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解读之婚姻篇_雪雕白翎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苏格拉底和他的哲学思想:柏拉图的《对话录》解读》1. 引言1.1 概述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以其独特的思辨方法和对德行与智慧关系的探索而闻名。
而他的学生柏拉图则通过《对话录》这部文献为后世保存下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深入探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解读《对话录》中所体现出来的观点。
首先,我们将介绍苏格拉底的生平背景,为读者提供一个对他背后环境的初步了解。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他思辩哲学和问答方法,并阐述德行与智慧之间的关联。
接下来,我们会简要介绍柏拉图的《对话录》,包括作者和内容概述,并着重分析其中对苏格拉底形象的塑造。
最后,在阐述柏拉图如何发展了苏格拉底思想观点、《对话录》如何反映了柏拉图对理念世界和真知识追求的同时,我们还将讨论这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话录》的解读,深入了解他们对古代哲学产生的影响。
我们将探索柏拉图如何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对话录》中所表达的哲学思想主题,展示这些思想如何在古希腊时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后,我们还会讨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是否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并探讨个人如何运用他们的思想以提升自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从中汲取灵感,以拓宽自己对于德行、智慧和真知识追求等方面认知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能够反思古希腊时代哲学与现代社会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和相互借鉴之处。
2.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2.1 苏格拉底的生平背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至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出生在雅典,父亲是雕塑家,母亲是助产妇。
虽然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书面作品,但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其他人的记录,我们能够了解到关于他的许多内容。
2.2 思辨哲学与问答方法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思辩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的对话以下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几段对话,是关于爱情、婚姻、幸福、外遇与生活的,这个几段极能启发人的对话,其中饱含了哲人的思考与启示。
(1)关于爱情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2)关于婚姻又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3)关于幸福还有一次,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麽是幸福?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图去做了。
许久之后,他捧著一朵比较美丽的花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而且,当我后来又看见很多很美丽的花的时候,我依然坚持著我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动摇。
哲学小故事,柏拉图式的爱情与婚姻。
哲学小故事,柏拉图式的爱情与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
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
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
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
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
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
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
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哲理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欢迎关注哲学与人生每天都有哲学小故事大道理为您分享。
苏格拉底与弟子柏拉图的对话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爱情是一种理想,很难达到,也很容易错过。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的杉树,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婚姻是一种理智,是分析、判断、综合平衡的结果。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
"(外遇是一种诱惑,亮丽惹人,但稍纵即逝。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教你什么是婚姻、外遇和幸福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是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祖师三人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容貌平凡,生活艰苦,一年四季都穿着一件普通单衣,甚至经常不穿鞋子,他靠自学成为学识渊博的大师。
苏格拉底曾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成为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他说,因为雅典这匹骏马已经变得过于肥大迟钝而昏睡了,神要用他这只牛虻来刺激、唤醒这个国家。
他对雅典有强烈的使命感,30多岁时就做了一名义务社会道德教师,在街头传道、辩论和解惑。
他热爱雅典,曾三次参军作战,顽强勇敢,救死扶伤。
苏格拉底认为人被神赋予了神性灵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心灵和理智。
但是人具有的那点,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
他的“自知无知”的教导激发了人追求真理、去除伪善和不善。
最后,苏格拉底被以不信神和腐蚀青年之罪判处死刑。
尽管他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认为逃亡会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而他作为雅典公民必须遵守法律,宁愿饮下毒汁而死。
苏格拉底被欧洲人尊崇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与孔子在中国的地位相当。
苏格拉底的生平及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得以流芳百世。
柏拉图(Plato)是苏格拉底最著名的的学生。
当初,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每天甩手500下,坚持做到者才能有希望成为出色的哲学家。
多年以后,只有柏拉图一人能坚持下来。
传说苏格拉底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启发他们思考,日后,爱思考的柏拉图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伟大哲学家,寿终正寝,活到80岁。
下面的师徒对话挺有意思,有些可能确有其事,有些则是后人杜撰之后冠以苏格拉底师徒之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读来也令人受益呢。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精彩对话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颗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去了。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的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爱情是一种理想,而且很容易错过。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当圣诞树用的树林,但只可以取一次。
这次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婚姻是一种理智,是分析判断,综合平衡的结果。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
苏格拉底家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枝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又充满信心的出去。
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枝艳丽但枯萎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个小时,这是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
外遇是诱惑,它也犹如一道闪电,虽明亮,但稍纵即逝。
而且,追不上,留不住。
”有一天,柏拉图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枝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的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走进树林去找她,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到最好看的花了么?”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关于爱情与婚姻的思考
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把他带到一片已经长满黄澄澄的玉米地里,对他说:现在你在这片地里找一个最大的玉米,条件是你一能选择一次,而且只能往前走天黑前回来见他.柏拉图想这不简单吗?就走进了玉米地,天黑了,他两手空空的去见了老师,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有摘到玉米?柏拉图回答说,我见到一个很大的玉米,但总觉得前面还有更好的,所以就没有摘,结果前面反而没有后面的好,但又不能走回头路,所以就什么也没有摘到......老师笑着回答:这就是爱情....
柏拉图又问老师:什么是婚姻?老师又把柏拉图带到一片森林里,给柏拉图一把斧头,叫柏拉图找一棵最大的树,条件也是只能砍一次,且不能走回头路,天黑前去见他.没一会柏拉图就回去了,手里拿了一棵普普通通的树,老师问:这就是你找到的最大的树吗?柏拉图说:我走了一半发现这棵最大了,怕错过了,就把它砍了下来,结果发现前面还有更大更好的......老师笑着说:这就是婚姻.....
一直欣赏这样一种爱情: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有的是象流水一样绵延不断的感觉;没有太多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有的是相对无言眼波如流的默契...。
苏格拉底婚姻观
苏格拉底的婚姻观主要体现在他的对话中,他强调了爱情、婚姻和家庭的价值观。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爱情不是基于物质条件的考量或感性冲动,而是基于彼此的理解和尊重。
他认为,爱情的建立需要时间和思考,需要对另一半的内心深处有所了解。
这种爱情一旦成熟,就能经受住时间和生活的考验。
其次,苏格拉底认为婚姻是一个平等的伙伴关系,没有强者和弱者之分。
他认为夫妻间需要互相支持和理解,在任何时候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两人应该共同承担家庭和生活中的责任。
最后,苏格拉底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护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他认为,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以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
总之,苏格拉底的婚姻观强调了爱情、婚姻和家庭的价值观,认为它们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他强调了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以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
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何谓爱情与婚姻?回答绝了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他对古希腊的哲学乃至整个西方的哲学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世上流传了很多关于柏拉图的故事。
最著名、最经典的是苏格拉底麦穗的故事,有一天柏拉图问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把他带到了一个麦地旁,让他在这片麦地里摘一个最大最黄的麦穗回来给他。
但有一个要求,只准往前走,不准后退。
但结果柏拉图两手空空的走出了麦地,苏格拉底问其原由,柏拉图老实的说:“因为不能回头,所以我一直不确定自己身边的是不是最好的,总认为最好的还在前面,但后来发现,后来的还不如之前的好,所以自己什么也没有摘到。
”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后来,柏拉图又问老师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同样的让他在一片树林里走一遍,同样的让他找到一个最大最粗的树回来。
同样只准向前,不准回头。
这次,柏拉图带着一个很普通的树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带回来这么平凡的树,柏拉图答道:“我一路上是错过了很多又大又粗的树,但我怕自己前面的树比现在的还小还差,所以就选了支较为平凡的。
”苏格拉底说笑着:这就是婚姻。
有关柏拉图的故事很多,其中很多的哲理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品味,咀嚼。
柏拉图是同性恋柏拉图是同性恋吗?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在他的很多书中都记载了男男之间的感情,他自己也表示自己更喜欢同性,即柏拉图自己承认自己是同性恋。
柏拉图一直认为自己是爱情的专家,他认为其他的他都可以不懂,但是对于爱情他确实很了解,颇有点自负的心理。
柏拉图认为,人们之间的爱情应该是精神的沟通,称之为精神恋爱,而不是肉体的纵欲,后来的人们把这称之为柏拉图式的恋爱。
对于情感,柏拉图一直谈的都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感情,这被人认为有同性恋的倾向。
其实对于古希腊人来说,虽然比较热衷于同性恋,但他们也不排斥异性恋,需要注意的是,古希腊人之所以热衷于同性恋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在古希腊,尤其是贵族阶层,同性恋是十分流行的,在当时,一般有点社会地位的贵族旁边都有几个长相英俊的男子相伴,而那些男子长得越是英俊,则代表着那人的地位越高,越受人尊重。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解读之婚姻篇_雪雕白翎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解读之婚姻篇(2007-12-31 22:17:41)
标签:柏拉图苏格拉底婚姻人生哲学情感
分类:人生感悟
现在,我们来解读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对话的第二部分——婚姻。
首先,我们基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样一个基础来分析这段话。
按照中国传统道德标准,家=夫+妇+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由此才给了我们机会去探讨婚姻。
回到原文,杉树林中的柏拉图只有一次机会去选择最好最适合做圣诞树的杉树,也就是说,人只有一次机会去选择自己认为圆满的婚姻。
同时,基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理论,婚姻是有时间限制的。
在传统道德观念的环境下,我们不可能穷其一生去寻找美满的姻缘。
另外,在原文中,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柏拉图不能回头,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苏格拉底眼中的婚姻具有某种神圣性。
姻缘一旦抛弃,就没有重新拾起的机会。
那么,婚姻到底是什么呢?在作者看来,婚姻就是经历了寻找、碰撞、磨合之后的水到渠成。
接下来,我们抛开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来谈婚姻。
这里,有两种说法,一说婚姻是爱情的终点,一说婚姻是爱情的延续。
让我们再来看看对话中的爱情和婚姻吧。
同样是寻找最好,一个无时间限制却一无所得,一个有时间限制而无可奈何。
一个是不停得寻找,一个是寻找的结束。
由此推理,文中好似描述的是第一种关于婚姻的说法,也就是说婚姻是爱情的终
点。
实际上,我们不能这么理解。
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持有婚姻是爱情的终点还是持有婚姻是爱情的延续的观点,都必须首先承认爱情的真实,或者说承认所追逐的爱情是实实在在的。
而我们在上一讲中得到的结论是:爱情是一空去空来的过程,或者说爱情是一求而不得的过程。
因此,这里的终点也应该理解为我们在追求爱情而不得其果之后,走向追求实在的东西——婚姻。
实际上也就是说,婚姻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至于生活又是什么,对话第四部分的解读时我将和大家一同探讨。
附文: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对话——关于爱情、婚姻、外遇和生活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
掉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外遇
"
又有一天柏拉图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
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吗。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
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
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
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
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