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综合故障诊断项目四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2
152整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思政资源探索蒋玉秀(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广西 南宁 530001)摘 要:挖掘整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将专业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协调统一,培养爱国、爱党、爱岗敬业综合素质高的汽车综合维修技术人员。
关键词: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课程思政;思政资源一、课程思政背景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如何挖掘与课程特点相适应的思政教育资源,实施课程思政,成为高校课程思政的关键。
二、课程简介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面向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如4S 店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培养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故障并排除故障的汽修人才。
按照汽车机电维修工工作任务,整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共设置了八个教学模块,其内容与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整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内容序号教学模块课时1汽车诊断基础模块102汽车电路识读与分析模块83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264灯光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85汽车舒适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66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67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108汽车行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6总计80三、课程思政资源探索(一)课程思政资源来源分析思政资源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固定思政资源固定思政资源指结合课程特点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的思政资源。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实训总结引言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是汽车维修中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一项任务。
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掌握诊断技巧,我参加了一次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实训。
本文将对这次实训进行总结和回顾,包括实训过程、经验教训以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实训过程该次实训共持续了五天,每天上午为理论学习,下午进行实际操作。
以下是实训的详细过程:第一天:理论学习第一天上午,我们对车辆的基本构造和电子系统进行了学习。
包括引擎、传动系统、底盘、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等。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后续的故障定位和诊断至关重要。
下午,我们学习了仪器仪表的使用和常见的故障码读取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扫描工具和示波器等仪器进行故障码的读取和解析。
第二天:发动机系统故障第二天上午,我们重点学习了发动机系统故障的诊断。
包括点火系统、供油系统、排气系统等。
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读取故障码和实时数据来判断发动机系统的故障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理和调整。
下午,我们实际操作了几辆装有不同故障的汽车,通过读取故障码和实时数据,逐步定位并解决了发动机系统故障。
第三天:底盘系统故障第三天上午,我们学习了底盘系统故障的诊断。
包括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
我们了解了这些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学习了常见的故障现象和检修方法。
下午,我们在实训现场操作了几辆装有底盘系统故障的汽车。
通过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故障现象的观察,我们逐步定位并解决了底盘系统的故障。
第四天: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故障第四天上午,我们学习了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故障的诊断。
包括车门、中控系统、仪表盘等。
我们了解了这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常见的故障现象,学习了检修方法和维修注意事项。
下午,我们在实训现场对几辆装有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故障的汽车进行了实际操作。
通过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故障现象的观察,逐步定位并解决了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
第五天:综合实战演练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一次综合实战演练。
我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辆装有多个系统故障的汽车。
《学习单元4.1 发动机异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任务工单
工作任务发动机异响的故障诊断学时 4 姓名学号班级日期
任务载体活塞气缸磨损导致发动机异响敲缸。
任务要求分析故障原因,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诊断和排除,从而掌握发动机异响的故障现象类型故障原因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一、咨询
1.车辆信息
车型生产年代制造厂
车辆识别码发动机型号
2.故障描述
3.相关知识
(1)发动机异响的定义是什么?异响的实质是什么?
(2)仔细看下表,对照填写连杆轴承异响、敲缸异响、活塞销异响、气门异响。
听诊部位特性分析故障诊断故障原因
连
杆
轴
承
异
响。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性质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作用该课程是实现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动力电池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和智能汽车诊断与维修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具体应用以及不同车型的电池与充电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的特点。
深刻认识和体会汽车电池与充电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的故障规律和故障特点,构建和积累初步的汽车电池与充电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整车控制逻、高低压配电的检测诊断经验,切实培养和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故障的检测诊断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3.课程衔接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深化;后续课程为《毕业设计》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为课程开发理念,按照新能源汽车服务技术领域、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内容;按照“项目驱动、实践导向”的设计理念,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育为目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与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开发、设计课程学习项目、任务。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
2.课程设计思路对接汽车维修职业岗位标准、汽车维修服务的生产过程,以国内主流品牌新能源汽车为载体,以故障诊断技术为核心,重点讲解其故障诊断时的高低压配电、控制逻辑和排故技巧。
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知识点融入到多个实操项目的控制逻辑中,在每个项目中都配套了实操工单以及相关操作视频,让学生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去领悟,做到知识面全覆盖,实操任务、案例有侧重,并按照汽车故障的难易和位置进行排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