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乙醇二相平衡相图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报告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化学实验中,相图是研究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相态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
气液平衡相图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平衡状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探究不同组分和温度对气液平衡的影响。
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本实验所需的仪器有气相色谱仪、恒温水浴槽、压力计等。
试剂包括乙醇、水等。
2. 实验步骤(1) 准备双液系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乙醇和水混合制备双液系溶液。
(2) 装填样品:将双液系溶液装填到气相色谱仪的样品瓶中。
(3) 设置温度:将恒温水浴槽的温度调至所需的实验温度。
(4) 测定平衡压力:将样品瓶放入恒温水浴槽中,等待一段时间使系统达到平衡,然后使用压力计测定平衡时的压力。
(5) 重复实验:重复以上步骤,测定不同组分和温度下的气液平衡压力。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绘制了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图中横轴表示乙醇的摩尔分数,纵轴表示平衡时的压力。
我们可以观察到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平衡压力逐渐增大。
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压力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与理论预期相符。
四、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组分对气液平衡的影响:在双液系中,乙醇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平衡压力增加。
这是因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使得乙醇分子更难从液相转移到气相,因而需要更高的压力才能达到平衡。
2. 温度对气液平衡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液平衡的压力也会增加。
这是由于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的热运动,使得气体分子更容易从液相转移到气相,因此需要更高的压力来保持平衡。
3.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的精度限制和操作误差等因素的存在,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增加重复实验次数,并进行数据的平均处理。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并探究了组分和温度对气液平衡的影响。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报告气液平衡相图是描述气体和液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平衡状态的图表,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可以绘制出相应的相图。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测定的数据,绘制出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包括压力计、温度计、烧瓶、试管等。
实验所需试剂为乙醇和水。
实验步骤。
1. 首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
2. 将烧瓶和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
3.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记录烧瓶内乙醇蒸气的压力和温度。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乙醇和水的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我们成功绘制出了乙醇和水的气液平衡相图。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下,乙醇和水的气液平衡曲线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液平衡曲线也相应发生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如在某些温度下,乙醇的蒸气压远大于预期值,经过分析发现可能是实验条件或者实验操作上的一些误差所致。
这些异常现象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数据,有助于完善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绘制出了乙醇和水的气液平衡相图,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乙醇和水的气液平衡状态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数据,有助于完善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总之,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气液平衡相图的机会,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气液平衡相图的认识,为今后的研究和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环己烷-水-乙醇三元液系相图测定实验
环己烷-水-乙醇是一个常见的三元液体系统,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其相图。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实验方法:
材料和设备:
1. 环己烷
2. 水
3. 乙醇
4. 温度控制设备(例如温水浴)
5. 称量器具
6. 试管和试管架
7. 可见光光度计
实验步骤:
1. 准备不同浓度的环己烷-水-乙醇混合液。
可以选择在环己烷和乙醇之间保持一定的摩尔分数差异,然后逐步添加水来制备不同浓度的混合液。
2. 在一个试管中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环己烷,然后添加一定质量的乙醇和水。
3. 将试管放入温水浴中并搅拌使混合液均匀。
记录温度。
4. 当混合液达到平衡时,观察到液体分成两相或三相。
5. 当混合液出现相变时,记录下相变温度和组分浓度。
6. 重复步骤2至5以获得更多数据点。
7. 将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8. 绘制环己烷-水-乙醇三元液系的相图,其中横轴表示乙醇的
浓度,纵轴表示温度,不同的相区域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表示。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有害物质的接触和吸入。
2. 确保搅拌均匀以达到平衡状态。
3. 记录数据时要准确,可以多次测量以提高精确度。
4. 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混合液的摇动力度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第23卷 第6期大学化学2008年12月推荐一个绿色化学实验———乙酸正丁酯2乙醇2水三组分液2液平衡相图测绘孟庆民 刘百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 北京102249) 摘要 介绍了部分互溶的液2液三组分新体系———乙酸正丁酯2乙醇2水的平衡相图实验方法、绘制及此实验体系在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效果。
可以利用该实验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
在高校大学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中,一对部分互溶的液2液三组分体系平衡相图实验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验之一。
目前国内许多实验教材是用苯2乙醇2水三组分体系[1~5]或甲苯2乙醇2水三组分体系[6]来完成这类实验的,在实验中要大量用到苯或甲苯,而苯和甲苯易挥发、毒性大,既污染环境又对师生的健康不利。
为了降低实验中的污染危害,把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到实验教学中来。
我们采用乙酸正丁酯2乙醇2水的液2液三组分新体系进行大量的反复实验,取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并已在本校2006级学生中应用。
1 1.1 仪器与试剂 电子分析天平,25mL酸式滴定管,50mL具塞锥形瓶,10mL吸量管,50mL梨形分液漏斗,乙酸正丁酯(AR)、无水乙醇(AR)、去离子水。
1.2 实验步骤 (1)共轭溶液配制:在干燥的分液漏斗中,按照表1给定的体积配制。
充分振荡使其达到相平衡,静置分层。
(2)取8个干燥的具塞锥形瓶,按照表2中给定的体积用滴定管及吸量管配不同浓度的水2乙醇溶液及不同浓度的乙酸正丁酯2乙醇溶液。
(3)用滴定管向水及水2乙醇溶液中滴乙酸正丁酯,滴至清液变浊,将每种溶液中滴入乙酸正丁酯的体积记录于表2;用滴定管向乙醇及乙酸正丁酯2乙醇溶液中滴水,滴至清液变浊,将每种溶液中滴入水的体积记录于表2。
滴定时必须充分摇荡,同时注意动作迅速,尽量避免由于乙酸正丁酯及乙醇挥发引入的误差。
此步操作也可用细滴管逐滴加入乙酸正丁酯或水,滴至清液变浊,依减差称质量测得滴入的乙酸正丁酯或水的质量。
(4)乙酸正丁酯2乙醇溶液配制:用移液管取5.00mL乙醇放入干燥的具塞锥形瓶(50mL)中,再在此瓶中用滴定管加入8.50mL乙酸正丁酯,振荡。
课程名称:______大学化学实验(P)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曹发和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二组分完全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测定气—液平衡数据及绘制二元系统相图的方法,加深理解相律和相图等概念。
2.掌握正确测量纯液体和液体混合物沸点的方法。
3.熟悉阿贝折光仪的原理及操作,熟练掌握超级恒温槽的使用和液体折射率的测量。
4.了解运用物理化学性质确定混合物组成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两种液态物质若能以任意比例混合,则称为二组分完全互溶液态混合物系统。
当纯液体或液态混合物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就会沸腾,此时的温度就是沸点。
在一定的外压下,纯液体的沸点有确定的值,通常说的液体沸点是指101.325Kpa下的沸点。
对于完全互溶的混合物系统,沸点不仅与外界压力有关,还与系统的组成有关。
在一定压力下,二组分完全互溶液态混合物系统的沸点与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液态混合物的沸点介于两纯组分沸点之间(2)液态混合物有沸点极大值(3)液态混合物有沸点极小值。
对于(1)类,在系统处于沸点时,气、液两相的组成不相同,可以通过精馏使系统的两个组分完全分离。
(2)、(3)类是由于实际系统与Raoult定律产生严重偏差导致。
相图中出现极值的那一点,称为恒沸点。
具有恒沸点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在蒸馏时的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完全一样,整个蒸馏过程中沸点恒定不变,因此称为恒沸混合物。
对有恒沸点的混合物进行简单蒸馏,只能获得某一纯组分和恒沸混合物。
液态混合物组成的分析是相平衡实验的关键。
本实验采用折射率法。
采用制作工作曲线的内插法得到未知液态混合物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