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瘤

  • 格式:docx
  • 大小:16.65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笔记:瘤

瘤是瘀血、痰滞、蚀气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而产生的赘生物。其临床特点是:局限性肿块,多数生于体表,发展缓慢,一般没有自; 觉症状,长期不易消散。

瘤的名目很多,《灵枢》中有筋瘤、肠瘤、脊瘤、肉瘤等。其中内脏肿瘤,后世文献多归属于症瘕范畴。生于体表的外科肿瘤,《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分为六种,即:气瘤、血瘤、筋瘤、肉瘤、骨瘤、脂瘤。

西医一般称良性肿瘤为“瘤”,故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部分体表良性肿瘤,但中医所称的骨瘤则包括有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

[ 病因病机]

瘤的发生原因,薛己认为:“夫瘤者留也,随气凝滞,皆因脏腑受伤,气血乖违。”说明瘤是内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气瘤是肺的功能异常,气机郁结; 血瘤是心的功能异常,血络纵横丛集; 肉瘤是脾的功能异常,痰聚肉里; 筋瘤是肝的功能异常,筋脉曲张; 骨瘤是肾的功能异常,骨络瘀阻。因此,瘤的发生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从而导致瘀血、浊气、痰凝留着聚结而成。

[ 检查方法] 瘤的检查,首先要尽量暴露病变所在部位,观察肿块的位置、数目、形态、皮肤表面的变化。再用右手食、中指平揿肿块,扪触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肿块与皮肤是否有粘连,或与骨

骼的关系等。同时结合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摄X 线片,配合

B型超声检查或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直至切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

查,以获得正确诊断。

[ 治疗]

瘤的治疗,原则上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特别是当肿瘤在短期内明显增大,或有癌变危险时,更应及时手术。但对多发性及某些生长在不便于施行手术部位的肿瘤,可运用中药治疗。内服药应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按《外科正宗》所归纳,主要有行气散结、破瘀消肿、化痰软坚3 大法则。外治法除手术外还有腐蚀、硬化剂注射、冷冻等方法。

[ 结语]

中医的瘤相当于西医的部分体表良性肿瘤(也包括骨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局限性肿块,多数生于体表,发展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长期不易消散。瘤的分类很多,但本章所论之瘤仅指气瘤、血瘤、肉瘤、筋瘤、骨瘤、脂瘤,均为临床常见者。本病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以致瘀血、浊气、痰凝留着而成。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某些多发性及某些不便于施行手术部位的肿瘤,可予中药内服,主要有行气散结、破瘀消肿、化痰软坚3 大法。

第一节气瘤

气瘤是以皮肤间发生单个或多个柔软肿核,按之凹陷,放手凸起,状若有气,皮色如常或有褐色斑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外科枢要•论瘤赘》云:“……其自皮肤肿起,按之浮软,名曰气瘤。”相当于西医的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 病因病机] 肺主气,主一身之表,由于元气不足,肺气失于宣和,以致气滞痰凝,营卫不和,痰气凝聚肌表,积久成形,发为气瘤。

[ 诊断]

气瘤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先天性疾病。常在青春期开始发生,有的在儿童期或出生时就被发现。亦常伴有某种发育上的缺陷。

好发于躯干部,亦常见于面部及四肢。瘤自皮肤肿起,生长缓慢,为多发性,数目可从数个至千余个不等,大小差异很大,从米粒大至拳头大,质地或硬或软,但多数质软,用手指压之凹陷,去除压力后即能弹起。部分头颈及四肢部的多发性气瘤可见局部皮肤、皮肤下组织水肿,过度增生、增厚、发硬而失去弹性。瘤的皮色不变,有的或带淡红色。另一种为先发生大小不一的褐色斑片,而后再发生赘瘤,色素斑和赘瘤可在同一部位,也可在不同部位同时发生。

[ 鉴别诊断]

一、肉瘤部分肿块生于皮下,质软,类似气瘤,但多数呈分叶状,无压缩性,且不能将其挤入皮下。

二、血瘤肿物柔软,境界不清,触之如海绵状,或肿块表面色泽鲜红或紫暗,加压时不能褪色。

[ 辨证论治]

痰气凝结气瘤多发生于躯干部,也常见于面部及四肢,瘤大小数目不一,质地柔软而有弹性,生长缓慢,皮色不变,无疼痛感。辨证分析:肺失宣降,腠理不密,外邪所搏,气聚痰凝,留于肌肤而致气瘤; 气虽郁结但无瘀血,故皮色不变,不坚不痛。

治法:通气宣肺,化痰开结。

方药:通气散坚丸。

[ 其他疗法] 气瘤多为多发性良性肿瘤,可不施行手术。若顶大蒂小者,可用双套结结扎治疗; 若气瘤发于面部,有损面容,或发生于肢体,

妨碍肢体活动时,或某些气瘤有恶变趋势,可行手术治疗。

[ 预防与调摄]

1. 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忧郁。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结语]

气瘤相当于西医的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其特点是:皮肤间发生单个或多个柔软肿核,按之凹陷,放手已起,状若有气,皮色如常或有褐色斑。应与肉瘤、血瘤相鉴别。内治直通气宣肺、化痰开结,方用通气散坚丸。一般不必外治。

第二节血瘤

血瘤是以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皮肤上发生肿块,色红而内含血丝,破皮则血流难止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类证治裁》云:“血瘤自血脉肿起,久而现赤缕或皮色赤。”相当于西医的海绵状血管瘤。

[ 病因病机]

由于心火妄动,逼血人络,血热妄行,脉络扩张,气血纵横,结聚成形,显露于肌肤而成。

[ 诊断]

血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四肢、躯干、面颈部多见。常在出生后即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长大,长到某种程度后,可停止进展。瘤体外观呈暗红色或紫蓝色,亦可为正常皮色,小如豆粒,大如拳头,质地柔软,状如海绵,压之可缩小,肢体活动时胀大。血瘤可并发出血、感染和溃烂。婴儿患者有的可在数年内自行消退。

[ 鉴别诊断]

血痣大小不一,手指压迫其上,色泽和大小无明显变化。

[ 辨证论治]

内治法

(一)心火妄动瘤体呈半球形或扁平隆起,边界清楚,质软色红,指压褪色,放手后又恢复到原来状态。

辨证分析:心火妄动,逼血人络,血热妄行,致气血纵横,脉络交错,结聚成形,故成本病,质软色红。

治法:凉血活血,抑火滋阴。

方药:芩连二母丸。

(二)气血瘀滞瘤色紫红或暗红,呈斑片状或隆起,甚或呈结节状、疣状

辨证分析:血运失常,气血纵横,脉络交错,气滞血瘀,凝聚成形,故瘤色紫红或暗红,呈结节状或疣状隆起。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

[ 其他疗法]

一、压迫法长期把棉花垫直接放在血瘤表面,并以胶布及绷带加压固定。

二、注射疗法把消痔灵注射液与1%普鲁卡因,按1:1 混合,用细长针头插入瘤体内,缓慢注入,以致整个瘤体高起为止。每次用药液3—6mL 隔I周可反复注射。若瘤体尚未发硬萎缩,则消痔灵注射液与1%普鲁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