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析】2018清华美院设计史论科目初试真题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今年的题目中规中矩,我们已经在美然暑期班、冲刺班练习过类似的题目,考试时在解题时首先应当注意的是该题的实际功能需求,即为设计一个满足当代公众需要的休闲区。
场地尺寸宽20m长30m,总共600平方米,空间尺度为中等尺度。
所以在我们实际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将方案中的功能区细化分层,仅仅画出大家都能想得到的常规休闲区是显然不足够的。
休闲区既可以包括休闲步道、室外餐饮等这些常规的项目,也应当恰如其分地增加一些可以为我们的方案提气的部分,就比如儿童游乐、老年疗养设施等。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大家对于这个题目的思考中观察到作为一个设计师,你潜在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是什么样的。
这一点是更高的要求,想拿高分必备!刚刚仅是从瞒住功能需求的角度来说的,那么第二点我们就要从场地环境上切入了。
该地可以表现室内也可以表现室外,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室内外融合!体会一下这个逻辑:仅仅表现室内或者室外空间层级关系都是固定在一个层级里面,当你从室内望向室外或从室外看向室内的时候,这里面所包含的信息量、设计思考就完全和前者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从中既可以看得到室内外的功能布置、又可以清楚场地关系、还能够体会出人在里面可能产生的行为模式。
清美考题出了那么多年,环艺发展那么多年,如果我们的思维还仅仅局限在室内外和周遭环境没有联系的某一角上,那么就欠缺太多了。
最后的位置我们才来说一下该题的主题性要求:休闲区的设计要结合“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诗句。
这一要求所体现出的信息量有如下这么几点:在处理空间时空间层次一定要多;要能体现出空间过渡、交替更迭、转折处理的关系;要能够体现出空间意境和很高的空间品质;今年来考题有返璞归真的倾向。
怎么样,说了这么多优秀的你一定会有很多体会吧!这个题目相对较为开放,理论上也就意味着考生的解题思路会千差万别,但据今年考生回忆说,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考场内大家的作品相对去年完整程度都很高,所以大家对套路化的东西还是有认真贯彻的。
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简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并入清华大学。
学院历史悠久,学科结构完整,教学、科研、工艺实验条件完备,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连续两次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60所最佳设计院校之一。
学院现设有10个系和1个基础教研室,涵盖25个本科专业方向,具有艺术学门类中“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2)2017年清华大学美术学专业招生情况①清华大学美术学专业2017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① 专业方向招生人数计划⑶清华大学美术学专业近五年复试分数线⑷清华大学美术学专业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科目根据报考专业及研究方向的不同,复试科目、时间及分值如下:总成绩计算办法(按满分100分计)【130500】设计学、【130400】美术学及【135100】艺术(艺术管理专业除外):初试总分(满分500分)÷5×40%+专业设计或创作(满分100分)×45%+面试(满分100分)×15%【130100】艺术学理论及【135100】艺术-艺术管理专业:初试总分(满分500分)÷5×60%+专业论文(满分100分)×30%+面试(满分100分)×10%【1305J1】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初试总分(满分500分)÷5×70%+面试(满分100分)×30%录取原则各专业按照报考的研究方向统一进行复试,复试笔试成绩低于80分者不予录取,加权成绩有最低录取线要求。
【130500】设计学、【130400】美术学及【135100】艺术(不含非全日制、韩美林教授及科普硕士)专业按不同研究方向分别在专业系内进行总成绩排序,从高至低择优录取。
【130100】艺术学理论单独排序,按不同研究方向在专业系内进行总成绩排序,从高至低择优录取。
2018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考研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考试科目:参考书目:《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东方出版社,1985年《中国工艺美术史》,王家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工艺美术设计》,庞薰琹,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世界工艺史》,[英]爱德华•卢西•史密斯,朱淳译,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外国工艺美术史》,张夫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现代设计史》(第2版),[美]大卫•瑞兹曼,若斓达•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外国设计史》,张夫也,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学习经验分享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2018年清华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名词解释真题与简析
名词解释:
1、毕加索
2、四僧
3、潘天寿
4、法国新古典主义
5、古罗马万神殿
6、清明上河图
7、云冈石窟
8、波提切利
试题分析:
名词解释:
基本延续以往特点,没有太偏太难的题目,但由于题量上由10道缩减为8道,所以答题量略有降低。
其中中外各4道,几乎涵盖每个时间段,比如中国:宋代(清明上河图)、清代(清四僧)、近现代(潘天寿),北魏(云冈);
西方:古罗马(万神殿)、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18~19世纪(法
国新古典主义)、20世纪(毕加索)。
艺术形式方面也基本全都涉及到:建筑or雕塑(古罗马万神殿、云冈石窟)、画派or主义or画团(清四僧、法国新古典主义)、著名人物(毕加索、波提切利、潘天寿)、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
真题解析|2018年清华美院交互设计方向初试真题解析-上机2018年清华美院交叉学科交互设计方向的考研真题分析新鲜出炉啦!没错,今年的题目依然在课上练习过了!看到题目的时候不只是惊喜,相信大家心里也会镇定一些吧~相信同学们经过大量的练习和老师的针对性指导,这个问题对于大家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吧~进入正题01首先,今年考试的地点在学校机房。
近两年上机题目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不再要求写功能架构而是改为使用流程。
对于2018年的考题,设计一款即时翻译软件,这是一个工具类应用,更考察考生对于app使用的逻辑流程的把握。
二是从17年开始,上机考试要求画出六个界面,而不是之前三个层级的界面,这对考生使用绘图类软件的熟练程度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是题目中要求对使用场景进行分析。
这也为我们答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就是从使用场景入手来分析用户需求。
02题目中已经明确给出设计要求。
可以这样思考:作为游客,作为自由行的游客,作为语言不通的自由行的游客,你在异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举几个例子:问路无法沟通;在餐厅看不懂菜单;走在路上看不懂路标;旅游景区听不懂导游,看不懂介绍……那在这些情境下,你需要的是怎样一款工具类应用,让你方便的解决你在这些情境下的痛点。
有了这些分析,不难有解题思路。
另外,题目中要求“充分考虑新技术的应用”,从技术层面来考虑: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实现问路、听讲解时的实时翻译;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对菜单、简介等进行翻译;或者是不是可以运用AR技术,让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路上的门店、路标等?03针对上机,平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准备。
一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设计思维。
生活中的问题多看多想,发现痛点并能运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
二是积累大量优质的app及优质UI,这样不论出现什么题目其实都是你早就熟悉的领域,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慌。
三是要熟练掌握ps、ai、ppt等软件,保证自己可以在三个小时内做出优质的UI界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理论试题涉及专业:工业、环艺、陶瓷、装潢、染服、信息、工艺、设计史论2004年艺术概论试题一.解释(任选5题,每题6分,共30分)1.意大利文艺复兴2.曹雪芹3.雨果4.达芬奇5.印象派艺术6.“波普”艺术7.梁思成8.托尔斯泰二.简答(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1.以史前洞穴壁画为例说明原始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艺术形象的作用及特征。
三.论述(任选1题,60分)1.车尔尼雪夫斯基与黑格尔关于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论证的?试评论其长处与短处。
2.试述艺术批评的社会作用。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世界设计史试题一.解释(任选5题,每题8分,共40分)1.“工艺美术”运动2.荷兰“风格派””3.法国“装饰艺术”运动4.包豪斯5.孟菲斯集团6.德国“工业同盟7.解构主义二.简答(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1.“功能主义”2.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3.乌尔姆的设计教育三.论述(任选1题,每题25分,共50分)1.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及其意义。
2.包豪斯对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的意义。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中外工艺美术史试题一.名词解释(任选6题,每题5分,共30分)1.缂丝2.明式家具3.雕漆4.青铜器5.艺术与手工艺运动6.玛雅文化7.装饰艺术运动8.巴洛克二.简答(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1.中国青花瓷的起源与发展2.古希腊陶器的艺术特色3.中国原始彩陶的主要成型方法及艺术特征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三.论述(任选1题,60分)1.中国汉代与罗马工艺美术的比较2.罗可可艺术与清代工艺美术的比较(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2005年艺术概论试题一.解释(任选5题,每题6分,共30分)1.灵感2.风格3.意境4.象征5.抽象6.康德7.朱光潜8.悲剧二.简答(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2.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3.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本质区别三.论述(任选1题,60分)1.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关系。
最全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考题|试题|真题整理|问题解析|小美院清华美术学院|美术|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分析|整理|问题解析(高考)专业类别:艺术史论(15人,发放60张专业合格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考试内容:考试科目:a.文化测试(语数英,300分,3小时)b.作品评析(写评论,100分,2小时)·文化测试:旨在测试考生中学阶段所学数学、语文、英语知识的掌握。
作品评析:旨在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录取标准:专业课合格按照文化课分数从高往低录取文化课分数:学生的文化课达到当年本省一本线约30分以上录取原则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按照文化课相对成绩排序,从高到低顺序录取(文化课相对成绩相同且计划余额不足时,则依次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分数择优录取)。
注:①艺术类与普通文理类文化课满分值不同的省份,省本科(文/理)一批线按照相应比例折算(四舍五入取整数);②合并一二本科批次的省份一批线参照省相关文件执行。
艺术史论专业:全国统一录取,其中每个省录取人数不超过2人,超过上限的省份单独划定录取线。
因为清华美术学院考题属于内部机密,只有过往考过的学生才知道一二,所以大部分的学生是没有考题的,鉴于清华大学艺术史论专业的考试有文化测试,题量大和题型怪,无疑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但是我们发现,文化课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和写作功底高的学生更容易通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史论专业和最终被录取,如果家长和学生想进清华大学,艺术史论专业依然是一个比较好的捷径。
小美院专注高考艺术史论根据清华美术史论历年真题语数外考试题型,整理了数十套模拟题。
小美院高考艺术史论专注于美术史论的培训,自创立以来,累计为清华美院、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高校输送大量的美术史论人才,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金种子企业,俨然已成为艺术史论领跑者品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优秀生源基地。
2019年四川美术学院|美术|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分析|整理|问题解析(高考)四川美院艺术史论考题整理:1.库尔贝国籍2包豪斯学院3泰姬陵4山东杨家阜出名的是5永乐宫地址6马远是哪个朝代的7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8现代绘画之父9莫奈作品10最后的晚餐11白大卫作者12秦朝字体13玛雅文化中心14韩熙载夜宴图15女史箴图16国画分山水花鸟17溪山行旅图18画像砖19呐喊作者20戈雅21徐渭墨葡萄园22中国现代美术的开端23三彩骆驼礼乐佣24《父亲》25黄金分割率规定,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比值以什么为最美?26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指()起始的美术27下列哪一件瓷器是北宋时期生产28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提出了“诗话本一律”的概念,使文人画趋向成熟。
2018清华美院考研中外工艺美术史及现代设计史论考试科目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每题100字左右)1、蜡染2、唐三彩3、月份牌广告4、漆器5、巴洛克风格6、麦森窑7、奥利维蒂公司8、图腾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200字左右)1、汉代装饰艺术风格2、举例一个中国古代装饰纹样3、赛弗尔窑陶瓷艺术风格4、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三、论述题(任选1题,多答无效,50分,800字左右)1、中国古代设计对今天的启示和借鉴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风格3、意大利的现代设计-----真题解析-----(一)2018年理论考试新动向是什么?通过2018年真题我们可以看出,今天在考题类型上没有变化,依然是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三种题型。
变化最大的是在分值的分布上,名词解释从10个下降到8个,分值比重从50分下降到40分。
简答分值不变,论述比重加大由40分升至50分。
分值的变化反应出对考生理论系统性、逻辑性、思想性阐述的重视。
考生应加以重视。
在考点上,我们发现近几年来,中工艺出题改动比较大。
首先从出题范围上,中工艺出题范围超越真题,今天在名词解释和简答中均有表现。
另外,中工艺考试方式更为灵活和主观,如简答中第二道,举例中国古代装饰纹样,以及论述题第一题,中国古代设计对今天的启发和借鉴。
出题非常宽泛,就给出考生足够的空间,以检验考生对中国工艺美术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述题考试中变动也较明显,2018年前主观题一般为设计史,如“设计与消费的关系”“绿色设计”等等,但是2018年论述题设计史是课本原题,而中工艺则变为更为灵活的、相对主观的题型。
(二)2018年难易程度分析2018年史论考试整体出题难易程度中度偏简单。
在名词解释中,除了月份牌广告是超纲题目外,基本是指定书目上的内容,我们在复习中,基本涵盖了考点。
2018年拉开考生分值的或许是简答。
简答中,汉代装饰艺术风格与举例中国古代装饰纹样两题,非课本原题,考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简答2题是非常宽泛的,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
真题解析|2018清华美院科普产品方向考研初试考题解析今年科普考的是龟背竹,冲刺班练习题目是紫金花,类似的题目在暑期班国庆班也都有大量练习过,相信同学们考场上一定胸有成竹!下面,对今年的题目进行一个详解:今年的考题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
对于大家来说“龟背竹”这一植物名词可能有些陌生,但就出题的套路来说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科普专业是一个囊括三个方向的综合学科,这三个方向均选用同一考题,只不过考题的具体要求会因专业的不同有些差别。
所以考题不仅要适合三个方向的考生,也不能太有倾向性。
对于考科普产品的同学来说,出题思路大致有两种(由历年的考题可以看出):一种是主题的形式;另一种仿生,从水到银杏叶,再到蒲公英。
我们可以看出仿生是老师出题的热点,以考查学生综合造型能力,同时为了应对考生套题的现象。
根据这样的出题思路,美然的冲刺班练习了以仿生“紫荆花”的模拟题,练习过这套模拟题的同学,考试时应该是胸有成竹的。
接下来我们详细的解析一下考题:我们先观察龟背竹的形态,再观察对象时,不仅要关注对象的局部、现状和外部特征,还要注重对象的整体、发展和内部特征。
龟背竹茎粗壮,叶柄腹面扁平,背面钝圆,粗糙,边缘锐尖,基部甚宽,对折抱茎,排列为覆瓦状,形如鸢尾,两侧叶鞘宽,向上渐狭;叶片大,轮廓心状卵形,边缘羽状分裂,侧脉间有1-2个较大的空洞;幼叶心形无孔,长大后成广卵形、羽状深裂。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到几个基本元素,覆瓦状,形如鸢尾的叶柄,幼叶心形和成叶广卵深裂形。
这时候我们要看考题提供的图片,如果提供的图片这些特征都很明显,那么你选择哪个去变形都是可以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整体的去提取形态,如龟背竹由茎到叶子,向四周呈扩散状。
将自己提取的元素画出,并一步步进行形态演变,其过程要清晰的呈现在卷面,使老师毫不费力地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你的设计意图,给评卷老师留下切题且一目了然的印象。
除了造型,设计的产品还要具有功能,功能的添加要合理,避免黑盒子设计。
最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美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考试题整理总结的来说,要想清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对我个人而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一般来说,就我个人来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罗素·贝克曾经提到过,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这不禁令我深思。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清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一般来说,我认为,这样看来,对我个人而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卡耐基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
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生活中,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历年真题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那么,【2016年美术考题】设计学类-素描:失重,250分设计学类-速写:拥挤,250分设计学类-色彩:阳光下的书桌,250分美术学类-素描:男青年半身像写生(带手,模特不戴眼镜和帽子,姿势如图),250分美术学类-速写:拥挤,250分美术学类-色彩:人物写生。
男青年头像。
(3小时,4开)艺术史论-素描:女青年胸像写生(带肩,模特不戴眼镜、帽子),满分250分。
【2015年美术考题】设计类-素描:光与影,限定用桌椅以及其他室内物品(考场内画具除外)组成一个画面,物品数量不少于5件,表现出物品光与影之间的关系;设计类-速写:悠闲设计类-色彩:花开时节造型类-素描:上半身写生(男)造型类-速写:创作“友情”,至少4人,三人为正面或侧面,自带场景造型类-色彩:胸像写生【2014年美术考题】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质感、形式》在纸、玻璃、织物、塑料、木头、金属陶瓷七类中任选不少于四类。
【真题解析】2018清华美院工业设计及设计基础方向初试真题解析2018清华美院工业设计/设计基础考研专业科目二(手绘)真题①表达一个家电产品、一个家具和一栋建筑(经典设计)。
②对硬质线材和软质面材进行组合设计,得出三款带有产品性质的造型。
考试时间3小时,卷面两张A2素描纸。
首先,今年专业设计考试更考验考生的设计素养。
体现出了清美工业系的老师更希望招收对设计有较全面理解的学生,而不是仅仅会画图而已。
其次,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材料和结构知识,考生要解决的不是手绘问题而是造型设计问题,换句话说是对设计在实体层面上的理解。
(相信如果有条件,清美的老师更希望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来考,而不是在纸面上绘图。
)最后,清美的题目一直都“反模板”,都是即时性的对考生的设计能力进行考察,考生没办法通过背几套造型来蒙混过关。
具体分析见下文。
第一题,要求考生绘制三种经典设计(如1中的题目),这不仅考察学生对产品理解的眼界,而且还考验了学生对经典产品造型和细节的理解。
很多考生本科阶段学习设计知识过于片面,对产品的理解还停留在点状或线状的状态,点状的状态:提到经典设计只知道苹果电脑、手机,学习知识只依靠课本。
线状的状态:对电子产品了解比较多,在其他类产品(比如家具)理解很少。
今年的考题考察的正是学生的设计眼界,需要学生对设计的理解是面状的。
见过并理解足够多的设计,当然也包括经典建筑。
(大家在画这一题时需要选择经典的或知名度较高的产品,如果选择识别度很低的设计,当然不是老师所希望的)第二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对结构的理解,同时要求有产品性,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形式追随功能”。
考生需要用所给材料组成三个产品,需要学生对材料特性和连接方式都有基本的理解,物尽所用,最后通过手绘表达出来。
针对本次考题,简单梳理一下做题思路,如果是我去绘制考卷:第一题,就电子产品我脑中会先浮现出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产品,如索尼的游戏机、DV机;无印良品的电子闹钟;苹果MAC BOOK或早期的台式机;诺基亚的手机等等(经典设计很多,大家有无数种选择),然后从应试的角度进行筛选,首先我会选择体量感较强的产品(毕竟是应试,造型感强的更好表现且更吸引人眼球),其次我会选择可以快速表现的,比如有些电脑主机箱的造型特点是表面的纹理,考试时我们没有足够时间去描绘它的纹理,当然就不会选择它去画。
【真题解析】2018清华大学科普展示方向初试真题解析2018清华美院科普展示方向考题:题材:龟背竹展示方向:根据所给图片提取元素,设计一个展厅。
要求三视图、效果图以及五个草图方案。
五个草图深入其中一张并搭配文字说明。
手法不限,面积不限,尺寸不限。
龟背竹(学名:Monstera deliciosa Liebm)系天南星科(Araceae)龟背竹属(Monstera)的一种多年生木质藤本攀缘性常绿灌木,别名蓬莱蕉、龟背蕉、电线兰,生于林中,攀缘树上。
茎绿色,粗壮,周延为环状,余光滑叶柄绿色;叶片大,轮廓心状卵形,厚革质,表面发亮,淡绿色,背面绿白色。
佛焰苞厚革质,宽卵形,舟状,近直立。
肉穗花序近圆柱形,淡黄色。
雄蕊花丝线形。
雌蕊陀螺状,黄色,稍凸起。
浆果淡黄色,柱头周围有青紫色斑点。
花期8-9月,果于异年花期之后成熟。
首先,结合近三年的考题,我们进行一下对比,尽力挖掘一些可把握的命题趋势。
素材方面,银杏叶、蒲公英、七巧板、龟背竹,一方面我们不难看出选题角度更多偏向于自然植物。
另一方面从素材的结构特点来考虑,参考近两年的七巧板与龟背竹,老师的出题点逐渐从曲线风格适用的题材转变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皆可的题目素材。
图量要求与画面表达方面,依然没有大的变化:大效果图、三视图、方案草图以及设计说明,除此之外学生随意发挥。
方案草图从2016年开始从3个增加到5个,图纸大小从4开变到A2。
但实际上,这样的图量变化并不会对考生平时对绘画习惯造成太多影响。
其次,我们更深一步的分析一下出卷老师准对于初试的命题原则。
参考如上近四年的考题,我们不难两个特点。
其一,所有的题目素材均是常见的,但容易被忽略掉的。
其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出现在真题中的素材都有着非常明确的结构特点。
拿银杏叶举例,从叶子的种类角度出题的话,选择会有很多,比如梧桐叶、桑树叶、杨树叶等等,但大多数的树叶结构别没有太多不同。
清华的出题老师往往会在某一大类中,选取结构特点最鲜明的而且相对比较常见的。
设计系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设计系考研是许多设计爱好者追求学术深造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自己设计水平和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的一种方式。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往年的真题及答案解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考试。
第一题,2018年设计系考研真题:某大学设计学专业在2018年设计系考研中出了一道题目:“请写出你心目中的设计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并用具体案例加以解释。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设计师职业背景及所需素质的理解。
设计师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设计技能,还需要具备以下核心素质:创造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责任感。
首先,创造力是设计师的重要素质之一。
设计师需要不断创新,提出独特而具有创意的设计方案。
例如,某设计师为某品牌设计了一款独特的包装设计,结合了当地传统元素和现代艺术手法,让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其次,沟通能力也是设计师必备的素质。
设计师需要与客户、团队以及供应商进行有效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设计方案。
举例来说,某设计师在与客户面对面交流中,能够准确理解客户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受众,并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另外,团队合作能力也是设计师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
在设计项目中,设计师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目标。
例如,某设计师在与市场营销团队合作时,能够理解市场需求,并在设计中融入市场推广策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此外,学习能力也是设计师需要具备的素质。
设计行业发展迅速,技术不断更新,艺术潮流不断变化,设计师需要具备持续学习和跟进最新动态的能力。
例如,某设计师会定期参加各类设计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交流学习,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
最后,责任感是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对自己的设计负责,对客户的需求负责,对项目的目标负责。
例如,某设计师为某公司设计了一个宣传册,在设计细节上精益求精,以确保最终效果达到客户的期望。
以上就是设计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及相关案例解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美艺术史论专业考试内容
信息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8年本科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艺术史论校考考试科目:文化测试(语数外,300)+作品评析(100分)
外语为英语语种,作品评析主要鉴赏美术作品,围绕美术作品阐述相关内容。
清华大学艺术史论校考考试要求:
文化测试:旨在测试考生中学阶段所学数学、语文、外语知识的掌握。
作品评析:旨在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清华大学艺术史论校考考试时间要求:语数外3小时,作品评析2小时。
清华大学艺术史论校考考试用笔要求:钢笔或签字笔
清华大学艺术史论校考考试日期:每年2月25日
清华大学艺术史论校考现场确认时间:每年2月22日、23日
备注:专业考试期间食宿和交通费用自理,考试用具(颜料、画笔、画板等)考生自备,考试纸张由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统一提供。
清美艺术史论专业考试内容是什么___好考吗?
从招生人数看:清华大学艺术史论专业连续3年均招生15人,与设计学类、美术学类比招生人数是偏少的。
艺术史论报录比大约为100:1,考试难易程度属于不激烈。
从发证比例看:清华大学艺术史论专业按照录取人数:合格证数=1:4的比例发放,即艺术史论专业60个校考合格证。
难易程度数正常水平。
从招生范围看:清华大学艺术史论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且每个省份录取不超过2人,每个省份合格证发放不超过8张。
考试难易程度还需按照考生所在省份报考人数来衡量。
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小美院专注艺术史论、艺术考研、摄影艺考、传媒艺考辅导
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于各高校官网查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私信。
1、情境设定:确定使用情境,分析用户需求,充分考虑新技术的可能性,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撰写简明扼要的设计要求。
2、交互流程图:设定App主要功能,绘制交互流程图。
3、界面设计:至少包含6个界面设计。
4、用PPT进展展示
手绘试题:
在科技馆中,为小学生观众设计一款智能学习伴侣产品,在现场提供知识解答并与使用者进展交流。
要求:
1、需求分析:充分考虑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分析用户需求,设定恰当的应用情境并撰写简明扼要的设计说明。
2、使用流程图:提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绘制使用流程图
3、产品或界面设计:绘制产品造型或交互界面
4、横用构图
.精.。
【真题解析】2018清华美院科普形像识别与信息传达设计手绘真题解析2018清华美院科普硕士形象识别与信息传达初试真题:以科技兴国展为题设计一张海报,尺寸自定,画在A2纸上,画出设计图,并彩色表现。
并为这五个字进行字体设计。
表现手法不限,尺寸比例自定要求有展览时间、展览地点,有设计说明。
创意、造型、构图真题解析以往科普专业的考题都是有一个“母题”在(如之前的七巧板、银杏叶、蒲公英等等),然后四个方向分别以这个“母题”为题眼去完成各自专业的设计内容。
今年科普专业却只针对科普视传方向做了变化,其余三个方向都是以“龟背竹”这个植物形态为题眼去完成设计内容,视传方向却是以“科技兴国展”为主题设计一张海报,并将这五个字做字体设计且应用在海报中,彩色表现,尺寸比例不限,内容有展览时间、地点等信息,另附设计说明。
这次科普专业只针对视传方向的改动既是好消息又是坏消息。
好就好在题目及其简单,不会几乎不会出现以往提取元素考法的跑题现象,并且不限制尺寸,只要合理完成问题就不大;坏也坏在这种题目的考法不容易拉开差距,创意同质化现象相对严重。
在内容上,可以表达主题“科技兴国展”的元素有很多,如果只想到飞机火箭宇航员等元素的话还是有些局限,一些学习相关的元素和学术相关的元素亦是非常好用并接地气的元素,如:书籍、学士服、学士帽、望远镜、电脑、圆规、灯泡、笔等等。
在字体上,梦想清华的同学们都是一步一步从基础临摹标准字到最后能够熟练掌握几套属于自己特点的字体的,“科技兴国展”这种最严肃的标题最适合在班上一直训练的“标准字的简单变形”,甚至可以直接用“类标准字”。
海报的基本表达和展板是一样的,首先整体考虑的是内容信息的排版:文字与图画的关系、字体的设计与选用、文字位置与大小、标题字与正文字的关系等等。
在海报的设计中,千万不可采取“极简”的设计,如在黄金分割的位置画一个小元素甚至点个圆点之类的,因为在标准化考试中,一切还是以“稳妥”为主,也就是说不能让判卷老师产生“该考生到底是会还是不会”的疑惑,一旦产生了这种疑惑,分数也就危险了。
2018清华美院服装设计考研初试真题解析2018清华美院服装设计考研初试真题:1、服装效果图:中国80 年代女青年套装2、款式结构图:画出正背面款式图3、1:5 制版:女装筒裙打版图真题解析2018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落下了帷幕,下面对于专业二手绘考试进行综合分析。
自2017 年起至今,手绘考试时间调整为 3 小时,试题内容稳定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命题手绘效果图;第二部分:服装款式结构图;第三部分:制版图。
这样的题量和考察内容更为集中,标准更加明确清晰。
根据试题,我们将其从不同角度为大家解读:首先,与近三年的题目进行对比,相较于17 年的“蓝印花布连衣裙”与16 年的“空姐制服”,今年的命题依然指向明确,整体来讲,“中国80 年代女青年套装” 这个题目的难度不是很大,但难点在于对于时代阶段服装特征的把握,较为多元、开放。
这也是美院命题考试考查的一个特点,重在考查考生的专业能力的综合素养,因此,不仅需要手头技术过硬,还需要对服装相关文化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认识思考。
中国在20 世纪80 年代,随着对外开放,人们早已厌倦了“灰,蓝,绿”的单一色调,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追求新款服饰。
一时间,职业装、蝙蝠衫、棒针衫纷纷登场,成了服饰的亮点。
多样性,多元化是这一阶段女子服饰的特点。
女装偏职业化、休闲化,造型v 型,强调肩部,略收腰,裙装、铅笔裤装等。
从出题角度来讲,每年大致考察的方向有:面料角度、服装功能角度、中西服装文化角度、服装品牌角度、不同设计风格角度、服装发展历史角度等。
这其中有大量的知识点和手绘的技巧,需要在备考时一一整理练习。
显而易见,80年代女青年套装这一考题则是出发于对20 世纪服装发展历史的考察,同时也重在中国的服装发展阶段。
从考查的要求上讲,服装效果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准。
第一,人体要画的非常准,比例正确(长度比例和粗细比例都要注重),动态协调;第二,衣服穿在人体身上合适,处理好不同服装与人体及动态的关系;第三,在此基础上,为上色和细节刻画打下良好的基础,整体协调统一。
2018清华美院考研中外工艺美术史及现代设计史论考试科目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每题100字左右)
1、蜡染
2、唐三彩
3、月份牌广告
4、漆器
5、巴洛克风格
6、麦森窑
7、奥利维蒂公司
8、图腾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200字左右)
1、汉代装饰艺术风格
2、举例一个中国古代装饰纹样
3、赛弗尔窑陶瓷艺术风格
4、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三、论述题(任选1题,多答无效,50分,800字左右)
1、中国古代设计对今天的启示和借鉴
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风格
3、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真题解析-----
(一)2018年理论考试新动向是什么?
通过2018年真题我们可以看出,今天在考题类型上没有变化,依然是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三种题型。
变化最大的是在分值的分布上,名词解释从10个下降到8个,分值比重从50分下降到40分。
简答分值不变,论述比重加大由40分升至50分。
分值的变化反应出对考生理论系统性、逻辑性、思想性阐述的重视。
考生应加以重视。
在考点上,我们发现近几年来,中工艺出题改动比较大。
首先从出题范围上,中工艺出题范围超越真题,今天在名词解释和简答中均有表现。
另外,中工艺考试方式更为灵活和主观,如简答中第二道,举例中国古代装饰纹样,以及论述题第一题,中国古代设计对今天的启发和借鉴。
出题非常宽泛,就给出考生足够的空间,以检验考生对中国工艺美术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述题考试中变动也较明显,2018年前主观题一般为设计史,如“设计与消费的关系”“绿色设计”等等,但是2018年论述题设计史是课本原题,而中工艺则变为更为灵活的、相对主观的题型。
(二)2018年难易程度分析
2018年史论考试整体出题难易程度中度偏简单。
在名词解释中,除了月份牌广告是超纲题目外,基本是指定书目上的内容,我们在复习中,基本涵盖了考点。
2018年拉开考生分值的或许是简答。
简答中,汉代装饰艺术风格与举例中国古代装饰纹样两题,非课本原题,考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简答2题是非常宽泛的,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
我们将在下文对两题进行分析。
另外,今天论述题相对简单,基本是课本原题,值得一提的是,论述题1其实是变相考察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适用性原则,该题目在考前都有过强化训练。
(三)考点与解题思路分析
在2018年理论考试中,考生存疑比较大的是简答1与简答2.针对这种情况,接下来我们重点解析一下简答1与简答2的答题思路。
正如上文所言,中工艺近几年来出题的确变动较大,但依然是有法可依。
在答中工艺的考题中,考生如果想要拿到高分,应明确出题人的思路,而出题人的思路与制定书目的写作思路是一致的。
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反复强调每一章节的写作思路。
对于简答1与2而言,相同点是都考察了某个装饰,1题考察的是风格、2题是纹样。
但是,无论是装饰风格和装饰纹样,都希望考生在答这些风格和纹样的基础上,深度阐述这些纹样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如汉代装饰艺术风格,丰富博大、灵动瑰奇,这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以及神仙思想的流行紧密相关。
对于大部分考生,仅仅答上一些装饰纹样或者装饰技法,或许还不是不够的。
2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咱们考生会举例很多的纹样,联珠纹、陵阳公样不一而足。
首先这个题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所以举再多的例子也只能算一个的分值,另外,不管举哪个纹样,都应深刻阐释该纹样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上的内涵。
如可以举中国独
有的吉祥图案,从吉祥图案发展的历史和纹样特点去分析该纹样反应了古代中国人民所具有怎么的情怀是史论考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