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依存度17
- 格式:ppt
- 大小:465.50 KB
- 文档页数:18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分析摘要:对外贸易依存度作为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对一国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保持合理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当今各国追求的经济目标之一。
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指出了其不利影响,并简要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 dependence,FTD)又称作对外贸易系数,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以本国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即(EX+IM)/GDP。
为了准确地表示一国经济增长对外贸依赖程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被分为进口依存度(import depen-dence,ID)和出口依存度(export dependence,ED)。
进口依存度反映一国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则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
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
一、我国目前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现状随着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呈现出以下现状:1. 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1978年-2006年我国FTD不断提升,由1978年的9.8%上升至2006年的65%,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20世纪以来,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
据统计,1980年-2002年间,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6%,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在此期间年均增长约为5%,世界平均的外贸依存度从1980年的35.9%提高到40%。
这表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此20多年中是在提高的。
由此可见,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是符合国际趋势的。
2.我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总体上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依存度也分别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国际贸易浅析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急剧攀升。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经济大国。
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国外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过高的贸易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国贸易目的地集中、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以及战略资源产品进口依存度攀升等诸多弊端。
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进出口额增长迅速,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其中第三个阶段是增长最快的。
表二中国贸易依存度(单位:%)ID:进口贸易依存度Import DependenceED:出口贸易依存度Export Dependence表三中国与其他大国外贸依存度比较(单位:%)与世界其他大国外贸依存度进行比较,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高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也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大国高。
如表2,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脚步的深入,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就高居不下,2001年的外贸依存度为44.0%,而美国、日本、印度与巴西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仅为19.0%、18.2%、1 9.5%与23.2%。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表明了经济开放度提高,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我国外贸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一)工业化进程加快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积极深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加大对外开放,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制造业。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外贸持续发展,外贸依存度也相应不断上升。
(二)经济全球化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重要原因。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带来的贸易转移,使得外贸依存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迅速提高阶段,1980—2008年,世界平均外贸依存度由34.87%提高到53.3%。
外贸依存度对外贸经济的影响1.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情况对外贸易依存度 ( 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也叫对外贸易系数( 以下简称外贸依存度) , 定义为:一国对外贸易额( 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 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 中所占的比重, 通常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该国或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近30年来, 由于我国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
按海关统计, 1981- 1999 年间,我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2. 4% ,其中出口年均增长 12. 9% ,进口年均增长 11. 9%。
随着 1999 年中国进一步降低进出口关税和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壁垒被全面拆除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 外贸依存度也快速上涨。
在 2004 年,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大国中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了。
2004 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45. 6% ) ,2007年已经达到了70%左右。
而这一阶段美国,日本的外贸依存度则维持在大约 14% - 20%的范围内,2004 年美国( 20. 1% ) ,日本( 22. 1% )。
从印度, 俄罗斯, 巴西和中国比较来看,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依然是最高的。
俄罗斯由于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 其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 48% ),但也大大低于中国的70% , 印度和巴西的外贸依存度则更低, 都是 25%左右。
外贸依存度超过 100% 的国家都是小国,如马来西亚,泰国和荷兰等。
2.我国高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复杂成因2. 1 GDP 及产业结构对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外贸依存度是通过对外贸易总额与 GDP 的比值而计算出来的, 当 GDP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时, 对外贸易量的增速越高, 发展越快, 对外依存度也越大, 而这就是中国外贸依存度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对外贸易依存度摘要:随着对国际经济学的深入学习,我们接触到了对外贸易依存度这一研究国际经济发展的专业名词。
再次以这一名词展开分析,利用实证分析,提供充分数据,有理有据计算,从而得出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名词解释计算过程实证图表国际经济合作——中亚五国一、名词解释对一项问题进项讨论,首先我们要确实了解它的基本资料。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定义: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又叫对外贸易系数。
或(进口)出口依存度。
一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可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表示,体现该国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附程度,也是衡量一国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
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意义: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以该国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内对外贸易依存度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
为了准确地表示一国经济增长对外贸依赖程度,人们又将对外贸易依存度分为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
进口依存度反映一国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则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
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
伴随经济的全球化,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都在增加。
因此,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测算也成为经济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计算评估工具。
二、计算过程测算方法:按照上面的定义,外贸依存度最普遍的计算方法是进出口额与GDP 的比值。
由于这种计算方法简单,所以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当一国对外贸依存度进行时间序列比较时常常使用该方法。
但是这种算法没有考虑GDP中产业结构的组成,例如第三产业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不可贸易产品,如果一个国家第三产业比重高,那么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外贸依存度就较低。
对上述方法进行修正的方法是比较可贸易品的依存度。
这种方法考虑了GDP的产业结构组成,计算结果反映出可贸易品的对外开放程度或对外依赖程度。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
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BT=总出口—总进口=∑ex-∑im(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
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
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
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
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
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
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
遇到国际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国际贸易的统计指标有哪些1、贸易额和贸易量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
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掌握。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的和值。
一般用该国货币表示,也可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国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无形商品不报关,海关没有统计。
(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综合,又称国际贸易值。
它等于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用FOB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之和。
(3)贸易量: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或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
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贸易额,该数值就叫报告期的贸易量。
贸易量可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以及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
2、贸易差额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1)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中国也称它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2)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中国也称它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3)贸易平衡: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国际贸易前8章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第1、2、3章:对外贸易额指以货币表示的一国的进出口贸易。
在数值上等于一国的进口贸易值与出口贸易值之和。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贸易值占GDP的比值转口贸易转口贸易有货物集散地、仓库、堆栈之意,它属于再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中间接过境的一部分。
自由贸易区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口,在该区内进行自由储存、分类、包装、改装和简单再加工等升(增)值服务,然后免税出口,借以吸引外国船只和商品进区,发展贸易和转口贸易的封闭区域。
生产可能性边界答:表示一国利用最优技术充分使用其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机会成本:是指增加某种商品(x)的生产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y) 的数量。
用y商品来衡量的每单位x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为:x的机会成本=△y/△x。
相对价格:一国商品价格与另一国商品价格的比值。
社会无差异曲线:所谓无差异曲线是用来反映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提供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的轨迹一般均衡:是指在完全竞争和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所有市场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况。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孤立地研究个别决策者(公司或国家)的学科。
国民供给曲线:经济学用一种曲线来反映商品价格和供给量的相互关系,称之为供给曲线。
国民需求曲线:在国民收入给定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用曲线来表示,称为需求曲线。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定义为:一国要多生产一件某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由生产点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给出。
边际替代率。
社会无差异曲线可用边际替代率来表示(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定义为: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需求一单位第二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第一种产品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