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理科学案§2.2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 格式:doc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3
〖必修3〗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学习目标】了解森林的环境效应,以及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一、森林的作用1.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2.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①稳定大气成分(吸收CO2、释放O2,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②调节气候(通过蒸腾作用向大气释放水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减小了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③涵养水源(枝叶和枯枝落叶层能够吸纳和滞蓄一定的降水、增加雨水的下渗,延缓和减小地表洪水径流;充足的地下水在枯水期会补给河流——对河流流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④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⑤防风固沙(降低风速,减少风沙侵蚀)。
⑥防风防浪(沿海防护林可以降低风速,防止海浪侵蚀,保护海岸)。
⑦净化空气、吸烟除尘(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灰尘)。
⑧美化环境。
⑨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3.森林破坏的后果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加剧全球变暖。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变干燥,降水减少,气候异常。
地表水减少,全球旱涝失衡的频度和强度将加大,自然灾害频发。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锐减。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四、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雨林破坏的原因(人类的开发是直接原因)焚耕开垦,发展迁移农业。
大规模的农牧业开发。
商业性伐木。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1.森林的生态作用及减少的趋势、影响。
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3.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4.热带雨林遭破坏的原因、影响及保护措施。
一、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1.森林的重要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
(2)生态作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3)环保功效: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2.森林资源现状及影响(1)现状: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影响: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1)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2)集中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环境效应(1)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表现(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一般很贫瘠。
(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破坏(1)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要。
(3)主要活动: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开发计划(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4)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矛盾冲突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2.理性选择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3.保护措施(1)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课标细化】1.剖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用,了解雨林的软弱性。
2.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缘由,讨论雨林开发与维护的措施和效果。
3.看法雨林维护的重要性,逐渐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4.经过讨论雨林开发与维护的措施和效果,培育知识迁移的才干和思辨性思想【教材剖析】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树立为主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引见森林的开发与维护,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关于调理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先生了解雨林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和雨林的软弱性,了解应以全球的、久远的目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情势,树立合理应用森林资源的看法,逐渐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剖析雨林的环境效应,了解雨林的软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缘由。
进程与方法1.经过活动剖析雨林环境效益效果、学会处置效果的方法。
2.经过讨论雨林开发与维护的措施和效果,培育知识迁移的才干和思辨性思想。
3.经过协作探求,培育先生的协作看法和探求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法森林维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应用森林资源的看法,逐渐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用。
2.了解雨林的软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维护的措施和效果。
【教学难点】雨林生态的软弱性【教学方法】PPT多媒体展现、读图法、启示讨论法等【课时布置】2课时【教学进程】〔导入新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继续开展的基础条件。
区域开展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会发生影响区域开展的环境效果。
看法和综合管理这些环境效果,是区域可继续开展的保证。
前节课我们以我国西北地域为例学习了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明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森林的开发和维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维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承转〕首先我们学习一下世界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第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1)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2)理解雨林破坏的现状、原因及雨林保护的措施b、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教学难点:(1)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2)以亚马孙雨林为案例,初步了解不同区域内的森林、湿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合理开发产生的危害以及治理的措施。
教学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主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雨林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课型:新授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开门见山式: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图片展示】显示亚马孙雨林上空被浓烟覆盖的卫星图卫星拍摄到的亚马孙河流域森林被砍伐状况对比图【设问导思】 1.雨林被毁的原因2.导致雨林开发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教师讲解】人类对亚马孙雨林的开发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规模和影响是不同的。
20世纪60年代之前,影响还不大,在此之后,日益显著。
特别是1970年“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公布,标志着亚马孙热带雨林进一步遭受破坏的开始。
【知识链接】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巴西广大中、西、北部却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几无开发。
为了改变这种地区的差异,促进内地发展和国家一体化,于1956年 1月就任总统的库比契克,决定把首都迁往国家腹地。
巴西亚马孙大公路几乎完全是在原始热带雨林中穿过。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考纲要求】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
【知识导读】 一、森林锐减 1、 森林的作用(1)资源效益:提供木材、药材、食物、工业原料等(2)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节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吸烟除尘;降低噪声。
【教师点拨】(1)生态效益远远大于资源效益,也是地理关注的重点。
(2)生态效益可以用歌诀“汽(气)水美净无(物)沙尘”联想记忆,汽(气)——调节气候,水——涵养水源,美——美化环境,净——净化空气,无(物)——维持生物多样性,沙——防风固沙,尘——吸烟除尘。
(3)调节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效益,也就是说,只要考森林的作用,这两条都可以用;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具有区域效益,其中涵养水源多用于湿润半湿润地区,防风固沙多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吸烟除尘只用于城市绿地。
【案例】热带雨林的作用(1)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学目的: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4.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5.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雨林的脆弱性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讨论法等教学过程:导入:利用课文中图“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提问:(1)巴西人的潜台词是什么?(2)双方争论的主题其实是什么?引出课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提问:有人说“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为什么?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1.森林的作用【学生活动:】分析回答下列不同地区森林的作用:河流中上游、坡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平原农田周围——保护农田、繁衍物种荒漠地区——防风固沙园林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道路两旁——吸烟除尘、净化空气【补充:】森林还具有稳定大气成分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学生活动:】(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讲解):引导同学分析森林减少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两极冰川融化森林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大气CO2含量增加【讲解:】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同学也可以绘成不同的框图形式。
【进一步提问:】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学生回答:】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小【总结:】森林的破坏会引起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2.世界森林现状【出示数据:】⑴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森林的功效,并能结合资料评价某区域森林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作用;2.了解世界现存原始森林的类型及其分布,掌握热带雨林的分布及其原因;3.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脆弱性,掌握森林急剧减少的危害;4.了解亚马孙的开发计划,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及其保护性开发的措施;5.掌握“森林资源保护性开发措施”的分析思路,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结构】阅读教材P26~35的文字和图片,思考下列问题,完善“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的思维导图①对于人类来说,为什么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3)?②为什么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4)~(11)?③世界上现存的原始森林主要是哪两种(12)(13)?④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区在哪里(14)~(16)?为什么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伸展到南北纬15°~25°(17)~(19)?⑤世界森林的急剧减少导致哪四大环境问题发生(20)~(23)?⑥亚马孙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体现在哪些方面(24)~(26)?⑦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7)~(29)?⑧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0)(31)?直接原因有哪些(32)~(35)?⑨亚马孙热带雨林保护性开发措施有哪些(36)~(41)?【重难点剖析】1. 世界上的森林有哪几种类型?目前现存的原始林主要是哪两种?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在哪里?为什么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伸展到南北纬15°~25°?2. 为什么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3.为什么雨林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什么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肺”?4.为什么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5.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开发还是保护?如何处理好两难的选择?【新知运用】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2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学习目标】
1.说出森林的生态效益以及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理解热带雨林的脆弱性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3.说出亚马孙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4.知道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
【归纳探究】
知识点一:森林的作用及分布
1、森林不仅是重要的资源,又是重要的资源,被誉为“”。
2、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
生态功能:
环境功能:
3、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林和林地区。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其中60%在境内。
知识点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脆弱性
1、分布:①纬度分布:分布在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②集中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最大分布区)
2、全球环境效应:①影响大气中的,有“地球之肺”之称;
②促进全球,调节全球;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知识点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势:强烈,旺盛,生物生长。
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说明雨林具有性。
2、脆弱性的表现:
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3、脆弱性的原因:
①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土壤一般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最容易遭受破坏。
知识点四:亚马逊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①导致发展需求;
②: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③: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④: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站务;
⑤: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其中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
2、开发计划:①修建;②移民亚马逊平原:政策“”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和财政包袱。
知识点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放在第一位。
2、保护措施
①鼓励;
②加强;
③加强;
④设立;
⑤相结合
⑥加强
【达标测评】
1、有关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热带雨林蒸发、蒸腾的水分数量有限,对全球水循环、水平衡影响不大
C.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
D.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2、下列地区不属于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地区的是()
A.东南亚地区B.非洲刚果河流域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D.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3、对于亚马孙热带雨林,我们既要保护又要开发,正确的说法是()
A.面对当前雨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而考虑到当地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扩大森林的开发,因此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这对矛盾不可调和B.在雨林开发中应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C.在雨林的开发中应采用皆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达到既开发又造林的目的
D.对雨林的保护主要责任由当地来解决,其他国家没有权利和义务来承担责任
4、有关世界森林资源的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B.现存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温带地区
C.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
D.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林
5、热带雨林除被称为“绿色腰带”外,还被称为“绿色水库”,其主要原因是()
A.增加湿度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调节气候
6、关于亚马孙雨林被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
C.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过于旺盛D.开辟大型农牧场
7、下列不属于森林全球环境效应的是()
A.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吸一呼,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碳氧平衡
B.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C.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D.森林具有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的功效
8、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毁灭可能带来的后果有()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B.生物多样性锐增
C.厄尔尼诺现象频发D.亚马孙河径流量变化不大
2009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迎接“低碳经济”时代来临,中国日前在联合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四点主张和四项措施,并承诺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要增加森林面积4 000万公顷,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立方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赏,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结合下面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幅漫画反映了哪些问题?
(2)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__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说明热带雨林地区受_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3)请你为森林保护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