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量测量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10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试题一一、填空题 (共20分,每空1分)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极限尺寸。
2.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6.3____________。
3.配合基准制分_基轴制和__基孔制两种。
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基孔制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基孔制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基轴制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准确性_____、__平稳性______ 、_____载荷分布的均匀性____、___此侧间隙_____________ 。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开环___、___闭环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加工误差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独立原则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包容要求__________、 ___最大实体要求____ 、__最小实体要求_____、__可逆要求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增大。
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B )。
A. 间隙配合B. 过渡配合C. 过盈配合2.公差带的大小由( C)确定。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A)。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4.基本偏差是( D)。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5.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C)个项目。
A.8B.12C.14D.166.垂直度公差属于(C)。
A.形状公差 B. 定位公差 C. 定向公差 D. 跳动公差7.如被测要素为轴线,标注形位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 B )。
《公差与技术测量》习题库1. 判断题:×1、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
×2、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
×3、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4、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5、公差是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
√6、φ10f6、φ10f7和φ10f8的上偏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
×7、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
×8、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9、孔φ50R6与轴φ50r6的基本偏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10、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为正值。
√11、各级a--h的轴与基准孔必定构成间隙配合。
×12、因为公差等级不同,所以φ50H7与φ50H8的基本偏差值不相等。
×13、数值为正的偏差称为上偏差,数值为负的偏差称为下偏差。
×14、配合公差越大,则配合越松。
×15、一般来讲,φ50 F6比φ50 p6难加工。
√16、φ80 H8/t7 和φ80 T8/h7的配合性质相同。
×17、某尺寸的公差越大,则尺寸精度越低。
×18、Φ30相当于Φ30.028。
√19、某一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的尺寸公差之和。
×20、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21、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负的。
×22、实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的零件必定合格。
√23、若已知φ30f7的基本偏差为-0.02mm,则φ30F8的基本偏差一定是+0.02mm。
√24、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是用基本偏差来确定的。
×25、配合公差主要是反映配合的松紧。
√26、过渡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一定互相重叠。
×27、基孔制配合要求孔的精度高,基轴制配合要求轴的精度高。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作用、条件2、了解几何量的误差及公差的区别3、明白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一互换性的概述1.互换性的概念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例:同型号的轴承、光管、螺钉等等。
互换性内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
2、作用①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②有利于用现代化工艺装配。
③有利于采用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方式。
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分类①完全互换性:若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不需调整或修配,就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则成为完全互换性(当不限定互换范围时,称为完全互换法,也叫绝对互换法)。
②不完全互换性: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范围内互换时,称为不完全互换法。
4、互换性条件二、几何量的误差1、几何误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误差称为几何误差。
2、公差:几何误差及其控制范围,称为公差。
3、国家标准尺寸的大小—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宏观几何形状——形状公差相互位置关系——位置公差微观几何形状——表面粗糙螺纹尺寸的大小——螺纹公差三、差标准和标准化定义:对零件的公差和相互配合所制定的标准称为公差标准四、几何量的测量对零件的测量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2、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3、掌握表面粗糙代号,符号的注法;4、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六、小结七、作业P3第一章光滑圆柱结合的公差与配合§1-1基本术语及定义课时:4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孔和轴的基本概念3、掌握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实义4、掌握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尺寸定义及相关尺寸术语、符号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实义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难点尺寸、配合、偏差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2课时)一、孔和轴①孔: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内表面,包括圆柱形状内表面和其他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包容面。
XIB IZ I I O西北职教6期《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冷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比较全面地讲述了机械加工中有关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及有关各种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是为专业工艺课程的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打下必要的基础,因而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言,要学好、学精这门课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下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创建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育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交流过程,创建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语言是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活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因而在课堂上除了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问的方式,批评与表扬的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表现出疑问的语气,促使、鼓励学生思考。
在学生回答正确时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学生回答错误时,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易于接受,不能一味的批评或者讽刺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
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可以用眼神或声调来提醒他们认真听讲,这样既不影响教师的授课又能避免学生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样教师与学生就会在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中开展教与学的活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深入浅出,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简单化要上好一节课,首先必须吃透教材,理清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除了给足课时外,还应注意教学的方法。
可通过列举实例,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化,从而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在讲解互换性的概念时,先严格按教材内容给出其在机械制造工业中的定义:“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由于学生对机械结构不很熟悉,我便先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实例一:日光灯的启辉器坏了,灯管不能发光,换上一个相同规格的启辉器,灯管就能正常启动发光。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思考题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试述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长度基本单位的定义?2-2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四个要素?2-3 以量块作为传递长度基准量值的媒介有何优点,并说明量块的用途?2-4 量块的制造精度分哪几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哪几等,分“级”和分“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5 量块按“级”和按“等”使用时的工作尺寸有何不同?何者测量精度更高?2-6 何谓量具、量规、量仪?2-7 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中,标尺示值范围与计量器具测量范围有何区别?标尺刻度间距、标尺分度值和灵敏度三者不何区别?示值误差与测量重复性有何区别?并举例说明。
2-8 几何量测量方法中,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有何区别?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有何区别?交举例说明。
2-9 测量误差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有何区别?两者的应用场合有何不同?2-10 测量误差按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哪三类?试说明产生这三类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
2-11 试说明三类测量误差各自的特性,可用什么方法分别发现、消除或减小这三类测量误差,以提高测量精度?2-12 如何估算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的大小?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哪四个基本特性。
2-13 进行等精度测量时,以多次重复测量的测量列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优点是什么?它可以减小哪类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14 进行等精度测量时,怎样表示单次测量和多次重复测量的测量结果?测量列单次测量值和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有何区别?2-15 什么是函数误差?如何计算函数系统误差和函数随机误差?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