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聚乙烯装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改造
- 格式:pdf
- 大小:164.30 KB
- 文档页数:3
可燃气体报警设备的建造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可燃气体泄漏事故的风险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对可燃气体泄漏的预警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计划建造一套可燃气体报警设备。
2. 设备选型2.1 传感器我们选择高灵敏度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和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可燃气体。
红外气体传感器适用于检测甲烷、乙烷、丙烷等非极性气体,而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则适用于检测氢气、一氧化碳等极性气体。
2.2 控制器控制器采用工业级微控制器,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通信功能。
控制器可同时连接多个传感器,实现多参数监测。
2.3 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声音报警和视觉报警两部分。
声音报警采用高分贝蜂鸣器,视觉报警则通过红色LED灯实现。
当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报警装置会立即启动,提醒现场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2.4 通信模块设备配备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
通信模块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4G、NB-IoT等,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系统架构可燃气体报警设备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和通信模块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浓度,控制器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报警装置在异常情况下发出警报,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
4. 设备安装与调试4.1 设备安装根据监测场所的具体情况,合理布局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装置等设备。
传感器应安装在易泄漏区域附近,控制器和服务器应安装在监控室内。
4.2 调试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现场调试。
调试内容包括:检查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连接是否正常,设置报警阈值,测试报警装置的功能,以及验证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能力。
5. 系统运行与维护5.1 系统运行可燃气体报警设备投入运行后,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浓度。
当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报警装置会立即启动,提醒现场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是用于监测室内可燃气体浓度并及时报警的一种安全设备。
下面是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 设备选型:根据现场需求和规模选购适合的可燃气体报警器、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等设备。
2. 布线规划:根据现场结构、气体分布情况和报警系统布置要求,制订布线图,并进行现场勘测,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3. 安装设备:依据布线图,将报警器、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等设备进行安装,并确保安装牢固可靠。
4. 调试联动:将报警器与控制器进行联动调试,确保设备之间的联动工作正常。
5. 报警阈值设置:根据可燃气体的浓度规定,设置报警阈值,确保可靠准确地报警。
6. 启动测试:在安装完成后对报警系统进行启动测试,模拟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情况,检验报警器能否及时响应并触发报警。
7. 现场演练: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实际应急演练,以提高对报警信号的反应和处理能力。
8. 定期维护:定期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进行维护,检查报警器的灵敏度、电池、电源等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9. 培训操作人员:对系统操作、日常维护和处理报警信号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报警系统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10. 安全标识:在必要的位置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安全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可燃气体的存在和可能的风险。
技术措施包括设备的正确安装、灵敏度和阈值的精确调校、系统的联动测试、设备维护和定期检查等等,这些措施都
是为了提高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人
员的安全。
同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应根据不同的现场
环境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施工方法简介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报警可燃气体泄漏的安全设备。
本文档将介绍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施工方法,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及时报警。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设计方案:根据现场情况和需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报警器的布置位置、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线方案等。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报警器、传感器、控制器、电缆等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 工具准备:准备必要的工具,如螺丝刀、钳子、电钻等,以方便安装和调试。
施工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施工:1. 安装报警器: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报警器的布置位置,使用螺丝将报警器固定在墙壁或天花板上,并连接报警器与控制器。
2. 安装传感器:根据设计方案确定传感器的位置,使用螺丝将传感器安装在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区域,如厨房、锅炉房等。
确保传感器与报警器之间的电缆连接牢固。
3. 连接电缆: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电缆的布线,将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电缆连接好,并进行绝缘处理。
4. 安装控制器: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控制器,使用螺丝将其固定,并将电缆连接到控制器的相应端口。
5. 联通电源:将可燃气体报警系统与电源连接,确保电源稳定,并进行必要的接地处理。
6. 系统调试: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能够及时报警。
7. 用户培训:对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培训,确保用户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安全第一:施工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如手套、护目镜等,并确保施工现场通风良好。
2.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遵循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位置或连接方式。
3. 保证质量:使用符合标准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施工质量和系统的可靠性。
4. 注意电气安全:在进行电缆连接和接地时,需要确保电源已切断,并遵循相关的电气安全规范。
施工方案之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目录一、概述 (2)1.1 工程背景 (3)1.2 工程目的 (3)1.3 施工范围 (4)二、设计要求及标准 (5)2.1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6)2.2 相关国家标准 (7)三、施工准备 (8)3.1 材料准备 (9)3.2 设备准备 (10)3.3 人员安排 (11)3.4 施工现场布置 (12)四、施工步骤 (13)4.1 气路管道安装 (14)4.2 控制器安装与连接 (16)4.3 探测器安装与连接 (16)4.4 报警控制器安装与连接 (18)4.5 自检与调试 (19)4.6 验收与投入使用 (20)五、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 (21)5.1 质量控制要点 (22)5.2 安全措施 (23)六、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4)6.1 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26)6.2 解决方法 (26)七、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7)7.1 施工前注意事项 (29)7.2 施工中注意事项 (30)7.3 施工后注意事项 (31)八、附件及参考资料 (32)8.1 图纸文件清单 (33)8.2 技术规范与标准目录 (34)8.3 其他参考资料 (34)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系统的组成、安装位置、设备选择、调试与维护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施工现场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气体监控解决方案。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主要由气体探测器、控制器、报警器和显示装置等组成。
气体探测器负责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可燃气体浓度,当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控制器会自动触发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通过显示装置将报警信息实时反馈给操作人员。
系统还具备远程监控功能,可通过网络实现对各个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在施工现场,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区域、焊接作业区域、油漆喷涂区域等关键部位,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建设方案:可燃气体警报设备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气体能源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可燃气体泄漏事故也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我们计划建设一套可燃气体警报设备。
2. 建设目标1. 实时监测可燃气体浓度,及时发现泄漏事故。
2. 快速启动警报系统,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3. 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损失。
4.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3. 系统架构可燃气体警报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浓度。
2. 数据采集模块: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报警控制器: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触发警报。
4. 警报装置:包括声光报警器和短信报警器等,用于通知相关人员。
5. 数据传输模块:将报警数据上传至云端或监控中心。
6. 监控中心:对报警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相应措施。
4. 技术路线2. 数据采集模块:使用微控制器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3. 报警控制器:采用逻辑判断模块,根据预设阈值触发警报。
4. 警报装置:采用高亮度的LED灯和高分贝的蜂鸣器。
5. 数据传输模块: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
5. 设备选型2. 微控制器:选用性能稳定、功耗低的ARM或单片机。
3. 无线通信模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2G/3G/4G或Wi-Fi通信模块。
4. 警报装置:选择声音响亮、光线亮度适中的报警器。
6. 系统部署1. 在关键区域安装气体传感器,确保覆盖整个监测区域。
2. 安装数据采集模块、报警控制器和警报装置,实现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
3. 将数据传输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实现数据上传和远程控制。
4. 对监控中心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和处理报警数据。
7. 系统测试与验收1. 完成设备安装后,进行系统功能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2. 对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聚乙烯装置APC先进控制系统优化应用摘要:在各类聚乙烯装置中,UNIPOL气相法已经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业界一致认可。
UNIPOL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装置反应速度较快,物料易燃易爆,要求对过程变量进行高精度的控制,反应器排料系统顺序控制复杂,反应器杀死系统的逻辑控制要求可靠性较高,因此聚乙烯装置需要高水平的控制系统来保证装置的安全生产和优良运行。
如今先进控制系统(APC)在聚乙烯装置中的应用与优化已成为化工企业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聚乙烯;先进控制系统;优化1 引言先进控制系统也称为先进过程控制(Advanced Process Control),简称APC,一般包括模型预测控制(MPC)、统计质量控制(SQC)、内模控制(IMC)、自适控制、专家控制、神经控制器、模糊控制、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鲁棒控制等。
就目前来讲,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的是模型预测控制,所以在现阶段人们讨论APC时,很多时候实际上是指MPC。
APC相对于经典PID控制具有以下优势:首先,APC与经典PID控制器的最大区别是不再只是单个变量的控制,而是对被控对象的整体进行多个变量的控制,这样就消除了多个回路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APC相较于经典PID控制器具有预测功能。
可以根据目前多个回路的工况进行分析,从而对控制器内每一个回路的未来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对回路进行调节,进而可以让控制效果最大可能的得到优化。
三是,APC相较于经典PID控制器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好的鲁棒性。
适合于处理过程的大滞后、强耦合特性,并能有效地解决过程可测干扰。
还有就是相较于经典PID控制器,APC策略采用多变量优化算法,适合处理多层次、多目标和多约束控制问题,能够更方便地让生产过程控制反应生产过程的经济指标。
2 聚乙烯装置简介2.1 聚乙烯装置流程本文所涉及到的聚乙烯装置采用美国UNIVATION公司UNIPOL PE气相法技术,以乙烯为原料,以丁烯-1或己烯-1作为共聚单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生产聚乙烯产品。
高压聚乙烯装置料仓增加高压氮气保护作者:辛延强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7期摘; 要:高压聚乙烯装置风送系统物料输送介质为空气,稀相输送,在颗粒输送过程中易产生静电,料仓进料和脱气过程中,存在温度上升、乙烯积聚,从而发生闪燃或闪爆的风险。
关键词:料仓氮气保护;料仓可燃气体浓度高;料仓闪燃一、背景及存在问题大庆石化公司高压聚乙烯一套装置采用德国伊姆豪逊专利,由德国伍德公司承包。
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年操作时间7513小时,装置于1986年7月建成投产。
是以乙烯为原料,氧气作引发剂,丙烯、丙烷、丁烯-1作分子量调整剂,采用一热三冷四点进料的管式法反应。
反应温度为270~330℃,反应压力为210~270 MPa,最高单程转化率达32%。
工艺流程包括进料、压缩、聚合、高压循环气冷却和净化、低壓循环气冷却和净化、热水站、液压油站、造粒、产品料仓、产品包装和码垛、高压阀门试验站等。
风送系统有分析仓(B-603A/B)2个,废品仓(B-608A/B)2个,混合仓(M-605A/B,M-607)3个,成品仓(B-711A-F)6个。
目前,高压一装置风送系统物料输送介质为空气,稀相输送,在颗粒输送过程中易产生静电,料仓进料和脱气过程中,存在温度上升、乙烯积聚,从而发生闪燃或闪爆的风险。
分析仓B-603A和废品仓B-608B曾经发生过着火爆炸生产事故。
而整个料仓系统除分析仓B-603A/B设有低压氮气和底部通风隔离手阀保护措施外,其他料仓均无任何有效预防保护措施。
二、立项理由由于塑料厂高压联合车间高压一装置风送系统温度较高,乙烯含量较高的料仓中,分析仓B-603A/B监测手段有温度、可燃气体浓度,保护措施有低压氮气保护和底部通风隔离手阀,废品仓B-608A/B、混合仓M-605A/B,M-607除废品仓B-608A/B有温度检测外,没有设置任何有效预防保护措施和监测手段。
高压聚乙烯装置料仓燃爆危险分析及对策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聚乙烯装置引起的料仓爆炸事故越来越多,已成为化工企业面临的严重安全威胁。
爆炸事件不仅给公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生产经营的安全管理,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关键字:高压聚乙烯装置;料仓;燃爆;危险分析;对策1高压聚乙烯的应用在生产聚乙烯的设备包括管式反应器和釜式反应器。
聚乙烯生产的重要设备有压缩机设备和聚合设备。
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功能,可以提高聚乙烯生产的效率。
气态乙烯通过一次压缩机和二次压缩机两个系统压缩升压后,进入到聚合反应器中,通过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聚合物先由高压分离器分离,在由低压分离器分离得到聚乙烯产品。
再由挤压造粒系统和风送系统完成聚乙烯整个生产过程。
为实现高效生产目标,降低聚乙烯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根据化工生产的具体情况,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优化生产工艺结构,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加强设备维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聚乙烯的生产能力,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
聚乙烯是一种通用型树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伸长率、电绝缘性、透明性和耐低温、耐酸、耐碱性等优良性能。
因此,在我国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所引发的问题和事故也越来越多,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聚乙烯料仓爆炸的危险。
近年来,聚乙烯料仓爆炸事件逐渐增多,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民众的关注。
影响爆炸的因素很多,形势不容小觑。
由于爆炸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难以想象的经济损失和事故,还会对社会和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安全管理者和企业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并解决这个问题。
2现状将过氧化物引入反应器以引发乙烯聚合,形成高压、低压聚乙烯。
聚乙烯原料与未反应的乙烯单体的混合物在高低压分离器中分离,进入螺杆挤出机与添加剂混合,然后经过水下造粒过程成为高压聚乙烯颗粒。
离心干燥后的颗粒状产品由风输送到脱气料斗。
除去残留乙烯并混合后,将产品送到包装仓,装在袋中,然后出厂。
3危害分析及对策3.1突然爆炸的原因装置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通过往复式压缩机对乙烯气体进行压缩,然后将其它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混合。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一、总体方案
1、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安装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安装位置在XX区XX厂房,是
一种专用于安全监控的智能化报警系统,具有预警、主动报警、灭火报警
等功能,它能够在发生可燃气体泄漏时及时发出警报,及时解决安全隐患,保障生产安全。
2、技术方案
(1)设备选择
本次安装的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采用的是XX牌可燃气体探测报警
系统,是一种多通道的智能化报警系统,根据不同环境选择的不同模块,
有一体式可燃气体探测报警模块、智能可燃气体探测控制模块等,可以实
现多参数可燃气体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场合,具有预警、主动报警、灭
火报警等功能,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保证安全。
(2)系统构成
1.现场可燃气体探测器:一体式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采用传感器实
时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如果超过设定的阈值,则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控制
灭火系统启动报警。
2.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是控制报警系统的核心部件,采用智能微处理
器技术,可作为系统的控制机和数据采集器,实现现场可燃气体探测器的
数据采集、处理和记录,并通过显示器显示气体浓度。