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卷2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9.26 KB
- 文档页数:14
1 八年级物理上册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2•南开区模拟)春夏季节,我省局部下雷雨时,偶尔夹有冰雹,冰雹落地后,一会儿就看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属于( )
A.熔化 B.凝固 C.蒸发 D.液化
【考点】熔化;熔化吸热.
【难度】易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解答】解:冰雹落地后,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是因为冰雹熔化成水,这种物态变化是属于熔化.
故选A.
【点评】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2.(2006•厦门)下列美妙的自然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晶莹的露﹣液化 B.轻柔的雪﹣升华
C.缥缈的雾﹣汽化 D.凝重的霜﹣凝固
【考点】液化;凝华.
【难度】易
【分析】解答本题要知道生活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的形成过程,知道这些形成过程中是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解答】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草地上形成的,故A正确;
B、雪主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灰尘粒上形成的,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云:液化和凝华;雨:熔化;雾:液化;露:液化;霜:凝华;雹:凝固;雪:主要是凝华.
雪主要是凝华,人造雪是凝固;雾是液化,雾凇是凝华;树挂是凝华,冰挂是凝固.
2
3.(2013•南通模拟)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考点】液化.
【难度】中
【专题】应用题.
【分析】要判断出露珠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露珠是怎么形成的.然后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态变化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解答】解:露珠是液态,而汽化和升华都是最终变成了气态,故BD错误.
夏天的花草上不可能有冰,故露珠不是冰熔化成的.故A错误.
夏天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水蒸发,空气中有大量水蒸气,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露珠,故露珠形成是液化.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要了解露水的形成过程以及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
4.(2006•天津)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的结霜是凝固现象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
D.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考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难度】中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根据我们对于凝华、液化和升华的理解来作答.
【解答】解:A、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所以A是错误的;
B、雾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所以B是错误的;
C、冰是固体,变干就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所以C是错误的;
D、由C的分析可知,D是正确的.
3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
5.(2006•吉林)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工降雨中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B.冬天早晨常常下霜,是凝华现象
C.饮料中的冰块体积减小是熔化现象
D.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有“白气”生成,是汽化现象
【考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难度】中
【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根据升华、凝华、熔化、液化的知识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就可以变为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所以A是正确的;
B、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所以B是正确的;
C、饮料中的冰块体积减小时应为冰块有固态变为了液态,是熔化现象,所以C是正确的;
D、“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各种物体变化的了解;
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6.(2006•临沂)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 B.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
【考点】汽化,沸腾及沸腾条件.
【难度】中
【分析】不同的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温度越高对身体的烫伤越厉害.
4 【解答】解:在相同条件下,油沸腾时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所以沸腾的油溅到身上比沸水溅到身上时烫伤的更严重,由此可知选项D是正确的原因;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液体的沸点,要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7.(2013秋•信州区校级期中)下列措施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把树苗放在温度较低而又潮湿的地方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用塑料袋包装的蔬菜放入冰箱内
【考点】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度】中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使酒精与外界隔绝,所以酒精无法蒸发.故A正确;
B、把树苗放在温度较低而又潮湿的地方,温度降低减慢了水的蒸发,潮湿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使水的蒸发变慢.故B正确;
C、湿衣服展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向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通风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这些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
D、保鲜袋将蔬菜与外界隔绝,减慢了蔬菜周围的空气流动;放入冰箱,降低了其温度,这些措施都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有时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实验中同时也考查到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8.(2006•防城港)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5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凝固
【考点】汽化;汽化吸热;液化.
【难度】中
【专题】应用题.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
【解答】解:对水加热,水汽化成水蒸气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又遇到凉铁板液化成小水滴.故整个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水”的形成,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与掌握.
9.(2006•绵阳)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考点】液化.
【难度】中
【专题】应用题.
【分析】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物体,就会受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解答】解: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来温度依然是比较低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
待一会儿,金属块的温度还是比较低的,空气中的水蒸气继续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金属块表面,所以金属块又变湿了.
故选B.
6 【点评】解答此题我们要知道:
①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②液化的条件是水蒸气受冷.
10.(2006•攀枝花)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 )
A.纸的散热性能很好
B.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
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D.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
【考点】汽化,沸腾及沸腾条件.
【难度】中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要掌握水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物体要燃烧首先要达到物体的着火点.
【解答】解:用纸锅烧水时,纸锅、水开始吸热温度升高,当水达到沸点时,吸热开始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由于水的沸点远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用纸锅烧水实验考查了水沸腾时的特点即吸热,温度不变.解决此题主要抓住两点:①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②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2011•宜城市模拟)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用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7 的缘故.
【考点】汽化;汽化吸热.
【难度】易
【分析】(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液体汽化时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有降温作用.
【解答】解:先在手上沾些水,再去拿馒头,当手上的水遇到热的馒头时,手上的水要蒸发,水蒸发过程中要从手上吸收热,使手不会感到很烫.
故答案为:水蒸发吸热
【点评】本题考查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12.(2005•桂林)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4 5
7 8 9 10 11 12 13 …
温度(℃) 90 91 93 97 98 98 98 98 98 98 …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
(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 .
【考点】汽化;沸腾及沸腾条件.
【难度】中
【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
【分析】(1)水沸腾前,上层水温比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的水液化成水,气泡变小.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的水温度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水不断汽化成水蒸气,气泡越来越大.
(2)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