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量计量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9.80 MB
- 文档页数:81
计量第一部分计量基本知识:一、计量管理概论:1、计量的一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计量发展的历史是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进行大量的比较,这种用比较方法来确定事物“量”的大小的过程,就是早期“测量”的概念。
测量既然是一个“比较”过程,必然需要一个比较物作为测量的“标准”。
最初作为比较的标准也是任意的,它会因人、因事、因时而改变。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成果有了剩余,开始出现了物物交换,出现了商品和商品流通。
商品的流通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经济利益又使人们在交换中“斤斤计较”,这就要求对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地点,经不同的人的测量结果必须一致,这就是早期的“计量”概念。
计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计量属于测量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为使被测量的单位量值在允许范围内溯源到基本单位的测量。
起初的测量方法是原始的,单位是任意的。
当商品交换、分配形成社会活动的时候,就需要测量的统一,即在一定的准确度内对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达到其测量结果的一致。
为此,就要求以法定的形式建立统一的单位制,复现出基准、标准,并以这种基准、标准来检定测量计量器具,保证量值准确可靠,这就出现了“计量”。
因此,计量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或者说“是以单位统一,量值准确一致的测量,它对整个测量领域起指导、监督、保证和仲裁作用。
”计量应包括计量学、计量经济、计量法制、计量组织和计量管理等内容。
2、计量学的分类:计量学是计量的基础,它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的科学。
计量学包括的专业很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我国目前大体上按专业分为十大类,即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电子计量、时间频率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标准物质计量。
3、计量工作的特点:(1)统一性:统一性是计量工作的本质特征,它主要反映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第一节几何量计量概述一、几何量计量简介:几何量计量又称长度计量,是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快,技术比较成熟的一门科学。
主要包括:光波波长、量块、线纹、表面粗糙度、平直度、角度、通用量具(游标类、测微类、指示表类)、工程测量等。
几何量计量的单位有:长度单位“米”。
角度单位有两个,即平面角单位为“弧度”,单位符号为“rad”;立体角单位为“球面度”,单位符号为“sr”。
二、几何量测量的基础知识:1、测量的基本要素:任何一项测量过程都必须有被测的对象和所采用的计量单位,此外还两者怎样进行比较和比较所得结果的准确度如何的问题,即测量方法和测量准确度问题。
这四个部分称为测量的四个基本要素。
1.1 测量对象:是指被测定物理量的实体。
而被测量则是指某一被测的物理量或被测对象的某一被测参数。
测量对象可能包含有多个被测的量。
1.2 计量单位:是在定量评定物理量时,作为标准并用以与被测量进行比较的同类物理量的量值。
计量单位的定义是:有明确定义和名称并命其数值为1的一个固定值。
如长度的单位有米、毫米、微米等。
1.3 测量方法:是指参与测量过程的各组成因素和测量条件的总称。
一般可从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测量的接触形式、被测参数的多少等方面进行分类。
大致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综合测量与单项测量;组合测量与独立测量;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被动测量与主动测量等。
测量方法虽然有以上多种分类,但从测量本质来说,又可归结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三大类。
还必须指出,对于某一个具体的测量方法,他可能是直接测量,又可能是绝对测量。
计量人员可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参数选择不同的方法。
1.4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正确可靠程度。
2、测量方法的误差因素:对测量方法的各种误差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以估计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设计测量方法或评定测量结果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工作。
在一般精确度的测量中,测量方法的主要误差因素包括计量器具误差、标准件误差、瞄准误差、读数误差、定位误差。
第一节几何量计量概述一、几何量计量简介:几何量计量又称长度计量,是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快,技术比较成熟的一门科学。
主要包括:光波波长、量块、线纹、表面粗糙度、平直度、角度、通用量具(游标类、测微类、指示表类)、工程测量等。
几何量计量的单位有:长度单位“米”。
角度单位有两个,即平面角单位为“弧度”,单位符号为“rad”;立体角单位为“球面度”,单位符号为“sr”。
二、几何量测量的基础知识:1、测量的基本要素:任何一项测量过程都必须有被测的对象和所采用的计量单位,此外还两者怎样进行比较和比较所得结果的准确度如何的问题,即测量方法和测量准确度问题。
这四个部分称为测量的四个基本要素。
1.1 测量对象:是指被测定物理量的实体。
而被测量则是指某一被测的物理量或被测对象的某一被测参数。
测量对象可能包含有多个被测的量。
1.2 计量单位:是在定量评定物理量时,作为标准并用以与被测量进行比较的同类物理量的量值。
计量单位的定义是:有明确定义和名称并命其数值为1的一个固定值。
如长度的单位有米、毫米、微米等。
1.3 测量方法:是指参与测量过程的各组成因素和测量条件的总称。
一般可从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测量的接触形式、被测参数的多少等方面进行分类。
大致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综合测量与单项测量;组合测量与独立测量;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被动测量与主动测量等。
测量方法虽然有以上多种分类,但从测量本质来说,又可归结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三大类。
还必须指出,对于某一个具体的测量方法,他可能是直接测量,又可能是绝对测量。
计量人员可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参数选择不同的方法。
1.4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正确可靠程度。
2、测量方法的误差因素:对测量方法的各种误差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以估计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设计测量方法或评定测量结果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工作。
在一般精确度的测量中,测量方法的主要误差因素包括计量器具误差、标准件误差、瞄准误差、读数误差、定位误差。
1.计量基础知识1.1计量学分类目前,在我国按专业可分为:长度(几何量)计量、力学计量、热工计量、电磁计量、无线电(电子学)计量、时间频率计量、声学计量、光学计量、化学计量和电离辐射计量。
即所谓的十大计量。
1.2计量的定义及特点1.2.1计量的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国际上没有对计量的定义,只有“测量(measurment)”的定义。
(测量-通过实验获得并合理赋予某量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过程。
)(计量在企业的作用以及和检测的区别)1.2.2计量的特点1.2.2.1准确性准确性是计量的基本特点。
只有量值,而没有准确程度的结果不是计量(测量)结果。
也就是说,计量(测量)结果不但要给出被测量的量值,还应给出测量准确度(和测量不确定度),否则,计量(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1.2.2.2一致性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用任何方法、任何器具,以及任何人进行测量只要符合计量要求的条件,计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一致。
这样就可以实现国际互认,免去大量的重复测量,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1.2.2.3法制性计量的社会性(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要求法制保障。
确保量值统一,不仅要靠技术手段,而且要有法律手段。
不但要有法律法规,还要有相应的机构来保证法律法规的执行。
国际上有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各国一般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和法制实验室,美国有国家标准局和55个法制实验室,我国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是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叫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法制实验室叫做“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臵或依法授权的。
1.2.2.4溯源性溯源性的定义:通过一条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得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以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征。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任何量值都必须溯源到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或自然常数。
具有溯源性的测量才是有意义的。
计量基础知识1.计量的内容有哪些?计量的内容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实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量值传递与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
2.计量是如何分类的?有何特点?计量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3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
计量的特点有: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
3.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是如何构成的?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由三部分组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国务院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3)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计量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计量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地方计量管理办法。
4.计量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计量法的基本内容是: 1)计量立法宗旨 2)调整范围 3)计量单位制 4)计量器具管理 5)计量监督 6)计量授权 7)计量认证 8)计量纠纷的处理 9)计量法律责任5.什么叫校准?校准的依据是什么?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称为校准。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对其通常应作统一规定,特殊情况下也可自行制定。
6.什么叫检定?检定的依据是什么?我国强制检定的范围有哪些?测量仪器的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全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具有法制怀,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测量仪器。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
我国规定,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属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计量概述•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计量法规与管理体系目•计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录01计量概述计量的定义与分类计量的定义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计量的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计量可分为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化学计量和电离辐射计量等。
计量的发展历程古代计量古代人们使用各种自然物作为计量标准,如用手、脚等身体部位作为长度单位,用石块、贝壳等作为质量单位。
近代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为精确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等,并建立了各种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
现代计量现代计量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光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
通过精确的测量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尺寸、重量、硬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保证产品质量国际贸易中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准确的测量结果,以确保公平交易和顺利结算。
促进国际贸易精确的测量结果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动科技发展计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医疗、环保、安全等,准确的计量结果可以维护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
维护社会公正计量的意义与作用02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单位的概念与分类计量单位的概念计量单位是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计量单位的分类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是根据物理量来定义的,导出单位则是基于基本单位通过公式推导出来的。
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国际单位制(SI)的概念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上统一的计量单位制,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批准并推荐使用。
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SI由7个基本单位和一系列导出单位组成,涵盖了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7个基本物理量。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第一章长度计量概述第一节长度计量的任务和内容长度计量(又称几何量计量)是一项历史悠久、基础性很强的技术。
长度计量与人们生活、生产活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做衣服要用尺子量体裁衣,盖房要丈量土地;在工业生产中,长度计量是保证加工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装配的零部件和整机达到质量指标的技术手段;科学的进步更离不开长度计量,许多科学实验往往是通过长度计量来获得实验结果的。
如研究宏观世界,测量天体间距离;研究微观世界,测量分子结构等。
长度计量的重要任务是:研究和确定长度单位;研究建立和保存长度计量基准、标准;建立长度各项计量检定系统,组织量值传递,开展计量检定与修理,以保证量值的准确一致;研究新的长度计量测量方法和手段,确定测量准确度;应用新的科学技术理论,开拓长度计量的新领域。
长度计量按其测量对象来分,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长度尺寸——如端度、轴孔直径、坐标尺寸、线纹间尺寸、箱体结构尺寸等;(2)角度一如平面角(斜率等)、圆分度、空间位置角(如两轴交错的夹角)、锥度等;(3)表面形状和位置—平面度、直线度、圆度、垂直度、平行度等;(4)表面粗糙度(微观不平度)和波度;(5)齿轮。
螺纹、花键及各类加工刀具等的各种工程参量。
第二节长度计量的单位几何量表征物体的大小、长短、形状和位置,其基本参量是长度和角度。
长度的单位是“米”(m)。
角度量分为平面角和立体角,其单位分别为弧度(rad)和球面度(sr)。
“米”的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按SI规定,是在“米”前加十进制词头构成。
如常用单位有毫米(mm)、微米(μm)、千米(km)等。
平面角在日常应用中,保留使用以度(°)、[角]分(′)、[角]秒(″)为单位的60进制。
它们与弧度的换算关系为1°=(π/180)rad,1′=(π/10800)rad,L″=(π/648000)rad。
几何测量四要素任何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都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等四个方面,通常将它们统称为测量过程四要素。
被测对象的结构特征和测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其真值的一致程度。
被测对象:包括长度、角度、形状、相对位置和表面粗糙度等。
就被测零件来说,应考虑到它的大小、重量、批量、精度要求、形状复杂程度和材料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计量单位:是指用以定量表示同类量值的标准量。
我国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几何量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平面角的角度单位为弧度(rad)及度、分、秒。
机械制造中常用毫米作为计量单位,在精密测量中采用微米(μm)甚至纳米来计量。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是指根据给定的测量原理,在实际测量中运用该测量原理和实际操作,以获得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
测量精度:是指被测几何量的测量结果与其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要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或大或小的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小,则测量精度高,测量误差大,则测量精度低。
技术测量工作是机器制造的眼睛,对保证产品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量仪质量的好坏,精度保持的情况,直接影响它的作用的发挥。
量仪质量由制造工厂保证,而量仪精度的保持,则是使用者的责任。
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量具、量仪使用前,要将手上污垢清洗干净,保持量具、量仪外表的清洁和测量地点的整齐、清洁;2.操作前,一定要了解量仪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否则不得任意动手,以防破坏(在实验室,要经教师同意后,方可进行使用);3.操作要认真、细心,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
仪器的操作手柄或手轮应轻轻转动,锁紧机构不易用力过大,说话不要嘴对仪器,对金属表面不要任意用手去摸;4.仪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不得任意拆卸,必须按仪器结构原理仔细检查或送专门单位检查修理(学生实验时,仪器发生故障,由教师处理);5.仪器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将手接触过的地方用纱布、棉花、汽油和绸布清洗干净,金属表面涂上防锈油,防止生锈(所用棉花、纱布、汽油、绸布和防锈油,都要经过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清洗过程为:先用纱布或棉花擦去表面脏物——用沾上汽油的干净棉花擦洗表面——再用干净的绸布擦净表面汽油挥发物——涂上防锈油——盖上防尘布——整理工作现场;6.必须按期保养、鉴定量仪、量具,以保持量值的准确,对修复的量仪、量具必须经检查鉴定后,方可再使用。
1-6年级数学几何问题(一)图形的认识、测量量的计量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平顷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八。
、体积单位:(100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位单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把线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无短关。
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1吨=1000千克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季度、月、旬、十二、时间单位:(60)1世纪=100年 1年=4个季度 1个月=3旬小月=30天 闰年二月=29天1小时=60分1千克=1000克日、时、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