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10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计算机网络技术》习题一一、填空:1、计算机网络涉及到通信和计算机两个领域。
2、计算机网络系统由计算机和线路两部分组成。
3、有线介质是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介质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用途,有共享资源、数据通信和分布式数据处理。
5、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
6、Internet包括以下内容:基于 TCP/IP协议的网间网、使用和开发这些网络的用户群和可以从网络上获得的资源集。
7、Intranet是基于Internet的TCP/IP协议构建的企业内部网路,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树形结构,不与外网互联;二是星型结构。
8、地址转换协议ARP用广播消息的方法来获取网络上目的IP 地址对应的M AC地址。
9、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为了解决Internet上分组交换通道中数据流量超载和传输拥塞的问题而设计的,使数据传输和通信更加可靠。
它是面向连接的,是端到端的数据流传送。
20XXXX、用户数据协议UDP采用无连接的方式向高层提供服务,因而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递。
UDP可根据端口号对应用程序进行多路复用,并利用程序校验和检查数据的完整性。
20XXXX、网络上的计算机全名由三部分组成,局部名、组织名、组织类型名。
20XXXX、在媒体上连接的所有工作站的发送都基于媒体上是否有载波的机制,就称为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
20XXXX、网桥用于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的转换。
20XXXX、路由选择协议很多,大致分为两大类:内部网关协议IGP 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
20XXXX、交换机的交换方式通常分为直接交换与存储转发两种。
20XXXX、ATM提供虚路径连接和虚通道连接。
二、单项选择1、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D )。
A、精度高B、内存容量大C、运算速度高D、共享资源2、在下列器件中,(D )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系统。
A、服务器B、工作站C、通信介质D、视频采集卡3、计算机网络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连的距离,其类型可分为( C )。
计算机⽹络技术考试试卷A及答案A计算机⽹络考试试卷 A 卷专业:课程:《计算机⽹络》⼀、填空题(本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1.计算机⽹络从逻辑上看由______ ___ 和构成。
2.计算机⽹络是技术和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3.调制解调器的作⽤是在发送端将信号转换成信号,在接收端将信号转换成信号。
4.Internet 的通信协议是。
5.多路复⽤技术的主要⽬的是。
6.按⽹络的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距离,可将计算机⽹络分为:、、。
7.⽤于检测主机连通性的⽹络命令是;查看IP 地址配置情况的命令是。
8.在⽹络应⽤程序中,FTP 的默认端⼝是;HTTP 的默认端⼝是;TELNET 的默认端⼝是。
9. TCP/IP 体系结构的TCP 和IP 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和。
⼆、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座⼤楼内的⼀个计算机⽹络系统,属于()A.PAN/doc/7d25baca55270722192ef7fb.html NC.MAND.WAN2.计算机⽹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3.⽹络协议主要要素为()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4.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终端、电缆、计算机B.信号发⽣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5.在星型局域⽹结构中,连接⽂件服务器与⼯作站的设备是()A.调制解调器B.交换器C.路由器D.集线器6.将物理信道总带宽分割成若⼲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信道,每个信道传输⼀路信号,这种信道复⽤技术称为()A.空分多路复⽤B.时分多路复⽤C.频分多路复⽤D.以上均不对7.在OSI 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A.物理层B.⽹络层C.会话层D.表⽰层 8.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络层D.⾼层9.有⼏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电缆,若需将该⼏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型园区⽹,则采⽤( )⽐较合适。
计科、软件、网络专业计算机网络试题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或分组交换2. 比特或bit ; 帧或frame ; 分组或包或packet3. 基带信号; 数字信号。
4. IP(协议); TCP或UDP(协议); UDP或TCP(协议)5. ARP 或地址解析6. 16字节(128位)7. ICMP8. DNS或域名系统9. 数据连接10. HTTP或超文本传输协议11. POP3或IMAP ; IMAP或POP312. ipconfig/displaydns ; netstat –r 或route print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1、A2、B3、C4、B5、B6、D7、A8、B9、C 10、D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简述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功能: 连通性资源共享(3分)互联网: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2分)2. 简述ISO/OSI参考模型低2层和TCP/IP体系结构高3层的名称和主要功能物理层:透明地传输比特流(1分)数据链路层:在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透明地传送帧中的数据(1分)网络层:为网络上不同主机提供通信功能、为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1分)运输层: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由于一个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运输层还具有复用和分用功能(1分)应用层: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1分)3. 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1).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频分复用(1分)2).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STDM: Statistic TDM统计时分复用(2分)3).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1分)4).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码分复用:(1分)4. 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考试考卷A卷与参考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09级《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A卷与参考答案)班级 0905计网学号姓名总分(适用班级:0905计网)(考试形式:闭卷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以划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子网。
2.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有: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资源子网由主机和终端组成。
4.TCP/IP协议族的中文名称是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
5.计算机网络互连参考模型的低四层主要完成数据传输,高三层实现了数据处理的功能。
6.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组成。
7.主机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处理和网络控制。
8.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朴结构是总线型、环型、星型。
9.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
10.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帧主要设备有:交换机,网卡,网桥11.连接双绞线时同种设备接法是:交叉线异种设备接法是:直通线12、在进行网络实验操作时,为了不破坏现有的操作系统以及相关设置,我们可以使用虚拟机软件。
13、能够把域名翻译成主机IP的服务器是DNS服务器14、启用复杂密码后,密码必须包含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这四种中的三种字符。
15、B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16、C类网络的私有网络号以: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OSI参与模型的各层中,(A)的数据传送单位是比特流。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 D.运输层2.在如下网络拓朴结构中,具有一定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是( B )A.总线型网络B.星型网络C.环形网络D.全连接型网络1.3.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应用层4.下列哪一项不是网卡的基本功能(B)A.数据转换B.路由选择C.网络存取控制D.数据缓存5.文件传输协议是(C )上的协议。
2022年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l层的关系是()。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B.第N+1层将给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协议2、假设OS1参考模型的应用层欲发送400B的数据(无拆分),除物理层和应用层之外,其他各层在封装PDU时均引入20B的额外开销,则应用层数据传输率约为()。
A.80%B.83%C.87%D.91%3、下面信息中()包含在TCP首部中而不包含在UDP首部中。
A.目标端口号B.序号C.源端口号D.校验号4、一个TCP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的发送窗口值由2000变为3000,意味着发送端可以()。
A.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3000个TCP报文段B.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1000BC.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3000BD.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2000个TCP报文段5、下列关于CSMA/CD协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边发送数据帧,边检测是否发生冲突B.适用于无线网络,以实现无线链路共享C.需要根据网络跨距和数据传输速率限定最小帧长D.当信号传播延迟趋近0时,信道利用率趋近100%6、一个通过以太网传送的IP分组有60B长,其中包括所有头部。
若没有使用LLC,则以太网帧中需要()填充字节。
A.4字节B.1440字节C.0字节D.64字节7、同轴电缆比双绞线的传输速度更快,得益于()A.同轴电缆的铜芯比双绞线粗,能通过更大的电流B.同轴电缆的阻抗比较标准,减少了信号的衰减C.同轴电缆具有更高的屏蔽性,同时有更好的抗噪声性D.以上都对8、根据采样定理,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采样,只要采样频率大于或等于有效信号的最高频率或其带宽的()倍,则采样值便可包含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
A.0.5B.1C.2D.49、为了使模拟信号传输得更远,可以采用的设备是()。
北京交通大学 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考试试题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 班级:电气11 出题人:网络课程组题号 一 二 三四 五 六 总分1 2 3 4 5 6总分 20 20 6 4 6 5 4 5 10 10 10得分 签字注意:请将所有试题都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的方法叫做( ) A. ASKB. FSKC. PSKD. ATM2.对于带宽为6MHz 的信道若用8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每秒最多能传送的位数为( )A. 36*106B. 18*106C. 48*106D. 96*1063.实验中我们使用T568B 标准制作的网线,以下哪两根线不是绞在一起的?( ) A. 1、2B. 3、4C. 3、6D. 7、84.下列哪些设备扩展了冲突域( )A. 路由器B. 交换机C. 网桥D. 集线器 5.以下地址中与96.32/12匹配的是( )A. 96.33.224.123B. 96.79.65.216C. 96.58.119.74D. 96.68.206.154 6.使用Ping 命令,直接发送的IP 报文是( ) A. ICMPB. IGMPC. UDPD. ARP7.在五层计算机原理网络体系机构中,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的是( )A. 应用层B. 传输层C. 网络层D.数据链路层 8.以下所包含的无效以太网MAC 帧为( )A. 有效数据长度为46字节B. 有效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C. 数据帧总长度为64字节D. 数据帧总长度为1526字节 9.在无线局域网中,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不适用退避算法( ) A. 当发送第一个数据帧并且检测到信道是空闲时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线-----------------B. 当重发一个数据帧时C. 每次成功发送后发送下一个数据帧时D. 当发送第一个数据帧时检测信道处于忙态10.以下全部基于TCP的应用层协议为()A. DHCP和SMTPB. FTP和HTTPC. DNS和FTPD. HTTP和SNMP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ADSL中主要采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11年上半年网络工程师上午试卷● 在CPU中用于跟踪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1)。
(1) A.地址寄存器(MAR) B.数据寄存器(MDR)C.程序计数器(PC) D.指令寄存器(IR)试题解析:程序计数器是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所在单元的地址的地方。
答案:(1)C●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2)。
(2) A.提高从内存获取数据的速度 B.提高从外存获取数据的速度C.降低操作码的译码难度 D.扩大寻址空间并提高编程灵活性答案:(2)D● 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总线结构,便于实现系统的积木化构造,同时可以(3)。
(3) A.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B.提高数据传输量C.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数量 D.减少指令系统的复杂性答案:(3)C● 某计算机系统由下图所示的部件构成,假定每个部件的千小时可靠度为R,则该系统的千小时可靠度为(4)。
(4)A.R+2R/4B.R+R2/4C.R(1-(1-R) 2)D.R(1-(1-R)2)2试题解析:并行的可靠度=1-(1-R)(1-R)总可靠度=(1-(1-R)(1-R)) * R * (1-(1-R)(1-R))答案:(4)D● 软件产品的可靠度并不取决于(5)。
(5) A.潜在错误的数量 B.潜在错误的位置C.软件产品的使用方法 D.软件产品的开发方式答案:(5)D● 模块A直接访问模块B的内部数据,则模块A和模块B的耦合类型为(6)。
(6)A.数据耦合 B.标记耦合 C.公共耦合 D.内容耦合试题解析:一般可将耦合度从弱到强分为以下七级:★非直接耦合指两个模块中任一个都不依赖对方独立工作。
这类耦合度最低。
★数据耦合指两个模块间只是通过参数表传递简单数据。
★特征耦合指两个模块都与同一个数据结构有关。
★控制耦合指两个模块间传递的信息中含有控制信息。
★外部耦合指若干模块都与同一个外部环境关联,例如I/O处理使所有I/O模块与特定的设备、格式和通信协议相关联。
2011级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A系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答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考试试卷2012 ——2013 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使用班级: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实验班11级试卷形式: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40分)1、以下哪一个设置不是上互联网所必须的( B )。
/这是局域网A 、IP 地址B 、工作组C 、子网掩码D 、网关2、以下关于网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将两台电脑用网线联在一起就是一个网络 B 、网络按覆盖范围可以分为LAN 和WANC 、计算机网络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处理等功能。
D 、上网时我们享受的服务不只是眼前的工作站提供的3、 IP 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 B )A 、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B 、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C 、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D 、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4、下列设备属于资源子网的是( a )。
A、打印机B、集中器C、路由器D、交换机5、下列交换技术中,节点不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是( A )。
A、电路交换技术B、报文交换技术C、虚电路交换技术D、数据报交换技术6、UDP提供面向(D )的传输服务。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A、端口B、地址C、连接D、无连接7、下述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IPV6具有高效IP包头B、IPV6增强了安全性C、IPV6地址采用64位D、IPV6采用主机地址自动配置8、网桥是用于( D )的互连设备A、物理层B、网络层C、应用层D、数据链路层9、某主机IP地址为202.113.78.38,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地址为( C )A.202.113.0.0 B.202.113.78.1C.202.113.78.0 D.202.113.78.25510、通过执行传输层及以上各层协议转换,或者实现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协议转换的互连部件称为( B )A、集线器B、路由器C、交换器D、网关11、在网络中使用交换机代替集线器的原因是( A )系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答题A 、减少冲突B 、隔绝广播风暴C 、降低带宽率D 、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12、与多项式x12+x11+x3+x2+1对应的代码为( C )A .110000000111B .1100000001101C .110000001101D .110000000111013、下列关于UDP 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 .实时性较差效率较低B .提供无连接传输服务C .不进行数据报的检查D .无需等待对方的应答14、下列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 .网络协议中的语法涉及的是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有关的控制信息B .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n 层是n+1层的用户,又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C .OSI 参考模型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D .OSI 和TCP/IP 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和无连接通信 15、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采用的路由算法是( c )A .静态路由算法B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C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D .逆向路由算法16、下列关于网络互连设备的正确描述是( b )A .中继器和网桥都具备纠错功能B .路由器和网关都具备协议转换功能C .网桥不具备路由选择功能D .网关是数据链路层的互连设备17、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同步方法是( B )A.外同步B.自同步C.群同步D.字符同步18、IP数据报经分段后进行传输,在到达目的主机之前,分段后的IP数据报( a )A.可能再次分段,但不进行重组B.不可能再次分段和重组C.不可能再次分段,但可能进行重组D.可能再次分段和重组19、在Internet中,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 C )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完整路径B.所有目的主机和到达该主机的完整路径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D.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的地址20、IEEE802.1l规定的无线局域网操作的波段是( B )A.1.2GHZB.2.4GHZC.4.8GHZD.5.0GHZ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_ 应用进程 __之间的端-端通信。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2.3.下列关于信道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道所能提供的同时通话的路数B.信道所能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率C.以兆赫为单位的信道带宽D.信道所允许的最大误差码率4.按照路径选择算法,连接LAN的网桥通常分为()。
A.透明网桥B.协议转换网桥C.源路径选择透明网桥D.源路由网桥5.IPv6的地址有多少位(bit)。
()A.64B.32C.256D.1286.为什么创建VLAN?()A.路由器可以更快速的交换B.有较少的管理性开销C.增加传输量D.使得移动、添加和变动变得更加容易7.在一座大楼内组建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WANB.PANC.MANN8.下面不属于顶级域名类型的是()。
A.auc9.以下对10BaseT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数据速率=10Mbit/sB.电缆最大长度=400mC.信号类型=basebandD.传输介质=第五类非屏蔽双绞线10.在以太网数据链路层中采用下面哪种网络技术()。
A.FDDIB.ATMC.CSMA/CDD.以上都不是11.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特性()。
A.机械特性B.电气特性C.功能特性D.过程特性12.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特性()。
A.过程特性B.电气特性C.机械特性D.功能特性13.14.最基本的二元调制方法有()。
A.调频B.调距C.调相D.调幅15.按照路径选择算法,连接LAN的网桥通常分为()。
A.透明网桥B.源路由网桥C.源路径选择透明网桥D.协议转换网桥16.传输控制协议(TCP)是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A.错误B.正确17.哪种网络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
A.集线器B.路由器C.以上都不是D.交换机18.UDP不支持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A.错误B.正确19.Internet地址转换协议ARP处于TCP/IP协议的()。
Chap1-R1-P93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and system?“主机”和“端系统”之间有什么不同?列举不同类型的端系统。
Web服务器是端系统吗?答:没有不同,主机和端系统可以互换。
端系统包括PC,工作站,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网络连接的PDA,网络电视等等。
是。
Chap1-R8-P93 Dial-up modems, HFC, and DSL are all used for residential access. For each of these access technologies, provide a range of transmission rates and comment on whether the transmission rate is shared or dedicated. 拨号调制解调器、HFC和DSL都用于住宅接入。
对于每种技术,给出传输速率的范围并讨论有关带宽是共享的还是专用的。
答:拨号调制解调器:最高56Kbps,带宽专用;ISDN:最高128Kbps,带宽专用;ADSL:下行信道5-8Mbps,上行信道最高1Mbps,带宽专用;HFC:下行信道10-30Mbps,上行信道一般只有几Mbps,带宽共享。
Chap1-P5-P96 This elementary problem begins to explore propagation delay and transmission delay, two central concepts in data networking. Consider two hosts, A and B, connected by a single link of rate R bps. Suppose that the two hosts are separated by m meters, and suppose the propagation speed along the link is s meter/sec. Host A is to send a packed of size L bits to Host B.a. Express the propagation delay, d prop ,in terms of m and s.b. Determine the transmission time of the packet, d trans ,in terms of L and R.c. Ignoring processing and queuing delays, obtain an expression for the end-to-end delay.d. Suppose Host A begins to transmit the packet at time t=0. At time t=d trans, where is thelast bit of the packet?e. Suppose d prop is greater than d trans . At time t=d trans , where is the first bit of the packet?f. Suppose d prop is less than d trans . At time t=d trans , where is the first bit of the packet?g. Suppose s=2.5×108, L=100 bits, and R=28 kbps. Find the distance m so that d prop equalsd trans这个基本问题开始研究传播时延和传输时延,这是数据网络中的两个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