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道路)施工识图非常全面
- 格式:pdf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1
市政道路识图,通俗易懂,施工必备
一、道路工程结构
(一)道路工程组成
城市道路在空间上是一条带状的实体构筑物。
一般主体工程有行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隔带;附属工程有人行道、侧平石、排水系统及各种管线组成。
特殊路段可能会修筑挡土墙等。
(二)土的分类依据(参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1.土颗粒组成特征;
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
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三)土的物理力学基本指标
1、质量密度ρ:
2、孔隙比e
3、孔隙率n
4、含水量W
5、饱和度S
6、界限含水量:黏性土由一种物理状态向另一种物理状态转变的界限状态所对应的含水量;
7、液限:土由流动状态转入可塑性状态的界限含水量,是土的塑
性上限,称为液性界限,简称液限;
8、塑限: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限;
9、塑性指数: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即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表征土的塑性大小;
(四)土分类总体系
(五)常用横断面形式
二、路堑常见断面形式
a)全挖路基(图a)
b)台口式路基(图b)
c)半山洞路基(图c)
以上就是路基最基本的识图,希望对刚开始在现场做施工的人员有所帮助。
公路工程施工图识读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施工单位必须依据的依据,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如何准确、快速的识读施工图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公路工程施工图的一般要求、设计图纸的基本内容、识读施工图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路工程施工图的一般要求1. 正确、准确:施工图必须准确反映设计图纸的要求,包括路线、几何形状、道路宽度、路面结构、排水系统、交通标志、照明等内容。
2. 统一、规范:施工图的样式、字体、标识必须统一规范,方便施工单位识读。
3. 完整、清晰:施工图必须完整清晰,不得有遗漏,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准确理解设计意图。
4. 确保可靠:施工图必须经过设计单位认真审核,确保内容准确可靠。
二、设计图纸的基本内容1. 路线图:包括公路的线路、交叉口、坡度等信息。
2. 竖断面图:反映路面的横截面情况,包括路面结构、路基宽度等信息。
3. 交叉口图:反映交叉口的线型、照明、交通标志等信息。
4. 路面结构图:包括路面的结构层及厚度、材料等信息。
5. 排水系统图:反映路面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口、检查井、沟槽等信息。
6. 交通标志图:反映交通标志、标线等信息。
7. 照明系统图:反映照明设施的位置、灯头类型等信息。
以上为设计图纸的基本内容,需要施工单位仔细阅读,了解各部分图纸的要求,确保施工工作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
三、识读施工图的方法1. 仔细阅读:首先,施工单位需要仔细阅读施工图的每个部分,了解各部分的要求。
2. 逐步分析:施工单位应逐步分析各个部分图纸的内容,理清楚施工的顺序、要求。
3. 标记重点:对于施工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部分,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图上标记,以提醒施工人员。
4. 与实地情况结合:施工单位在识读施工图时,需结合实地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5.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识读施工图后,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方法,施工单位可以准确、快速的识读施工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怎么识别公路施工图纸?
道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
道路路线工程图以平面图(地形图)、横断面图(侧面图)、和纵断面图(立面图)这三种工程图来表达道路空间位置、线型和尺寸。
一、公路
公路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防护工程以及排水设备等构造物。
公路工程图包括:公路路线工程+构造物工程
公路路线工程图包括:
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路线横断面图
1、路线平面图
路线平面图是将道路的路线画在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上。
平面图包括:(1)地形、地物
(2)路线部分
读图主要侧重两方面:地形部分和路线部分
地形部分:主要了解
(1)比例-地形复杂处用大比例
如山区1:5000 。
平原1:2000
(2)坐标位置-用坐标网和指北针表示
(3)根据等高线了解地形-平原、洼地、丘陵
(4)了解平面图图例
路线部分
路线平面图所用的比例较小(1:5000),公路路线只是沿路的中心线画出一条粗实线来表示。
主要了解:
(1)公路的里程及公里桩
(2)曲线段的参数
(3)控制标高水准点
(4)用三角网测量的三角点
2、路线纵断面
路线纵断面由图样部分和资料表部分组成。
道路工程施工图识别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道路工程施工图的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
道路工程施工图是对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规划和设计的图纸,包括了道路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方法、材料和设备等信息。
而根据这些施工图,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施工施工,所以准确识别和理解施工图对于工程的顺利推进和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施工图的内容和要点、施工图的识别方法以及施工图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道路工程施工图的内容和要点道路工程施工图的内容主要有道路线型、断面图、纵断面和横断面图等。
道路线型图主要展示了道路的线型和比例尺,这些信息对于工程的地形和地势起到了一定的规划作用。
断面图展示了道路的设计要求和横断面图展示了道路的立体结构,包括了路面、路基、辅道、路侧绿化等。
而纵断面图则展示了道路的纵向结构,包括了路面、路基、排水设施、交通标志等。
在施工图中,还包括了材料和设备的规格要求以及工程的施工方法等详细信息。
道路工程施工图的要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准确理解和识别施工图中的道路线型和断面横纵断面,以及其中的标高和横坡要求;二是要明白施工图中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要求;三是要了解施工图中的排水设施和边坡土方要求,以及路基和路面的材料和工艺要求;四是要掌握施工图中的施工方法和规范要求;五是要了解施工图中的材料和设备的规格要求。
二、道路工程施工图的识别方法道路工程施工图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对道路的线型和断面横纵断面进行认真分析和理解,掌握其中的标高和横坡要求;二是要仔细研究道路施工图中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的要求,了解其位置和尺寸;三是要认真分析和理解道路施工图中的排水设施和边坡土方要求,掌握路基和路面的材料和工艺要求;四是要仔细研究施工图中的施工方法和规范要求,了解施工的具体流程和标准;五是要对施工图中的材料和设备的规格要求进行仔细研究和了解。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识别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识别方法。
1.基本图2.详图识读工程图的注意事项1、熟悉图样基本规格,了解工程构筑物的基本构造;2、记住常用图例;3、由粗到细、由大到小;4、结合各类图纸;5、结合实际。
市政工程常用图例道路工程图道路路线是指沿道路长度方向的行车道中心线。
道路的路线设计最后结果是以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来表达的。
道路平面图是在地形图上画出的道路水平投影,它表达了道路的平面位置。
道路纵断面图是用垂直剖面沿着道路中心线将路线剖开而画出的断面图,它表达道路的竖(高)向位置。
道路横断面图是在设计道路的适当位置上按垂直路线方向截断而画出的断面图,它表达了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情况。
道路工程平面图的作用:表达路线的方向、平面线形(直线和左、右弯道)、路线的横向布置、路线定位以及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物状况。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
对于车速较高的道路,线形设计还应考虑汽车行驶美学及驾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1、直线直线的优点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具有短捷、直达的印象。
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测设简单方便(用简单的就可以精确量距、放样等)。
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
直线的缺点直线单一无变化,与地形及线形自身难以协调。
过长的直线在交通量不大且景观缺乏变化时,易使驾驶人员感到单调、疲倦。
在直线纵坡路段,易错误估计车间距离、行车速度及上坡坡度。
易对长直线估计得过短或产生急躁情绪,超速行驶。
直线的运用采用直线线形时必须注意线形与地形的关系,在运用直线线形并决定其长度时,必须慎重考虑,一般不宜采用长直线。
2、圆曲线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曲率1/R=常数,测设和计算简单;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在圆曲线上行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要比在直线上行驶多占用道路宽度;在小半径的圆曲线内侧行驶时,视距条件较差。
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应保证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即不会在横颇路面上产生横向滑移。
3、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缓和曲线的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3.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二)道路平面设计图城市道路平面图是由道路现状和道路设计平面两部分组成,并用同样比例画在一张图上,即地形和路线两部分内容1、地形部分的图示内容(1)图名:道路平面图(2)比例:1:500(3)方位:两种方法(4)地形情况:用等高线或地形点表示。
等高线越稠密,表示高差越大,反之,高差越小。
城市道路一般用大量地形点表示。
(5)地物情况:用图例表示。
找出大的居民点、主要构造物。
(6)水准点:位置及编号需在图中标明。
2、平面设计路线部分内容(1)道路设计中心线:粗实线表示。
(2)里程桩号:路线长度用里程表示,由左往右递增。
路线左侧“”表示为公里桩, 两个公里桩之间路线上设有“”表示百米桩。
表示里程的符号是英文字母“ K ”,如K4+405,表示该位置距离起点为4405m。
(3)道路建筑红线:道路建设边界线。
红线之间的宽度是该道路的总宽度。
(4)车道布置:车道线。
(5)坐标:平面图上的道路起点和转折点通常采用国家规定的北京坐标系来表示。
(6)水准点:(7)图例表示:道路工程纵断面图1、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切的展开图即纵断面图;2、主要内容:在路线纵断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一)道路纵断面线性设计1、设计任务、内容和要求路线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坡段变化的过程,确定纵断面线形的几何构成及有关尺寸。
设计要求(1)线型平顺。
设计坡度平缓,坡段较长,起伏不宜频繁,在转坡处以较大半径的竖曲线衔接。
(2)路基稳定、土方基本平衡。
(3)尽可能与相交的道路、广场和沿路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4)道路及两侧街坊的排水良好。
道路路缘石顶面应低于街坊地面标高及道路两侧建筑物的地坪标高。
(5)考虑沿线各种控制点的标高和坡度的要求。
包括如相交道路的中心线标高,重要地—厂建筑物的标高,与铁路交叉点的标高,河岸坡度和河流最高水位、桥涵立交的标高等。
道路纵坡(1)城市道路控制标高城市桥梁桥面标高:立交桥桥面标高:铁路道口:铁路规定标高相交道路交叉点:以交叉点中心规划标高为准沿街两侧建筑前地坪标高:(2)最大纵坡道路中线两点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计)称为纵坡或坡度。
从路线起点至止点的方向看,路线升高为上坡,降低为下坡。
规定:纵坡上坡为“+”,下坡为“-”。
例如:5.3%为上坡, - 2.8%为下坡。
最大纵坡imax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
它是道路设计时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关乎到汽车行驶速度、运输效益、行车安全、道路工程量与造价等。
(3)最小纵坡最小纵坡度与雨量大小、路面种类有关。
路面越粗糙,最小纵坡越大,反之则可小些。
为保证路面、边沟排水顺畅,道路一般应考虑设置不宜小于0.3%的纵坡。
(4)、合成坡度在平曲线路段,由路线纵坡和超高横坡合成的路面实际流水坡。
该坡度过大时,易产生附加阻力(上坡时),或使汽车重心偏移,沿合成坡方向滑移。
故应加以限制。
(5)爬坡车道爬坡车道是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
要求设置在上坡方向正向行车道的右侧。
当载重汽车在道路上占的比例较大时,就会影响小客车的行驶速度,造成爬坡路段通行能力下降,甚至产生堵塞交通的现象。
为了让爬坡速度较低的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行驶,要设置爬坡车道作为载重汽车的附加车道,来提高道路整体的通行能力。
3 、竖曲线(1)竖曲线种类纵断面上相邻两段不同坡度线的交点称为变坡点。
变坡点处需设置竖曲线。
竖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
二次抛物线的计算结果与圆曲线相差很小。
4、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组合设计的原则(1)自然地诱导驾驶员视线,保持视觉连续性;(2)平纵线形技术指标大小均衡,保持视觉和心理协调;(3)合成坡度组合得当,有利行车和排水;(4)注重与道路周围景观的配合。
设计要点:(1)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包竖竖曲线与平曲线重合,且平曲线比竖曲线稍长,即“平包竖”。
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中间最理想。
(2)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3)在一个平曲线范围内应避免多个竖曲线,反之亦然。
(4)避免变坡点设在反向曲线拐点处。
(5)平面直线段不宜设置多次变坡,避免出现驼峰、凹陷、跳跃等使视觉中断的线形。
5、锯齿形街沟设计当城市道路纵坡小于0.3%,不能满足路面排水而采取的一种工程措施。
(二)道路纵断面图图道路设计线、原地面线、地下水位线的标注图竖曲线的标注(a)标注在水平细实线上方(b)标注在测设数据表内图水准点的标注道路纵断面图城市道路纵断面图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图形部分,主要用来绘制地面线和纵坡设计线。
包括:1)图样比例:横向1 :1000,竖向1 :100;横向1 :500,竖向1 :502)高程标尺、地面线、设计线、竖曲线及其要素;3)沿线桥涵及构造物的位置、结构类型、孔数和孔径;4)与其它道路交叉时的桩号及路名;5)水准点位置、编号和标高;6)断链位置及长短链关系;7)沿线跨越的河流名称、桩号、常水位和最高洪水位下部为图表部分,从上至下依次为:1)土壤地质情况(公路要求);2)坡度/坡长;3)设计高程;4)地面高程;5)填挖高度;6)里程桩号;7)直线及平曲线。
(三)道路纵断面图的阅读三、道路工程横断面图1、定义:沿着道路宽度方向,在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方向上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的横断面。
2、主要内容: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及其相互布置关系,包括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的确定。
(一)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原则1.保证交通的安全与畅通2.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3.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
避免干扰地上(下)管线,各种构筑物及人防工程等。
4.保证雨水排除5.发挥绿化作用(二)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选择1.四种基本类型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形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亦即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
⑴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
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
⑵双幅路:俗称“两块板”断面。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向行驶。
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⑶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
⑷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
2、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型式分析比较:各级道路一般适用横断面形式(三)道路横断面的组成1、城市道路的宽度:城市规划红线之间的宽度,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车带等所需宽度总和。
1、机动车道宽度:根据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来确定。
2、非机动车道宽度:包括几条非机动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宽度之和。
3、人行道宽度: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舒畅。
4、分车带:分车带是指在多幅道路上,用于分隔车辆,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带状非行车部分。
分为中央分车带(简称中央带或中间带)和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
分车带的功能主要是分隔交通,此外,作为安设交通标志、公用设施与绿化用地。
分车带宽度通常由分隔带和两侧路缘带宽度组成。
4、路缘石路缘石是设在路面边缘与其他结构分界处的标石,如路侧带缘石,分隔带、交通岛等四周的缘石,还有路面边缘与路肩分界处的缘石等。
缘石形状有立式、斜式或平式。
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10~20㎝;缘石宽度宜为10~15㎝。
(三)道路横断面的组成2、(1)车行道的横向坡度:指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在道路横向布置时,在横向单位长度范围内升高或降低的数值,用“i”表示。
以%、 ‰或小数值表示。
(2)路拱:2、路拱坡度路拱坡度的确定应以有利于路面排水和保障行车安全平稳为原则。
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2.横向排水:与路面结构类型和气候条件有关。
3.道路纵坡:当道路纵坡>5%时,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类路面路拱横坡度宜≤1.0%。
控制合成坡度。
4.车行道宽度。
5.车速:车速高的道路上,路拱坡度宜小,但应便利排水。
(四)道路横断面图城市道路横断面图包括标准横断面图和施工横断面图两大类。
标准横断面图:道路各路段的代表性横断面图。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其内容包括道路总宽度(即道路建筑红线宽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缘石、绿化等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地下地上管线位置、间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