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pbl-小儿肺炎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10
儿科护理学PBL教学法论文摘要:目前,PBL在世界各地教学中应用广泛,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师要完善教学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查找解决问题。
同事,也要不同充实自己,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教师要查阅大量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来解答问题。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专家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其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促进学生的自学积极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笔者对儿科护理教学开展了PBL法,报告如下:1.PBL教学模式的实施选择我校选择同年级的两个护理班,分为对照组(40人)和研究组(4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组织教学,在教学前一周,教师预先向学生提供典型病例,如临床常见的小儿肺炎、小儿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病例,将课本中理论知识转变为生动的病例资料,要求学生围绕病例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发散思维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学生组织、归纳众多观点和解释,提出初步结论,由学生结合病例系统讲解,教师则根据学生分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在教师指点下,学生的学习目的进一步达到共识,在反馈学习阶段,学生进一步形成自己观点,最后由教师作总结。
2.PBL教学反馈通过理论考试成绩、实验室成绩、护理个案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81.5%的学生认为PBL激发了82%的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意识;87%的学生认为通过资料的收集拓宽了知识面,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在今后使用PBL教学。
3.讨论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儿童肺炎科普知识|儿童新冠肺炎知识儿童肺炎科普知识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以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
预防小儿肺炎,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小儿肺炎相关知识,学习预防和护理肺炎患儿,让您的孩子远离肺炎。
肺炎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菌(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植物、矿物油等,以及过敏)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临床表现一般上感数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热型不一)、咳嗽、气促、肺部可闻及固定的干湿罗音。
严重者呈点头样呼吸、三凹征阳性、唇周发绀。
重症肺炎由于严重缺氧及毒血症,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肺炎和感冒鉴别1、肺炎与感冒的共同点:①同样具有呼吸道的症状;②咳嗽,均可以表现白天和夜间的咳嗽;③咳痰,小婴儿大多以呕吐的形式排痰;④发热,均可以表现高热或低热,甚至肺炎也可以表现不发热。
2、肺炎与感冒的区别:①感冒除咳嗽外大多伴有流涕,打喷嚏的卡他症状;②小婴儿的肺炎多表现呼吸增快;③体格检查可以听到固定的湿罗音;④胸片检查有助于诊断肺炎;⑤发热时间较长,持续不退要警惕肺炎。
儿童容易患肺炎的原因: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患肺炎,主要因为以下三个方面:1、儿童的呼吸道的生理特点:①气道短:咽部到支气管的整个气道较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容易进入气道;如果它们进入肺泡,肺泡容易被感染,就会形成肺炎。
②气道窄:气管和支气管狭窄。
一旦有呼吸道感染,就会有分泌物,它会导致气道堵塞,会出现呼吸增快或困难。
③气道柔软:气道柔软,它缺少弹力组织,气道有分泌物难以排除。
④气道粘膜很柔嫩:气道粘膜柔嫩,容易被损伤。
一旦感染,发生炎症,就会容易被损伤。
⑤肺泡数量少:即使是足月孩子的肺泡都是逐步增加,一个生长的过程,从出生到8岁,肺泡可增加6倍,对小婴儿来说,肺泡数目少,一旦感染肺泡内有炎性渗出就会导致呼吸困难。
2、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的特点:①大量IgG孕晚期通过胎盘主动转运至胎儿。
全面解读小儿肺炎小儿肺炎是小儿群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每年的冬春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疾病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一个常见病因,其发病率较高且危害性大,对于小儿的健康安全状况构成了严重影响。
当小儿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发热、气促以及咳嗽等症状时,家长要警惕是否为小儿肺炎,并及时入院诊治,以免延误治疗而加重病情。
以下就对小儿肺炎的一些疾病知识作一介绍。
1、小儿肺炎的危害小儿肺炎是指一种由于病原体或其他相关因素所诱发的小儿肺部炎症疾病,其中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
除此以外,羊水吸入或胎粪吸入等也是诱发该疾病的常见原因,在儿童阶段发病率较高,属于典型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肺炎一旦患病可引起患儿身体发热、肺部湿啰音、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小儿肺炎好发于每年到冬季和春季,如果在患病后未能尽早妥善的治疗,很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甚至死亡。
比如在肺炎发病后患儿支气管当中的分泌物增多使得气道受到阻塞,可能引起肺不张以及肺气肿等并发症。
患儿肺组织当中的感染灶所含有的病原菌对患儿胸膜产生影响可诱发胸膜腔积脓,使得患儿发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随着患儿病情进展还可能引起心肌炎、中毒性脑炎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使患儿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尿量减少、颅内压升高、面色苍白以及肢体水肿等,甚至可造成患儿死亡。
所以广大家长对于小儿肺炎这种疾病要特别警惕,积极做好防治来确保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2、小儿肺炎的症状表现小儿肺炎的症状表现较多,并且病情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患儿的病情较为轻微,然而也有一些患儿的病情十分严重,甚至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
通常小儿肺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身体发热、精神萎靡不振、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喘息和气促等。
然而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来说,可能肺炎患病后症状表现并不十分明显,这可能使家长忽略患儿的病情而延误治疗,随着患儿病情的发展和加重还可能表现出精神烦躁、拒食以及嗜睡等情况。
广大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通常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达到三天以上,同时伴随咳嗽症状时,要特别警惕小儿肺炎的患病可能性。
小儿肺炎怎么回事?发表时间:2020-09-22T02:02:24.120Z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7期作者:卿烈铭[导读] 小儿肺炎一般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而引起肺部急性发炎。
大多数肺炎都是因为病毒感染,常见的包括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病毒一旦被人传播,会损害儿童的免疫系统,因此很容易就被感染,进而导致小儿肺炎。
(成都市天府新区将军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10213)一、什么是小儿肺炎?小儿肺炎是儿科高发病,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主要表现为呼吸不畅、发热、声音沙哑、咳嗽等。
儿童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健全,免疫力低,被外界病原体感染后会产生各种症状,肺炎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患病后免疫力降低,若不及时治疗,身体受到较大损伤,可能会损害其它器官,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二、为什么会发生小儿肺炎?小儿肺炎一般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而引起肺部急性发炎。
大多数肺炎都是因为病毒感染,常见的包括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病毒一旦被人传播,会损害儿童的免疫系统,因此很容易就被感染,进而导致小儿肺炎。
春秋两季昼夜温差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发生流鼻涕、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若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也有可能发展为小儿肺炎。
在流感高发期,儿童因为肺部组织不健全,呼吸道较成人狭窄且黏液分泌的较少,鼻毛软弱,较易受到病毒的感染,进而导致发生肺炎。
另外,营养不良和脑部发育不健全、免疫力低的儿童也很容易遭受病毒感染。
三、小儿肺炎对儿童造成哪些危害我国把小儿肺炎列为儿童四大防治疾病之一,其对儿童的危害比较大,若不及时到医院治疗会使肺炎变成重症肺炎,重症肺炎会严重损害呼吸系统,还可能会造成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坏,甚至导致死亡。
重症肺炎常见如下症状:1、心力衰竭。
其症状表现为心率突然加快或呼吸频率增加,面色灰白、突然极度烦躁等症状。
此症状严重的患者身上较多见。
2、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早期症状表现与小儿肺炎相似,其后期出现呼吸频率减少或神经系统病症等。
小儿肺炎知多少发布时间:2021-09-14T08:54:03.22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2期作者:陈敏[导读]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很多见的小儿疾病,陈敏宜宾市珙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500小儿肺炎是临床上很多见的小儿疾病,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时小儿在0-5岁非常容易感染的一种呼吸道疾病。
在流行感冒期间家长一定要多细心观察孩子,若孩子表现出可疑症状时,要提高警惕。
下面我们说说有关小儿肺炎的知识。
一、哪些因素引起小儿肺炎1、刚出生就患有小儿肺炎:若刚出生的宝宝患有肺炎,可能是在子宫内感染也可能是刚出生后发生的感染。
母亲在孕期受到一些细菌、病毒等的感染,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屏障,经血行传播给胎儿;胎儿在子宫内或者分娩过程中吸入污染的羊水,致使羊水吸入肺内,造成胎儿缺氧,引发吸入性肺炎。
此外,若胎膜破裂、羊水早破、生产时间太长,产道分泌物受到了细菌污染,宝宝吸入后就可能发生细菌性肺炎。
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出生后免疫能力较弱,接触到了携带病菌的人可能会肺炎。
此外,若新生儿出生后就患有肠炎或败血症等问题,身体中携带细菌,会通过血液传播,造成感染引发小儿肺炎。
3、婴幼儿肺炎:婴幼儿时期的小儿,肺炎的发生多是受到了病毒和细菌的感染,此外,如维生素D缺乏、锌、铁缺乏,被动吸烟、护理不当受凉、气候变化、环境不良等因素亦容易诱发肺炎。
二、小儿肺炎的症状1、一般表现症状:①发热:是最多见的明显症状,体温不规则,可为低热,也可体温很高,甚至会达到40度-42度左右;新生儿或者重度营养不良孩子可能体温不升。
②精神状态很差:小儿多是哭闹烦躁不止、食欲也很差,精神萎靡,还可能会发生呕吐、腹泻等。
2、呼吸系统表现的症状:①咳嗽:这是最多见的症状,起初小儿只是干咳,当喉咙中有痰后会明显有痰响。
当咳嗽较严重会出现呕吐或者呛奶等。
②小儿的呼吸增快,鼻翼可观察到明显的煽动,呼吸时胸骨上窝可见凹陷,口周、唇部和指端会出现发绀等症状。
小儿肺炎的早期识别及防治肺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占儿科住院第一位的疾病,开展中国家小儿死亡原因第一位〔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说明小儿肺炎占5岁以下小儿死亡数1/3-1/4〕,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有关肺炎防治的科普知识,敬希垂注。
关注肺健康,就是关注我们的生命线。
1.什么是肺炎肺炎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其他非感染因素〔如吸入、过敏〕等导致肺部炎性病变。
患肺炎时肺泡内充满了液体,会影响气体的交换功能从而限制氧的摄入,人体会因为缺氧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病症。
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啰音为其共同临床表现。
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两季,天气寒冷及气候剧烈变换的时候好发。
2.哪些因素可以引起小儿肺炎一般由感染因素造成,这些因素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和真菌等。
在兴旺国家一般病毒感染较为多见,但在开展中国家,细菌性肺炎较病毒性肺炎的防治更重要;病毒病原在发病初始多见。
在咱们国家引起儿童肺炎较为常见的病原有:肺炎链球菌〔儿童细菌性肺炎的常见起因〕;B型流感嗜血杆菌〔细菌性肺炎第二种常见的起因〕;呼吸道合胞病毒〔年龄缺乏2岁,尤其6个月以内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常见起因〕;支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体,学龄期儿童常见〕;肺孢子菌〔一种真菌,年龄缺乏6个月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患儿中肺炎的主要病因〕。
当然除了感染因素外还有诱发因素及环境因素。
3. 这些病原是怎么传播的肺炎可通过多种方式传播。
有些细菌和病毒可以停留在儿童的鼻腔或咽喉处,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如被吸入那么可感染肺部。
细菌和病毒也可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后在空气中产生的飞沫经呼吸道吸入而传播。
孩子如有感冒病症,如呼吸急促、频繁咳嗽、连续3天以上高烧至39℃以上不退、精神气色不好、嘴唇发紫甚至是惊厥时,有可能是肺炎,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4.为什么儿童容易患肺炎儿童因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侵犯,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儿童,全球每年有200万以上的婴幼儿死于肺炎;营养不良或营养缺乏可使儿童免疫系统虚弱,尤其是在非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
儿童肺炎小科普儿童肺炎在每天冬春季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属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病。
由于引起死亡的病例约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五分之一,而且重症肺炎即使治愈也有可能对幼儿肺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家长在照顾婴幼儿时,需了解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有效进行预防和护理,使婴幼儿感染肺炎的几率尽量降低。
一、儿童肺炎的定义和诱因1.儿童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菌,例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或者其他诱因,例如吸入植物、矿物油等,以及过敏等因素造成儿童肺部感染产生炎症的情况。
2.儿童肺炎的主要诱因包括环境因素,例如温度变化、空气污染、居住环境不良、儿童被动吸二手烟等情况;还有一些儿童是由于护理不当受寒引起;或者是自身身体素质比较差,有营养不良、贫血、先天性心脏病等问题,引起肺部反复感染后病情加重引起肺炎。
二、儿童肺炎的主要症状1.儿童肺炎早期表现为婴幼儿出现频繁刺激性干咳,但是没有痰液。
后期病情加重反而咳嗽症状会减轻,但是会出现痰液,痰液性质不固定。
2.儿童肺炎发病后很有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发热的情况,通常呈38-40℃,并且出现不规律的波动变化。
3.一些儿童会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气促的情况,表现出呼吸表浅、频率不正常的加快,甚至出现80次/分钟的高频率呼吸。
观察时会看到儿童鼻翼会随着呼吸节律一起浮动,锁骨、胸骨、肋骨处的隐窝在吸气时会向内凹陷。
后期病情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喘憋、口唇发青紫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4.儿童肺炎还会引起儿童浑身无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情绪烦躁不安等问题,5.儿童感冒与肺炎的症状相似,家长很容易混淆。
两者主要区别有患儿感冒时对精神状态影响不大,但是肺炎时会表现得烦躁、啼哭或不正常昏睡;还有感冒时患儿的食欲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肺炎时食欲会明显下降;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都比较轻,不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而肺炎会引起患儿气息急促、喘憋,呼吸困难时还会引起婴幼儿口周发青和鼻翼扇动。
三、儿童肺炎的预防措施1.重视日常护理和体格锻炼预防儿童重症肺炎的关键是避免佝偻病和营养不良。
儿童肺炎治疗方法儿童肺炎是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
肺炎是肺部组织的感染,会引起肺部炎症和症状,如咳嗽、发烧、呼吸急促和胸痛等。
对于儿童肺炎的治疗,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儿童肺炎的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支持疗法和康复护理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儿童肺炎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于细菌性肺炎,通常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对于病毒性肺炎,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药、止咳药和支持性治疗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进行用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时间。
支持疗法:除了药物治疗,儿童肺炎还需要支持疗法来帮助儿童克服疾病。
包括保持良好的营养和水分供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增强儿童的体质和免疫力等。
此外,对于呼吸急促的儿童,可能还需要使用氧气疗法来帮助呼吸。
支持疗法可以帮助儿童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护理:在儿童患有肺炎后,还需要进行康复护理来帮助儿童尽快康复。
康复护理包括多休息、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均衡饮食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物理理疗和呼吸康复训练,帮助儿童更快地恢复呼吸功能和体力。
总的来说,治疗儿童肺炎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支持疗法和康复护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帮助儿童尽快克服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共同努力,密切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儿童能够顺利康复。
同时,要注意预防疾病的发生,加强儿童的体质和免疫力,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为儿童的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