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语法化研究是一门探讨语言发展与演变的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语法化研究语言符号、表达式和语篇中出现的语言结构与使用规约的演变,为语言演化、语言习得、语言教学以及跨文化交流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然而,语法化研究仍存在若干问题与挑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语法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以往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内省式观察和经验总结,缺乏对语法化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描写与研究。此外,语法化研究还面临着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的不足。尽管语法化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以适应语言发展的多样性。

其次,语法化研究的现状显示出多领域交融的特点。语法化研究涉及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在语法化研究中,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法化现象进行探讨,但各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仍显不足。此外,语法化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地域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以欧洲和北美为中心的研究格局,而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研究力量相对薄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我

们将运用语料库语言学、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对语法化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此外,我们还将借鉴计算机科学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认知科学中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为语法化研究提供更为深入的视角。

通过对语料库数据的分析和归纳,我们发现语法化现象在不同语言中呈现出差异性和相似性。例如,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被动语态句法结构,而汉语中则更多地使用主动语态。此外,英语和汉语的时态和体态系统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语言之间的特异性,同时也为语法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展望未来,语法化研究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不断发展,语法化研究将有望实现更为精准、系统和全面的描写与分析。此外,随着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语法化研究将更加语言接触与变异、语言与文化传播以及二语习得等领域的问题。

总之,语法化研究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为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导。然而,语法化研究仍面临着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的不足等问题与挑战。通过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完善理论体系与研

究范式以及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语法化研究将有望实现更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探讨,为人类的语言发展与演化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在汉语语法化研究中,首先要的是语法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一般情况下,语法化现象的产生与语言接触、语言使用和语言演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在古汉语中,虚词“之”最初是作为代词使用的,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助词,表示所属关系。这可能与古汉语的发展过程有关,也可能与人们使用语言的习惯有关。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语的演化历程和规律。

其次,语法化程度的测量方式也是汉语语法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语法化程度通常可以通过对语料库的统计分析得出,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方言或不同历史时期的语料来得出。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大小、方言差异和历史时期的选择等。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以便更好地反映语法化现象的真实情况。

另外,对于语法化现象的研究也需要重视跨语言比较。通过比较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语法化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例如,在许多语言中都存在“动词短语+时态助词+动词”的句法结构,

这种结构在汉语中也存在,但在使用频率和分布上存在差异。这种跨语言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法化现象的本质。

最后,本文认为,汉语语法化研究需要更多地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问题。本土化研究可以深入挖掘汉语的语法特点和发展规律,而国际化研究则可以将汉语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和。通过这种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国际语言学界提供更多有益的研究素材和方法。

总之,汉语语法化研究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领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和演化规律,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未来,汉语语法化研究需要继续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问题,同时也要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以适应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即语言在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的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现象。我们将通过分析单向性和双向性之间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法化的过程。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法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语法化是指语言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某些词汇和表达方式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和功能,变成语法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是受到社会、文化和认知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语言逐渐朝着更加规范化、精确化和效率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语法化并非完全符合规范。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双向性问题。双向性问题是指语言在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既符合规范,又不符合规范。这些现象给语言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也给语言规范化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举一个例子,英语中的进行时态“be doing”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在规范语法中,“be doing”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它也可以表示动作将要发生或经常发生。这种用法往往让学习者感到困惑,因为它不符合规范语法中的使用规则。

单向性和双向性的区别在于语法化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方向不同。单向性是指语言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而双向性则是指语言在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既符合规范,又不符合规范。在单向性语法化中,词汇和表达方式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和功能,变成语法的一部分,而在双向性语法化中,同样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同时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功能。

对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它是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双向性问题给语言使用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在语言教学和规范制定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语法化的过程和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变化和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遵循规范语法,避免使用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我们也需要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理解双向性问题的存在和影响,以便更好地交流和理解。

总之,语法化的单向性和双向性问题都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为语言的使用、教学和规范制定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语言中形式和结构在语境中逐渐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并影响着语言的各种层面。本文将回顾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分析语法化的概念、特点、作用,介绍语法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并对语法化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 一、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自Humboldt和Jakobson 等学者首次提出“语法化”这个概念以来,语法化研究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过去的百年中,语法化研究从早期的语用学和语义学角度,逐渐拓展到认知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研究方法也从单一的静态描写向动态的、历时的方向转变。 二、语法化的理论分析 1、语法化的概念 语法化是指语言中形式和结构在语境中逐渐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使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逐渐变得更为稳定和

一致。 2、语法化的特点 语法化的特点包括抽象性、稳定性和系统性。抽象性指的是语法化的过程不依赖于具体的语境,而是基于语言的整体语境进行归纳和总结。稳定性指的是语法化的形式和结构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具有一定的传承性。系统性指的是语法化的过程并非孤立的,而是与语言的其它层面相互、相互影响。 3、语法化的作用 语法化在语言的发展和演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语法化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高效和明确,减少了歧义和模糊性。其次,语法化使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更加规范化,有助于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此外,语法化还使得语言更加适应不同的交际环境,提高了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语法化实证研究及应用 1、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语法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通过研究语法化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 献综述》 摘要:“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目前对于汉语单个词的语法化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探索,语法化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个案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汉语“死”的语法化研究暂时还不够丰富,[7]唐贤清,陈丽.“死”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J].语言研究,2011(3). 【摘要】“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作为语言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其最大特色是打破共时和历时的畛域,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的形成过程,语法化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要回答“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人类语言的语法为什么是以那种方式构造的”。因此,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语法化视角的引入不仅能深化我们对汉语语法演变事实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汉语共时语法系统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熊舒婷,张健,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目前对于汉语单个词的语法化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探索,语法化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个案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汉语“死”的语法化研究暂时还不够丰富。 一、汉语“死”的语法化国内研究现状 “语法化”这个概念最初是在西方学术界之外被认识到的,至迟在10世纪,中国学者就区分了“实字”和“虚字”,而元朝的周伯琦已明确指出“所有的虚字均来自以前的实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化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文章和著作全面打开了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大门,使语法化研究真正成为了中国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汉语语法化理论全面发展起来。沈家煊在《“语法化”研究综观》里认为有四个原因促成了语法化:语用原因;认知心理因素;语言间的接触;语言内部结构。刘坚、曹广顺、吴福祥在《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提出了四个原因:句法位置的改变(在词汇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位置的改变、结构关系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词义变化(词义变化也是影响词汇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影响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摘要]汉语实词虚化、语法化研究对现代语法化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为汉语研究、语言学理论和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走到了国际语言学界学术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虚化;语法化;综述 语法化指包括形态、虚词和构式等多种语法形式和语法范畴的形成过程,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语法化研究是对这种普遍现象展开描写和解释的历史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序古今差别不大,因而对虚词的研究成为探讨汉语语法表达和语法演变的最主要的传统。但起自于上古的语助研究和中古的虚词研究一般关注虚实之间的语音假借关系,而非语法演化关系,有现代语言学理论意义萌芽的实词虚化的阐述最早似乎仅可追溯至清袁仁林《虚字说》中的“体用不相假”即名词与动词不是语音假借关系的相关说明。从袁仁林到马建忠,中国传统语言学家讨论虚化问题都存在重大局限:1.把名词到动词如“盖”的两种词性的转类视为虚化现象,这与今之主流观点不一致;2.多讨论实词到虚词的语义演化,而基本不讨论相关句法的变化;3.从不考虑如何对虚化现象做出解释。 如果把袁仁林《虚字说》著作完成的1710年视为中国传统语法化理论的起点,那么这个时间并不比西方从事语法化研究的时间早很

多。 Lehmann(1995)和Heine(2003)认为西方语法化起自于法国哲学家Condillac(1746),关于时态后缀和其他屈折形式源自于独立词和英国语言学家Tooke(1786),关于功能词由必需词演化而来的论述。[1]87Bopp(1816) 列举了许多印欧语言实词虚化的实例;schlegel(1818)以指示代词变为定冠词、one变为不定冠词、have变为完成体标志等说明虚化是为了加快语言交流速度而产生;Humboldt(1825)提出语法形式产生和形成的四个阶段,并将这些阶段同他的语言类型学联系起来;A.Meillet(1912)创造出“Grammaticalization”一词,将从词汇形式向语法形式的演化称为语法化,并提出虚化产生的新语法形式会引起整个语法系统的变化、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和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等三个著名观点,被认为是当代语法化研究的先驱;Sapir(1921)谈到过“形式比它的概念内容存活得长久”,是语法化研究中的语义滞留现象的表述。[2]17 形式主义主张语法自足性,强调共时和形式,在其兴盛时期,语法化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种局面随着七十年代以来类型学、语用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的发展而改观。功能主义语法化研究者提出了针对形式主义的尖锐批评:1.语法化现象不支持形式主义语法自足的前提假设;2.语言研究中共时和历时现象不可割裂。尽管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对于语法化研究的旨趣各异,例如Bopp重视语法化在历史

语法化研究综述

语法化研究综述 国内语言学家也对语法化的定义进行了探讨: 1.沈家煊给语法化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2.刘坚等的定义如下: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 3.马壮寰认为,语法演化是单向的,即从实词向虚词、向语法形式和结构进展,而不是相反。语法形式的演进是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变为程度较高的,从开放类变为封闭类,从具体变为抽象。 4.杨成虎的定义更为简洁,即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 一般说来,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实词虚化、句法化现象、词汇化现象。实词虚化 三种情况中,实词虚化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因而有被误解为语法化概念本身的倾向。实词虚化的实质就是某个词新的词类语法功能的获得,或者说从一个语义域的成员化为另一个语义域的成员。

句法化 句法化现象即章法成分向句法成分的转变,语用因素规约后向语法因素过渡以及词序在实际使用中被凝固化,从而表达某一具体语法功能等转变过程。 词汇化 词汇化现象指的是引起词语表达(lexiclexpression)失去其直接性和透明度,进而演化 成不能从字面意思推测出其真正意义的词组。 国内外关于语法化所达成的共识 国内外关于语法化,已达成四点共识:一是语法化的主体是句法化(尤其是实词虚化)、形态化;二是语法化大多是有理据的,有动因、有机制,语言的经济性、像似性、明晰性以及说话者的目的、语用推理等,都是影响语法化的重要因素;三是语法化是渐变的过程;四是语法化是单向性为主的(从实到虚,从比较虚到更虚),语法化体现着一个基本的特征, 即坚持走由实到虚,而不是相反的进程,这是一个单向性的特征或者说一维性和不可逆性特征。 事实上,对语法化的理解和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法化,指的是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框架,即着重于探究语法形式和结构如何产生、使用及如何对语言产生影响的语言研究。狭义的语法化,指的是语法化框架试图解释的实际语言现象,如某个词汇单位或结构获得某项语法功能,或者说某个语法单位获得

汉语研究语法化理论综述

汉语研究语法化理论综述 语法化理论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理论研究和语法现象的研究上,对语法化的概念、研究动向、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少有成就的学者在这个领域结合汉语的特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标签:语法化动因机制综述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语法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中国语言学界对语法化理论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理论研究和语法现象的研究上,对语法化的概念、研究动向、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少有成就的学者在这个领域结合汉语的特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就语法化理论的特点作一简单综述。 一、语法化的概念 沈家煊(1994)指出,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但国内语言学界有关语法化的概念不一。几家有代表性的解释有: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1994)刘坚、马壮寰等也有过这样的表述,即一般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短语或词组逐渐凝结为一个单位的过程,可分别简化为词汇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江蓝生,2001)语法化是实词或者松散的篇章结构变为稳固的语法手段的历时,其结果是新的语法标记或者句法结构。(石毓智,2003)上述语法化的概念,都有其合理性。因为“语法化”是一个新创的学科术语,汉语“语法化”一词来源于英语的grammaticaliation,结合汉语的特点,国内语言学家自然对语法化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的范围上。 最早提到语法化的语言学家是法国学者Meillet(梅耶),他在《语法形式的演变》(1912)一书中使用了grammaticaliation一词,用来描写一个词汇形式如何演化成一个语法标记。他把语法化解释为一个词语演变为附着语素,一个附着语素演变为词缀,以至于一个词缀演变为另一个不能进行分析的语素的过程,并提出三个观点:1.由虚化产生的新的语法形式会引起语法系统的变化;2.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虽然也可以分出阶段来;3.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 其实不管语法化的定义如何,大家对语法化都有个一致的看法:语法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语法化的成分由原来的表示实在意义转化为表示语法功能意义;语法化在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语法化理论引入中国是从沈家煊的《“语法化”研究纵观》开始的,此后沈家煊、文旭又相继发表文章翻译国外的语法化理论研究成果,如沈家煊的《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文旭的《〈语法化〉简介》。1995年,

语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 semantic bleaching bopp德 schelgel 德 meillet 法 anderson lyons英 hopper diehl lehmann traugott halliday英 被: 寝衣,长一身有半 行为动词“覆盖”: 天被尔禄-诗经大雅 “泽被生民”-荀子臣道 心理动词:遭受 (张)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汉书,张汤传》被动标记: 藩舰被烧-《南史。胡藩传》

三、并列连词“将”的用法 “将”的并列连词的用法主要见于诗歌。下面我们讨论 并列连词“将”的用法。 “将”作为并列连词,最早见于六朝后期,“将”连接两 个名词性结构,表示并列关系,这也是其比较简单的用法。如: 21.独有刘将阮,忘情寄羽杯。(张正见《对酒》) 22.阳台可忆处,唯有暮将朝。(阴铿《和登百花亭怀 荆楚诗》) 唐代“将”作为并列连词的用例较多,可以连接名词性 结构,如: 23.倘遇鸾将鹤,谁论貂与蝉。(卢照邻《于时春也, 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24.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问素棘与黄泉。(卢照邻《杂 曲歌辞·行路难》) 25.酷在兰将蕙,甘从葵与藿。(张九龄《杂诗五首》) 26.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陈子良《咏春雪》) 27.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 28.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李白《拟古十二首》) 也可以连接谓词性成分,如: 29.缓歌将醉舞,为拂绣衣尘。(张说《岳州宴姚绍之》) 30.静与懒相偶,年将衰共催。(司空曙《秋思呈尹植 裴说》)

31.散花将捧日,俱喜圣慈开。(郑愔《奉和幸三会寺 应制》) 也可以连接主谓结构,如: 32.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李世民《冬宵各为四 韵》) 33.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宋之问《过函谷关》)“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 即把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重新结合起来, 其着眼点是从语言的历时演变解释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本文对国外“语法化”研究的两条路子、已提出的语法化的各条规律、语法化程度深浅的判定、语法化的原因和条件等问题作了概括和评介。关键词语法化, 历时, 共时, 结创, 评述一、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渗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例如汉语“把”、“被”、“从”等原来都是有实义的动词,现已虚化为介词。介词属于虚词, 西方叫功能词刀。虚化有程度的差别,实词变为虚词是虚化, 虚词变为更虚的成分如词缀和屈折形态也是虚化。西方人也承认, “语法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中国人在世纪就提出来的, 元朝的周伯琦<六书正讹》中说“大抵古人制字, 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 皆古之实字”郑麦, ·观, 。欧洲到世纪才有法国哲学家最先指出动词的屈折形态, 如时态标记, 是由独立的词变来的。因此作认为,用汉语表达就叫“虚化”。这当然有道理, 不过“虚化”主要是针对词义的变化由实而虚, 西方已有““, , 、一”这样的名称。“语法化”一词则

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

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 语法化是近年来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汉语语法化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研究汉语共时语言现象与历史语法化过程相结合,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语境语法化、典型确认、词汇结构变化、词义变化等)。 标签:语法化发展机制 狭义语法化机制指语法化方式,广义语法化机制包括诱因和方式。笔者主张结合历时与共时这两个层面,辩证完整的分析语法化的动机,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 一、篇章结构的语法化① (1)语境语法化 由客观情境(不是狭义的上下文语境)而起的常规含义在语言中发生固化,可导致语法化的产生。也就是指客观现实对交际语句的意义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它的意义精确化,并排除歧义。比如“你打他,他打你”通常分析为并列关系,但特殊情境可适当搬用并列标记外形来表达假设(意为“如果你打他,那么他打你”)和因果(意为“因为你打他,所以他打你”)。 (2)典型确认 人们在语言使用时,常常出于经济性需要,将语言中的有特征现象即非典型范畴与典型范畴用形式标记区别出来,这就使得某些语言现象中产生了零形式的语法化现象。当然,这有个前提,对于这种典型与非典型,人们需要一个提前的对客观世界的确认和体验。凡是典型的范畴即是我们平常所熟知、所默认的常态,也就是说无需特别说明就已经会有一个常用意义。相反,则用有标记形式,比如英语中的一般现在时,往往是没有标记的,只要没有使用特殊的标记,也就是说按一贯的认知表示一般现在时。 二、词汇语法化 (1)词汇结构形式的变化 不改变结构表层形式而改变它内部切分:(AB) C →A (BC),也就是说在句子表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认知角度的变化,内部切分从(AB)C 变成A (BC)。就比如“长于X、困于X、勇于X”这些词组,由于人们在朗读的时候注重音节的协调与顺口,分割并组成为新的形式“A 于/ X”,从而使双音节“A 于”词产生了,与此同时也使“于”这个词语法化了。 (2)词汇句法位置变化 虚词的由来在汉语中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普遍的说法是从动词、形容词演变而来的。这部分虚词的形成就是由于动词、形容词改变了原有的句法位置,并逐渐固定使用在新的句法位置上形成了新的语法功能,从而完成了语法化过程,汉语动态助词“将”、“着”、“取”、“得”的语法化过程就揭示了这一点。 (3)词义衍化 1.相似性转化 起点义项和目标义项的相似性,可诱发语法化活动。比如“就”和“才”从承接意义转变为关联意义:承接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因果在事理上也有一定的先后关系,比如“前因后果”这个说法就是这么来的,二者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而且相关的。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下)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下) 作者:刘永华 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0期 刘永华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汉语实词虚化、语法化研究对现代语法化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 为汉语研究,语言学理论和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走到了国际语言学界学术 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虚化;语法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0-0036-02 经过长期不断的铺垫,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入自觉期。标志为沈家煊(1994)《语法化综观》的发表,该文全面介绍了语法化的定义、研究史、研究原则、研究路径和方法、语法化与结构 层次、语法化原因和条件等问题,强调了语法化与语言的普遍性、类型学和认知科学的关系。 孙朝奋(1994)的《〈虚化论〉评介》、文旭(1998)的《〈语法化〉简介》和沈家煊(1998)的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对于隐喻、推理、泛化、和谐和吸收等语法 化机制的介绍,为国内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极大地推动了汉语语法化的研究。[1]17 该时期论著的特点有:(1)探求适合汉语的语法化规律。例如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的《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分析了诱发、影响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因素。江 蓝生(1999)的《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讨论了汉语语法化过程中的音变现象。张谊生(2000)的《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把语法化理论引入副词研究领域。[2]157(2)延续了汉语学界优良的描写传统。例如张伯江(1997)的《疑问句功能琐议》讨论了问句的语法化过程。马贝加(2000)的《对象介词“将”的产生》强调了组合关系在语法结构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萧国政(2000)的《武汉方言“着”字与“着”字句》讨论了相同形式实体的语法化过程。李 宇明(2000)的《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发展中的地位》讨论了拷贝型量词结构在汉藏语 系中的分布。徐时仪(1998)的《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和杨永龙(2000)的《近代汉语反 诘副语“不成”的来源及虚化过程》讨论了词组虚化现象。(3)语法化现象的解释工作开始进行。例如李讷、石毓智(1998)的《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变迁与量词语法 化的动因》侧重于语言结构演变影响,沈家煊(1997)的《语用法的语法化》侧重于语用凝固 的解释,刘丹青、徐烈炯(1998)的《普通话与上海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侧重于话题结构 语法化链的讨论。该时期文章开拓了语法化研究和汉语研究的新境界,具有示范性和风向标的 作用。 2001年是语法化研究繁荣期到来的标志年份。当年相关文章过百篇,其后以每年近百篇的 幅度增长;专著开始涌现,其后十年间出版二十余部;首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隔年举办一次,会议论文集《语法化与语法研究》至2010年已出版四册。 该时期论著的特点有:(1)检验和发展西方语法化理论。刘丹青(2001)的《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曹广顺(2004)的《重叠与归一——汉语语法历史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李宗江(2002)的《关于语法化的并存原则》讨论了并存原则和择一原则。[3]161储泽祥、谢晓明(2002)的《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蒋绍愚(2007)的《从助动词“解”、“会”、“识”的形成看语义的演变》和杨荣祥(2005)的《从历史演变看“VP+甚/极”的句 法语义结构关系及“甚/极”的词性》讨论了语义和功能滞留问题。刘丹青(2009)的《语法化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凡是将人的语言能力当做一种认知能力加以研究的,或专门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都叫认知语言学。这是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狭义的认知语言学是: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我们一般所讲的认知语言学,都是指狭义的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 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吸收语用学、生成语义学和认知科学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认知语言学,其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和Haiman等。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认知语言学有它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基础,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即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家所主张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也不是指被动地印在”白板”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经验主义哲学观的主要观点是:(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2)思维具有想象性。(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4)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具有完形特性。 四、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认知语法源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语言学教授创建的一种崭新的语言学理论——空间语法(space grammer)。认知语法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受认知和语义因素促动的。因此,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

再谈语法化的原因及其内涵

再谈语法化的原因及其内涵 作者:华霞 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04期 摘要:综观语法化的研究成果,语法化的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语言交流;语用推理;人的认知能力;句法位置;句法环境的影响;语言接触;使用频率。本文主要分析语法化的原因与内涵。 关键词:语法化;原因;内涵 一、语法化的原因 1.语言交流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交流是听者和说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互动行为。所以在具体的活动中,语言必须同时满足便于表达和交流两个条件。社会生产力是由低向高发展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由简单到复杂。为了表达日益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语言系统也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化,以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语言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的最根本的原因。 2.语用推理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听说双方是一种互动关系。说话者想以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听话者也就要从有限的话语中推导出没说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或叫“隐含义”。如果一种话语形式经常传递某种隐含义,这种隐含义就逐渐“固化”,最后成为那种形式固有的意义,这种后起的意义甚至可能取代原有的意义。在语用推理的作用下,实词虚化的过程逐渐完成。 3.人的认知能力 人的认知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语法化研究者普遍认为“隐喻”是认知的主要方式。所谓隐喻“就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理解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 4.句法位置 实词的虚化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的演化离不开具体的句法环境,即句式结构。如“把”字处置式的产生: “把”在唐代以前是纯粹的动词,如: (1)相待甚厚,临别把臂言誓。(《后汉书·吕布传》)

但唐代出现了大量这样的句子: (2)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姚合诗) (3)两鬓愁应白,劳心把镜看。(李频诗) 在例(2)、例(3)两句中,“看”后的宾语省略,但“看”的不是“剑”和“镜”而是“诗”和“两鬓”,两句中的“把”还是实义动词“拿着”,即“拿着剑看诗”“拿着镜看双鬓”。 (4)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例(4)中“把茱萸子细看”即“拿着茱萸仔细观看。”因此,“把”的宾语是“茱萸”,“看”的宾语也是“茱萸”,“拿”的目的是为了“看”,所以句子的语义重心和句子重音转移到“看”上,“把”的动词性弱化。 到了中晚唐以后,“把”字用于处置式的情况更加普遍。如: (5)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诗) (6)不把庭前竹马骑。(变文) 从“把”字的整个虚化过程来看,“把”字首先处在连动式前一动词位置的句式结构当中,“把”与后面动词各有其宾语,如例(1)。当“把”与其后动词的宾语相同时,语义重心发生了转移,“把”字的语义开始虚化,直至发展为介词。 5.句法环境的影响 下面以助动词“可”演化为疑问副词为例,说明句法环境对实词虚化的影响: “可”本是个助动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能。 (1)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荀子·臣道》) 句中“可”是“能”的意思,为助动词。 (2)阿母所生,遣受配君,可不敬从?(《搜神记·卷一》) “可不敬从”意为“岂可不敬从”,一方面助动词“可”处于动词前,与副词处于同一句法位置。另一方面,“可”在反诘句中经常使用,使得“可”逐渐沾染上反诘的意味,进而虚化为疑问副词。 6.语言接触

汉语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研究

汉语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研究 汉语中的趋向动词“去”“来”上古时期就有,至今已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变迁,历史上一直有学者把它们列入动词的范畴。但是趋向动词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它们,但他们的研究结果却并不能最终得出一个具有统一性观点的结论。 首先,趋向动词“去”,“来”这些词在古代汉语中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可以用来表达移动的概念,表示或者表示方向的概念。而在当今汉语中,它们已经不再是传统语法中的动词,而是一种新型的助词,也就是现代汉语中所说的“趋向助词”,它们可以被用来强调移动的方向,比如强调从A点到B点的移动,或者从B点到A点的移动。此外,趋向助词还可以被用来表示时间的概念,比如用“来”来表示将来的时间,用“去”来表示过去的时间。 其次,趋向动词“去”,“来”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古代汉语中,它们是独立的动词,可以独立完成语法功能,可以作为主要动词,作为谓语动词,也可以作为宾语。但是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它们的语法功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们不能再作为谓语动词或宾语,也不能独立完成语法功能,只能作为定语或状语,才能发挥它们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而且语法上受限制更严重,只能作为定语或者谓语动词的附加信息,比如用它们来表示动作的方向或时间等等。 最后,趋向动词“去”,“来”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尚且处于未

解决的状态,目前学者们对于它们的语法功能仍未能达成一致的结论,也未能彻底揭示其起源和发展的真正历史,因此进一步加深对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趋向动词“去”,“来”,在汉语历史上一 直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们历经时间的洗礼,在古代汉语中是一种独立的动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能独立完成任何语法功能,只能作为定语或状语,它们的语法功能也因此受到限制,未能获得语法化的结论,但是它们的使用仍然可以帮助加强句子的表达效果,所以趋向动词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且还能为研究历史汉语语言提供宝贵的资料。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的研究,以期得出一个能使所有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有机统一的结论,这也是近年来学者们对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的重要研究课题。 综上所述,趋向动词“去”,“来”从古代到现代的变化,在汉语历史上都有它们的一席之地,其在汉语中的语法化问题仍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解决,因此加深对趋向动词语法化问题的研究仍然是当前学术界的重要课题。

汉语语法化的理论与实践视角探究

汉语语法化的理论与实践视角探究 本文以语法化理论及汉语语法化研究现状为考察对象,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坚持语义和语法形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点面结合、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做一下总结和分析。本论文虽为理论性文章,但并不止步于对已有成果的总结归纳,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反思和进一步的研究。总结语法化理论解决了汉语研究的哪些问题,反思是否存在与汉语事实不符合的地方,目前研究还有哪些薄弱环节,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做实践研究。我们采用规范的操作模式,结合构式语法理论,从语言单位的形式和语义两个方面入手,细致梳理了名词、代词和动词三大类实词的语法化路径。在对丰富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语法化理论侧重语言形式的产生和演变,而汉语由于本身特点,却侧重语义演变和演变结果”的结论。构式语法中新的理论视角一一“构式化”理论,在此方面对汉语的语法化研究予以了补充,该理论细化了语言单位产生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词汇化、语法化的区分做出了新的解释,同时还分析了语法化的本质特征是弱化还是扩展等问题。本文所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总结了名词、动词语法化的关键句法环境,即语法化域,找出了两大类实词在语法化过程中,句法移位的基本规律。并针对汉语词类划分、语法化“溯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另外,在介绍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各种文献的对比分析,归纳了语法化机制之间的层次分布、关系排列,并区分了语法化理论与一些传统概念如

“引申”、“虚化”、“词义沾染”、“固化”、“假借”等之间的关系。文章分为五章,现将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对“语法化”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讨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介绍了国外语法化的理论基础、认知论动因、目的论动因、隐喻和转喻的相关内容,并对国内语法化研究中的动因进行归纳,主要有:语用、语义、句法位置、句式义、语言系统等方面。同时我们还分析了这些动因所带来的不同的语法化结果。语法化机制方面,我们主要介绍了“重新分析”和“类推”两种,另外还有“推理”、“泛化”、“和谐”、“吸收”等。国内的相关研究是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又有了理论创新。同时,针对国内在语法化机制使用上所存在的概念混乱的情况,我们又对语法化机制的层次分布和关系排列进行了梳理。最后,对语法化、虚化、引申等概念进行了区分。第三章以名词和体词性代词的语法化路径为研究线索,分别介绍了目前体词性实词语法化的研究现状。在梳理语法化路径的同时,我们也对体词语法化的规律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总结,现举例如下:a.从形式和语义方面总结出语法化过程所呈现的特点,如:语法化中语义的演变未必具有连续性,居中的联系项是名词语法化的主要句法位置等等;b.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得出的,影响同一语义范畴下的其他词汇没能进一步语法化下去的原因;c.以“代词并入式连词”产生的过程为例,总结了词汇化的部分特点。提出了词汇化的形式固定标准有一定的时代要求等结论。另外还比较了汉语代词“那”和英

汉语语法化理论及应用

汉语语法化理论及应用 一、教案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语法化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分析方法,以及国内汉语研究的成果,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的方法论动向,掌握运用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教案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案内容 、语法化研究综述(上) ()语法化的概念 ()语法化研究的背景 ()两条主要的研究思路 ()语法化的规律 、语法化研究综述(下) ()语法化的程度 ()语法化和结构层次 ()语法化的动因和条件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实词虚化的机制及现象(上) ()隐喻 ()推理 ()泛化 ()和谐 ()吸收 、实词虚化的机制及现象(下) ()更新 ()强化 ()叠加 、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上) ()疑问和焦点 ()先秦汉语语序的性质 、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下)()判断词“是”的出现对语序的影响()焦点标记“是”对语序表示法的替代 、动补结构的发展过程(上) ()动补结构的判别标准 1 / 3

()动补结构的语序类型 ()格式动补结构的发展 ()格式动补结构的发展 、动补结构的发展过程(下) ()动补结构语法化的机制 ()动补结构的产生对动词构词法的影响 、动补结构的产生对汉语形态的影响(上) ()动词形态标记的变化 ()使成曲折形式的消失 ()动词的重叠式的产生 、动补结构的产生对汉语形态的影响(下) ()汉语体标记的诞生 ()完成体否定形式的形成 ()谓语结构的有界化 、动补结构的产生对汉语句法的影响(上) ()受事名词的语义特征和重新分布 ()第一动词的语法化及其后果 ()表述重点的移动与介词的衍生、动补结构的产生对汉语句法的影响(下)()比较句结构的嬗变()动词拷贝结构的演化()“有没有”产生的依据、副词产生的语法化机制(上) ()结构形式 ()语义变化 、副词产生的语法化机制(下) ()表达方式 ()认知心理、双音化在汉语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上)()关于双音化问题的反思()双音化的正向效应:融合()双音化的逆向效应:分化 、双音化在汉语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下) ()“分化”及其汉语虚化轨迹 ()汉语语法化的不对称现象 ()“前松后紧”规律的普遍性 2 / 3

“语法化”问题

“语法化”问题 语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 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最典型的表现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汇或结构式演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较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在现代语言学中,研究这种语法化现象的理论通常被称为“语法化学说”或“语法化理论”。本版邀请我院语言所吴福祥介绍近年来国外语法化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同时也对国内近年来的语法化研究情况作一简介。 1.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 最近几年来,单向性(unidirectionality)无疑是语法化研究中争论最为热烈的一个问题。单向性是语法化理论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假设,指的是语法化的演变是以“词汇成分>语法成分”或“较少语法化>较多语法化”这种方向进行的。语法化的单向性由Givon首先明确提出并作出解释,此后一直被认为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单向性问题的争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个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Newmeyer引起并由DavidLightfood以及RichardJanda和BrianJoseph等学者所推动。Newmeyer的《语法形式与语法功能》一书中专门有一章叫做“解构语法化”,列举了大量的所谓单向性反例,据此否认单向性的存在;不仅如此,Newmeyer甚至宣称“根本没有语法化这样的东西”。 DavidLightfood则指责单向性的研究本质上是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反结构主义”(anti struc鄄turalist)的东山再起。此后,《语言科学》(LanguageSciences)专刊(2001,23.2 3,由LyleCampbell编辑,收有Campbell,Joseph,Newmeyer,Norde,Janda等五人的文章)整个一期几乎无例外地致力于否定单向性的理论价值,并提出反对单向性的各种理论和经验上的证据。此外,支持或同情上述观点的文章在最近三四年也相继发表,例如Beths、 LassFitzmaurice、Geurts、Kim以及VanderAuwera等。 另一方面,Haspelmath、Traugott、Klausenburg以及Heine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1980 ,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Words and their Use,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 《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LondonFontana ,1977 .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Halliday,M.A.K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北京,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0。 《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 《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 《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1。 《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音学: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文出版社,1999。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 一、本文概述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核心议题。语法化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汉语这种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语言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汉语语法化研究的背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全面概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和深入的思考空间。 在背景部分,本文将简要回顾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历史沿革,分析汉语语法化现象的形成机制和特点,以及这些现象对汉语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影响。在现状部分,本文将梳理当前汉语语法化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热点问题,包括词汇语法化、句法语法化、语用语法化等方面,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在这些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发展趋势部分,本文将探讨汉语语法化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研究方法的创新、跨语言对比研究的加强、语料库建设的完善等方面。同时,本文还将关注新技术在汉语语法化研究中的应用,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推动研究方法的革新和研究成果的突破。 在面临的挑战部分,本文将分析当前汉语语法化研究面临的问题

和困难,如语料收集的困难、理论框架的局限性、跨学科合作的挑战等。本文还将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促进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一文旨在全面概述汉语语法化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本文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汉语语法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基本理论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基本理论主要围绕着语法化的定义、机制、动因和路径等核心问题展开。关于语法化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语法化是指语言中实词或短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由于长期的语言使用习惯而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词汇意义,转而获得某种语法功能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词汇项的意义变得越来越抽象,直至完全虚化,只保留语法意义。 语法化的机制主要包括重新分析、类推和隐喻等。重新分析是指在不改变词语表面结构形式的情况下,改变其结构关系,使表达基本相同的词法结构或句法结构发生语法化。类推则是通过语言中某些规则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一些词语或结构发生语法化。隐喻则是通过将一个领域的概念隐喻到另一个领域,使得某些词语或结构获得新的语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专题一 语法化和汉语语法研究 一、什么是语法化。 语法化的定义: 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的一种过程或现象,就称之为语法化。(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语法化。(刘坚、曹广顺、吴福祥,《中国语文》1995、3) 指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即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形成的过程。典型的情形是:一个词汇项或结构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获得了某种语法功能,或者一个语法化了的成分继续产生出新的语法功能。(吴福祥,2005,《语言学前言与汉语研究》) 先看两个例子: (1)动词“死”的意思是失去生命,可以出现在补语位置,如“打死”、“杀死”等。但是,它也可以虚化为副词,表示程度达到极端。比较:

A;诸葛亮气死了周瑜。 B:把他气死了。 C:我恨死他了。 A的“死”是表示失去生命,B的“死”可以表示失去生命,也可以表示程度很高,C只能表示程度高。“死”由A及B至C,实际上在词汇意义上,经历了一个虚化的过程,意义的虚化导致“死”的语法意义的改变,由动词功能而产生出副词的功能。 (2)“得”在先秦两汉时期是表示获得义的及物动词,常与另外的动词连用,后面带宾语,构成连动式结构。如:孟孙猎得麂,使西巴持之归。(韩非子·说林上)(猎得麂=猎麂+得麂)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史记·李将军列传)(逐得燕太子丹=逐燕太子丹+得燕太子丹)但在下面例子中,“得”就只是表示动词的完成与实现。 假使尧时天地相近,尧射得之,犹不能伤日。(论衡·命义) 是后月余,有亡人来,写得册文,卒如合词。(三国志·魏·文帝纪裴注引《献帝传》) 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砍得被。(世说新语·德行) “射得”犹“射中”,“写得”犹“写了”,“砍得”犹“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