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梭伦改革》单元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梭伦改革前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
其中“海岸派”的主张是()A.实行僭主政治B.实行寡头政治C.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D.实行温和的改革2.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A.遗嘱法B.财产等级制度C.解负令D.建立“四百人会议”3.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中庸和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4.“梭伦实行的这场改革,实质上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为日后民主政治发展的先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B.以财产关系完全代替血缘关系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5.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体现了梭伦改革的特点是( )A.法律至上B.中庸原则C.维护贵族利益D.维护平民利益6.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
其主要意义在于()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①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①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①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D. ①①7.古希腊的雅典人口众多,缺少肥沃耕地,食物供应短缺,50~80%的粮食需要进口。
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雅典采取的措施是()A.发展工商业B.实行民主政治C.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D.提高农业技术8.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雅典执政官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务全部废除。
历史人教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
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2.关于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公民内部的阶层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平原派”②“海岸派”③“山地派”3.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D.实行陶片放逐法4.下图展示的是古代雅典的轻装步兵,该兵种是当时雅典军队的三大兵种之一。
轻装步兵装束简单,手持简易的武器。
在梭伦执政时期,轻装步兵主要来源于第四等级,主要是因为该等级()A.政治地位较高,很少参与作战B.交纳赋税太多,无力参与作战C.拥有财产较少,所尽义务较小D.拥有财产较多,所尽义务较小5.下图为哈里斯所著《古希腊生活》的封面,书中认为,梭伦改革根据农业收入的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这一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
这一说法的依据是()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道路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径③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得到了广泛支持④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贵族和平民的矛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公民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在投票A.公民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B.公民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C.第四等级公民没有担任陪审员的资格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打破了贵族的司法垄断8.“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梭伦用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制度改革实践了“分配性正义”,并以之为基础设置了政治决议和参与的分级制度。
这里的“政治制度”是指A.财产等级制B.四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陶片放逐法2.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
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C.鼓励外国手工业者移居雅典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3.梭伦改革中体现机会均等、公平公正民主原则的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设民众法庭C.抽签选举公职D.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4.梭伦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声称:“我为他们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使他们获得解放。
”这一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A.实现民主自由B.维护社会稳定C.为雅典民主奠定阶级基础D.实现人人平等5.雅典公民推举梭伦为首席执政官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B.巩固贵族的统治地位C.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D.收复萨拉米岛的需要6.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A.雅典奴隶B.雅典贵族C.雅典执政官D.雅典平民7.梭伦改革前,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
这种现象是A.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B.贵族剥削平民的结果C.海外贸易繁荣的成果D.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8.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
他力图解决的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D.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9.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前8~前6世纪的雅典的“六一汉”,下面关于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你之所以是“六一汉”,因为你要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B.你的前身是平民C.你有可能变成债务奴隶D.你的所有借款或地租都要以财产作为抵押10.梭伦改革中有如下规定:“凡有干质、流质一起共200斗的人,应评估为双牛级;其余则属于日佣等级,不得担任任何官职。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往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此诗所涉及的梭伦改革的内容是( )A. “解负令”B.财产等级制C.陶片放逐法D.津贴制度2.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
他一面颁布 “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
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提高平民地位B.调和社会矛盾C.保护贵族权益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3.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
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A.劫富济贫B.公平公正C.倾向权贵D.崇尚峻法4.梭伦改革中,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判死刑的部分,还制订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这些改革措施()A.具有一些人文主义色彩B.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C.援引罗马自然法的精神D.体现梭伦改革中庸主张5.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进入会场。
其主要原因是()A.会议采用“陶片放逐法”,妇女无表决权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规定女人不得干预男人事务C.会议内容与女人无关D.在当时妇女无政治权利6.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A.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B.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实力C.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D.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7.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记述道:“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专题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了贵族共和国。
如图是当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在辩论,它应该是()A.元老院B.公民大会C.陪审法庭D.四百人会议详细分析:选A。
B、C、D项是梭伦改革以后才出现的,不符合“公元前7世纪初”这一时间要求,故选A。
2.早期(公元前7世纪)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C.实质上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详细分析:选C。
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不同于君主专制,它实质上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是在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
3.公元前8世纪以来,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①平民②奴隶③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详细分析:选C。
在当时的雅典,贵族把持着国家政权,肆意剥削平民,引起了平民的强烈不满;随着雅典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发展起来,他们大多出身平民,在政治上没有地位;他们与平民一起反对贵族专权,故选C。
4.在雅典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雅典社会出现了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
下列对雅典国家形成初期的平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平民占雅典公民人口的大多数B.平民无法真正参与国家政权C.平民都不能享有雅典公民权D.平民受到债务奴隶制的威胁详细分析:选C。
在雅典国家形成的初期,贵族在政治上把持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压迫平民;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富,肆意剥削平民。
平民在经济上处于贫困的境地,他们为生活所迫而忙于生计,因此,虽然雅典平民在政治上享有公民权,实际上却无法真正参与国家政权。
5.在梭伦改革前,雅典平民受到的最大威胁是()A.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B.麦加拉的势力不断发展C.国家在推行严刑峻法D.社会上盛行债务奴隶制详细分析:选D。
平民在政治上虽不能真正参与国家政权,但仍是自由民身份,但债务奴隶制的存在却使平民经常处于沦为债务奴隶而使其失去自由的危险,故D项最佳。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里写道:(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
这一记载说明梭伦为雅典执政官时()A. 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C. 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D. 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答案】D【解析】虽然法律至上,但不一定人人平等,故A排除;题干中没有体现维护平民利益的内容,故B排除;古代雅典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不是民主国家,故C排除;由材料内容“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说明古代雅典奉行法律至上,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国势最盛时领土面积也不过8400平方千米,雅典城邦面积才2550平方千米,普通城邦方圆数十里,居民数万人。
这表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 独立自治B. 小国寡民C. 封闭保守D. 彼此隔绝【答案】B【解析】由材料“斯巴达国势最盛时领土面积也不过8400平方千米,雅典城邦面积才2550平方千米,普通城邦方圆数十里,居民数万人”可知,这是突出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故B项正确。
其余选项均不符合材料内容,故排除ACD。
故选B。
3.在伯利克里统治时代,22岁的雅典小裁缝、普通公民比利娶了20岁的娜塔莎,他们很幸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夫妻可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B. 比利有权成为将军C. 比利有权担任法官D. 比利可领取开会工资【答案】D【解析】A项表述错误,他的妻子不是公民,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B项表述错误,比利是普通公民,不可以成为将军;C项表述错误,比利是普通公民,无权担任法官;D项表述正确,伯利克里时期对国家公职人员发放津贴。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一、选择题1.下列人物中,热衷于僭主政治的是( )A.梭伦 B.庇西特拉图C.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2.公元前593年,雅典鞋匠斯比亚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在选举低级官员时,却被告之他只能有选举权却没有被选举权。
由此判断,斯比亚可能属于(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3.在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把所有公民分为十个部族,每个部族都有住在阿提卡区、海边以及雅典的居民。
这样,十个部族就囊括了所有人口,反映出阿提卡的全貌。
”这一举措直接( )A.实现了各个部族权利的平等 B.否定了财产等级制度C.为民主政治确立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雅典经济发展4.“梭伦的改革虽然很受欢迎,但没有解决雅典的问题。
”改革后,雅典的现状是( )①财产等级制使平民无法广泛参政②贵族继续拥有世袭土地的特权③陶片放逐法造成民主的过于泛滥④部分公民无法获得“观剧津贴”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5.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A.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B.前者按等级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6.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
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C.长老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7.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而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C.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斗不休 D.自然灾害的威胁8.历史学家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
高中历史模块:单元综合测评(一) 梭伦改革(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
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梭伦受到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4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3分)[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信息从平民政治地位和参政权利两方面概括弊端,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概括社会危机。
第(2)问,结合梭伦改革的措施概括回答。
第(3)问,依据材料二中“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概括回答原因;依据材料二中“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以公正为本”概括回答观念。
[答案] (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
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2.(15分)有人说,梭伦曾得到了德尔菲的神喻,说:“去坐在船的中间,你的职责是舵手;做起来吧,有很多雅典人是你的盟友。
”下表是梭伦改革前后国家政权的变化情况。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2小题,每题3分,共计66分)1.古希腊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某人行为威胁到城邦民主,公民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投入陶缸中。
如果这个人得票超过6000,就表示多数通过,将他逐出国门10年。
期间,被放逐者的公民权和财产权保留,期满后自动恢复。
对这一制度理解最准确的是()A. 直接民主存在严重弊端B. 民主性、人文性与盲目性并存C. 有利于防止专制统治D. 容易被人利用和操纵【答案】B【解析】材料描述的是陶片放逐法,它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但这一做法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带有盲目性,而“被放逐者的公民权和财产权保留,期满后自动恢复”又带有人文色彩,故体现了民主性、人文性和盲目性并存,故B项最全面,故B项正确。
ACD项只是体现了一部分,不全面,故排除。
故选B。
2.古希腊悲剧中英雄与神权的抗争启发人们,神的意志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勇于抗争,可以摆脱神给人戴上的精神枷锁,给予人们追求民主精神的勇气,使民主政治的建立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A. 悲剧是古希腊文化的组成部分B. 普通民众无法抗拒神的意志C. 悲剧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D. 悲剧中人的命运是当时现实的反映【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神的意志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勇于抗争,可以摆脱神给人戴上的精神枷锁,给予人们追求民主精神的勇气,使民主政治的建立成为可能”可知,古希腊悲剧给予了人们勇气,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建立,C项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悲剧的影响,而非悲剧是古希腊文化的组成部分,排除A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C。
3.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在谈到雅典政治时指出,一个贵族如果在民主政治的选举中失败了,他们能够更好地承受失败的结果,因为这一结果并不是来自贵族同伴的评判,而在寡头制下,这样的拒绝却是一种羞辱。
2016级高二选修一《梭伦改革》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2.德拉古立法失败的根源在于A.抑制了贵族专权,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B.雅典公民的法制意识较淡薄,有法不依C.平民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社会主要矛盾没能解决D.采用严刑峻法的手段保护公民的人身权3.下列关于“六一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雅典社会的下层平民B.必须将土地收入的六分之一交给富人C.租种贵族土地,向贵族交纳租税D.仍然拥有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4.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5.雅典早期的贵族政治主要体现在①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元老院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③掌握各项具体权力的执政官由贵族选举产生④与工商业奴隶主一起分享国家政权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吉布克是梭伦执政时期的一名陪审员,下列相关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他的出身肯定是第一等级B.主要负责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C.以投票表决的方式进行审案D.在法官判决后失去了起诉权力7.下列情景与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社会不相符合的是A.一些平民沦为奴隶,甚至被卖到海外B.工商业奴隶主日益富裕,但政治地位低下C.僭主政治在雅典得以成功建立D.德拉古编订了雅典第一部成文法8.古代雅典贵族势力形成的背景条件是A.贵族长老会议B.氏族血缘关系C.垄断司法权力D.剥削债务奴隶9.梭伦采取的第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颁布《解负令》,下列相关规定不符合事实的是A.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做抵押B.禁止以土地做债务抵押C.规定了土地占有的最低限额D.禁止个人收购过多的土地10.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评价中,错误的是A.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矛盾B.标志着僭主政治的确立C.体现了对正义和法制的崇尚D.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11.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的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这主要是因为A.梭伦出生于普通公民家庭B.雅典没有实行过君主制C.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D.拥有和平的周边环境12.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13.“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这首诗歌反映了梭伦①大权独揽,个人至上②崇尚正义和法制③超越贵族、平民的集团私利④制定、执行“不偏不倚”的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下列关于民众法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要负责宗教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B.彻底取代了贵族法庭的职权C.设有陪审员,审案时实行法官负责制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15.公元前631年基伦暴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平民和贵族的联合抵制②僭主政治未能得到广泛认可③雅典人不主张改变贵族政治④基伦采用迷信的手段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D.②③16.《解负令》的颁布A.实际上承认了债务奴隶,保护了贵族的既得利益B.实际上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C.实际上减轻了平民的经济负担,保护了其基本权益D.实际上取消了所有公民的债务,保护了其基本权益17.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A.奴隶的反抗斗争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18.下列措施有利于打破贵族世袭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民政治权利的是①确立财产等级制度②创立“四百人会议”③设立民众法庭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19.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Nothing in excess)。
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A. 颁布“解负令”B. 鼓励发展工商业C. 建立“五百人会议”D.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20.四百人会议设立的最主要意义在于A.使第四等级取得了为公民大会预审提案的权利B.使第三等级获得了参政议政的机会C.结束了雅典贵族政治,真正建立起了民主政治D.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0分)21.(4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
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六一汉”。
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
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
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
……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势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
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
……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惟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三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材料四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五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七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
”……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材料六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
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6分)(2)据材料二,概括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8分)(3)据材料二、三,梭伦对于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2分)(4)据材料四,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8分)(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
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
(6分)(6)据材料六,指出梭伦改革调节“贵族与大众”利益的方式。
据材料七,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
(6分)(7)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4分)26.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8分)(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12分)一、选择题(60分)1-5 6-1011-15 16-202016级高二选修一《梭伦改革》单元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解析:“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局面,但贵族特权仍受到保护;平民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政治权利,但第四等级公民不能享有政治权利,体现材料中的“中立”政策。
2.C 解析:由于法典基本是站在贵族立场上,以严厉的法律来维护贵族的利益,平民的合法权益依然无法得到保护,社会矛盾也就无法化解,这是造成其失败的主要因素。
3.D 解析:“六一汉”就是债务奴隶,不仅失去政治权利,更失去了人身自由,D显然错误。
4.B 解析:梭伦是在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出任最高执政官。
其改革的具有很强的折中色彩,因此选B。
5.B 解析:梭伦改革前的工商业奴隶主政治处于无权状态,④错误;元老院主要由贵族组成,拥有最高司法审判权,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九名执政官由贵族选举产生。
①②③符合改革前雅典的政治状况,体现了贵族在国家中的特殊地位。
6.C 解析:评审员属于民众法庭,公民都有机会担任,在法官判决后仍有起诉权;审理重大刑事案件的是贵族法庭;所以ADB错误。
7.C 解析:注意时间限制公元前7世纪,正处于梭伦改革前夕,AB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为解决矛盾,先后有基伦暴动试图建立僭主政治和德拉古立法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C错误。
8.B 解析:本题考察古代雅典政治。
雅典国家形式属于城邦制,城邦是部落构成的,因此应选B项。
9.C 解析:“解负令”主要针对平民失去土地和人身自由,因此规定了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C明显错误。
10.B 解析:“僭主政治”是指一人专权,僭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而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B显然错误。
梭伦改革体现了他对正义、法制的推崇,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社会矛盾,AC正确。
11.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BD的表述都与史实不符。
之所以出现题干所说的状况,主要是由于梭伦改革使公民能够充分参与国家事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2.C 解析:本题考查了梭伦改革的影响,分析材料中“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不要伤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等信息,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几点的是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本题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