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2课时 比较线段的长短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格式:doc
- 大小:173.50 KB
- 文档页数:6
第四章几何图形的初步4.2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精选练习答案一. 选择题(共10小题)1.(2018·广信区第七中学初一期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直线A、B相交于点MB.过A、B、C三点画直线lC.直线、cd相交于点MD.直线a、b相交于点m【答案】A【详解】A选项,直线A、B相交于点M符合直线和点的表示,符合题意,B选项,过A、B、C三点画直线l,由于三点不确定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因此表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选项,直线、相交于点M ,直线表示不正确,因此不符合题意,D选项,直线a、b相交于点m,因为点用大写字母表示,因此表述不正确,故选A.2.(2018·西藏达孜县中学初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一点P只能作一条直线B.直线AB和直线BA表示同一条直线C.射线AB和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D.射线a比直线b短【答案】B【详解】A、过一点P可以作无数条直线;故错误.B、直线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且直线没有方向,所以AB和BA是表示同一条直线;故正确.C、射线AB和射线BA,顶点不同,方向相反,故射线AB和射线BA表示不同的射线;故错误.D、射线和直线不能进行长短的比较;故错误.故选:B.3.(2018·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初一期末)下列语句:①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②反向延长线段AB 得到射线BA,③延长射线AB 到点C,使BC=AC;④若AB=BC,则点B是AC 中点⑤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⑥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答案】A【详解】①两条端点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故①错误;②反向延长线段AB,得到射线BA,故②正确;③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AB,故③错误;④若AB=BC,则点B不一定是AC的中点,故④错误;⑤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故⑤说法错误;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⑥错误.故正确的有②故选A.4.(2018·广东省东城春晖学校初一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画一条长3cm的射线B.直线、线段、射线中直线最长C.延长线段BA到C,使AC=BAD.延长射线OC到C【答案】C【详解】解:A、画一条长3cm的射线,射线没有长度,故此选项错误;B、直线、线段、射线中直线最长,错误,射线、直线都没有长度,故此选项错误;C、延长线段BA到C,使AC=BA,正确;D、延长射线OC到点C,错误.故选:C.5.直线AB,线段CD,射线EF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图中不可能相交的是()A. B. C. D.【答案】A【分析】由定义知,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射线是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所以直线、射线只要不经过线段,就不会和线段相交;射线方向只要朝着直线所在位置,或者直线朝着射线所在位置,两者就一定相交;如果直线在射线延伸的反方向,则两者不相交.【详解】A选项中,直线AB与线段CD无交点,符合题意;B选项中,直线AB与射线EF有交点,不合题意;C选项中,线段CD与射线EF有交点,不合题意;D选项中,直线AB与射线EF有交点,不合题意;故选:A.6.(2018·广东大光勘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一期末)直线a上有5个不同的点A、B、C、D、E,则该直线上共有()条线段.A.8B.9C.12D.10【答案】D【详解】解:根据题意画图:由图可知有AB、AC、AD、AE、BC、BD、BE、CD、CE、DE,共10条.故选:D.7.(2019·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初一期末)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线段AB是点A与点B的距离B.过n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条对角线C.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直线最短【答案】B【详解】解:A、应是线段AB的长度是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故错误;B、过n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n-3)条对角线,故正确;C、各角相等,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故错误;D、连接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故错误.故选:B.8.(2018·广东省东城春晖学校初一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B.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C.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段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答案】C【详解】解:A、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正确,不合题意;B、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正确,不合题意;C、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段,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9.(2018·河南郑东新区九年制实验学校初一期中)预习了“线段、射线、直线”一节的内容后,乐乐所在的小组,对如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B.射线OA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C.射线OA与射线OB是同一条射线D.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答案】B【详解】解:A、因为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所以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说法A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射线OA与射线AB端点不同,不是同一条射线,说法B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射线OA与射线OB的端点和方向都相同;是同一条射线,故说法C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故说法D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18·惠州市实验中学初一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B.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MC.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D.在线段、射线、直线中直线最长【答案】C【详解】A.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或一个交点,故A选项错误;B.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M,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故B选项错误;C.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线段的长度可度量,故C选项正确;D.在线段、射线、直线中,直线和射线的长度无法度量,而线段的长度可度量,故D选项错误;故选:C.二. 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棋盘上有黑、白两色棋子若干,若直线l经过3枚颜色相同的棋子,则这样的直线共有_____条.【答案】3【详解】如图,有3条.12.(2018·安达市吉星岗镇吉星岗中学初一期末)如图,A,B,C,D,E,P,Q,R,S,T是构成五角星的五条线段的交点,则图中共有线段________条.【答案】30【解析】线段AC,BE,CE,BD,AD上各有另两个点,每条上有6条线段;所以共有6×5=30条线段.故答案为:30.13.(2018·南宁市期末)如果A站与B站之间还有C、D两个车站,那么往返于A站与B站之间的客车应安排_________种车票.【答案】12【详解】如图所示:其中每两个站之间有AC、AD、AB、CD、CB、DB,故应该安排6×2=12(种).14.(2018·邢台市第七中学初一期中)如图,能用字母表示的直线有_____________条;能用字母表示的线段有_________条;在直线EF上的射线有_______条。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二课时)课型新授单位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2)会画线段的和与差2.过程与方法:(1)能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提高抽象概括能力.(2)经历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3.情感、价值观:积极参与实验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懂得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画线段的和与差教学难点: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理解画图语言,建立图形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你们平时是如何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的?你能从比身高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一)、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考比较方法,可能有两种方法,一是分别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比较长度即可(度量法),二是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进行比较(叠合法).(课件: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生讨论1、如上图,直接看出,总结第一种方法:目测法2、用刻度尺量,再比较数量大小------度量法,即用一把尺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3、利用圆规,把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作比较------叠合法先把两条线段的一端重合,另一端落在同侧,根据另一端落下的位置,来比较总结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1目测法 2 度量法 3 叠合法小试牛刀:观察下列三组图形,分别比较线段a、b的长短,再用刻度尺量一下,看看你的观察结果是否正确(1))(2)两条线段的关系有: AB=CD AB>CD AB<CD归纳总结:度量法数线段比较的方法叠合法形跟踪练习:教材128页1题探究(二):你能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吗?已知线段a,作线段AB,使线段AB=a.学生活动设计:由于直尺没有刻度,因此直尺的作用是画线,不能进行度量,而圆规当半径不变时,可以把一条线段任意移动,因此圆规的作用是度量,于是有下列画法:(1)画射线AC(2)以点A为圆心,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于点B,线段AB就是符合条件的线段.aA B C所以 AB=a像这样仅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图的方法叫尺规作图.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总结画法时,注意语言的简洁与规范,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的说法和表述.注意:不要求写画法,但一定要标清字母,写出有结论.也可以先量出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例1 如图,已知线段a,借助圆规和直尺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a A B C作业设计1、如图,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1)AB+BC=(2)AC-BC=(3)AC-AB=2、已知线段AB=5cm,(1)在线段AB上画线段BC=3 cm,并求线段AC的长(2)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3 cm,并求线段AC的长3、如下图,四条线段AB、BC、CD、DA,且,用圆规比较图中的线段大小,确定出A、B、C、D四点的准确位置,再用刻度尺量出这四条线段的长度.最佳解决方案个课下学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通过比较两个人的高矮这一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出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师要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2 直线、射线、线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1课时直线、射线、线段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逐步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2.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在图形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语言.【过程与方法】1.初步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2.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勤于思考的品质.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2.能正确表示直线、射线、线段.【教学难点】能够把几何图形与语言表示、符号书写很好地联系起来.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125~P126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说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如图,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他们的交点.3.射线可以看做由线段向一方延伸形成的,直线可以看做由线段向两方延伸形成的.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直线比射线长.( )(2)直线AB大于直线CD.( )(3)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是一条直线.( )(4)延长直线AB( )(5)直线AB与直线BA不是同一条直线( )(6)直线AB上有A点( )(7)直线AB与直线l不可能是同一条直线(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如图所示,A、B、C、D四个选项中各有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它们能相交的是(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线段是不延伸的,而射线只向一个方向延伸.【答案】C【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主要查了线段、射线的延伸性,特别要注意射线是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我们作图时只是作出了其中的一部分.【例2】如图所示,图中共有几条线段?【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数才能做到不重不漏?可以根据线段的定义写出所有的线段即可得解;也可以先找出端点的个数,然后利用公式n×n-12进行计算.【解答】(方法一)图中线段有:AB、AC、AD、AE;BC、BD、BE;CD、CE;DE;共4+3+2+1=10(条).(方法)共有A、B、C、D、E五个端点,则线段的条数为5×5-12=10(条).【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找线段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到不重不漏,如果记住公式会更加简便准确.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如图,若射线AB上有一点C,下列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的是( B )A.射线BA B.射线AC C.射线BC D.射线CB 2.如图,下列语句表述错误的是( C )A.点A在直线m上B.直线l经过点AC.点B在直线l上D.直线m不经过B点3.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三个交点四条直相交,最多有六个交点猜想:(1)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2)6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5个交点;(3)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n×()n-12个交点.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由郑州到北京的某一次往返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郑州——开封——商丘——菏泽——聊城——任丘——北京,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 )A.6种B.12种C.21种D.42种【互动探索】从郑州出发要经过6个车站,所以要制作6种车票,从开封出发要经过5个车站,所以要制作5种车票,从商丘出发要经过4个车站,所以要制作4种车票,从菏泽出发要经过3个车站,所以要制作3种车票,从聊城出发要经过2个车站,所以要制作2种车票,从任丘出发要经过1个车站,所以要制作1种车票,再考虑是往返列车,起点与终点不同,则车票不同,乘以2即可.即共需制作的车票数为:2×(6+5+4+3+2+1)=2×21=42种.【答案】D【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可以结合线段条数的确定方法,也可以用公式n(n-1),将n=7代入即可.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1)线段:两端点,有长度.(2)射线:一端点,无长度.(3)直线:无端点,无长度.2.直线的性质:(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比较线段的长短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线段中点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长短.2.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知道两点间的距离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情境的引入及圆规作图,理解线段有长短,且能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丰富的活动情境,体验线段的比较方法,并能初步应用.2.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线段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线段中点的应用及两点之间的距离.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126~P129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的方法有度量法和叠合法.2.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3.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8 cm,则BC=8 cm,AB=16 cm.5.线段AB=6 cm,延长线段AB到C,使BC=3 cm,则AC是BC的3倍.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如果MC比NC长2 cm,AC比BC长多少?【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及已知条件,找到线段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解答】因为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所以AC=2MC,BC=2NC,所以AC-BC=(MC-NC)×2=4 cm,即AC比BC长4 cm.【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线段的中点表示出线段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和、差求未知线段的长度.【例2】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4的三部分,点E是线段AD 的中点,EC=2,求:(1)AD的长;(2)AB∶BE.【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1)根据线段的比及中点的性质,可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方程可得AD的长度;(2)要求比值,先求两条线段的长.【解答】(1)设AB=2x,则BC=3x,CD=4x,AD=AB+BC+CD=9x.由E为AD的中点,得ED=12AD=92x,所以CE=DE-CD=92x-4x=x2=2.解得x=4,所以AD=9x=36.(2)由AB=2x=8,BC=3x=12,则BE=BC-CE=12-2=10.所以AB∶BE=8∶10=4∶5.【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遇到线段之间比的问题时,往往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如图所示,从A地到B地有多条道路,一般地,人们会走中间的直路,而不会走其他的曲折的路线,这是因为( A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2.如图,点C为AB的中点,点D是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CD=AC-BDB.CD=12AB-BDC.CD=2 3 BCD.AD=BC+CD3.如图,B,C是线段AD上的两点,若AD=18 cm,BC=5 cm,且M,N分别为AB,CD的中点.求AB+CD的长度.解:因为AB+CD=AD-BC,AD=18 cm,BC=5 cm,所以AB+CD=18 cm-5 cm=13 cm.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如果线段AB=6,点C在直线AB上,BC=4,D是AC的中点,那么A、D两点间的距离是( )A.5 B.2.5C.5或2.5 D.5或1【互动探索】本题有两种情形:(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AC=AB-BC.又AB=6,BC=4,所以AC =6-4=2.因为D是AC的中点,所以AD=1.(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AC=AB+BC.又AB=6,BC=4,所以AC=6+4=10.因为D是AC的中点,所以AD=5.【答案】D【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画图,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线段的比较与性质(1)比较线段:度量法和叠合法.(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线段长度的计算(1)中点:把线段AB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2)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线段的长度.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素材积累】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2 直线、射线、线段:比较线段的大小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2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学生在初步认识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几何表示方法和直线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线段的相关知识点,是今后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具备符号性和逻辑性,但还是不能完全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模仿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同时他们爱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在教学中应借助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具体问题的指引,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使最终能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此前虽初步认识了线段、射线与直线,但他们对正确使用几何语言表示线段中点,掌握形与数量关系,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求线段的长短,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现实情境感受线段大小的比较,掌握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2.通过动手操作,会用尺规作图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并能画出不同要求的线段3.理解和掌握线段的和、差,并利用线段的和、差求线段的长度4.理解线段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定义,并掌握相关的形与数量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知识的建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以及几何语言和文字语言互相转化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图形的基础上发展数学语言,体会研究几何的意义四、教学重点:1.线段长短比较2.会用尺规作图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并能画出不同要求的线段,掌握线段的和、差3.线段中点的形与数量关系五、教学难点:1.会用尺规作图画出不同要求的线段2.利用线段的和、差求线段的长度3.线段中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六、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法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法。
数学:4.2《直线、射线、线段(2)》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学习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学习重点】:线段的中点概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是重点;【学习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是难点。
【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过A 、B 、C 三点作直线,小明说有三条,小颖说有一条,小林说不是一条就是三条,你认为 的说法是对的。
二、自主学习问题:现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上面的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的数学问题: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作法:(1)作射线AM(2)在AM 上截取AB= a 。
则线段AB 为所求。
应用:已知线段a 、b ,求作线段AB=a+b 。
解:(1)作射线AM ;(2)在AM 上顺次截取AC=a ,CB= b 。
则AB= a+b 为所求。
做一做:作线段AB=a-b 。
2、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a M B · · A M B · · A a bC两条线段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那么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我们先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一是用尺子测量;二是站在一起比(脚在同一高度)。
如果把两个同学看成两条线段,那么比较两条线段就有两种方法。
(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进行比较。
( 2)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比较,我们称为叠合法。
(如图) AB <CD AB >CD AB=CD3、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如图(1),点M 把线段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BM ,点M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记作AM=MB 或AM=MB=1/2AB 或2AM=2MB=AB 。
如图(2),点M 、N 把线段AB 分成相等的三段AM 、MN 、NB ,点M 、N 叫做线段AB 的三等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4.24.2 直线、射线、线段中考试题汇编含精讲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5•新疆)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处,星期日他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A.A→C→D→B B.A→C→F→B C.A→C→E→F→B D.A→C→M→B2.(2014•义乌市)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2014•济宁)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垂线段最短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2014•大庆)对坐标平面内不同两点A(x1,y1)、B(x2,y2),用|AB|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即线段AB的长度),用‖AB‖表示A、B两点间的格距,定义A、B两点间的格距为‖AB‖=|x1﹣x2|+|y1﹣y2|,则|AB|与‖AB‖的大小关系为()A.|AB|≥‖AB‖B.|AB|>‖AB‖C.|AB|≤‖AB‖D.|AB|<‖AB‖5.(2014•长沙)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为()A.2cm B.3cm C.4cm D.6cm6.(2014•徐州)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A.3 B.2 C.3或5 D.2或67.(2013•台湾)数轴上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且C在AB上.若|a|=|b|,AC:CB=1:3,则下列b、c的关系式,何者正确?()A.|c|=|b| B.|c|=|b| C.|c|=|b| D.|c|=|b|8.(2012•永州)永州境内的潇水河畔有朝阳岩、柳子庙和迴龙塔等三个名胜古迹(如图所示).其中柳子庙坐落在潇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于1056年,是永州人民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筑建.现有三位游客分别参观这三个景点,为了使这三位游客参观完景点后步行返回旅游车上所走的路程总和最短.那么,旅游车等候这三位游客的最佳地点应在()A.朝阳岩B.柳子庙C.迴龙塔D.朝阳岩和迴龙塔这段路程的中间位置9.(2012•葫芦岛)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8cm,BC=2cm,则MC的长是()A.2 cm B.3 cm C.4 cm D.6 cm10.(2011•乌兰察布模拟)已知O为圆锥的顶点,M为圆锥底面上一点,点P在OM上.一只蜗牛从P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回到P点时所爬过的最短路线的痕迹如图所示.若沿OM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开,所得侧面展开图是()A.B.C.D.11.(2010•柳州)如图,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线段条数是()A.1条B.2条C.3条D.4条12.(2010•普洱)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的长等于()A.3cm B.6cm C.11cm D.14cm13.(2009•潍坊)某班50名同学分别站在公路的A,B两点处,A,B两点相距1000米,A处有30人,B处有20人,要让两处的同学走到一起,并且使所有同学走的路程总和最小,那么集合地点应选在()A.A点处B.线段AB的中点处C.线段AB上,距A点米处D.线段AB上,距A点400米处二.填空题(共10小题)14.(2014•佛山)如图,线段的长度大约是厘米(精确到0.1厘米).15.(2013•德州)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出这一现象的原因.16.(2012•随州)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平面内的不同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17.(2012•菏泽)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 cm.18.(2011•广西)在修建崇钦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依据是.19.(2011•佛山)已知线段AB=6,若C为AB中点,则AC= .20.(2011•娄底)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12,AC=8,则CD= .21.(2010•宿迁)直线上有2010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个点.22.(2010•河源)平面内不过同一点的n条直线两两相交,它们的交点个数记作a n,并且规定a1=0.那么:①a2= ;②a3﹣a2= ;③a n﹣a n﹣1= .(n≥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23.(2010•厦门)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2,则BC= .三.解答题(共3小题)24.(2011•呼伦贝尔)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如图①,已知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2)如图②,类比(1)的解题过程,请你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出点M(3,4)与点N(﹣2,﹣1)之间的距离.25.(2007•贵阳)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1)“17”在射线上;(2)请任意写出三条射线上数字的排列规律;(3)“2007”在哪条射线上?26.(2004•烟台)先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解答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n(n>1)台机床工作,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使这n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总和最小,要解决这个问题先“退”到比较简单的情形.如图(1),如果直线上有2台机床时,很明显设在A1和A2之间的任何地方都行,因为甲和乙所走的距离之和等于A1到A2的距离.如图(2),如果直线上有3台机床时,不难判断,供应站设在中间一台机床,A2处最合适,因为如果P不放在A2处,甲和丙所走的距离之和恰好是A1到A3的距离,可是乙还得走从A2到P的这一段,这是多出来的,因此P放在A2处最佳选择.不难知道,如果直线上有4台机床,P应设在第二台与第3台之间的任何地方,有5台机床,P应设在第3台位置.问题:(1)有n台机床时,P应设在何处?(2)根据(1)的结论,求|x﹣1|+|x﹣2|+|x﹣3|+…|x﹣617|的最小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5•新疆)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处,星期日他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A.A→C→D→B B.A→C→F→B C.A→C→E→F→B D.A→C→M→B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可得C、B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线段CB的长度,所以想尽快赶到书店,一条最近的路线是:A→C→F→B,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可得C、B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线段CB的长度,所以想尽快赶到书店,一条最近的路线是:A→C→F→B.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可以有无数种连法,如折线、曲线、线段等,这些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2.(2014•义乌市)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考点: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答即可.解答:解: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此操作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直线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此类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3.(2014•济宁)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垂线段最短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专题:应用题.分析: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肯定要尽量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用到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解答:解:要想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尽量是两地在一条直线上,因为两点间线段最短.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牢记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2014•大庆)对坐标平面内不同两点A(x1,y1)、B(x2,y2),用|AB|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即线段AB的长度),用‖AB‖表示A、B两点间的格距,定义A、B两点间的格距为‖AB‖=|x1﹣x2|+|y1﹣y2|,则|AB|与‖AB‖的大小关系为()A.|AB|≥‖AB‖B.|AB|>‖AB‖C.|AB|≤‖AB‖D.|AB|<‖AB‖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新定义.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的特征,|AB|、|x1﹣x2|、|y1﹣y2|三者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解答:解:当两点不与坐标轴平行时,∵|AB|、|x1﹣x2|、|y1﹣y2|的长度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B|<‖AB‖.当两点与坐标轴平行时,∴|AB|=‖AB‖.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征,判断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2014•长沙)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为()A.2cm B.3cm C.4cm D.6cm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由AB=10cm,BC=4cm,可求出AC=AB﹣BC=6cm,再由点D是AC的中点,则可求得AD 的长.解答:解:∵AB=10cm,BC=4cm,∴AC=AB﹣BC=6cm,又点D是AC的中点,∴AD=AC=3cm,答:AD的长为3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差及中点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14•徐州)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A.3 B.2 C.3或5 D.2或6考点:两点间的距离;数轴.专题:压轴题.分析:要求学生分情况讨论A,B,C三点的位置关系,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外.解答:解:此题画图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外,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AB=4.第一种情况:在AB外,AC=4+2=6;第二种情况:在AB内,AC=4﹣2=2.故选:D.点评: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7.(2013•台湾)数轴上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且C在AB上.若|a|=|b|,AC:CB=1:3,则下列b、c的关系式,何者正确?()A.|c|=|b| B.|c|=|b| C.|c|=|b| D.|c|=|b|考点:两点间的距离;数轴.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图象,根据AC:CB=1:3,可得|c|=,又根据|a|=|b|,即可得出|c|=|b|.解答:解:∵C在AB上,AC:CB=1:3,∴|c|=,又∵|a|=|b|,∴|c|=|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属于基础题,根据AC:CB=1:3结合图形得出|c|=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2•永州)永州境内的潇水河畔有朝阳岩、柳子庙和迴龙塔等三个名胜古迹(如图所示).其中柳子庙坐落在潇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于1056年,是永州人民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筑建.现有三位游客分别参观这三个景点,为了使这三位游客参观完景点后步行返回旅游车上所走的路程总和最短.那么,旅游车等候这三位游客的最佳地点应在()A.朝阳岩B.柳子庙C.迴龙塔D.朝阳岩和迴龙塔这段路程的中间位置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压轴题.分析:设朝阳岩距离柳子庙的路程为5,柳子庙距离迴龙塔的路程为8,则迴龙塔距离朝阳岩的路程为13,然后对四个答案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设朝阳岩距离柳子庙的路程为5,柳子庙距离迴龙塔的路程为8,则迴龙塔距离朝阳岩的路程为13,A、当旅游车停在朝阳岩时,总路程为5+13=18;B、当旅游车停在柳子庙时,总路程为5+8=13;C、当旅游车停在迴龙塔时,总路程为13+8=21;D、当旅游车停在朝阳岩和迴龙塔这段路程的中间时,总路程大于13.故路程最短的是旅游车停在柳子庙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及线段的有关知识,用特殊值的方法比较容易说出来.9.(2012•葫芦岛)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8cm,BC=2cm,则MC的长是()A.2 cm B.3 cm C.4 cm D.6 cm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由图形可知AC=AB﹣BC,依此求出AC的长,再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MC的长.解答:解:由图形可知AC=AB﹣BC=8﹣2=6cm,∵M是线段AC的中点,∴MC=AC=3cm.故MC的长为3cm.故选B.点评: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求出与所求线段相关的线段AC的长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10.(2011•乌兰察布模拟)已知O为圆锥的顶点,M为圆锥底面上一点,点P在OM上.一只蜗牛从P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回到P点时所爬过的最短路线的痕迹如图所示.若沿OM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开,所得侧面展开图是()A.B.C.D.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几何体的展开图.专题:压轴题;动点型.分析:此题运用圆锥的性质,同时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蜗牛从P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回到P点时所爬过的最短,就用到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解答:解:蜗牛绕圆锥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线应该是一条线段,因此选项A和B错误,又因为蜗牛从p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后,又回到起始点P处,那么如果将选项C、D的圆锥侧面展开图还原成圆锥后,位于母线OM上的点P应该能够与母线OM′上的点(P′)重合,而选项C还原后两个点不能够重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核立意相对较新,考核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1.(2010•柳州)如图,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线段条数是()A.1条B.2条C.3条D.4条考点:直线、射线、线段.分析:写出所有的线段,然后再计算条数.解答:解:图中线段有:线段AB、线段AC、线段BC,共三条.故选C.点评:记住线段是直线上两点及其之间的部分是解题的关键.12.(2010•普洱)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的长等于()A.3cm B.6cm C.11cm D.14cm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DC=DB﹣CB,又因为D是AC的中点,则DC=AD,故AC=2DC.解答:解:∵D是AC的中点,∴AC=2DC,∵CB=4cm,DB=7cm∴CD=BD﹣CB=3cm∴AC=6cm故选:B.点评:结合图形解题直观形象,从图中很容易能看出各线段之间的关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数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2009•潍坊)某班50名同学分别站在公路的A,B两点处,A,B两点相距1000米,A处有30人,B处有20人,要让两处的同学走到一起,并且使所有同学走的路程总和最小,那么集合地点应选在()A.A点处B.线段AB的中点处C.线段AB上,距A点米处D.线段AB上,距A点400米处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应用题.分析:设A处学生走的路程,表示出B处学生走的路程,然后列式计算所有同学走的路程之和.解答:解:设A处的同学走x米,那么B处的同学走(1000﹣x)米,所有同学走的路程总和:L=30x+20(1000﹣x)=10x+20000此时0≤x≤1000,要使L最小,必须x=0,此时L最小值为20000;所以选A点处.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学生在学这一部分时一定要联系实际,不能死学.二.填空题(共10小题)14.(2014•佛山)如图,线段的长度大约是 2.3(或2.4)厘米(精确到0.1厘米).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分析:根据对线段长度的估算,可得答案.解答:解:线段的长度大约是2.3(或2.4)厘米,故答案为:2.3(或2.4).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对线段的估算是解题关键.15.(2013•德州)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出这一现象的原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为抄近路践踏草坪原因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是基础题,主要利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6.(2012•随州)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平面内的不同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 6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找出规律,再把15代入所得关系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1条直线,;平面内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3条直线,即=3;平面内不同的四点确定6条直线,即=6,∴平面内不同的n点确定(n≥2)条直线,∴平面内的不同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时,=15,解得n=﹣5(舍去)或n=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线、射线、线段,是个规律性题目,关键知道当不在同一平面上的n个点时,可确定多少条直线,代入15即可求出n的值.17.(2012•菏泽)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 5或11 cm.考点:两点间的距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点C可能在线段AB上,也可能在AB的延长线上.因此分类讨论计算.解答:解:根据题意,点C可能在线段AB上,也可能在AB的延长线上.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C=AB﹣BC=8﹣3=5(cm);若点C在AB的延长线上,则AC=AB+BC=8+3=11(cm).故答案为:5或11.点评:此题考查求两点间的距离,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容易掉解.18.(2011•广西)在修建崇钦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解答:解:在修建崇钦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是基础题,比较简单.19.(2011•佛山)已知线段AB=6,若C为AB中点,则AC= 3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专题: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线段AB=6,C为AB中点,所以,AC=BC,即AC=3;解答:解:如图,线段AB=6,C为AB中点,∴AC=BC,∴AC=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牢记两点间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0.(2011•娄底)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12,AC=8,则CD= 2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根据AB=12,AC=8,求出BC的长,再根据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得出CD=B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12,AC=8,∴BC=4,∵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BD=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距离求法,根据已知求出BC=4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2010•宿迁)直线上有2010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16073 个点.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找出规律解题即可.解答:解:第一次:2010+(2010﹣1)=2×2010﹣1,第二次:2×2010﹣1+2×2010﹣1﹣1=4×2010﹣3,第三次:4×2010﹣3+4×2010﹣3﹣1=8×2010﹣7.∴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8×2010﹣7=16073个点.故答案为:16073.点评:此题为规律型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对规律.22.(2010•河源)平面内不过同一点的n条直线两两相交,它们的交点个数记作a n,并且规定a1=0.那么:①a2= 1 ;②a3﹣a2= 2 ;③a n﹣a n﹣1= n﹣1 .(n≥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规律型.分析: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2+3+…+(n﹣1)=个交点.解答:解:①a2==1;②∵a3=3,a2=1∴a3﹣a2=3﹣1=2;③a n﹣a n﹣1=﹣(n﹣1)(n﹣2)=(n﹣1)(n﹣n+2)=n﹣1.点评:此题在相交线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猜想、归纳能力,掌握从特殊项一般猜想的方法.23.(2010•厦门)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2,则BC= 1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中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BC=AB=1.点评:本题根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求解.三.解答题(共3小题)24.(2011•呼伦贝尔)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如图①,已知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2)如图②,类比(1)的解题过程,请你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出点M(3,4)与点N(﹣2,﹣1)之间的距离.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两点的坐标,再根据公式计算即可解答.(2)根据公式直接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A(0,4),B(﹣2,0)…(分)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3分)(2)过M点作x轴的垂线MF,过N作y轴的垂线NE,MF,NE交于点D…(4分)根据题意:MD=4﹣(﹣1)=5,ND=3﹣(﹣2)=5…(5分)则:MN=…(6分)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设有两点A(x1,y1),B(x2,y2),则这两点间的距离为AB=.25.(2007•贵阳)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1)“17”在射线OE 上;(2)请任意写出三条射线上数字的排列规律;(3)“2007”在哪条射线上?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规律型.分析:先由具体数字入手,找出规律,再利用规律解题.解答:解:(1)18正好转3圈,3×6;17则3×6﹣1;“17”在射线OE上;(2)射线OA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5射线OB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4射线OC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3射线OD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2射线OE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1射线OF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3)2007÷6=334…3.故“2007”在射线OC上.点评:本题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探究意识.26.(2004•烟台)先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解答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n(n>1)台机床工作,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使这n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总和最小,要解决这个问题先“退”到比较简单的情形.如图(1),如果直线上有2台机床时,很明显设在A1和A2之间的任何地方都行,因为甲和乙所走的距离之和等于A1到A2的距离.如图(2),如果直线上有3台机床时,不难判断,供应站设在中间一台机床,A2处最合适,因为如果P不放在A2处,甲和丙所走的距离之和恰好是A1到A3的距离,可是乙还得走从A2到P的这一段,这是多出来的,因此P放在A2处最佳选择.不难知道,如果直线上有4台机床,P应设在第二台与第3台之间的任何地方,有5台机床,P应设在第3台位置.问题:(1)有n台机床时,P应设在何处?(2)根据(1)的结论,求|x﹣1|+|x﹣2|+|x﹣3|+…|x﹣617|的最小值.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应用题.分析:(1)分n为偶数时,n为奇数时两种情况讨论P应设的位置.(2)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找到1和617正中间的点,即可求出|x﹣1|+|x﹣2|+|x﹣3|+…|x﹣617|的最小值.解答:解:(1)当n为偶数时,P应设在第台和(+1)台之间的任何地方,当n为奇数时,P应设在第台的位置.(2)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x﹣1|+|x﹣2|+|x﹣3|+|x﹣617|的最小值就是在数轴上找出表示x的点,使它到表示1,617各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根据问题1的结论,当x=309时,原式的值最小,最小值是308+307+…+1+1+2+…+308=95172.点评:本题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猜想、归纳能力,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猜想的方法.。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2课时比较线
段的长短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限定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作图,叫做尺规作图.
要点感知2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我们可用________分别测量出线段的长度来比较大小,或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____________做比较.
要点感知3类似于数,线段也可以________.
预习练习3-1如图,已知点C、D是线段AB上两点,则AB-AC=________,CD+DB=________.
要点感知4线段上的一点将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一点叫做线段的________.
预习练习4-1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2,则BC=________.
当堂训练
知识点1 用尺规作线段
1.作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b.(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知识点2 线段长短的比较
2.七年级一班的同学想举行一次拔河比赛,他们想从两条大绳中挑出一条最长的绳子,请你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 )
A.把两条大绳的一端对齐,然后同一方向上拉直两条大绳,另一端在外面的即为长绳
B.把两条绳子接在一起
C .把两条绳子重合,观察另一端情况
D .没有办法挑选
3.如图,若AB =CD ,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是( )
A .AC>BD
B .AC<BD
C .AC =B
D D .不能确定
4.(佛山中考)如图,线段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厘米(精确到0.1厘米).
知识点3 线段的中点及和、差、倍、分 5.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形不符合的是( )
A .AD -CD =AC
B .A
C +C
D =BD C .AC -BC =AB D .AB +BD =AD
6.在直线m 上顺次取A ,B ,C 三点,使得AB =4 cm ,BC =3 cm ,如果O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OB 的长度为( )
A .0.5 cm
B .1 cm
C .1.5 cm
D .2 cm
7.如图,C 为AB 的中点,D 是B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D =AC -BD
B .CD =1
2AB -BD
C .C
D =2
3BC D .AD =BC +CD
8.如图,线段AC =12,BC =4,求AB 的长.
9.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
(1)若AB=10,AC=6,求CD的长;
(2)若AC=30,DB=10,求AB的长.
课后作业
10.(梧州期末)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一点,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8 cm,MC=3 cm,则BC 的长是( )
A.2 cm B.3 cm
C.4 cm D.6 cm
11.线段AB=2 cm,延长AB到C,使BC=AB,再延长BA到D,使BD=2AB,则线段DC的长为( ) A.4 cm B.5 cm
C.6 cm D.2 cm
12.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 ) A.3 B.2
C.3或5 D.2或6
13.如图,点C,D,E都在线段AB上,已知AD=BC,E是线段AB的中点,则CE________DE.(填“>”“<”或“=”)
14.已知线段AB=15 cm,反向延长线段AB到C,使AC=7 cm,若M、N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则MN=________cm.
15.如图,已知线段a、b、c,用圆规和直尺画线段,使它等于2a+b-c.
16.如图,M是线段AB的中点,点C在线段AB上,且AC=4 cm,N是AC的中点,MN=3 cm,求线段CM和AB的长.
挑战自我
17.线段AB 上有两点P 、Q ,点P 将AB 分成两部分,AP ∶PB =2∶3;点Q 将AB 也分成两部分,AQ ∶QB =4∶1,且PQ =3 cm.求AP 、QB 的长.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 无刻度的直尺 圆规 要点感知2 刻度尺 另一条线段上 要点感知3 加减 预习练习3-1 CB CB 要点感知4 中点 预习练习4-11 当堂训练
1.略
2.A
3.C
4.2.3(或2.4)
5.B
6.A
7.C
8.因为AB =AC -BC ,AC =12,BC =4,所以AB =12-4=8.
9.(1)因为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所以CD =1
2BC.因为AB =10,AC =6,所以BC =AB -AC =10-6=4.
所以CD =1
2BC =2. (2)因为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所以BC =2BD.因为BD =10,所以BC =2×10=
20.因为AB =AC +BC ,AC =30,所以AB =30+20=50. 课后作业
10.A 11.C 12.D 13.= 14.11
15.(1)作射线AF ;(2)在射线AF 上顺次截取AB =BC =a ,CD =b ;(3)在线段AD 上截取DE =c.所以线段AE 即为所求.
16.因为N 是AC 中点,AC =4 cm ,所以AN =NC =12AC =1
2×4=2(cm).因为MN =3 cm ,所以AM =AN
+MN =2+3=5(cm).因为M 是AB 的中点,所以AB =2AM =2×5=10(cm). 挑战自我 17.画出图形.
设AP =2x cm ,PB =3x cm ,则AB =5x c m.因为AQ∶QB=4∶1,所以AQ =4x cm ,QB =x cm.所以PQ =PB -QB =2x cm.因为PQ =3 cm ,所以2x =3.所以x =1.5.所以AP =3 cm ,Q B =1.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