用方法。
四、感情朗读,加深体验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中小学新教材优秀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识字二:8 小书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识字二:8 小书包》的词语与知识点。
2.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识字二:8 小书包》中重点词语的学习和理解。
2.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识字二:8 小书包》2.教学板书3.具体的讲解内容和教学方法4.学生课堂参与活动的安排四、教学过程1. 开篇导入在学生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以提问或通过引入相关故事情节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小书包”题目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识字二:8 小书包》的课文,重点强调课文中的生字、短语和重点句子,并逐一讲解相关知识点。
3. 单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中生词的拼音、意思、读音和造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次重复学习,加深记忆。
4. 句子理解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5.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识字二:8 小书包》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知识点,梳理思绪,以便更好地掌握内容。
七、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对《识字二:8 小书包》中的相关内容展开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拓展研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八、课后作业设计合适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巩固所学内容,拓展知识面。
九、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上《识字二:8 小书包》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本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
《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刀、尺”等4个字,认识“书、刀”等7个偏旁,认识“云、月”等4个笔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的停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识字、写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惜文具、整理书包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写字。
2.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写规范、正确、美观的字。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 板书课题,引导生齐读课题。
2. 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小书包,那你们知道小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书包的课文,一起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小声跟读。
4. 教师提问:课文共有几个小节?分别写了些什么?5.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学习生字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4. 学生齐读生字。
四、朗读感悟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长句的停顿。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节奏。
3. 学生齐读课文。
五、写字指导1. 教师出示要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2. 教师讲解书写要点,师范写。
3.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 展示学生书写成果,评价、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生字。
2.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书包》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教师提问:小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呢?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4.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节奏。
5. 学生齐读课文。
《小书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刀、尺”等4个字,认识“书、刀”等6个偏旁,认识“云、去、来、不”4个多音字。
2.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的变化;借助图画,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书包和文具们的亲切,培养爱护文具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刀、尺”等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认识“书、刀”等6个偏旁,认识“云、去、来、不”4个多音字。
2. 借助图画,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亲密的小伙伴,那就是我们的书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书包的课文,看看小书包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故事。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1. 学生自读课文,用圆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 学生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3.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重点指导难字。
4. 学生齐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的变化。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评价并指导。
3.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小书包和文具们的亲切。
四、实践活动,培养习惯1. 学生交流:你是怎样爱护你的书包和文具的?2. 学生展示:把自己的书包和文具整理得整整齐齐,展示给大家看。
3.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爱护书包小能手”。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激发兴趣1. 复习生字词。
2. 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停顿。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评价并指导。
三、学习写字,培养习惯1. 教师范写“刀、尺”等字,学生观察笔画和结构。
2.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互相评价。
四、总结拓展,培养情感1. 学生谈谈对课文的感受。
2. 教师总结:我们要爱护自己的书包和文具,珍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8课《小书包》优质课教案两篇第一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他们的用途,学会知道使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正确发音:神气、转笔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知道文具的演变,对学习用品的变化发展感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
教学难点:巩固对学习用品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铅笔)(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
(橡皮)(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书)(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
(笔袋)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
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字形。
①观察“书”字,我们用拆分的方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
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②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
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预设:学生列举“句”“勺”等字。
③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方法。
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联想”的方法。
(3)组词识记,多种形式读词。
小结: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用拆部件编口诀、“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书、包”这两个字,真是太棒了!你们还有什么识记生字的方法?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更多的生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新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生字。
音、形、义的组合,不但使学生记得牢,还能加深对汉字含义的理解。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
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9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2、认识三个偏旁:包字头,单人旁“亻”,竹字头(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认识自己的小书包,学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同学们,你的小书包里都有什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我们的小书包?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书写课题:小书包。
我们去书包里看一看都有什么。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ūbāochǐzuòyèběnbǐdāokèzǎoxiào书包尺作业本笔刀课早校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笔:音节:二拼音节。
偏旁:竹字头。
认识偏旁:竹字头“⺮”结构:上下结构,组词:学生说。
多与少是一对反义词。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de起得早shǎo多少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得dé得到少déi得有空shào少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8、小书包教学设计de好的xiào学校的校dì目的jiào校对反义词早——晚来——去多——少真——假上——下这节课我们要记住包字头,单人旁“亻”。
8、小书包教学目标:1、会认"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
认识"勹、亻、"3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4、认识一些常用的学习用品,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认清字形,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
认识"勹、亻、"3个偏旁。
2、能初步读通课文,认识一些常用的学习用具。
3、会写“书和”字。
教学重点:会认"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书和”字。
教学难点:识字课前准备:摆放拼音田字格,文具盒,语文书。
教学过程:一、猜谜引题1、师引导学生猜谜:带子长长身体方,书本文具里面装。
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伴我把学上。
2、学生猜谜,师引导揭示谜底--书包。
3、板书课题:小书包。
(认读"书"为翘舌音。
)4、用圆圈圈出“书包”两个字,并认识“书包”两个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圈画生字1、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别看我的书包小,里面可住着许多小朋友呢,它们是谁呢?请趴在桌上认真地听!2、学生自由发言,幻灯片出示配图(板书:文具图画)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课本3、小书包宝贝真不少,快点打开书70页,读一读吧!(幻灯片出示读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用圆圈圈出本课的生字。
4、抽生读课文,出示难读的句子,全班一起正音。
三、交流识字方法1、书包里的宝贝们摇身一变,变成了字娃娃,还认识他们吗?快点认一认吧!如果会认了,就大声地读一读,如果不会认,就拼一拼拼音。
《小书包》◆教材分析本课有一些表现小学生书包里文具的图。
还有六个表示文具的词语和一首儿歌。
图上画的小学生书包里常用的文具,儿歌则概括了小书包里的情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既要训练学生随文识字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尺、本”等5个生字,认识三个部首“勹、亻、”。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书包中的各种文具,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三个部首“勹、亻、”。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认识书包中的各种文具,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1.教师边说谜面边做动作:我们先猜一个谜语——四四方方肩上背,书本文字肚里装。
它是我的好朋友,天天陪我上学去。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认识“勹”这个部首。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词语,认识学习用品:1.教师:你们喜欢自己的书包吗?为什么?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的书包。
3.指名在班上说说自己书本。
4.教师:大家都有漂亮的小书包。
那你们的都有什么?它们都有什么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
5.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
6.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三、学习儿歌,理解内容: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唱儿歌。
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相机认识单人旁和竹字头)4.学习儿歌。
(1)学习第一句,理解“宝贝”的意思。
①指名读第一句。
②教师:“宝贝”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真不少”是什么意思?哪些东西是“宝贝”?为什么说这些学习用品是宝贝?(学生交流汇报)(2)学习第三句。
①指名读第三句。
②讨论:这些学习用品为什么“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学生回答)(3)学习第四句。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8小书包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二8小书包教案()8 小书包教材解析本课由6 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被编进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
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1. 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 个偏旁。
会写“早、书”等5 个字。
2. 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 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教学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
本课多数生字出现在文具名称中,识字时,可以将生字融入文具名称中进行认读。
借助学生熟悉的文具名称识记相关生字,将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
生字的读音可以通过认读词语,朗读儿歌来正音。
注意翘舌音“书、尺”,平舌音“作、早”,前鼻音“本”。
“子”字单独出现时读第三声,加在“尺”的后面,成为词语后缀时,读轻声,可引导学生回顾第7 课刚学过的“鸭子、杏子”等相关词语,巩固轻声读法。
也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图说话,在说话中正音。
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76(1)生活情境识记。
如“书”,可引导学生回忆在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家等地方见过的书。
“作业本”3 个生字,学生天天见面,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3 个生字,指着认一认。
(2)用熟字加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识记生字。
笔:毛+ 竹字头课:果+ 言字旁早:十+ 日字头本:木+ 一结合“笔”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竹字头。
教师可出示古代毛笔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笔”是竹字头。
有些学生课外已认识了不少字,也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认识的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校”和“作”。
笔,会意字。
从竹,从聿。
“ 筆” 是笔的本字,小篆像用手执笔。
古时毛笔笔杆都是用竹制成的,故从竹。
(3)在识记生字的时候,可以列举关联的词语,帮助理解字的意思。
如:笔:铅笔、毛笔、钢笔、笔袋、笔套尺:直尺、卷尺、三角尺本:书本、作业本、笔记本、课本2. 写字。
本课要写的5 个字,有4 个独体字,1 个上下结构的字。
4 个独体字里,有2 个含有笔画撇和捺,但撇的写法不同。
教学时要注意区别。
本课5 个字书写要点:6 画,上下结构。
早日字头略小略扁,下面的“十”横要写得长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
4 画,独体字。
书第一笔横折略小,第二笔横折钩略宽,竖要直,点不碰到横折。
4 画,独体字。
尺“尸”的头部略扁,捺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2 画,独体字。
刀横折钩的折要稍向左倾斜,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5 画,独体字。
本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不碰到撇和捺。
第五单元177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如,“尺子、书本、本子、刀子、大刀、小刀、早上”。
1. 朗读指导。
朗读儿歌时,注意句子间的适当停顿,句末可以稍微延长。
可以先听读、跟读儿歌,感受儿歌句中和句末的停顿,再让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
教师应注意部分汉字轻声的朗读示范。
例如“的”和“得”,要念得轻而短,不拖音。
“真不少、课本、铅笔、作业本、转笔刀”等词语的朗读可以适当突出,从而说明小书包的用处大。
2. 理解运用。
联系生活,理解文具。
学生平时都在使用这些文具,对文具的名称比较熟悉,作用也基本了解,教学时可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词语。
儿歌中出现“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画,让学生去找找。
还可以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这些学习用品该到什么商店去购买,从而明白这些都是“文具”。
儿歌中的“宝贝”一词,是对文具的爱称。
除了“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可以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说说自己书包里有哪些文具“宝贝”,也可以试着用课文的句式来表达。
悄”,即上课时,不要玩文具,让它们静静地待着;“下课不乱跑”,即下课了,要及时收拾好文具不乱丢乱放。
从而让学生明白文具是我们的好伙伴,天天陪同我们上学校,学知识,学本领。
引导学生也要像照顾好朋友那样照顾好文具,要爱惜,会整理。
3.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的设计,第一题指向学生的现实生活,认识自己书包里的文具;第二题指向养成良好的自主整理文具、爱护文具的习惯。
第一题,可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自己书包里的文具来介绍,认读有关词语。
第二题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学习用“我会……”的句式说说自己能做的事情。
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再借助拼音读句子,然后学着图上样子学习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我会……” 说说自己还会怎么爱惜、整理文具。
三、实践活动1. 课后,随父母到文具商店或柜台认识更多的文具,将新认识的文具用彩笔画下来,再写上名称,贴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文具展示栏,将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
2. 游戏“整理小书包”。
帮助学生了解课程表上写着什么、书包里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设活动有三个环节:第一部分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说说书包里该放些什么;第二部分是看课程表;第三部分是学习整理书包。
178教学设计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8 个生字和3 个偏旁,会写“书、本”2 个生字。
2. 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一组。
2. 让学生画一张自己喜欢的文具画,并想办法写上文具的名字。
可以是一种文具,也可以是多种文具。
3. 为每小组准备一份本课的生字卡片。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教学过程:一、儿歌引入,学习“书包”1. 复习《上学歌》,交流每天陪伴我们的好朋友小书包。
2. 出示书包图和标注拼音的汉字“书、包”。
引导学生交流(1)读准“书包”的字音。
识字途径,倡导生引导学生自己拼读,反馈中重点正音翘舌音“书”,再开火车巩固读。
(2)识记生字“书、包”。
说说平时在哪里见过“书”,根据学生的经验理解“书”。
“包”,结合实物书包,进行形象记忆:“书包”把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包”在里面了。
随机学习包字头。
二、小组合作,识记生字1. 请学生说说书包里有哪些文具,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本课要学习的文具名称及相关图片: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等,请学生对应图画,猜猜文具的名称,给文具贴上标签。
2. 学习本课新词。
(1)学生自己拼读课文中的词语。
(2)多种形式反馈读。
如,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
(3)打乱顺序,归类读。
活识字,并结合不同的识字方法理解字义。
3. 课间操。
出示配乐儿歌,教师先示范,再带领学生边低年级学生注读边做动作。
意力集中的时间有转笔刀,转起来,(左手微微握拳,右手转动。
)限,课中间安排与作业本,翻开来,(左右手伸直,掌心向下,再同时向上课文学习内容相关翻开。
)的课中操,能有效小橡皮,来回擦,(左右手五指捏拢,呈空心拳样,掌心排除学习疲劳,提向下,再做来回擦的动作。
)高学习效率。
小尺子,拉拉直,(左右手拉成直线,再做左右拉伸动作。
)小笔袋,包起来,(左右手收回,在胸前做滚动动作。
)小铅笔,站直了。
(左右踏步,最后站正。
)4. 识记生字。
识记生字体现(1)认读没有图片和拼音提示的词语。
学生的主体性,借(2)认读生字。
词语中生字标红,先自己读,再跳读。
助已有的识字经验,(3)认读单个生字。
可以先自己读,再同桌读,互相教一重在激发学生的识教,然后小老师带读,接着开火车读,最后词语卡片认读。
字兴趣。
(4)归类识记生字。
用加一加、生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随机结合认识竹字头、包字头、单人旁等偏旁。
三、运用游戏,复习巩固1. 教师逐一贴文具词卡,学生抢读。
2. 每组发一个装有文具词卡的信封,组长逐一抽出轮流读,谁读对了,就收下词卡。
3. 请得到文具词卡的同学站在台上,邀请学习伙伴读读创设生活情境,文具的名字,读对了,就赠送这张词卡。
以超市购物的方式4. 创设班级小超市,获得赠送词卡的同学到班级小超市促进复习巩固,激“购买”文具,选对文具的获得奖励。
发学习兴趣。
四、观察辨析,学写“书、本”1. 出示“书、本”,学生观察,边书空边说说书写笔顺。
2. 指导发现“书、本”两个字都是上紧下松,且竖都写从整体观察,在竖中线上,是关键笔画,要写得直。
发现结构特点,再3. 教师范写“书”,学生书空,再临写。
写一个就及时点到发现关键笔画,评,指导。
学生再写一个。
最后范写、练写、4. 教师范写“本”,学生书空,再临写。
写一个就及时点反馈,一步一步,评,指导。
学生再写一个。
要扎扎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